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3
专题十、实验(一):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的处理一、典例精析:例1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5.007.109.1010.8112.7015.1[0单1O■J**A■-Et13C■ ■D* ‘Ip •E F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l.93 _m/s2。
②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A. 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例3、“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8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 . (S6 —S)等于(S2 —S)的6 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v=___1.39 __ m/s。
(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例2、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高轨道的一端。
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I的宽度最小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W的宽度最小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实验不同的通过光电门的时间速度次数挡光片(s ) (m/s)第一次I0.230440.347第二次n0.174640.344第三次出0.116620.343第四次IV0.058500.342对应点 BC D E F 速度(m/s )0.1410.180 0.2180.2620.301(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 ,计算V F 的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 X 1=3.20cm , x 2=4.52cm , X 5=8.42cm , X 6=9.70cm •则 木块加速度大小a = ▲ 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交流(1分) 细线与长木板平行(2)mg5 M )a (3)木板要水平;拉钩码的线要平行于木板,-带和限位孔的摩擦应尽Mg量小,砝码应要稍重一些(4) 1.3D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 • 02s例4、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 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带如 图甲所示,并在其上取了 A B 、C 、D E 、F 、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 、ABC D50Hz 交流电源。
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的处理1、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如图1所示,A 、B 、C 、D 、E 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 1、s 2、s 3、s 4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 =s 2-s 1=s 3 -s 2=…… =c(常数),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由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方法:根据s 4-s 1=s 5-s 2=s 6-s 3=3a T 2(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 1,a 2 ,a 3 ,再计算出其平均值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在学习纸带处理方法时,要灵活理解题目在信息呈现方式上的差异,再运用最基本的原理进行求解。
下面举几例变化的情况.一.位移给出形式的变化例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一个点,打出的纸带如图2,选出A 、B 、C 、D 、E 共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点间还有四个实验点(图中未画出),以A 点为起点量出的到各点的位移已标在图上。
由此可求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 m/s 2 ,打下A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v A = m/s 。
二.时间间隔给出形式的变化例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一个点,打出的纸带如图3,选出A 、B 、C 、D 、E 共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点间还有四个实验点(图中未画出),以A 点为起点量出的到各点的位移已标在图上。
由此可求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 m/s 2 ,打下A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v = m/s 。
三.纸带数据呈现方式的变化例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 ,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如图4所示,使每一条纸带下端与x 轴重合,左边与y 轴平行,将纸带贴在直角坐标系中,求:(1)在第一个0.1s 内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m/s 。
打点计时器实验步骤及其操作总结篇一:嘿,朋友!你知道吗?打点计时器这个玩意儿在物理实验里可重要啦!今天我就来和你好好唠唠它的实验步骤和操作那些事儿。
咱先来说说准备工作,就好像你要出门旅行得先收拾好行李一样。
你得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边上,让它稳稳当当的,可别一晃悠就掉下去,那可就麻烦啦!然后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平平整整的,这就好比给纸带铺好了一条专属的小路。
还有啊,别忘了把电源接好,这电源就像是它的动力源泉,没了电源,打点计时器可不就“罢工”啦?准备工作做好了,接下来就是正式操作啦!启动电源,这时候打点计时器就像一个勤劳的小蜜蜂,“哒哒哒”地开始工作啦。
你难道不好奇它是怎么打出那些小点的吗?就好像在纸上种下了一颗颗有规律的“种子”。
在实验过程中,你得时刻盯着纸带,看看那些点打得是不是均匀。
要是不均匀,那可就得找找原因啦,是纸带没放好?还是电源出了问题?这就好比你在路上开车,发现车跑偏了,不得赶紧找找是方向盘的问题还是轮胎的问题嘛!还有哦,操作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千万别手抖把仪器碰倒了。
这就跟你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刚出锅的热汤一样,一个不小心,“哗啦”一下全洒了,前功尽弃!做完实验,可别着急收拾东西走人。
得好好分析那些打出来的点,计算时间间隔、测量位移,这可需要你的耐心和细心。
这就像是在一堆沙子里找金子,得仔细甄别才行。
