中国与坦桑尼亚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367.99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与坦桑尼亚贸易概况及市场分析一、坦桑尼亚贸易概况坦桑经济基础薄弱,结构单一,主要依靠矿业、旅游业和农牧业,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自然灾害和国际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制造业和加工工业发展滞后,开工率普遍不足,服务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水、电、通讯等费用高,且供应不稳定,企业运营成本高;贸易逆差已数年高达25亿美元;内外债负担重;走私猖獗,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
此外,因人口增长率长期处于3%的高水平,近年来经济低速增长的成果几乎被过快增长的人口抵消,国民生活水平迄未明显提高,仍处于重债贫穷国和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行列。
坦桑尼亚目前拥有一个自由的贸易体系。
对进口的限制已经取消(不包括出于健康和安全原因而设立的限制),进出口的程序已经大大简化,单一渠道出口传统谷物的局面已经被打破。
国内市场上过去对某些商品的控制已经取消,并废除了对大部分商品的价格控制(石油产品除外)。
对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商品已经取消了过去的限制,农产品价格从过去的指定性价格转变为指导性价格。
进口税根据商品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程度分为免税、减征10%、20%和30%四大类。
基本必需品如成药、原材料、农用拖拉机、锄头、化肥等免税进口。
坦桑尼亚鼓励私商出口非传统商品(咖啡、棉花、腰果等传统商品仍由国营公司垄断),出口商品可提取35%的外汇留成。
坦桑尼亚的主要贸易伙伴有印度、德国、英国、日本、沙特、荷兰、意大利、新加坡、肯尼亚和中国大陆等。
出口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其中棉花、剑麻、腰果、咖啡、烟草、茶叶、丁香出口占外汇收入的80%。
工矿业出口产品主要有钻石、黄金、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鞋、树胶、铝制品等。
近年来还增加了少量的宝石和黄金等矿产品的出口,其他非传统商品出口也大有增长,因而外贸出口情况不断好转。
在进口方面,坦桑尼亚是贫油国家,没有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粮食自给不足,多数设备类产品和石油产品也依赖进口。
进口以工业生产资料和工业品为主,主要有仪器、饮料、机械设备、金属制品、交通运输工具、石油等,其进口主要来自英国、德国、印度、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是一个收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与之建立、中断、或回复外交关系的世界其它国家的列表。
截至2010年6月12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现存国家共有171个[1]。
目录[隐藏]∙ 1 1940年代∙ 2 1950年代∙ 3 1960年代∙ 4 1970年代∙ 5 1980年代∙ 6 1990年代∙7 2000年代∙8 参考资料∙9 外部链接∙10 参见194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1940年代)时间国家1949年∙10月3日∙10月4日∙10月5日∙10月6日∙10月6日∙10月6日∙10月7日∙10月16日∙11月23日∙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朝鲜∙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国∙阿尔巴尼亚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1950年代)时间国家1950年∙1月18日∙4月1日∙4月13日∙5月9日∙5月11日∙6月8日∙9月14日∙9月14日∙10月28日∙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瑞士∙列支敦士登∙芬兰1951年∙5月21日∙巴基斯坦1954年∙6月17日(暂设代办)∙10月5日∙11月19日(暂设代办)∙英国∙挪威∙荷兰1955年∙1月2日∙1月20日∙8月1日∙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1956年∙5月30日∙8月1日∙9月24日∙埃及∙叙利亚∙也门1957年∙2月7日∙锡兰(今斯里兰卡)1958年∙7月19日∙8月25日∙11月1日∙12月20日∙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1959年∙2月4日∙10月4日∙苏丹∙几内亚19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1960年代)时间国家1960年∙7月5日∙9月28日∙10月25日∙12月14日∙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1961年∙2月20日∙4月25日∙9月18日(中止)∙刚果民主共和国∙老挝∙刚果民主共和国1962年∙10月18日∙乌干达1963年∙12月14日∙