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旅游规划编制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54.01 KB
- 文档页数:2
《旅游规划通则》实施细则(发布:2017-08-12)?为了贯彻实施国家旅游局制订的《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加强旅游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和报批管理,进一步提高旅游规划编制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拟订旅游规划通则的有关实施细则。
1 旅游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1.1旅游规划的类型根据我国各地旅游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实际情况,兼顾旅游规划编制技术群体的优势整合和规划的可操作性,将旅游规划分为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规划和其他专项旅游规划三种类型。
1.1.1 旅游发展规划按规划的范围和政府管理层次分为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
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又可分为省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地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
1.1.2 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1.1.3 专项旅游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可编制各种类型的专项旅游规划,主要包括旅游项目开发规划、旅游线路规划、旅游投融资规划、旅游地建设规划、旅游营销规划、旅游区保护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等。
1.2 旅游规划任务的确定1.2.1 规划项目的认定所有旅游规划(项目)都须先经过相关旅游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立项备案,进入规划程序。
各级行政区旅游发展规划(项目)须经过同级人民政府同意,然后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立项备案,进入规划程序;跨行政区旅游发展规划项目须经过相关人民政府同意,然后由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立项备案,进入规划程序;旅游区规划由业主提出项目意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步论证后方可立项备案,进入规划程序;专项旅游规划的立项要求由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地市级旅游发展规划、县(市、区)级旅游发展规划、跨行政区旅游发展规划和重要旅游区规划、一般旅游区规划、专项旅游规划均可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或直接委托等三种形式确定规划编制单位。
一、规划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更好地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现对我区旅游工作进行全面规划。
二、规划目标1. 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以区域特色为基础,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提升我区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3. 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三、规划内容1. 旅游资源规划(1)梳理区域内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
(2)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级,明确重点发展项目和潜力项目。
2. 市场营销规划(1)分析旅游市场需求,确定目标市场。
(2)制定旅游宣传推广策略,提高区域旅游知名度。
3. 基础设施规划(1)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游客接待能力。
(2)加强景区管理,提高景区服务质量。
4. 产业融合发展规划(1)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2)培育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
5. 政策法规规划(1)制定旅游发展规划相关政策,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四、实施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旅游工作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顺利实施。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
4.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对旅游工作规划编制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通过以上规划,力争使我区旅游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引言:旅游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的编制与实施,以及其中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一、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的编制1.1 定义和目标旅游开发规划方案是指为了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
其目标是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1.2 数据收集和分析编制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的第一步是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这包括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和潜力,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1.3 旅游资源评估旅游资源评估是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编制的核心环节。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评估,可以确定其价值、可持续利用的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评估结果将为制定旅游开发策略和目标提供依据。
1.4 制定发展策略和目标在评估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制定旅游开发策略和目标是规划方案编制的重要步骤。
发展策略应该根据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发展重点和方向。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可实现,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5 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是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的具体实施工具。
通过制定明确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可以明确责任分工、时间表和资源需求,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的实施2.1 各方合作与沟通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各方的合作与沟通。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各方应共同参与规划方案的实施,形成合力。
沟通和协调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可以通过定期会议、研讨会和工作组等方式进行。
2.2 资金筹措与投资引导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旅游项目。
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旅游业的投资。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旅游规划管理,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编制和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应当服从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发展项目建设,应当符合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原则,重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利用,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五条国家旅游局负责全国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旅游发展规划的范围第六条旅游发展规划市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第七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果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八条旅游发展规划一般为期限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规划。
第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按照范围划分为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地方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条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并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第三章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第十一条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与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第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关区域规划相协调,应当遵守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化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十四条国家旅游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地方旅游局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五条国家旅游局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单位进行资质认定,并予以公告。