你说,这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是不是挺有意思的?虽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小麻烦,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不就都能解决嘛!我觉得啊,打点计时器的实验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来,细心操作,就能从中学到好多知识,感受到物理的奇妙和乐趣!这就像爬山一样,过程可能辛苦,但当你站在山顶俯瞰美景的时候,一切都值得啦!篇二:嘿,朋友!你知道吗?打点计时器这个玩意儿在物理实验里可太重要啦!今天就让我来给你好好讲讲它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咱先来说说准备工作。
就好比你要出门旅行,得先把行李收拾好不是?那做这个实验呢,首先得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这就像是给咱们的“主角”找个安稳的“家”。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是中学物理常用的方法,要探究物体运动规律,就要分析打出的纸带,纸带分析时要做的工作一般有: 1.判定物体的运动性质(1)若纸带上各相邻点间距相等,则物体做匀速运动.(2)若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 ,计算各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差Δx ,若Δx =aT 2(恒量),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某点瞬时速度的计算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v n =Tx x n n 21++即n点的瞬时速度等于(n -1)点和(n +1)点间的平均速度. 3. 加速度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由于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所以满足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差相等,即Δx =aT 2可得a =2T x∆.但利用一个Δx 求得的加速度偶然误差太大,为了减小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分析纸带时,纸带上的各段位移最好都用上,方法如下:(1)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a)如图所示,若为偶数段,设为6段,则,,,然后取平均值,即或由直接求得;(b)若为奇数段,则中间段往往不用,如5段,则不用第三段,则,然后取平均值,即;或去掉一段变为偶数段由(2)先求出第n 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一般要5点以上),然后作出图像,用图像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例1、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如图1所示为小车带动的纸带上记录的一些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1所示。
试求:(1)小车做什么运动?(写出判断的依据.......)(2)当打第3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多少?(写出求解....加速度的过程......)(3)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为多少?(写出求...x 1 x 2 x 3 x 4 x 5 x 60 1 2 3 4 5 6解加速度的过程.......)在上题中,若题目只给出0~1的距离8.78cm 和4~5的距离2.76cm ,则此纸带的加速度为多少?例2、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0.10 s ,其中s 1= 7.05 cm 、s 2=7.68 cm 、s 3=8.33 cm 、s 4=8.95 cm 、s 5=9.61 cm 、s 6=10.26 cm ,则计数点3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m/s 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例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
打点计时器与纸带处理1.做“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其主要步骤是:①安装好带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小车、细线、钩码和纸带;②从三条纸带中选出一条较为理想的,并定好计数点;③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给纸带编号,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④根据公式求出a1,a2,a3,再求平”均值;⑤测量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S1、S2、S3……把测量结果填人表中.上述各步骤的正确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测定重物加速度的实验中,以下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选取计数点,把每5个打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单位时间;B.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C.增大重物的重量。
3.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的计时器,若电源频率高于50 HZ,但计算仍按50HZ计算,运动物体加速度数值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4.关于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在打点计时器处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再断开电源5.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02s。
则V B=________、V C=_______、V D=________ 、a大小为_________。
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一 、实验要求:1.选取纸带上的点:一般实验应用点迹清晰、无漏点的纸带中选取有足够多点的一段作为实验纸带。
2.选取计数点: 打点计时器每打n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时间间隔为n 个打点时间间隔,即T=0.02n (s )。
一般取n =5,此时T=0.1s 。
3.测量计数点间距离: 为了测量、计算的方便和减小偶然误差的考虑,测量距离时不要分段测量,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即测量计数起点到其它各计数点的距离。
如图所示,则由图可得:1s S I =,12s s S II -=,23s s S III -=,34s s S IV -=,45s s S V -=,56s s S VI -=二、实验目的方法 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纸带处理。
从打点计时器重复打下的多条纸带中选点迹 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 ,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 、B 、C 、…(或者说每隔4个点取一个记数点),这样做的好处是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 ,便于计算。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 1、s 2、s 3 …(2)利用s 1、s 2、s 3 …可以计算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 2-s 1、s 3- s 2、s 4- s 3…,如果它们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相等,则可以判定被测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3)利用纸带可以求被测物体在任一计数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v :如T s s v c 232+=(4)利用纸带求被测物体的加速度a 。
