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高职类)
- 格式:doc
- 大小:403.50 KB
- 文档页数:12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公布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教高函〔2006〕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解放军总参谋部,部属各高等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现将我部批准的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374门,其中普通高等学校358门,军队院校16门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有效期5年。
期间,有关高等学校的课程内容要按照规定上网,并取消所有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保证“国家精品课程” 向全国免费开放。
有关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教高厅〔2004〕13号)要求,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改善网络条件,更新和完善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统计课程网站的点击率,及时了解掌握课程教学内容的辐射效果,收集分析用户的反馈意见;在有效期内,接受我部组织的年度检查。
根据解放军总参谋部规定,军队院校的国家精品课程要免费为全军院校使用,秘密(含)以下等级的课程必须在军事训练信息网上开放。
可以公开的要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
军队院校的国家精品课程由总参谋部负责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切实落实质量工程,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并给予政策支持,推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和建设经验,推进本校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用户可通过登录“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页(教育部网站 点击“高校教学”栏“工作链接”中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进入,或从进入)浏览国家精品课程内容和了解全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相关信息。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将国家精品课程内容用作商业目的活动。
国家精品课程一、申报条件1.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本科课程要求<1)课程原则上要求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且在本校连续开设了3年以上。
<2)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称,且近3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2轮。
课程负责人只能是1名,已经是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的不能再申报同类课程。
<3)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要求<附件3)。
<4)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案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案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且必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教案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案。
2.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条件详见《2018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附件4);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详见《2018年度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附件12)。
3.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4. 国家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
凡申请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国各高等学校。
5.课程申报高校要为申报课程提供建设经费,申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免费开放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上网内容。
6. 我司将对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对于2003至2018年的国家精品课程,我司将按年度单独进行复核<复核办法另行通知)。
二、申报限额今年计划评审产生690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课程630门,网络教育课程60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案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含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的推荐限额见《201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本科)》<附件1)与《201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高职)》<附件5),超额推荐不予受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
精品课程拟推荐名单的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4.03.11
•【字号】
•【施行日期】2024.03.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
程拟推荐名单的公示
根据《关于开展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3〕26号)和《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初选推荐工作的通知》(桂教办〔2024〕59号)要求,经各学校自愿申报、专家评选、我厅审核,形成了初选评审结果,现将拟推荐名单及相关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天,自2024年3月11日起至2024年3月15日止。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结果有任何异议,均可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厅提出。
以单位名义提出的,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署联系人姓名、联系地址及电话;以个人名义提出的,须在异议材料上署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工作单位、联系地址及电话。
我厅对提出异议的单位和个人有关信息严格保密,如实反映问题受法律保护。
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地址:广西南宁市竹溪大道69号教育厅办公楼2423室;邮编:530021;联系电话:0771—5815180。
干部群众如实反映有关问题受法律保护。
附件:2023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广西拟推荐名单(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24年3月11日。
2021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2021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是教育部为了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而评选出的一批优秀课程。
这些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1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包括了各个学科领域,涵盖了理工科、文史哲学科、经济管理学科、教育学科等多个学科门类。
这些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突出创新,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团队合作、实验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这份名单中,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有着突出的特点。
例如,基础课程中的《大学英语》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采用小组教学和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而工科类的课程如《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则通过实验教学、设计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一些专业课程也脱颖而出。
比如,经济管理学科中的《市场营销管理》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训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市场分析和策划能力。
另外,医学类专业中的《临床诊断学》通过病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选过程是经过层层选拔、专家评审等环节,确保了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这些课程在教学效果上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鼓励高等院校和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这些课程的推广和示范对于其他院校开展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总之,2021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的评选对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优秀课程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平台,同时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希望通过这些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推广和实施,能够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附件1: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10)1、评审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2010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3)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
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
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23附件2:湖南省高职院校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4附件3:湖南省高职院校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联系人信息表学院(盖章)5附件4:全国2006~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分专业配额表(高职)6附件5: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做好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规范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确定联系人第一条教指委确定1名国家精品课程推荐申报联系人,具体负责精品课程推荐申报的行政联系、组织及材料报送等工作。