第十六条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市场前景、资源条件、环境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从市场需求出发,注意生态环境和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延续,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手段。
专项旅游规划的编制及要求一、编制过程1.项目需求分析:确定项目的主题、目的、地区、预期效益等;调研分析市场需求,确定项目可行性。
2.资源评估:对目标地区的自然、人文、历史遗迹等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资源的种类、质量、适宜度等。
3.目标定位:根据项目需求和资源评估,确定专项旅游规划的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
4.规划设计:综合考虑目标定位和资源评估的结果,设计具体的规划方案,包括旅游产品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广策略等。
5.经济评估:对规划方案进行经济评估,包括投资成本、收益预测、市场开发潜力等。
6.社会影响评估:评估规划实施对当地社会影响,包括环境影响、社会发展等。
7.专家评审:请相关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评审,提出意见和建议。
8.完善方案:根据专家评审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9.公众参与:组织公众参与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听取公众意见,形成共识。
10.最终确定:将经过修改完善的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正式启动实施。
二、编制要求1.规划目标明确:规划方案应明确规划的目标,即发展何种专项旅游,并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
2.资源整合合理:规划方案应充分整合目标地区的旅游资源,发挥资源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3.旅游产品创新:规划方案应创新旅游产品,开发独特的特色旅游项目,满足游客的需求。
4.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方案应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信、住宿、餐饮等设施,为旅游发展提供支持。
5.宣传推广策略:规划方案应制定宣传推广策略,包括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网络宣传等,提升目标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经济有效性:规划方案应经济可行,投资成本合理,收益预测合理,市场开发潜力充分。
7.环境友好:规划方案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8.社会稳定:规划方案应考虑当地社会的稳定发展,尊重当地居民的权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9.公众参与:规划方案的编制过程应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共同参与规划的实施。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01〕83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划局、园林局:根据国办发〔2000〕25号文件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部《关于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审查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部际联席会议审议的请示》规定,现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00一年四月二十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和审批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它相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
位于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规划区内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当纳入城市规划。
第四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由风景名胜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跨行政区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由建设部组织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
第五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第六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应当由具备甲级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七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当确定风景名胜区性质、范围、总体布局和公用服务设施配套,划定严格保护地区和控制建设地区,提出保护利用原则和规划实施措施。
第八条编制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前应当先编制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应确定总体规划的目标、框架和主要内容。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完成后,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组,按本规定的审查重点对规划纲要进行现场调查和复核,提出审查意见。
编制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对总体规划纲要进行修改完善。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特制定本旅游专项规划方案。
二、规划目标1. 提升旅游品牌形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旅游品牌,提高区域旅游知名度。
2.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4. 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
三、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XXX地区,总面积约为XXX平方公里。
四、规划内容1. 旅游资源分析- 自然景观:分析区域内山、水、林、湖、泉等自然景观资源。
- 人文景观:分析区域内历史遗迹、文化遗址、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资源。
- 乡村旅游资源:分析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如特色农产品、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
2. 旅游产品规划- 观光旅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核心,开发山水观光、历史文化观光等旅游产品。
- 休闲度假旅游:以休闲度假、康养度假、温泉度假等为主题,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 乡村旅游:以乡村民俗、特色农产品、传统工艺等为主题,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3.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设施:完善区域内交通网络,提高交通便利性。
- 住宿设施:建设不同档次的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满足游客需求。
- 餐饮设施:开发特色餐饮,丰富游客饮食体验。
- 娱乐设施:建设休闲娱乐场所,丰富游客娱乐生活。
4. 旅游市场推广- 品牌推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提高区域旅游知名度。
- 营销活动: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 网络营销: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活动。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旅游资源。
- 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五、实施保障1. 政策保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旅游业发展。
《旅游规划的编制程序》一般包括五个阶段:1.任务确定阶段:①由委托方确定编制单位;②制订项目计划书和任务书。
2.合同编制阶段:委托方以制订的项目计划书和任务书与规划编制单位签定旅游规划编制合同。
3.前期准备阶段:①政策法规研究;②旅游资源调查;③旅游客源市场分析;④对规划区旅游业发展进行竞争性分析,确立规划区在交通可进入性、基础设施、景点现状、服务设施、广告宣传等各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综合分析和评价各种制约因素及机遇。
4.规划编制阶段:①策划规划区旅游发展的主题和核心产品;②确立规划分期及各分期目标;③提出旅游产品及设施的开发思路和空间布局;④设计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估算投资规模,进行经济、社会和环境评价;⑤形成规划区的旅游发展战略,明确商业模式,提出规划实施的措施、方案和步骤,包括政策支持、经营管理体制、宣传促销、融资方式、教育培训等;⑥撰写规划文本、说明和附件的草案。
5.征求意见评审阶段:规划草案形成后,应集思广益,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充实、完善;并要求上一级主管部门组织评审。
第二篇。
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程序1、总结和评价。
在城市人民政府提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应当对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作出评价;针对存在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对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
2、提出报告。
城市人民政府提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要组织前期研究,按规定提出进行编制工作的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组织编制。
3、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首先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按规定提请审查。
