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拜伦 《外国文学史》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739.00 KB
- 文档页数:28
外国文学史第一章古代文学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
(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古希腊文学的特征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等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
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
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
代表作《对话录》。
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第三时期从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
又称“世态喜剧”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田园诗(牧歌):主要作家:忒俄克里托斯二古罗马文学(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古罗马文学的发展状况早期:戏剧首先繁荣代表作家普劳图斯:多以希腊的故事题材为基础(代表作《双生子》《一坛黄金》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新约全书》4 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愿望)主要特征:适应市民的政治要求和生活愿望。
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赞扬市民的才智,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古希腊罗马文学概述一、希腊文学的领先地位*古希腊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古希腊文学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
*但古希腊文学是影响最大的文学。
*三大有利条件。
1.地理条件*古希腊位于亚非欧接壤的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屿、克里特岛以及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一带。
它的东、南、西三面临海,拥有很长的海岸线,内陆离海最远50公里。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希腊海上交通四通八达,便于学习外来文化和输出自己的文化。
古地中海*公元前5世纪是古希腊最兴盛的时期,控制着地中海流域的经济和文化。
希腊人的基本饮食是葡萄酒、橄榄油和面包,实行季节性换地放牧,沿岸形成商品交换的航海线。
腓尼基字母*腓尼基是地中海东岸的古国,约在今黎巴嫩和叙利亚一带。
在古代以航海经商,贩卖奴隶闻名。
公元前13世纪,腓尼基人依据古埃及文字制订了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个。
腓尼基的意思是“红色”,朱衣的颜色。
从海中软体动物身上提取的红色用于染衣。
*有利的地理位置,方便希腊人学习东方文化,他们采纳了腓尼基字母文字,由此发展为希腊字母表,形成了文明史上第一套真正完整用文字表现语音的方法。
2.文化条件: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约在公元前三千年至两千年间,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等地的奴隶制经济得到发展,产生了克里特—迈锡尼文化(也被称为爱琴文化)。
*克里特文化的主要遗迹就是著名的米诺斯王宫(后被希腊人当做神话中的“迷宫”);迈锡尼文化的一个重大创造是发明了自己的文字。
古希腊文学就是在它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
戏剧节比赛*在伯利克里斯执政时期(公元前443—429),城邦政府采取了措施,保证和促进文化繁荣。
*比如政府直接组织和管理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公民看戏不仅不收门票,还发看戏津贴,鼓励公民看戏。
政府为此修建了露天剧场,其中最大的酒神剧场可容纳1.7万观众。
建筑、雕塑、绘画*与此同时,其他艺术也得到发展,出现了雅典卫城建筑群和神庙建筑。
1、阿那克瑞翁体阿那克瑞翁的诗主要歌颂生活的乐趣和欢乐的爱情,赞美贵族社会的游宴生活。
风格清新,语言优美,形式完整,被称为“阿那克瑞翁体”。
2、《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
现在流传的是后人整理的,所收篇目三百余篇。
其中绝大部分是古希腊的民间口头创作,有些故事还可能来自非洲、亚洲等地。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
3、新喜剧新喜剧是一种不同于古典时期旧喜剧的新型喜剧。
它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
又称世态喜剧。
剧中的主要角色是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如农夫、鞋匠、医师、家奴等。
新喜剧情节曲折、风格雅致、讽刺生动,注重劝善说教。
4、《新约》《新约》是《新约全书》的简称,它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基督教的正典。
《新约全书》用希腊文写成,共27卷,有“福音书”、“史传”、“书信”、“启示录”四种文体。
5、奥林波斯神系希腊诸神按父权制氏族的方式在奥林波斯山上建立起以宙斯为首的庞大家族,称为“奥林波斯神系”。
其中有十二位主神,宙斯是众神之主。
6、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相传由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广阔的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宗教活动、田园耕作、体育竞技、家庭生活、商品交换、风俗礼仪等,都做了生动的描绘,被视为古希腊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7、《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
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亚里士多德认为《俄狄浦斯王》是“十全十美的悲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1、教会文学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
名词解释1、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欧洲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反映市民生活和思想的世俗文学。
它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贵族和教会僧侣的丑恶,赞扬市民的机智和才干,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的政治倾向。
在艺术上,它的主要手法是讽刺,风格生动活泼。
城市文学的主要样式是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市民抒情诗和市民戏剧。
城市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是《列那狐传奇》。
2、梦幻文学:中世纪欧洲文学常常采用梦幻的形式及寓意、象征的手法表现作品的内容,这类作品被后人称为梦幻文学。
如市民文学中的长篇叙事诗《玫瑰传奇》就是梦幻文学的代表作。
但丁的《神曲》也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
3、大学才子派: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伦敦出现了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剧作家,他们才华横溢,勇于创新,受人文主义思潮影响,并精通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学。