12月21日∙肯尼亚∙布基纳法索1964年∙1月10日∙1月27日∙2月22日∙4月26日∙9月29日∙10月29日∙11月12日∙突尼斯∙法国∙刚果∙坦桑尼亚∙中非∙赞比亚∙达荷美(今贝宁)1965年∙1月29日(中止)∙布隆迪∙7月19日∙毛里塔尼亚1966年∙1月3日(中止)∙1月6日(第一次中止)∙10月20日(中止)∙达荷美(今贝宁)∙中非共和国∙加纳1967年∙9月26日(中止)∙10月30日(中止)∙10月(中止)∙突尼斯∙印度尼西亚∙肯尼亚1969年∙3月(恢复代办)∙肯尼亚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1970年代)时间国家1970年∙10月13日∙10月15日∙11月6日∙11月24日∙12月15日∙加拿大∙赤道几内亚∙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智利1971年∙2月10日∙3月22日∙3月26日∙5月6日(暂设领事级)∙5月28日∙7月29日∙尼日利亚∙科威特∙喀麦隆∙圣马力诺∙8月4日∙8月16日∙10月8日(复交)∙10月13日(复交)∙10月25日∙11月2日∙11月9日∙11月12日∙12月7日∙12月8日∙12月14日∙奥地利∙塞拉利昂∙土耳其∙伊朗∙突尼斯∙布隆迪∙比利时∙秘鲁∙黎巴嫩∙卢旺达∙塞内加尔∙冰岛∙塞浦路斯1972年∙1月13日∙2月14日∙2月19日∙2月29日(复交)∙3月13日∙4月15日∙5月18日∙6月5日∙6月27日∙9月19日∙9月29日∙10月11日∙10月14日∙11月6日∙11月16日∙11月21日∙11月28日∙12月21日∙12月22日∙12月24日(复交)∙马耳他∙墨西哥∙阿根廷∙加纳∙英国∙毛里求斯∙荷兰∙希腊∙圭亚那∙多哥∙日本∙德国∙马尔代夫∙12月29日(复交)∙马达加斯加∙卢森堡∙牙买加∙乍得∙澳大利亚∙新西兰∙扎伊尔(原/今刚果民主共和国)∙达荷美(今贝宁)1973年∙3月9日∙9月15日∙西班牙∙布基纳法索1974年∙3月15日∙4月20日∙5月31日∙6月20日∙6月28日∙7月20日∙8月15日∙12月14日∙几内亚比绍∙加蓬∙马来西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尼日尔∙巴西∙冈比亚1975年∙1月6日∙6月9日∙6月25日∙7月1日∙7月12日∙10月4日∙11月5日∙博茨瓦纳∙菲律宾∙莫桑比克∙泰国∙11月6日∙11月13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孟加拉国∙斐济∙萨摩亚∙科摩罗1976年∙4月25日∙5月28日∙6月30日∙8月20日(第一次复交)∙10月12日∙佛得角∙苏里南∙塞舌尔∙中非共和国∙巴布亚新几内亚1977年∙2月17日∙4月7日∙5月30日∙利比里亚∙约旦∙巴巴多斯1978年∙5月25日∙8月9日∙阿曼∙利比亚1979年∙1月1日∙1月8日∙2月8日∙6月22日∙美国∙吉布提∙葡萄牙∙爱尔兰19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1980年代)时间国家1980年∙1月2日∙2月7日∙4月18日∙6月25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津巴布韦∙基里巴斯1982年∙3月26日∙瓦努阿图1983年∙1月1日∙1月12日∙3月2日∙4月30日∙安提瓜和巴布达∙安哥拉∙科特迪瓦∙莱索托1984年∙11月1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85年∙7月9日∙10月1日∙12月7日∙玻利维亚∙格林纳达∙尼加拉瓜1987年∙2月6日∙伯利兹1988年∙2月3日∙7月9日∙乌拉圭∙卡塔尔∙11月20日∙巴勒斯坦1989年∙4月18日∙8月7日(中止)∙9月11日∙10月10日(第一次中止)∙10月23日(中止)∙巴林∙格林纳达∙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利比里亚∙伯利兹199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1990年代)时间国家1990年∙3月22日∙4月7日(中止)∙5月26日(中止)∙7月21日∙8月8日(复交)∙10月3日∙11月9日(中止)∙11月16日∙纳米比亚∙莱索托∙几内亚比绍∙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尼加拉瓜∙马绍尔群岛1991年∙7月8日(第二次中止)∙7月15日(改升大使级)∙9月11日∙9月12日∙9月14日∙9月30日∙12月27日(继承苏联)∙中非共和国∙圣马力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文莱∙俄罗斯1992年∙1月2日∙乌兹别克斯坦∙1月3日∙1月4日∙1月4日∙1月5日∙1月6日∙1月20日∙1月24日∙1月30日∙4月2日∙4月6日∙4月27日(继承南联邦)∙5月12日∙5月13日∙6月9日∙7月30日(中止)∙8月24日∙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白俄罗斯∙以色列∙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南斯拉夫(后更名塞尔维亚和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格鲁吉亚∙尼日尔∙韩国1993年∙1月1日(继承捷克斯洛伐克)∙1月1日(继承捷克斯洛伐克)∙5月24日∙8月10日(第一次复交)∙10月12日∙捷克∙斯洛伐克∙厄立特里亚∙利比里亚∙马其顿1994年∙1月12日(复交)∙2月4日(中止)∙6月29日∙莱索托∙布基纳法索∙安道尔1995年∙1月16日(暂设领事级)∙4月3日∙摩纳哥∙7月25日(中止)∙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