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应当报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应当报请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4、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按法定程序报请审查和批准。
广州珍珠岩广东珍珠岩广东珍珠岩厂://xiexiebang编辑:ejdnchh第三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准备工作阶段准备工作包括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公室,拟定规划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落实规划经费和人员,广泛收集已有的现状和规划资料等,具体包括:1)组织准备因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项综合协调工作,涉及到许多部门,所以土地总体规划应由当地政府来领导,成立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旅游规划编制程序及招标注意事项一、旅游规划编制程序1.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明确旅游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包括对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定位、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2.资源调查和评价:对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价,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和旅游设施等方面的信息。
3.市场调研和分析:对目标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消费者心理等方面的信息。
4.规划方案设计:根据资源和市场的评价结果,设计旅游规划方案,包括旅游路线、景区布局、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内容。
5.评估与修改: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修改和调整。
6.审批和批准:经过评估和修改后的规划方案提交给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审批和批准。
7.实施与监督:实施旅游规划,包括项目建设、产品开发、宣传推广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进行监督和评估。
1.明确项目需求:在招标文件中清楚明确项目的需求和要求,包括规划要求、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内容。
2.合理设定资格预审条件:在招标文件中设定合理的资格预审条件,包括企业资质、经验和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合格的投标者能够参与招标。
3.公开、公正和透明:招标过程应该公开、公正和透明,确保每个潜在投标者都能获得同等的机会,防止不合理的竞争和贿赂等不当行为。
4.招标文件的编写:招标文件应该清晰、具体和完整,包括项目简介、投标要求、技术规格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投标者了解和评估投标项目。
5.合理的评标标准:在招标文件中设定合理的评标标准,包括技术能力、服务质量和价格等方面的评估指标,以便评委们能够公正、客观地评估投标者的能力和价值。
6.及时的信息公告:在招标过程中,及时公告招标信息,包括招标公告、投标截止日期和评标结果等,以便投标者了解和跟踪招标进程。
7.合同签订和履行:在招标中选定合适的投标者后,及时签订合同,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旅游景区规划编制实施方案1. 引言本方案旨在为旅游景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
旅游景区规划是保障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升景区品质和游客体验的重要工作。
根据当地的自然、文化和经济条件,本方案将提供一套可行的规划编制和实施流程。
2. 规划编制阶段2.1 项目背景分析在该阶段,将对旅游景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资源、交通配套和市场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全面了解旅游景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潜力。
2.2 目标设定和定位分析在该阶段,将确定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和定位,明确景区应实现的功能和服务,并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进行合理的定位分析。
2.3 规划方案编制在该阶段,将制定旅游景区的规划方案,包括景区布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规划等内容。
方案应充分考虑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保护。
3. 规划实施阶段3.1 建设方案制定在该阶段,将制定旅游景区的建设方案,包括各项工程的实施计划、承建单位的选择和合同签订等。
建设方案应符合规划方案的要求,并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3.2 施工管理与监督在该阶段,将进行建设工程的实施、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工程按照建设方案进行,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3 运营管理在该阶段,将进行旅游景区的运营管理工作,包括景区人员培训、服务质量管理、市场推广等。
旨在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游客。
4. 监测评估与调整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将定期进行景区运营和发展的监测评估工作。
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景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5. 结论本方案为旅游景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和步骤。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可以推动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
旅游规划编制程序及招标注意事项一、旅游规划编制程序:1.确定目标和需求:确定旅游规划的目标和需求,包括旅游资源特点、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市场需求等。
2.分析现状:分析旅游资源情况、旅游市场发展状况、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等,进行SWOT分析,确定旅游规划的优势和不足。
3.制定发展策略:根据目标和需求以及分析的结果,制定出旅游发展策略,包括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推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
4.设计旅游产品:根据发展策略,设计具体的旅游产品,包括旅游线路、旅游景点开发、旅游节庆活动等。
5.编制规划方案:在设计旅游产品的基础上,编制旅游规划方案,包括发展目标、发展策略、重点项目、实施进度等。
6.审批和公示:将编制好的旅游规划方案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并在公众参与环节中进行公示和征求意见。
7.实施和监督:在获得审批通过后,开始实施旅游规划方案,并根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
二、旅游规划招标注意事项:1.招标文件准备: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包括招标通知、招标说明、投标文件要求、评审标准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招标范围和要求:明确招标的范围和要求,包括编制规划的区域范围、任务要求、编制时间等。
3.资质条件和评审标准:明确招标人需要具备的资质条件和评审标准,包括从业经验、技术能力、工作成果等。
4.投标文件要求:确定投标文件的要求和内容,包括项目理解、工作计划、团队组成、工作方法、报价等。
5.投标评审程序:确定投标评审的程序和流程,包括评标委员会组成、评标标准、评标表决程序等。
6.保密协议和知识产权:确保投标人提交的文件和信息的保密性,并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
7.中标通知和合同签订:在评标完成后,及时通知中标人,并与中标人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8.合同履行和项目监督:督促中标人按照合同履行要求进行工作,同时实施项目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9.项目验收和结算:在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验收,并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结算,确保双方的权益。
旅游景点规划编制流程旅游景点规划编制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可行性研究:首先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估规划景点的潜在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和风险等情况。
这一步需要调查研究当前旅游市场的情况,分析目标市场的需求,确定是否有足够的潜在游客和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2. 规划目标确定:在完成可行性研究后,制定明确的规划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与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
目标可以包括提高旅游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加旅游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等。
3. 环境评估:进行规划景点所在地的环境评估,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对规划景点的区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确定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和管理措施。
4. 规划方案设计:根据目标确定和环境评估的结果,制定规划方案设计。
该方案应包括景区的空间布局、建筑设计、交通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等内容。
此外,还需要考虑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5. 征求意见和参与:在规划方案设计完成后,需要征求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参与。
这些利益相关方可以包括当地政府、社区居民、旅游从业者、环保组织等。
通过征求意见和参与,可以使规划方案更加符合各方的需求和利益。
6. 规划方案审核和批准:在征求意见和参与后,需要对规划方案进行审核和批准。
这一步通常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需要评估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是否能够较好地实现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和效益。
