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t-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多变的价格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多变的价格五、典型例题:1.简答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的下降幅度达两成左右。
材料二:近年来,在国内汽车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但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与国际上相比明显落后,XX年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级单位。
其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达95家,其中产量在1000辆以下的有70家。
XX年,我国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讧和进口配额限制之后,汽车市场与国际汽车市场融为一体,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材料三:XX年以来,由于汽油价格持续走高,虽然普通汽车价格不断下降,但销售依然没能走出低谷,大排量汽车由于受消费税增加影响,价格不断上升,人们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从而带动了小排量汽车生产热潮,特别是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更是异常火爆。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
(2)为什么汽油价格的提高使得汽车销售遭遇尴尬?人们为什么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 (3)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怎样才能确保我国汽车工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1)①汽车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②汽车生产能力的增长开始超过需求的增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③外国进口汽车的增加,汽车厂商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纷纷通过降价增强竞争力。
!(2)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当汽油价格上升,不仅使汽油需求量减少,而且使汽车的需求量减少,所以汽车销售遭遇尴尬。
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大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小排量汽车互为替代品,当大排量汽车价格上升,小排量汽车和电动白行车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再者,对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消费也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
多变的价格知识点1:影响价格的因素(考纲:“价格的决定与变动”)考点 1:价值决定价格(考纲:“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⑴价值与价格A. 区别: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B. 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产生后价值就表现为价格。
⑵价值决定价格虽然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⑶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现有”:①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②而是现在的。
B. “正常”:①是指绝大部分生产者的条件(×);②是指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
C.“平均”:①是指绝大部分生产者的平均劳动时间(×);②是指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平均劳动时间(√)。
▲判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①是某个计算中心算出来的;②是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同种商品(同规格、同质量的商品),其价值量是相等的。
①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②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
(讲解:这就是为什么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很高而经过一段时间价格回落的道理)。
▲判断:个别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量无关,因此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
▲判断:个别生产者不能改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个别生产者没有意义(×)。
201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考点导航1价格的确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确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价格的因素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二、学问网络影响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它是通过变更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供不应求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影响价格的因素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确定价格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消费率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的根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多变的价格价格变动引起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变动对高档耐用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互补商品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调整消费规模对消费的影响进步劳动消费率促使企业消费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三、考点疏理(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1)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制约巧记方法:供求影响价格——供大价低,供小价高(相反);价格影响供求——价高供大,价低供小(一样)。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卖方市场: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握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物以稀为贵)买方市场: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货多不值钱)巧记方法:对谁有利就是谁的市场2、价值确定价格二者的关系:从根本上讲,价值确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根底,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一般状况下,二者成正比。
巧记方法: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由价值确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这样形成的价格,既反映商品价值,又反映商品的供求状况,对消费者生活和企业的消费都具有灵敏的引导作用,从而到达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商品价值量及其有关的概念1、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含义商品价值量通常指单位商品价值量。
多变的价格建议用时:45分钟(建议8分钟)1.(供求影响价格)“蒜你狠〞“姜你军〞等现象不时卷土重来,几乎每次大蒜和生姜价格的直线上升,都主要是因为大蒜、生姜等农产品减产,以及局部大户囤积居奇。
可见,大蒜、生姜等的价格( )①由种植规模决定②受供求关系影响③受人为炒作影响④受气候状况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大蒜、生姜等的价格不是由种植规模决定的,①错误;材料说明大蒜、生姜等价格上升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大蒜减产,这说明大蒜、生姜等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②正确;“大户囤积居奇〞影响了大蒜、生姜等的价格,这说明其价格受人为炒作的影响,③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大蒜、生姜等的价格受气候状况影响,④不选。
] 2.(劳动生产率与价格)(2022·河南开封高三上学期一模)2018年10月26日,华为新机Mate20与苹果新机iPhoneXR在国内同天出售。
全国多地华为门店出现了排队抢购的场景,场面异常火爆,甚至导致一机难求。
而iPhoneXR的首发现场却略显冷清无人排队。
华为在国内的成功“逆袭〞主要得益于通过自主创新( )①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②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性价比③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商品需求④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商品的价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A[此题考查商品的根本属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的相关知识。
华为在国内的成功“逆袭〞主要得益于其通过自主创新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商品需求,同时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①③正确;材料未涉及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②与材料不符,排除;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华为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只是缩短了其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其生产的的价值也不变,④中的“降低商品的价值〞说法错误,排除。
] 3.(商品价格量的相关计算)(2022·保定模拟)2022年甲企业生产一种M商品,价值为12元,产量为100万件。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多变的价格【考纲考点解读】【考点精讲精析】考点3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一、知识梳理1.价值与价格(1)区别: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
价格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产生后价值就表现为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1)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市场价格。