冈比亚1996年∙1月9日(中止)∙8月19日(复交)∙塞内加尔∙尼日尔1997年∙5月23日∙7月11日(中止)∙7月25日∙8月15日(中止)∙9月1日∙9月9日(第二次中止)∙巴哈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库克群岛∙乍得∙圣卢西亚∙利比里亚1998年∙1月1日∙1月29日(第二次复交)∙4月23日(复交)∙11月2日∙12月11日(中止)∙南非∙中非共和国∙几内亚比绍∙汤加∙马绍尔群岛1999年∙2月9日(中止)∙马其顿200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2000年代)时间国家2001年∙6月12日(复交)∙马其顿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7月21日∙瑙鲁2003年∙10月11日(第二次复交)∙11月7日(中止)∙利比里亚∙基里巴斯2004年∙3月23日∙多米尼克2005年∙1月20日(复交)∙5月27日(中止)∙12月25日(复交)∙格林纳达∙瑙鲁∙塞内加尔2006年∙2月6日(改升大使级)∙6月5日(继承塞黑)∙7月6日∙8月6日(复交)∙摩纳哥∙塞尔维亚∙黑山∙乍得2007年∙5月5日(中止)∙6月1日∙12月12日∙12月28日∙圣卢西亚∙哥斯达黎加∙纽埃∙马拉维参考资料1.^中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日期简表(截至2010年6月12日)》(简体中文)外部链接中国外交部∙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简体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纽埃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简体中文)∙China and Niue Sign Joint Communiqu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Ties(英文)∙中国和纽埃的关系(最近更新时间:2009年10月9日)(简体中文)纽埃政府∙2007年12月新闻公告【3-2】(英文)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中华民国外交。
截止目前,世界上196个国家中,共有174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具体情况如下:亚洲:包括中国共48个国家,目前有46个国家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只有不丹例外,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大使级关系,但是不丹实际上与中国保持了大使级别的外交关系.阿富汗1955年1月20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84年11月1日阿曼1978年5月25日阿塞拜疆1992年4月2日巴基斯坦1951年5月21日巴勒斯坦1988年11月20日巴林1989年4月18日朝鲜1949年10月6日东帝汶2002年5月20日菲律宾1975年6月9日格鲁吉亚1992年6月9日哈萨克斯坦1992年1月3日韩国1992年8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1992年1月5日柬埔寨1958年7月19日卡塔尔1988年7月9日科威特1971年3月22日老挝1961年4月25日黎巴嫩1971年11月9日马尔代夫1972年10月14日马来西亚1974年5月31日蒙古1949年10月16日孟加拉国1975年10月4日缅甸1950年6月8日尼泊尔1955年8月1日日本1972年9月29日塞浦路斯1971年12月14日沙特阿拉伯1990年7月21日斯里兰卡1957年2月7日塔吉克斯坦1992年1月4日泰国1975年7月1日土耳其1971年8月4日土库曼斯坦1992年1月6日文莱1991年9月30日乌兹别克斯坦1992年1月3日新加坡1990年10月3日叙利亚1956年8月1日亚美尼亚1992年4月6日也门1956年9月24日伊拉克1958年8月25日伊朗1971年8月16日以色列1992年1月24日印度1950年4月1日印度尼西亚1950年4月13日约旦1977年4月7日越南1950年1月18日非洲:共53个国家,其中49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阿尔及利亚1958年12月20日埃及1956年5月30日埃塞俄比亚1970年11月24日安哥拉1983年1月12日贝宁1964年11月12日博茨瓦纳1975年1月6日布隆迪1963年12月21日赤道几内亚1970年10月15日多哥1972年9月19日厄立特里亚1993年5月24日佛得角1976年4月25日刚果共和国1964年2月22日刚果民主共和国1961年2月20日吉布提1979年1月8日几内亚1959年10月4日几内亚比绍1974年3月15日加纳1960年7月5日加蓬1974年4月20日津巴布韦1980年4月18日喀麦隆1971年3月26日科摩罗1975年11月13日科特迪瓦1983年3月2日肯尼亚1963年12月14日莱索托1983年4月30日利比里亚1977年2月17日利比亚1978年8月9日卢旺达1971年11月12日马达加斯加1972年11月6日马拉维2007.12.28马里1960年10月25日毛里求斯1972年4月15日毛里塔尼亚1965年7月19日摩洛哥1958年11月1日莫桑比克1975年6月25日纳米比亚1990年3月22日南非1998年1月1日尼日尔1974年7月20日尼日利亚1971年2月10日塞拉利昂1971年7月29日塞内加尔2005.10.25塞舌尔1976年6月30日苏丹1959年2月4日索马里1960年12月14坦桑尼亚1964年4月26日突尼斯1964年1月10日乌干达1962年10月18日赞比亚1964年10月29日乍得2006.8.6中非1964年9月29日欧洲:共44个国家,目前有43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阿尔巴尼亚1949年11月23日爱尔兰1979年6月22日爱沙尼亚1991年9月11日安道尔1994年6月29日奥地利1971年5月28日白俄罗斯1992年1月20日保加利亚1949年10月4日比利时1971年10月25日冰岛1971年12月8日波兰1949年10月7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95年4月3日丹麦1950年5月11日德国1972年10月11日俄罗斯* 