这些人被称为“大学才子派”。
其中最著名的是马洛。
4、七星诗社:是16世纪以龙沙为首的法国贵族派人文主义诗人团体。
由六个人文主义作家和他们的老师希腊语文学者多拉七人组成,因号称七星而得名。
他们主张诗歌革新,致力于发展法兰西的民族语言和诗歌。
但其承袭了中世纪宫廷诗歌的风格,带有浓厚的贵族阶级情调。
5、流浪汉小说: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
它大多描写城市下层人物的生活,并从下层人物的角度观察、讽刺一些社会现象。
主人公多为失业者(流浪者),以主人公的流浪生活为线索,一般为自传体,最著名的作品是《小癞子》。
(全名为《托美思河的小拉撒路》)6、文艺复兴:14至17世纪初,首先在意大利发生,并很快波及全欧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在哲学、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广泛展开,它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对欧洲和世纪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7、福斯泰夫式的背景:是恩格斯1859年5月24日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著名命题。
《外国文学史考点+笔记》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一、名词解释启蒙运动“狂飙突进”运动1.启蒙运动——十八世纪欧洲发生的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
由于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传统观念,启蒙人们于“蒙昧”之中,故有“启蒙”之称。
代表人物是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和莱辛等。
2. “狂飙突进”运动十八世纪70——80年代中叶,德国发生了“狂飙突进”文学运动。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学运动,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因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
主要代表作家是青年时代的歌德和席勒。
代表作品是《少年维特之烦恼》、《阴谋与爱情》。
二、列举十八世纪重要的启蒙作家及代表作品。
1、英国文学(1)丹尼尔·笛福(1661—1731)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1719),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2)斯威夫特(1667—1745)激进的民主派,讽刺教会的寓言故事《一个木桶的故事》和社会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
2、法国文学(1)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最早的启蒙思想家,最主要的成就是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1721)。
(2)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
代表作是《老实人》(1759)。
名言“种咱们的园地”,表现了求实乐观的思想。
(3)狄德罗(1713——1784)法国启蒙运动后期杰出的活动家和作家,著名的《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的主编。
哲理小说,有《修女》(1760)、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1762)恩格斯称这部作品是“辩证法的杰作”、《宿命论者雅克》(1773)。
3、德国文学(1)莱辛(1729——1781)戏剧家、政论家、文艺理论家,文艺批评名著《拉奥孔》、悲剧《爱密丽娅·迦洛蒂》(2)席勒(1758——1805)是德国重要的启蒙作家,代表作《阴谋与爱情》(1784)人物:瓦尔特、裴迪南、露易斯第二节卢梭(1712—1778)激进民主派领袖。
一、名词解释拜伦式英雄:《东方叙事诗》是拜伦在1813-1816年创作的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组传奇诗,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娜》等。
在这些诗篇中,诗人集中塑造了一系列“拜伦式英雄”的形象。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高傲、孤独、倔强,个性独特,蔑视文明,反抗现存社会制度,敢于同罪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
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都是悲剧性的。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都属于这类典型。
冰山原则:海明威在他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
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也是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硬汉形象: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变形记》:二、简答题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第六章第二节拜伦教学目标:1、了解拜伦牛平及其整体创作;2、结合作品理解并掌握“拜伦式英雄”的含义;3、理解并掌握《恰尔德•哈洛尔的游记》的内容、人物形彖及其艺术特色。
4、、结合吋代,整体感悟拜伦揭露社会、讴歌民族解放运动的思想意蕴。
教学难点、重点:1、“拜伦式英雄”概念理解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2、代表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双重主人公”的创作手法。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课程;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19世纪著名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曾在一篇文章屮写道「'欧洲的诗人分成两类,一类,他们是马内利(“救世主”),温存而强壮,坐在一辆霹雳和光明的车上周游他的王国「另一个则像倨傲的撒旦,当他从天国被贬谪的时候,拖带了一大群星星坠落而去。
”这段话正是出自雨果纪念英国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死的纪念文章。
对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导致的巨大社会变动,英国的诗人就像雨果所说那样:有些诗人转向田园,但有些诗人采用积极态度,认为当吋的英国社会绝对需要一场大的破坏和冲击。
谁来担当这个破坏的角色呢?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撒旦派”诗人,除了之前讲过的雪莱、济慈、司各特之外,最具有这种性质的就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
二、讲述生平及其创作(提出问题:“在你心中,拜伦是个什么性格的人?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十九世纪初英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生活的时期,止值欧洲封建势力猖獗,革命转入低潮,整个欧洲大陆陷入“神圣同盟”统治的黑喑时期。
他的诗歌与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密切相连,表达了人民渴求民族独立的愿望和反抗暴政的情绪,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呼声。
(―)讲述第一时期创作:1788——1809拜伦于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生活放荡而荒唐的父亲抛弃了家庭并客死界乡。
拜伦跟随性情怪僻、脾气暴躁的母亲度过贫困而不幸的童年,这也使他的性格犹豫而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