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单
- 格式:docx
- 大小:66.90 KB
- 文档页数:28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12.26•【文号】教高厅函〔2017〕80号•【施行日期】2017.12.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有关课程平台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40号)要求,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有关部门所属高校申报的基础上,经资格审查、专家评议与公示,我部决定认定490门课程为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认定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我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教育“奋进之笔”,打好高等教育提升质量、推进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攻坚战的重大行动。
我部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实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加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共享,创新多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学分管理制度,加快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观念转变,提升广大教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支持具有学科优势和信息技术优势的高校,建设更多质量高、应用效果好的课程。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高校须加强对课程运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学服务,确保面向高校和社会开放并提供教学服务不少于5年。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1.22•【文号】教师厅函[2017]3号•【施行日期】2017.01.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的通知教师厅函[201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等文件精神,2013年,我部批准立项建设了200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已全部建成并在“爱课程”网免费向社会开放。
经我部组织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高等学校等对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立项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并委托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对已经上网使用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审核,现确定北京师范大学“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等200门课程为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有效期5年。
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建设高校和建设团队,作为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责任主体,要继续保证课程内容质量,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维护、更新和完善课程基本资源,积极建设拓展资源,安排专人管理上网课程及其学习社区,提供丰富、安全、稳定的课程学习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爱课程”网要继续为课程维护更新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优质课程资源,扎实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将线上优质课程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2017年度国家开放大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申报表
申报单位
课程名称
课程层次□本科□专科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他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程组长
课程网址
用户名和密码(教师)
用户名和密码(学生)
申报日期
国家开放大学
二○一七年六月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
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
四、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五、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5.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
六、“9.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组长本人签字,课程建设学校盖章。
七、本模板文档内的所有标题及其格式不得擅自修改,否则将影响评审
结果。
1.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
2.课程组长
3.主讲教师
4.自编教材(若为非自编教材,需提供教材的版权授权书)
5.课程团队
6.课程描述
7.共享效果
8.课程特色
9.承诺与责任。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7.21•【文号】教高厅函〔2017〕40号•【施行日期】2017.07.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有关课程平台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精神,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我部决定开展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定范围和数量2017年认定课程的范围为:截至2017年7月31日,境内高校在全国性公开课程平台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完成两期及以上教学活动的全日制本科和专科层次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以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创新创业教育课、教师教育课程等为重点。
此外,境内高校在国际知名课程平台开设,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慕课也纳入本次认定范围。
不具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性的课程,如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仅对本校或少数高校学生开放的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SPOC)和应用于非全日制学生的网络教育课程,以及无完整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在线课程等,不在认定范围。
2017年认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量为500门左右。
二、课程要求申报参加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的课程,须符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要求,经公开课程平台认证上线,完成至少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
序号课程名称主要负责人主要建设单位1刑法学总论王世洲北京大学2翻转课堂教学法汪琼北京大学3游戏化教学法尚俊杰北京大学4Chinese for Beginners刘晓雨北京大学5民俗学王娟北京大学6西方文明史导论朱孝远北京大学7生物演化顾红雅北京大学8生物信息学:导论与方法高歌、魏丽萍北京大学9生物数学建模陶乐天北京大学10C#程序设计唐大仕北京大学11程序设计实习刘家瑛、郭炜北京大学12操作系统原理陈向群北京大学13计算机组成陆俊林北京大学14操作系统与虚拟化安全沈晴霓北京大学15艾滋病、性与健康王登峰北京大学16流行病学基础(一)吴涛、李立明北京大学17艺术与审美叶朗北京大学18“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顾春芳北京大学19人群与网络李晓明北京大学20军事理论孙华北京大学21创新工程实践张海霞北京大学22数据库系统概论杜小勇中国人民大学23逻辑学概论陈为蓬清华大学24西方哲学精神探源王晓朝清华大学25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张小琴清华大学26西方思想经典与现代社会黄裕生清华大学27美国政治概论刘瑜清华大学2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张瑜清华大学2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翁贺凯清华大学3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冯务中清华大学31e时代的大佬师——慕课教师的修炼心法王帅国清华大学32教育社会学罗燕清华大学33足球运动与科学孙葆洁清华大学34唐宋词鉴赏王步高、程刚清华大学35对外汉语丁夏清华大学36生活英语听说杨芳、张文霞清华大学37日语与日本文化冯峰清华大学38新闻摄影梁君健清华大学39传播学原理崔保国清华大学40《资治通鉴》导读张国刚清华大学41中国古代礼义文明彭林清华大学42微积分B扈志明清华大学43大学物理安宇清华大学44量子力学徐湛清华大学45有机化学李艳梅、赵亮清华大学46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视角何建坤、罗勇清华大学47宝玉石鉴赏温庆博清华大学48职业探索与选择金蕾莅清华大学49心理学概论彭凯平清华大学。
由程红瑞进行整理,仅供学习使用,切勿用作其他用途!谢谢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国大学MOOC(慕课)或爱课程免费学习
183 教育技术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
195 中国地理---------------- 王静爱
248 地球科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颜丹平
249 综合地质学--------------- 王根厚
324 多媒体画面艺术设计天师王志军
325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
482 森体制武学东北师范杜凤国
505 水质工程学哈工大韩洪军
638 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华东师范大学郑祥民
640 经济地理学华东师大曾刚
641 计量地理学-------------- 徐建华
642教育心理学-------------- 庞维国
665 现代天气学原理南京大学江静
809 地图学南京师范龙毅
811 遥感地学分析------------ 韦玉春
813 现代自然地理学----------- 王建
815地理信息系统----------- 汤国安
848植物学浙江大学傅承新
868 3S技术与精细农业浙江大学何勇
898 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徐秋芳
1113 课程与教学论河南大学刘志军
1118经济地理河南大学苗长虹
中国地质大学变质地质学地貌学及第四季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1515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华南师范谢幼如
1568 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靳玉乐
1569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 赵伶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