1949年10月2日法国1964年1月27日芬兰1950年10月28日荷兰1972年5月18日捷克1993年1月1日克罗地亚1992年5月13日拉脱维亚1991年9月12日立陶宛1991年9月14日列支敦士登1950年9月14日卢森堡1972年11月16日罗马尼亚1949年10月5日马耳他1972年1月31日马其顿1993年10月12日摩尔多瓦1992年1月30日摩纳哥1995.1.16挪威1954年10月5日葡萄牙1979年2月8日瑞典1950年5月9日瑞士1950年9月14日塞尔维亚1955年1月2日黑山2006.6.14圣马力诺1971年5月6日斯洛伐克1993年1月1日斯洛文尼亚1992年5月12日乌克兰1992年1月4日西班牙1973年3月9日希腊1972年6月5日匈牙利1949年10月6日意大利1970年11月6日英国1972年3月13日南美洲:共12个国家,目前有11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阿根廷1972年2月19日巴西1974年8月15日秘鲁1971年11月2日玻利维亚1985年7月9日厄瓜多尔1980年1月2日哥伦比亚1980年2月7日圭亚那1972年6月27日苏里南1976年5月28日委内瑞拉1974年6月28日乌拉圭1988年2月3日智利1970年12月15日北美洲:共有23个国家,目前有12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安提瓜和巴布达1983年1月1日巴巴多斯1977年5月30日巴哈马1997年5月23日古巴1960年9月28日加拿大1970年10月13日美国1979年1月1日墨西哥1972年2月14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74年6月20日牙买加1972年11月21日哥斯达黎加2007.6.1多米尼克2004.3.23格林纳达2005.1.20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共16个国家,目前有12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澳大利亚1972年12月21日巴布亚新几内亚1976年10月12日斐济1975年11月5日库克群岛1997年7月25日密克罗尼西亚1989年9月11日瑙鲁2002年7月21日萨摩亚1975年11月6日汤加1998年11月2日瓦努阿图1982年3月26日新西兰1972年12月22日马绍尔群岛1990.11.16纽埃2007.12.12目前还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有:亚洲:1个不丹欧洲1个梵蒂冈非洲4个冈比亚科特迪瓦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斯威士兰北美洲11个危地马拉伯里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多米尼加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海地南美洲1个巴拉圭大洋州4个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图瓦卢帕劳。
中国援外医疗队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以坦桑尼亚为例摘要:在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体系中,医疗援助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却是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中持续时间最长、人道主义色彩最浓以及所获最多的援助形式。
中国援非医疗队己经在非洲一线坚持奋斗了50多年,不仅为非洲人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服务,而且也间接的培训了非洲的医护人员,并将中国传统的医术和药方引入非洲,切切实实的推进了非洲国家的医疗卫生健康水平和基本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援非医疗队也面临着种种挑战,需要在各个方面做出调整,以确保这一援外方式得以继续发展。
本文是在对坦桑尼亚的中国医疗队进行田野调查后,对当前中国援外医疗队存在的不足做出总结,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医疗援助;中国;坦桑尼亚从1963年至今,中国不间断的向非洲派出医疗队,至今已经有50 多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援外医疗队在增进中国人民和受援国人民的友谊,加强中国同受援国友好合作关系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在具体实施上,援外医疗队采取了“以省包国”的管理方式,即由一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负责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医疗队的筹组选派工作。
