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构图的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35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构图的作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形式,并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的绘画实践提供重要的帮助,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形式,理解构图在绘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②使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应用到实际的绘画中。
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和分析经典作品,使学生自主探究构图的形式和作用。
②通过实践和创作,使学生深入掌握构图的方法和技巧。
③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绘画习惯。
②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以及美术评价的能力。
③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构图的定义及其基本形式。
②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应用到绘画中。
③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2.教学难点①如何使学生将个人情感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②如何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创作出有个人特色的绘画作品。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作品、画具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约5分钟)①教师播放一些经典绘画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在构图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学生自由发言,互相交流观察到的构图特点。
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入构图的基本概念。
②教师简要介绍构图的定义和基本形式,引出课题《构图的作用》。
2.新知探究(约15分钟)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作品,从构图的角度进行解读。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对作品构图的理解。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构图在绘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②教师介绍构图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常用的几种构图形式及其特点和应用场景等。
第3课构图的作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构图在艺术中的作用。
2.学习构图的基本要素。
3.了解构图的类型。
4.掌握构图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电脑。
三、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选取两幅图片,一幅采用对称构图,一幅采用不对称构图,让学生分别观察两幅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两幅图片在视觉效果上的差异,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主题——构图的作用。
2.讲解构图的基本要素1.画面中心:构图的核心,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重要要素之一。
2.画面平衡:画面上各个元素的分布要均衡,不要让画面看起来倾斜或不稳定。
3.线条构成:画面中的线条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
4.颜色搭配:配合好颜色可以提升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3.讲解构图的类型1.对称构图:画面为中心对称,左右各占一半。
2.不对称构图:画面元素分布不对称,通过线条和颜色搭配营造出视觉平衡感。
4.讲解构图技巧1.视觉重心:画面上元素的重点分布位置,是构图的重要要素之一。
2.切割和分层:将画面分成若干块,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增强观众的视觉效果。
3.小品构图:体现出画面中元素与整体关系的微妙变化,增加画面的立体感。
4.透视构图:运用透视学原理调整画面各元素的构图关系,增加画面的空间幻觉感。
5.构图练习让学生选取两张图片,分别采用对称构图和不对称构图进行构图演练,并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6.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强调构图在艺术中的作用,以及构图的基本要素和构图技巧的应用方法。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选取一幅图片,进行不同的构图实践演习,并在下节课交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艺术知识,学生感性理解能力是关键。
在上课过程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图片的观察,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逐渐理解构图的要素和作用。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特点,老师通过不同的构图实践,以及个性化的布置作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在学生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三课构图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中构图的基本形式,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悟构图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思考探究、交流评述等学习活动,分析鉴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构图形式,了解构图的基本方法,领悟其重要作用,提高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逐步提高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美术手段带来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主动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作品构图形式的分析;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构图形式及创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自由引导人民》(油画德拉克洛瓦法国)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她在干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还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讲解:此画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谁能发现画面中这个重要的三角形,并把它画在黑板上的方框内。
《自由引导人民》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
画中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在横向黄金分割线处,巷战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
如果人物众多、宏伟而动荡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
(二)新课讲授1、构图的感念:构图:在美术创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织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
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
一般来说,构图涉及多种形式法则,是绘画艺术的基础。
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之为“章法”或“布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极受重视。
2、构图的形式:分析作品:看看艺术家们在绘画中是如何进行布局的。
小组分析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怎么通过构图表现的,用了哪些方法?你能不能试着归纳出来?教师归纳总结:《初踏黄金路》(版画现代李焕民)S”形的构图使画面结构丰满,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韵律美。
鲁教版初一上册美术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3课《构图的作用》教学设计领域:观赏•评述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美术的要紧表现手段”单元中的第三课,属于“观赏•评述”领域,课本选用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作为构图的例子,观赏作品的同时教师概括地介绍绘画作品的构图形式和形式美的原则,并结合作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认真分析构图的表现形式及差不多原则。
让学生初步了解构图的方法,明白得构图在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主题表达的艺术作用,为以后的绘画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1.明白得艺术作品中的差不多构图形式,感受作品的形式美,并明白得构图在不同类型和风格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2.学生通过观赏感受、摸索探究、交流评述等学习活动,观赏古代和现代中外艺术作品。
了解构图的差不多方法,明白得其重要作用,提高观赏能力和创意表现能力,逐步提高艺术品质。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爱好,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带来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审美乐趣和积极的审美意识。
重点:对作品构图形式进行分析,了解构图形式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表达主题的作用。
难点:分析构图的形式及创作意义。
评判建议:用两种方式让学生进行鉴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二是运用逆向思维,让学生以相反的形式组织画面,并评论成效。
本课的评判标准应表达多维度和多极化,鼓舞学生积极展现自我,提高自主性、自信心和语言能力。
教学预备:安排学生课前利用网络、书籍搜索关于构图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交流互动出示《自由引导人民》油画德拉克洛瓦法国关键问题:作者什么缘故要创作一幅如此的画面?小问题:画面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在造型艺术中,各个艺术形象之间的结构和联系必须遵循一定的章法,而构图确实是这种规则的表达。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组成了什么样的图形?本作品中的构图形式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师总结:这是三角形构图的经典作品,作品中代表自由、平等、博爱含义的三色旗位于三角形的顶角,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于横向黄金分割线处,街头斗争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3课《构图的作用》教学设计来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审美意识。
重点:对作品构图形式进行分析,了解构图形式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表达主题的作用。
难点:分析构图的形式及创作意义。
评价建议:用两种方式让学生进行鉴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二是运用逆向思维,让学生以相反的形式组织画面,并评论效果。
本课的评价标准应体现多维度和多极化,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我,提高自主性、自信心和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安排学生课前利用网络、书籍搜索关于构图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交流互动出示《自由引导人民》油画德拉克洛瓦法国关键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创作一幅这样的画面?小问题:画面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在造型艺术中,各个艺术形象之间的结构和联系必须遵循一定的章法,而构图就是这种规则的体现。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组成了什么样的图形?本作品中的构图形式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师总结:这是三角形构图的经典作品,作品中代表自由、平等、博爱含义的三色旗位于三角形的顶角,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于横向黄金分割线处,街头战斗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
如此庞大、壮观和动荡的战斗场景由画家有序的构成了画面。
二、新授概念1.构图:它指的是艺术创作时艺术形象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中的位置和关系,个体或局部的形象组成整体的艺术作品,表达构思中设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
构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也被称为“章法”“布局”或“经营位置”。
2.构图的形式小组讨论分析,课本提供的几种构图形式,分别对应那一副作品,并探讨这幅作品的主题是什么?这样的构图形式有没有帮助作者表达出强烈的主题性?《露气》潘天寿《舞蹈》马蒂斯《初踏黄金路》李焕民《阳关三叠》王宏剑《吉祥蒙古》韦尔申《初踏黄金路》图片中的人物和动物形象形成了一连串的连续的点,S形构图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美感,同时使画面结构饱满。
《舞蹈》采用圆形构图将作品中的人物排列在一起,使画面看上去更加生动活泼和富有运动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