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课--狼----2016秋---人教版--部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35
《狼》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狼》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20课,它是一篇文言文。
二、设计思路本设计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杜郎口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文言文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自学和分组展示自学成果,使学生能读好课文并借助注释翻译全文,积累重点词语,理解作者蒲松龄的写作意图。
本文是一篇短小生动的寓言故事。
全文仅二百余字,有叙有议。
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
全文有五个层次。
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高潮部分是重点,写两只狼相互配合,企图用假相来欺骗屠户达到“攻其后”的目的。
屠户没有上当,利用第一只狼的假寐的时机,杀死了第一只狼。
又“转视积薪后”,发现第二只狼正打洞,又杀了第二只狼。
这样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让故事在两只狼全被击毙的高潮中结束。
文章的最后一句,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的寓意。
本文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第14篇文言文,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方法,所以通过学生预习自学、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当堂检测是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的。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顺畅诵读课文,借助注释学会翻译,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小组分工合作自学和分组展示自学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懂得保护狼,保护其他动物。
四、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翻译课文并积累文言词汇。
五、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学、合作能大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前预习任务1、了解作者作品,完成填空题。
《狼》选自,作者蒲松龄,字,又字,别号,世称,《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
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的意思,“异”指。
2、朗读课文:(1)、指导学生注意注释中带拼音的生字及文中的多音字,可注上拼音。
缀行甚远(zhuì)少时(shaǒ)意将隧入(suì)(2)、指导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3、翻译课文:(1)注意以下重点实词和常见虚词的用法。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A、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C、以.刀劈狼首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3、下列句子中的“而”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俄而雪骤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目似瞑,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C.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D.相委而去.一狼径去.5、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 屠暴.起(暴躁)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止.增笑耳(只有)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7、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是()①恐前后受其敌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屠自后断其股④其一犬坐于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9、表现狼阴险狡诈的语句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C、目似瞑,意暇甚D、途中两狼,缀行甚远10、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1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A、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C、以.刀劈狼首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3、下列句子中的“而”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俄而雪骤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目似瞑,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C.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D.相委而去.一狼径去.5、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 屠暴.起(暴躁)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止.增笑耳(只有)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7、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是()①恐前后受其敌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屠自后断其股④其一犬坐于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9、表现狼阴险狡诈的语句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C、目似瞑,意暇甚D、途中两狼,缀行甚远10、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1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狼》第三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狼》教学案例山东鱼台县教研室李明哲【缘起】今春我市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有四位老师选讲了《狼》。
疏通文意、梳理情节之后,老师们不去引导学生揣摩其语言和写法,却不约而同地大讲特谈其教育意义。
我的感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似有问题。
而四位老师的不谋而合尤值得深思。
再,四位老师对情节的梳理,无一例外的都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这个教参定论死板教条且不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不够准确的。
在整个过程当中,屠户什么时候没有“惧”呢?哪一个阶段没有“御”呢?有一个老师还又增添了一个“笑狼”,则是画蛇添足了,这是作者在文末的评论,怎能称其为“情节”呢?《狼》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的第二则。
郭沫若先生这样称赞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可见其情趣与理趣的双重高度。
全文仅二百余字,记叙简洁,却又细节鲜明。
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波澜层叠,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人玩味不尽,确是“高人一等”。
鉴于此,教学的重心我拟定位在一个“写”字上,在适当的铺垫之后,即抓住语言和写法,在这上面下大气力。
至于“刺”,就本文来说,寓意作者说得很清楚,也简单明了,不拟作为教学重点。
【课堂简录】第一课时读一读(电视剧《聊斋》主题曲《说聊斋》播放完毕。
)[屏显]“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师:是啊,正如歌中所唱:“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聊一聊《狼》这篇课文,看看我们又能解多少呢?(在黑板左半部中间位置板书课题:狼。
)师:《狼》选自哪里?作者是谁?生:《聊斋志异》、蒲松龄。
(请一生在黑板右半部中间位置横两行板书:聊斋志异、蒲松龄。
)师:现在,老师先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屏显]读准字音(具体内容和学习过程略)[屏显]读准节奏(屏显从课文中选出的一组句子,略。
学生朗读,老师指导。
)师:老师认为,读准节奏,怎么读都可以,没有固定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