例如,在坦桑尼亚的中国医疗队则是由山东省承办。
另外山东省各个地市的医生是轮流着来,山东省卫健委会根据坦桑尼亚的官方要求统一下发文件,山东省再根据这些要求发出通知,再由各个地市的医院进行选拔,各个地市的医生们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报名,然后再由医院进行筛查。
符合条件的医生会统一到省卫健委进行面试,然后选出最优秀及最合格的医生,组成医疗队,开展援外工作,一般是两年一批。
其中医院级别是三级以上的医院的医生才有资格报名。
也有另外的报名方式,例如,某个省卫健委或卫计委会把援外医疗文件直接下发到指定的地市,把所有的医生名额都给这个市,由这个市在本市筛选医生组成医疗队,开展援外工作。
这样做也有好处在,即指定的市就会很重视这个选拔工作,更愿意付出,更认真的进行筛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简表截至2003年12月2日
*1949年10月2日系中国与前苏联的建交日。
1991年12月2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致电俄罗斯外长,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俄罗斯联邦政府。
**1955年1月2日系中国与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建交日。
1992年4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改任南联盟共和国大使。
2003年2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自2月4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更名为驻塞尔维亚和黑山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摩纳哥公国自1995年1月16日起建立领事关系。
媒体盘点中国在全世界58个伙伴详解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欧盟、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希腊、丹麦、白俄罗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非、阿尔及利亚◎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俄罗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美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全方位战略伙伴:德国◎全面合作伙伴:刚果共和国、尼泊尔、克罗地亚、坦桑尼亚、孟加拉国、埃塞俄比亚◎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战略合作伙伴:阿富汗、韩国、印度、斯里兰卡◎战略伙伴:东盟、非盟、秘鲁、阿联酋、安哥拉、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蒙古、波兰、尼日利亚、加拿大、塞尔维亚、智利、乌克兰◎友好伙伴:牙买加◎友好合作伙伴:匈牙利◎全面友好合作伙伴:罗马尼亚◎传统合作伙伴:阿尔巴尼亚◎重要合作伙伴:斐济◎战略互惠伙伴:爱尔兰。
习近平此次出访拉美,先后将同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的“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与18个国家和组织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除全面战略伙伴外,中国在全球还有其他类型的40个伙伴。
随着中国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和伙伴们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各方将在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谋求一致的目标。
□详解伙伴关系何为国家间伙伴关系?“伙伴关系”概念始于冷战结束后。
冷战结束后,北约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与非北约国建立伙伴关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员,前驻厄瓜多尔、智利、古巴大使刘玉琴表示,伙伴关系是指国家与国家(地区、组织)之间因为信任而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展开合作的一种国际合作关系。
《人民日报》曾刊登文章表示,大国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即伙伴关系、结盟关系、非结盟非伙伴关系。
大国伙伴关系最本质最核心的特征是: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
