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家级精品课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659.00 KB
- 文档页数:18
关于2006年度立项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检查
及课程优秀评估结果的公示
根据《关于开展优秀课程和立项精品课程检查及启动2006年度课程优秀评估工作的通知》(教字[2006]1号)要求,现对经“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立项精品课程、优秀课程专家评审会议”评审出的课程优秀评估与检查结果予以公示,如对以下课程检查与评估结果有异议,可采取书面或其他形式,向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反映。
公示期满,学校将发文公布本次课程优秀检查与评估结果。
公示时间:2006年5月9日—12日。
联系电话:84022710。
附表1
已有立项精品课程中期检查结果
附表2
已有优秀课程中期检查结果
附表3
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度新立项精品课程名单
附表4
注1:理论力学已被评为2005年度省级精品课程。
附表5
教务处
2006年5月9日。
京教高…2006‟26号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
公布2006年度北京高等学校
市级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
各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北京地区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京教高[2003]201号)要求,市教委组织开展了2006年度北京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评审工作,经各评审小组评议、学科组推荐、评审委员会投票以及市教委审核并公示,决定批准北京大学《数理统计》等135门课程为2006年度北京市精品课程,现予以公布。
各高校要按照《北京地区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维护和更新工作的意见》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网上发布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技术规范》要求,继续加强课程建设,不断完善和更新课程网上教学资源,市教委将定期进行检查。
市教委将在北京市精品课程资源网上继续提供与各北京市级精品课程主管学校“精品课程网站”的链接,如学校“精品课程网站”网址有变化,请及时上报市教委高教处。
联系人:金红莲联系电话:66075043
Email地址:gjc_jhl@
附件: 2006年度北京市精品课程名单
二〇〇六年七月五日
附件
2006年度北京市精品课程名单
主题词:教育精品课程管理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06年7月5日印发
共印120份。
附件1: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10)1、评审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2010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3)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
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
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23附件2:湖南省高职院校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4附件3:湖南省高职院校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联系人信息表学院(盖章)5附件4:全国2006~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分专业配额表(高职)6附件5: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做好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规范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确定联系人第一条教指委确定1名国家精品课程推荐申报联系人,具体负责精品课程推荐申报的行政联系、组织及材料报送等工作。
请将联系人个人信息报送教育部高教司(本科相关学科教指委报送高教司理工处,高职相关专业教指委报送高教司高职高专处,联系人信息如与上年相同无须再报),其相关信息将在“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上予以公布。
二、组织申报与评选第二条教指委推荐申报的课程必须是省级或校级精品课程,一经推荐,该课程不得另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第三条教指委应根据学科、专业类的特点,制定具有针7对性的评选标准和要求并向社会公布,优先鼓励不同种课程申报,优先推荐体现专业特色与教学改革方向的课程。
第四条教指委须以会议评审或通讯评审的形式遴选产生最终推荐课程,其中会议评审专家人数原则上不少于5人,通讯评审专家人数原则上应为所在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全体成员。
2006年江苏省高等学校一类精品课程名单(按学校名称首字音序排列)序号课程名称推荐学校负责人课程类型1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东南大学朱道元本科2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东南大学李爱群本科3检测技术东南大学周杏鹏本科4数据库原理东南大学徐立臻本科5钢结构河海大学曹平周本科6水信息采集与处理河海大学谢悦波本科7现代教育技术江南大学陈明选本科8图形设计江南大学寻胜兰本科9机织原理江南大学高卫东本科10食品化学江南大学杨瑞金本科11金属材料学江苏大学戴起勋本科12临床检验学江苏大学许文荣本科13职业教育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马建富本科14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董晓英本科15基础会计学江苏科技大学吴君民本科16创业管理南京财经大学李时椿本科17国际金融学南京大学裴平本科18哲学概论南京大学徐小跃本科19光学南京大学丁剑平本科20GIS设计南京大学李满春本科21仪器分析南京大学于俊生本科22生物化学南京大学陈钧辉本科23计算系统基础南京大学陈道蓄本科24化工原理南京工业大学管国锋本科25土质学与土力学南京工业大学陈国兴本科26大学物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施大宁本科27机床数控技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游有鹏本科28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宁本科29概率与统计南京理工大学杨孝平本科30新材料概论南京理工大学陈光本科31机械制造基础南京理工大学袁军堂本科32数字逻辑电路南京理工大学王建新本科33森林生态学南京林业大学薛建辉本科34管理学原理南京农业大学王凯本科35有机化学南京农业大学杨 