7. 实施和管理:规划方案通过审核和批准后,需要进行具体的实施和管理。
这包括景区的建设、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营销和管理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措施,确保规划方案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总之,旅游景点规划编制流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虑和决策。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On the road, our lives have been affirmed. Along the way, we have failed and succeeded, we have tears and moved, there are twists and turns, there are smooth roads,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and dream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全文)第一条为了规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编制和审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风景名胜区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经批准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的依据。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得违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审批各类建设活动。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未经批准的,不得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建设活动。
第四条编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突出风景名胜资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实现风景名胜资源的永续利用。
第五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第六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以下简称风景名胜区规划组织编制机关),负责组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等开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工作。
第七条编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当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
编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应当由同时具有乙级以上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和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八条编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九条编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
《旅游规划通则》实施细则(发布:2017-08-12)为了贯彻实施国家旅游局制订的《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加强旅游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和报批管理,进一步提高旅游规划编制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拟订旅游规划通则的有关实施细则。
1 旅游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1.1旅游规划的类型根据我国各地旅游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实际情况,兼顾旅游规划编制技术群体的优势整合和规划的可操作性,将旅游规划分为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规划和其他专项旅游规划三种类型。
1.1.1 旅游发展规划按规划的范围和政府管理层次分为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
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又可分为省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地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
1.1.2 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1.1.3 专项旅游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可编制各种类型的专项旅游规划,主要包括旅游项目开发规划、旅游线路规划、旅游投融资规划、旅游地建设规划、旅游营销规划、旅游区保护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等。
1.2 旅游规划任务的确定1.2.1 规划项目的认定所有旅游规划(项目)都须先经过相关旅游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立项备案,进入规划程序。
各级行政区旅游发展规划(项目)须经过同级人民政府同意,然后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立项备案,进入规划程序;跨行政区旅游发展规划项目须经过相关人民政府同意,然后由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立项备案,进入规划程序;旅游区规划由业主提出项目意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步论证后方可立项备案,进入规划程序;专项旅游规划的立项要求由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地市级旅游发展规划、县(市、区)级旅游发展规划、跨行政区旅游发展规划和重要旅游区规划、一般旅游区规划、专项旅游规划均可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或直接委托等三种形式确定规划编制单位。
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冈恩,瓦尔著;吴必虎,吴冬青,党宁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4 ¥34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吴必虎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02 ¥58
旅游规划的价值维度叶文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03 ¥36
旅游规划的艺术于希贤,于涌,黄建军重庆出版社2006.01 ¥30
旅游规划教程黄安民,赵黎明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08
旅游规划与开发马勇,李玺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8 ¥25.4
旅游规划与开发陈家刚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8 ¥22
旅游规划教程明庆忠,李庆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07 ¥25
旅游规划与开发王衍用,殷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9 ¥29
旅游规划与开发简玉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4 ¥29
旅游规划原理张伟强陈文军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08 ¥28
旅游规划: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的开发方法(美)因斯克谱著,张凌云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07 ¥49
旅游规划与开发王春利,窦群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04 ¥25
旅游规划任黎秀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02 ¥22.5
旅游规划原理唐代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9 ¥28
旅游规划学王艳平,郭舒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07 ¥22
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严国泰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05 ¥22
旅游规划与管理辛建荣,张俊霞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3
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05
旅游规划案例保继刚广东旅游出版社¥23
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加拿大)哈里森,(加拿大)斯本兹著,周常春,苗学玲,戴光全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01 ¥44
旅游区规划与策划案例保继刚等著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01 ¥45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作者:高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1 ¥33
旅游开发与规划邹统钎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03 ¥21.5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邓爱民、刘代泉: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01 ¥11.5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王云才科学出版社2006.05 ¥38
城市旅游规划原理吴志强,吴承照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08 ¥40
旅游景区规划与项目设计马勇,李玺编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07 ¥59.8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李瑞,王义民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10 ¥26
旅游规划教程陈秋华,张健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08 ¥26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