与冷战时期大国之间的结盟和敌对关系相比,伙伴关系是国家关系的进步,是推动平等合作的正常国家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时间表新中国成立后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时间表1949年10月3日与前苏联(现:俄罗斯)建交;10月4日与保加利亚建交;10月5日与罗马尼亚建交;10月6日与朝鲜建交;10月6日与匈牙利建交;10月7日与波兰建交;10月16日与蒙古国建交;11月23日与阿尔巴尼亚建交;1950年1月18日与越南建交;4月1日与印度建交;4月13日与印度尼西亚建交;5月9日与瑞典建交;5月11日与丹麦建交;9月14日与瑞士建交;9月14日与列支敦士登建交;6月8日与缅甸建交;10月28日与芬兰建交;1951年5月21日与巴基斯坦建交;1954年10月5日与挪威建交;1955年1月2日与前南盟建交;1月20日与阿富汗建交;8月1日与尼泊尔建交;1956年5月30日与埃及建交;8月1日与叙利亚建交;9月24日与也门建交;1957年2月7日与斯里兰卡建交;1958年7月19日与柬埔寨建交;8月25日与伊拉克建交;11月1日与摩洛哥建交;12月20日与阿尔及利亚建交;1959年2月4日与苏丹建交;10月4日与几内亚建交;1960年7月5日与加纳建交;9月28日与古巴建交;10月25日与马里建交;12月14与索马里建交;1961年2月20日与刚果(金)建交;4月25日与老挝建交;1962年10月18日与乌干达建交;1963年12月14日与肯尼亚建交;12月21日与布隆迪建交;1964年1月10日与突尼斯建交;1月27日与法国建交;2月22日与刚果(布)建交;4月26日与坦桑尼亚建交;9月29日与中非建交;10月29日与赞比亚建交;11月12日与贝宁建交;1965年7月19日与毛里塔尼亚建交;1970年10月13日与加拿大建交;10月15日与赤道几内亚建交;11月6日与意大利建交11月24日与埃塞俄比亚建交;12月15日与智利建交;1971年2月10日与尼日利亚建交;3月22日与科威特建交;3月26日与喀麦隆建交;5月6日与圣马力诺建交;5月28日与奥地利建交;7月29日与塞拉利昂建交;8月4日与土耳其建交;8月16日与伊朗建交;10月25日与比利时建交;11月2日与秘鲁建交;11月9日与黎巴嫩建交;11月12日与卢旺达建交;12月8日与冰岛建交;12月14日塞浦路斯建交;1972年1月31日与马耳他建交;2月14日与墨西哥建交;2月19日与阿根廷建交;3月13日与英国建交;4月15日与毛里求斯建交;5月18日与荷兰建交;6月5日与希腊建交;6月27日与圭亚那建交;9月19日与多哥建交;9月29日与日本建交;10月11日与德国建交;10月14日与马尔代夫建交;11月6日与马达加斯加建交;11月16日与卢森堡建交;11月21日与牙买加建交;12月21日与澳大利亚建交;12月22日与新西兰建交;1973年3月9日与西班牙建交;1974年3月15日与几内亚比绍建交;4月20日与加蓬建交;5月31日马来西亚建交;6月20日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建交;6月28日与委内瑞拉建交;7月20日与尼日尔建交;8月15日与巴西建交;1975年1月6日与博茨瓦纳建交;6月9日与菲律宾建交;6月25日与莫桑比克建交;7月1日与泰国建交;10月4日与孟加拉国建交;11月5日与斐济建交11月6日与萨摩亚建交;11月13日与科摩罗建交;1976年4月25日与佛得角建交;5月28日与苏里南建交;6月30日与塞舌尔建交;10月12日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建交;1977年4月7日与约旦建交;5月30日与巴巴多斯建交;1978年5月25日与阿曼建交;8月9日与利比亚建交;1979年1月1日与美国建交;1月8日与吉布提建交;2月8日与葡萄牙建交;6月22日与爱尔兰建交;1980年1月2日与厄瓜多尔建交;2月7日与哥伦比亚建交;4月18日与津巴布韦建交;6月25日与基里巴斯建交;1982年3月26日与瓦努阿图建交;1983年1月1日与安提瓜和巴布达建交;1月12日与安哥拉建交;3月2日与科特迪瓦建交;4月30日与莱索托建交;1984年11月1日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建交;1985年7月9日与玻利维亚建交;10月1日与格林纳达建交;1988年2。
中坦资料
一、文教、卫生、军事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中、坦签有文化合作协定。
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开始接收坦留学生。
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向坦提供了874个留学生奖学金名额。
2011年全年坦在华留学生总数731名,其中奖学金生275名。
2000年,双方签署关于高教发展合作项目协议,我方据此先后为达累斯萨拉姆技术学院援建了材料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室,并多次派出教师在该校任教。
迄今,我国已向坦派出医疗队员1650人次,现分别有25名和21名医疗队员在坦桑尼亚大陆和桑给巴尔工作。
两国军事交往与合作始于1964年,双边往来频繁。
二、文教、卫生、军事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中、坦签有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协定。
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开始接收坦留学生。
2016年坦在华留学生总数3520名,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562名。
2000年,双方签署关于高教发展合作项目协议,我方据此先后为达累斯萨拉姆技术学院援建了材料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室,并多次派出教师在该校任教。