红本科36生物化学南京农业大学杨志敏本科37土壤肥料学通论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本科38管理信息系统南京审计学院张金城本科39审计学原理南京审计学院李凤鸣本科40心理学史南京师范大学叶浩生本科4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南京师范大学陈书录本科42高等几何南京师范大学周兴和本科43天气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寿绍文本科44人体结构学南京医科大学周作民本科45中国画南京艺术学院周京新本科46通信系统原理南京邮电大学钱学荣本科47中国古代文学南通大学周建忠本科48人体解剖学南通大学顾晓松本科49马克思主义哲学苏州大学任平本科50法理学苏州大学周永坤本科51遗传学及遗传学实验徐州师范大学潘沈元本科52文学概论扬州大学姚文放本科53作物栽培学扬州大学张洪程本科54动物传染病学扬州大学刘秀梵本科55市场营销学中国矿业大学周梅华本科56土质学与土力学中国矿业大学隋旺华本科57工程制图中国矿业大学江晓红本科58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中国矿业大学王香婷本科59药物分析中国药科大学刘文英本科60纺织工艺学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陈锡勇高职61JAVA程序设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眭碧霞高职62园林树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邱国金高职6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王成珉高职64牛羊生产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郑中朝高职65语文教学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钱进高职66外贸单证实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郭晓晶高职67高等数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书营高职68现场勘查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李瑾高职69通信技术基础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王钧铭高职70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通信业务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谷溪高职71自动控制原理南通职业大学陆锦军高职72C语言与数据结构南通职业大学许秀林高职73气液动技术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吴卫荣高职74经济学基础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陈福明高职75种子产业化技术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束剑华高职76ERP原理与应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桂海进高职77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姜敏凤高职78计算机网络基础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杨文安高职79实用英语语法扬州市职业大学李俊峰高职80工业药剂学(高职)中国药科大学徐文强高职2006年江苏省高等学校二类精品课程名单(按学校名称首字音序排列)序号课程名称推荐学校负责人课程类型1高等数学常熟理工学院钱国华本科2管理信息系统常熟理工学院常晋义本科3植物生物学常熟理工学院沈宗根本科4数字逻辑系统与设计常州工学院张立臣本科5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东南大学贾民平本科6经济管理基础东南大学徐康宁本科7通信原理东南大学宋铁成本科8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河海大学邵国建本科9工程水文学河海大学徐向阳本科10结构力学河海大学杨海霞本科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河海大学孙其昂本科12管理学原理淮海工学院吴价宝本科13信号与系统淮阴工学院张处武本科14有机化学淮阴师范学院周建峰本科15发酵工艺及设备江南大学徐 岩本科16分析化学江苏大学闫永胜本科17工程图学江苏大学卢章平本科18管理学原理江苏大学梅强本科1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江苏大学董德福本科20大学物理江苏工业学院李金华本科21高等数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周友明本科22数字电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朱幼莲本科23学校管理学江苏教育学院程振响本科24犯罪现场勘查学江苏警官学院陈志军本科25公安社会学江苏警官学院夏文信本科26大学体育江苏科技大学王平本科27管理信息系统江苏科技大学葛世伦本科28会计学原理金陵科技学院谢培苏本科29国民经济统计南京财经大学尚卫平本科30会计学南京财经大学王开田本科31金融衍生工具南京财经大学华仁海本科32机械设计南京工程学院张杰本科33企业管理南京工程学院刘秋华本科34数控原理与系统南京工程学院朱晓春本科35测量学南京工业大学潘庆林本科36工程热力学南京工业大学金苏敏本科37化学反应工程南京工业大学崔咪芬本科38工程流体力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堃元本科39灰色系统理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思峰本科40理论力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建平本科41产品设计南京理工大学张锡本科42弹药学南京理工大学沈培辉本科43自动控制系统南京理工大学陈庆伟本科44林木遗传育种学南京林业大学徐立安本科45人造板工艺学南京林业大学卢晓宁本科46森林培育学南京林业大学曹福亮本科47园林规划设计南京林业大学王浩本科48食品微生物学南京农业大学陆兆新本科49土壤学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本科50园艺学总论南京农业大学章镇本科51财政学南京审计学院裴育本科52货币银行学南京审计学院汪祖杰本科53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南京师范大学宋永忠本科54水粉南京师范大学盛梅冰本科55微生物学南京师范大学袁 生本科56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本科57运动生物化学南京体育学院张蕴琨本科58人文地理学南京晓庄学院冯年华本科59大学物理实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郭胜利本科60数值天气预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沈桐立本科61康复医学南京医科大学励建安本科62口腔正畸学南京医科大学王林本科63医学统计学南京医科大学陈峰本科64版画南京艺术学院周一清本科65设计史南京艺术学院李立新本科66作曲南京艺术学院邹建平本科67电路分析基础南京邮电大学沈元隆本科68高等数学南京邮电大学刘颖范本科69数据结构南京邮电大学陈慧南本科70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南京邮电大学孙力娟本科71信息论与编码南京邮电大学徐澄圻本科72病理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玉芳本科73实验针灸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李忠仁本科74英语教学法南通大学吴兴东本科75C语言程序设计三江学院顾大权本科76织物组织学苏州大学顾 