(2)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正常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易混易错点归纳】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误区警示】①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价值量。
②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无关。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每个商品生产者的意义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这是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在引起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变化的同时,带来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反向变化,从而导致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但是如果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那么个别生产者生产的商品数量会增多,但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又不变,所以对个别生产者来说,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增加,获利增多。
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那么获利会减少。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重难点突破】全面理解“等价交换”原则(1)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
货币出现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
(2)价格波动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这是因为价格波动是以价值为中心的,从较长时间看,商品平均价格还是与价值相一致的,价格终究由价值决定,即仍然是实行等价交换。
(3)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是借助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等价交换并不在每次具体交换中体现,而是在无数的交换中在社会的总体交换中体现出来的。
不存在于具体交换的每一个场合,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4)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的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又要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
等价交换原则在货币条件下应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但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偏离价值,因此实际在市场上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又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等价交换原则正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得到贯彻的,这就形成了市场价格。
4. 供给与需求(1)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经济学中的仍然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2)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时点上和某一价格条件下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数量。
经济学中所说的需求是有效需求,它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消费者愿意购买;第二,消费者能够购买,是购买愿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
(3)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但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如时间、气候、习俗、地域、生产条件都会影响价格的变化。
还有宗教信仰、商品价值、货币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政策等,这些因素实际上是通过影响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的。
只有商品的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但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供求的影响。
(2)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多,则商品的价格低;反之亦然。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多,则商品的价格高,反之亦然。
二、典型例题1.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
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C )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解析】解答此题可分三步:首先,根据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计算出2010年价值总量,即132元×10万件=1320(万元);其次,根据2110年单位产品价值量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计算出2011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即132÷(1+20%)=110(元)。
再根据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和2010年商品数量,计算出2011年该企业产品数量,即10(万件)×(1+10%)=11(万件);最后,计算出2011年该企业价值总量,即110元×11(万件)=1210(万元)2.(2009全国卷Ⅰ,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
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B )A.增加8万元B.增加6万元C.减少14万D.不变【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
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
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信,即10万×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10万件×(1+10%)=1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万件×6元=66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
3.(2011四川卷,24)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
”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B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解析】本题考查了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不大。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所以B选项正确。
A、C、D错误。
4.(2009全国卷Ⅰ,27)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A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解析】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从题中“反季节销售”“梨农增收”“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等有效信息可以看出,鸭梨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恒温储存,反季销售,这都是受供求关系影响,考点4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一、知识梳理1.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按照价格的变动来进行生产和销售。
价格是一种信号,反映了各种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生产者生产这种商品的获利就会减少,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供应量;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生产这种商品的获利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应量。
可见,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少商品生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就会获得更多利润,就会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
所以价格变化与竞争,会刺激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谁生产的商品质量好,谁的商品需求量就大,就能得到更多利润。
这就要求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
【拓展性讲解】(1)激励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获得额外收益是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商品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则是其外在压力。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质量越高、越适销对路,越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多的收益。
3.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2)某种商品由于有替代品存在,一旦其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其对替代品需求量的增加;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减少。
(3)如果两种商品互补,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拓展总结】互为替代品价格的涨落,与其自身的需求量成反比,与替代品需求成正比;互补商品价格的涨落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二、典型例题1.(2010四川卷,24)20世纪90年代初,某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1万多元人民币,年销售量不足1000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2009年该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不到900元人民币,年销售量达100万部。
这说明(C )①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降低②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使用价值量增加③该商品的市场售价不断降低,刺激了需求量不断上升④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断增加,导致了其价值不断降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了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