具体来说又有3种方法:①“逐差法”:从纸带上得到6个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则()()23216549Ts s s s s s a ++-++=②利用任意两段相邻记数点间的位移求a :如()2T n m s s a nm --=③利用v-t 图象求a :求出A 、B 、C 、D 、E 、F 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右的v-t 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
怀仁名师教育高一物理学案打点计时器、运动学公式知识点:打点计时器的介绍基本使用一、了解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计时仪器)1.作用及分类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________打一次点.打点计时器和纸带配合,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及在一段时间内的________.供高中学生实验用的计时器有________打点计时器和________打点计时器两种.2.电磁打点计时器①工作电压:________以下的交流电源;②原理:接通交流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________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________上下振动.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3.电火花计时器①工作电压:________交流电源;②原理:当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行点迹.4.两种计时器误差比较,________计时器使用中运动阻力极小,因而系统误差较小.5.使用打点计时器应注意哪些事项?6.纸带上的计时点和计数点的区分。
7.测量各计数点间的距离时,逐个测量较好还是一次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计数点O的距离,再计算各计数点间的距离较好?(刻度尺的读数)8.纸带上平均速度的计算和某点瞬时速度的计算。
二、现代科技仪器测速度1.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测速度2.光电门测速度例题一: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2=0.11 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 cm,分别求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3.利用频闪照相分析计算物体的速度例题二:下图是采用每秒闪光10次拍摄的小球沿斜面滚下的频闪照片,照片中每两个相邻小球的影像间隔的时间就是0.1 s,这样便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而物体运动的位移则可以用尺子量出.4.电子雷达测速匀变速直线运动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基本公式速度—时间关系式:atvv+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tvx+=位移—速度关系式:axvv22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打点计时器的复写纸应放在振针于纸片之间。
2、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小横线、重复点或点迹
不清晰,应调整振针距复写纸片的高度,使之大一点.出现小横线的原因主要是振针于纸之间过紧。
3、复写纸不要装反,每打完一条纸带,应调整一下复写纸的位置,若点迹不够清晰,应考
虑更换复写纸。
4、纸带应捋平,减小摩擦,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需垂直,从而起到减小误差的作用。
5、使用打点计时器,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放开纸带。
6、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还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之间;使
用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7、处理纸带数据时,密集点的位移差值测量起来误差大,应舍去;一般以五个点为一个计
数点。
8、描点作图时,应把尽量多的点连在一条直线(或曲线)上不能连在线上的点应分居在线
的两侧。
误差过大的点可以舍去。
9、打点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每打完一条纸带后,应及时切断电源。
待装好纸带后,再次
接通电源并实验。
10、在实验室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台上,然后接通电源。
11、纸带与细绳要和木板平行,小车运动要平稳.
12、小车的加速度应大一些,以便能在纸带上约50cm范围内清晰地取五
13、以上的计数点.选取记数点时可去掉纸带上刚开始密集的部分,一般隔5
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
14、实验中应先通电,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后先断电后取纸带。
15、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定滑轮相撞。
精心整理
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处理
1.张强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打出纸带如图6所示,舍去前面较密集的点,取O 为起始位置,每隔五个间隔为一个计数点,则在A 、B 、C 三个计数点处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A =______,v B =______,v C =______(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mm),整个运动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2.为了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上运动时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以近似看做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如果拍摄时每隔2s 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 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
A1m/s ;B2m/s ;C3m/s ;D4m/s ;
3、(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电源的仪器.目前,常用的有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两种.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利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的,它接的是V 交流电源,当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是50Hz 时,电火花计时器每隔s 点.