平本科77城乡规划原理苏州科技学院袁中金本科78摄影技术与艺术徐州师范大学陈琳本科79物理化学徐州师范大学冯长君本科80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徐州师范大学方 忠本科81麻醉药理学徐州医学院戴体俊本科82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盐城工学院荀勇本科83数学分析盐城师范学院陈克军本科84中国现当代文学盐城师范学院柏文猛本科85分析化学扬州大学朱霞石本科86农田水利学扬州大学周明耀本科87数字信号处理扬州大学胡学龙本科88中国现代史扬州大学周新国本科89大学物理中国矿业大学韩 奎本科90高等数学中国矿业大学刘文斌本科91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张雁秋本科92选矿厂设计中国矿业大学匡亚莉本科93工业药剂学中国药科大学平其能本科94药理学中国药科大学季晖本科95有机化学中国药科大学陆 涛本科96制药工程学中国药科大学王志祥本科97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张文明高职98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陈炳和高职99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王继水高职100高等数学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冯宁高职101电子商务实用基础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闵敏高职102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陈剑鹤高职103电路基础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刘利宏高职104影视多媒体技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耿强高职105船舶辅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陈立军高职106基础会计学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建宁高职107现代物流管理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钱廷仙高职108植物保护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陈啸寅高职109基础会计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刘士成高职110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吴丽征高职111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及秀琴高职112药剂学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高健高职113自动机与自动线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丁加军高职114电工基础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沈国良高职115化工原理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宁高职116工程地质与水文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盛海洋高职117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杨益明高职118物流管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祁洪祥高职119人口统计学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尹勤高职120学前儿童游戏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杨枫高职121车站信号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钱艺高职122表面组装技术(SMT工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韩满林高职123现代织造技术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蔡永东高职124微生物学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顾卫兵高职125心理辅导与教育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柯晓扬高职126棉纺工艺与设备沙洲职业工学院史志陶高职127工艺工作室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冉卫红高职128EDA技术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吴翠娟高职129织物结构与应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缪秋菊高职130食品化学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夏红高职131应用文写作苏州市职业大学王敏杰高职132护理基本理论与技术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马如娅高职133测试技术宿迁学院周德廉高职134声乐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翟红锦高职135建筑装饰原理与设计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薛华培高职136陶瓷工艺学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陆小荣高职137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龚运新高职138C++程序设计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周志德高职139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徐州工程学院杨淑娥高职140国际贸易实务徐州工程学院孙勤高职141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徐勇高职142服装CAD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吴益峰高职143化工过程及设备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忠娟高职144花卉栽培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陈卫元高职145Java程序设计扬州市职业大学许晓宁高职14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天职业技术学院郦燕君高职147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冷国华高职148数字系统设计和PLD应用技术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蒋璇高职149微机安装调试与常用工具软件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袁启昌高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者:谭昆智来源:《公关世界》2020年第05期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多所高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