请将联系人个人信息报送教育部高教司(本科相关学科教指委报送高教司理工处,高职相关专业教指委报送高教司高职高专处,联系人信息如与上年相同无须再报),其相关信息将在“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上予以公布。
二、组织申报与评选第二条教指委推荐申报的课程必须是省级或校级精品课程,一经推荐,该课程不得另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第三条教指委应根据学科、专业类的特点,制定具有针7对性的评选标准和要求并向社会公布,优先鼓励不同种课程申报,优先推荐体现专业特色与教学改革方向的课程。
第四条教指委须以会议评审或通讯评审的形式遴选产生最终推荐课程,其中会议评审专家人数原则上不少于5人,通讯评审专家人数原则上应为所在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全体成员。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第8期74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目标及政策意义林 宇一、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与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自1999年开始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截至2008年底,全国独立设置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1 184所,约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1%(去除独立学院)。
普通教育高职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43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310.6万人,在校生数达到916.8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教育本专科招生总人数的51.1%和在校学生数的45.4%。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此时,一个问题也开始越发引起社会的关注:如何在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人才培养充分满足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并于2003年在此基础上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
2003年1月份开始,作为“质量工程”的先期启动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高等教育(包括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计划利用5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 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国家精品课程的所有教学资源向全国高校师生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2006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又重点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 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重点建设3 000种国家规划教材,以配合当前高职领域内的改革。
如此背景之下,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大多遵循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把教学改革的重点聚焦于精品课程建设。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及评选2009年教指委级精品课程会议纪要英教指委[2009] 14号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于2009年6月18日至6月21日在山西太原的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召开了推荐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及评选2009年教指委级精品课程的会议。
会议由教指委主任委员刘黛琳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刘黛琳、安晓灿、丁国声、郑仰成、周龙、杨亚军、贺雪娟、崔秀敏、朱泽生、吴柏祥、沈银珍委员、张丽娟(王万义委员的代表)、牛健秘书长及秘书处成员与联络员。
本次会议的议题是向教育部推荐三门课程参评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及评选2009年教指委级精品课程。
教指委主任委员刘黛琳首先对2009年全国各高职高专院校上报精品课程的情况及评审、推荐等的相关要求做了说明。
她说,今年全国共有34门课程上报到教指委,参加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教指委级精品课程的评选。
34门课程主要分为两大类:公共英语课程和英语专业课程。
本年度英语教指委可以向教育部推荐三门课程,参与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选。
由于本次上报的课程数量比较多,所以采取了专家分组预评及会议集中评选的方式。
在谈到国家级精品课程推荐标准的时候,她指出,申报课程应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体现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申报课程应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课程负责人以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为主,课程组成员应体现“双师”结构;课程学习网站应至少提供有该门课程的主要教学资源、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相关教学资料,并体现教学互动;申报课程的网上内容必须包括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不超过40分钟)和课程教学录像(不超过15分钟),其中,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以说课为主,包括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并附相应文字说明。
精品课程的会议评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34门候选课程中评选出2009年教指委级精品课程,第二个阶段是从2009年教指委级精品课程中再评选出三门课程,作为教指委向教育部推荐的国家级精品课程。
附件1: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10)1、评审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2010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3)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
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
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23附件2:湖南省高职院校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4附件3:湖南省高职院校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联系人信息表学院(盖章)5附件4:全国2006~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分专业配额表(高职)6附件5: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做好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规范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确定联系人第一条教指委确定1名国家精品课程推荐申报联系人,具体负责精品课程推荐申报的行政联系、组织及材料报送等工作。
请将联系人个人信息报送教育部高教司(本科相关学科教指委报送高教司理工处,高职相关专业教指委报送高教司高职高专处,联系人信息如与上年相同无须再报),其相关信息将在“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上予以公布。
二、组织申报与评选第二条教指委推荐申报的课程必须是省级或校级精品课程,一经推荐,该课程不得另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第三条教指委应根据学科、专业类的特点,制定具有针7对性的评选标准和要求并向社会公布,优先鼓励不同种课程申报,优先推荐体现专业特色与教学改革方向的课程。
第四条教指委须以会议评审或通讯评审的形式遴选产生最终推荐课程,其中会议评审专家人数原则上不少于5人,通讯评审专家人数原则上应为所在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全体成员。
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认定的80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附全部课程详细名单)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公布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中国大学MOOC《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等801门课程被认定为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是教育部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计划(2015—2018年)》《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行动,也是打造“金课”,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将以在线开放课程建、用、学、管共享为抓手,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
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自认定结果公布始,应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并提供教学服务不少于5年。
高校要为课程团队提供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要作为“十三五”期间实施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的一部分,由高校予以支持。
地方高校的课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支持。
801门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全部名单
信息来源:教育部官方,网址:。
由程红瑞进行整理,仅供学习使用,切勿用作其他用途!谢谢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国大学MOOC(慕课)或爱课程免费学习
183 教育技术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
195 中国地理---------------- 王静爱
248 地球科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颜丹平
249 综合地质学--------------- 王根厚
324 多媒体画面艺术设计天师王志军
325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
482 森体制武学东北师范杜凤国
505 水质工程学哈工大韩洪军
638 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华东师范大学郑祥民
640 经济地理学华东师大曾刚
641 计量地理学-------------- 徐建华
642教育心理学-------------- 庞维国
665 现代天气学原理南京大学江静
809 地图学南京师范龙毅
811 遥感地学分析------------ 韦玉春
813 现代自然地理学----------- 王建
815地理信息系统----------- 汤国安
848植物学浙江大学傅承新
868 3S技术与精细农业浙江大学何勇
898 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徐秋芳
1113 课程与教学论河南大学刘志军
1118经济地理河南大学苗长虹
中国地质大学变质地质学地貌学及第四季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1515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华南师范谢幼如
1568 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靳玉乐
1569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 赵伶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