迄今,我国已向坦派出医疗队员51批1778人次,现分别有25名和21名医疗队员在坦桑尼亚大陆和桑给巴尔工作。
我国在坦建有2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即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桑给巴尔广播孔子课堂。
两国军事交往与合作始于1964年,双边往来频繁。
坦桑尼亚是中国公民团队旅游目的地国。
中坦现有4对友好省市,即宁夏回族自治区-阿鲁沙省、常州—达累斯萨拉姆、海口—桑给巴尔、湘潭—姆索马。
三、文教、卫生、军事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中、坦签有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协定。
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开始接收坦留学生。
2012年坦在华留学生总数873名,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307名。
2000年,双方签署关于高教发展合作项目协议,我方据此先后为达累斯萨拉姆技术学院援建了材料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室,并多次派出教师在该校任教。
迄今,我国已向坦派出医疗队员1650人次,现分别有25名和21名医疗队员在坦桑尼亚大陆和桑给巴尔工作。
我国将在坦设立中国文化中心。
两国军事交往与合作始于1964年,双边往来频繁。
四、人生乐在相知心
——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2013年3月25日)
典出:宋·王安石《明妃曲二》
原文: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释义:人生中最快乐的事,就是有知心人。
朋友间需要互相了解,国家间更需要互相理解认同。
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人生乐在相知心。
”中非如何知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深入对话和实际行动获得心与心的共鸣。
中非之间要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中,习近平提到,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发展,中非人民越走越近。
一些非洲朋友活跃在中国文艺舞台上,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
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
五、重要双边协定及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科技高教部关于高教发展合作项目的协议》(2000年6月)
华东师范大学
落实中非教育合作20-20计划,确立“一对一”互助式交流。
学校努力响应《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2010-2012)》中国政府关于教育内容的承诺,中国的20所高校将整合中国政府和社会的资源,与非洲高校展开“一对一”的校际合作,向非洲提供人力资源培训、中国政府奖学金和汉语培训等。
作为中方20所高校之一,学校积极落实中非教育合作20-20计划,学校在综合考虑自身特色和学科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与非洲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达成“一对一”合作大学的意向,并在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教师培训、学术访问、非洲留学生培养、共同开发课程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领域达成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共识,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合作中,以已经达成的共识为指导原则,全面开展双方的合作,并着力强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中、坦签有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协定。
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开始接收坦留学生。
2011年全年坦在华留学生总数731名,其中奖学金生275名。
2012年坦在华留学生总数873名,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307名。
2016年坦在华留学生总数3520名,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562名。
2000年,双方签署关于高教发展合作项目协议,我方据此先后为达累斯萨拉姆技术学院援建了材料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室,并多次派出教师在该校任教。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17级坦桑尼亚留学生开学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