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校训为孙中山先生于1924 年11月11日在国立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
校训词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1997年,中山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序列;2001年1月,进入国家“985工程”序列;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
10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8年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发布,中山大学位列中国第八。
中山大学公共关系专业的历史沿革广东是大陆公共关系发源地之一,由于廖为建老师在哲学系,1986年9月,广州中山大学在哲学系正式设置夜大公共关系专科专业。
1986年12月,王乐夫、廖为建老师的公共关系专著《公共关系学概论》问世。
1987年中山大学哲学系开设了政治思想教育双学位班,在公共关系学课程就是最深受学生的课程。
学生潘大庆至今还保存着廖为建老师当时在上《公共关系学》课程时的笔记。
1988年王乐夫教授以从哲学系带过来的10多位教师为基础,联合学校的其他学术资源,成立了政治与行政学系。
当时系里只有一个专业,就是政治学专业,后来,又有了行政管理专业。
成立公共關系学本科专业,是廖老师的最大愿望,他团结了一批教学骨干,呕心沥血,不辞辛苦地工作着,干出了令人折服的成绩。
1994年,中山大学在政治与行政学系正式设置公共关系本科专业,成为大陆首家有权授予该专业学士学位的高校。
1994年,中山大学在设置公关本科专业的同时,在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点招收公共关系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中山大学的政务公关研究生的培养获得成功,其毕业生在各自领域表现不俗,不少人已脱颖而出,成为各自领域的新锐。
规范的公共关系学方向硕士的培养计划的推行,揭开大陆高层次公共关系教育的序幕。
由程红瑞进行整理,仅供学习使用,切勿用作其他用途!谢谢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国大学MOOC(慕课)或爱课程免费学习
183 教育技术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
195 中国地理---------------- 王静爱
248 地球科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颜丹平
249 综合地质学--------------- 王根厚
324 多媒体画面艺术设计天师王志军
325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
482 森体制武学东北师范杜凤国
505 水质工程学哈工大韩洪军
638 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华东师范大学郑祥民
640 经济地理学华东师大曾刚
641 计量地理学-------------- 徐建华
642教育心理学-------------- 庞维国
665 现代天气学原理南京大学江静
809 地图学南京师范龙毅
811 遥感地学分析------------ 韦玉春
813 现代自然地理学----------- 王建
815地理信息系统----------- 汤国安
848植物学浙江大学傅承新
868 3S技术与精细农业浙江大学何勇
898 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徐秋芳
1113 课程与教学论河南大学刘志军
1118经济地理河南大学苗长虹
中国地质大学变质地质学地貌学及第四季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1515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华南师范谢幼如
1568 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靳玉乐
1569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 赵伶俐
1。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名单的通知
教高函〔2006〕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解放军总参谋部,部属各高等学校:
按照《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现将我部批准的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374门,其中普通高等学校358门,军队院校16门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有效期5年。
期间,有关高等学校的课程内容要按照规定上网,并取消所有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保证“国家精品课程” 向全国免费开放。
有关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教高厅〔2004〕13号)要求,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改善网络条件,更新和完善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统计课程网站的点击率,及时了解掌握课程教学内容的辐射效果,收集分析用户的反馈意见;在有效期内,接受我部组织的年度检查。
根据解放军总参谋部规定,军队院校的国家精品课程要免费为全军院校使用,秘密(含)以下等级的课程必须在军事训练信息网上开放。
可以公开的要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
军队院校的国家精品课程由总参谋部负责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切实落实质量工程,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并给予政策支持,推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和建设经验,推进本校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用户可通过登录“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页(教育部网站 点击“高校教学”栏“工作链接”中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进入,或从进入)浏览国家精品课程内容和了解全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相关信息。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将国家精品课程内容用作商业目的活动。
附件: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
教育部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
(以学科专业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