(2)一辆小车沿一条直线运动,车上放着盛水的滴漏,每隔2.0s 滴一滴水,水在车行驶的路面上留下水滴的痕迹如图所示,图中还放着一把刻度尺,其零刻度线与O 点对齐,若从小车通过O 点开始计时,则当滴下水滴G 时,小车运动时间是s ,AH 段的平均速度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
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 1=5.18 cm ,1、2间的距离x 2=4.40 cm ,2、3间的距离x 3=3.62 cm ,3、4间的距离x 4=2.78 cm ,4、5间的距离x 5=2.00 cm ,5、6间的距离x 6=1.22 cm (频率为50Hz ) ⑴根据上面
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
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
在下表中。
⑵根据(1)中表格,在下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图象。
5.山东省兖州市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纸带,从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的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s ,测得6.80cm 3.20cm, 2.00cm OA CD DE ===,,则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2m/s ,D 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 。
答案:0.11.20.26
6.山东省实验中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所使用的电源是50H Z 的交流电,某同学打好三条纸带,选取其中最好的一条,其中一段如图所示。
图中A 、B 、C 、D 、E 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位置 1 2 3 4 5 v /(m?s -1) 1.2 0.04 0.1 0.16 0.2 t/s
v/(m/s)
根据纸带可计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则V B =________m/s,并计算纸带所对应小车的加速度a=m/s 2(本题结果均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0.877m/s3.51m/s 2 7.江苏省扬州中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 、B 、C 、D 、E 、F 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V 、50Hz 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 对齐.(下述第(1)、(2)、(3)小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C 点时,物体的即时速度v C 是______m/s ;
(2)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a 为________m/s 2;
(3)纸带上的A 点所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v A =______m/s ;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49Hz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填“大”或“小”).
答案:(1)0.16;(2)0.42-0.44;(3)0.070-0.080;(4)大
8.广东省蓝田中学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
如果用S1、S2、S3、S4、S5、S6来表示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 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_____。
其大小为a=_____m/s2
与纸带上D 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___m/s 。
(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9.湖北省荆州中学“测量纸带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纸带上A 、B 、C 、D 、E 、F 、G 这些点的间距如图中标示,其中每相邻两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1)打C 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_m/s ;(2)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__m/s 2。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18 m/s ;1.50 m/s 2。
10.江苏省马塘中学(6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选定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0点开始,每49.10
E
cm D C B A 31.60
17.54
7.009.50 11.00 12.55 14.00 15.50 17.05 单位:cm A B C D E F G
OABCDEF 5.007.109.1010.8112.7015.10单位:cmCMCcm 0.10.20.30.40.5 s
v/(ms -1)
O 1.4 1.2
1.0 0.8
0.6 0.4 0.2
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记数点。
测得:x 1=1.40cm ,x 2=1.90cm ,x 3=2.38cm ,x 4=2.88cm ,x 5=3.39cm ,x 6=3.87cm 。
①在计时器打出点4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 4=cm/s ,加速度a =cm/s 2。
②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51Hz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①AC ②4.00(2)①31.3549.6;②偏小
11.山东省育才中学(1)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
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 ①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低压直流电源⑤细绳和纸带⑥钩码和小车⑦秒表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⑨刻度尺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 Z ,则打A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A =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m/s 2。
(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②④⑦,(2)0.3370.393 12.下图是用纸带拖动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电源频率为50Hz 。
A 、B 、C 、D 、E 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
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
⑴打点计时器应与纸带____(填左或右)端连接。
⑵AC 段小车平均速度V AC =m/s ;打点计时器打下A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A =m/s
⑶设AB 、BC 、CD 、DE 间距离分别用S 1、S 2、S 3、S 4表示,相邻两计数点间隔时间用T 表示,则用S 1、S 2、S 3、S 4和T 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a =;代入数据,求得加速度为a =m/s 2.(⑵⑶问的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 1=0.96cm,S 2=2.88cm,S 3=4.80cm,S 4=6.72cm,S 5=8.64cm,S 6=10.56cm,可以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m/s 2;
打第四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m/s 。
O A B C D
3.18 6.74 10.69 15.05
(单位:cm) 0 x 1 1 2 3 4 5 6 x 2 x 3 x 4 x 5 x 6 S 1 S 2 S 3 S 4 · · · · · · · 0 1 2 5
4 3 6
S 1 S 31 S 2 S 4 S 5 S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