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铁路道线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4
天津西部地铁规划方案天津西部是城市发展的重心之一,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天津市政府出台了一份关于天津西部地铁规划方案。
本文将介绍这份规划方案的内容。
规划概览按照规划,天津西部将建设7条地铁线路,其中3条为轻轨线路,4条为地铁线路,形成一个覆盖面积广、通达能力强的轨道交通网络。
具体规划如下:1.S1线:从津西高速南出口开始,终点设在化纤站,全长约22.7公里,设站13座。
该线路为轻轨线路,途经区域包括津西商务区、程林镇、泰达新区等,预计将于2025年开通。
2.S2线:从小淀方向进入,终点设在文化中心站,全长约34.5公里,设站22座。
该线路为地铁线路,途经区域包括小淀、塘沽新城、静海新城等,预计将于2030年开通。
3.S3线:从郑煤运输枢纽方向进入,终点设在机场站,全长约36.4公里,设站23座。
该线路为地铁线路,途经区域包括郑煤运输枢纽、机场经济区等,预计将于2028年开通。
4.S4线:从塘沽火车站方向进入,终点设在西站,全长约26.2公里,设站18座。
该线路为轻轨线路,途经区域包括塘沽新城、滨海新区等,预计将于2027年开通。
5.S5线:从高新区方向进入,终点设在南开大学站,全长约21.9公里,设站13座。
该线路为轻轨线路,途经区域包括高新区、汉沽区等,预计将于2026年开通。
6.S6线:从麻花镇方向进入,终点设在环球金融中心站,全长约28.8公里,设站19座。
该线路为地铁线路,途经区域包括静海新城、北辰新区、天津滨海机场、中心商务区等,预计将于2035年开通。
7.S7线:从黄庄方向进入,终点设在蓟县,全长约60公里,设站33座。
该线路为地铁线路,途经区域包括宝坻新城、蓟县等,预计将于2040年开通。
规划理念天津西部地铁规划方案的制定,遵循了“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智慧交通、先进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首先,以人为本,规划方案在站点数量、线路走向、服务范围等方面考虑了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情况简介天津港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口岸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作为一个重要的货物枢纽,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在货物运输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情况的简要介绍。
首先,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基本概念。
多式联运是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多种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进行转运,从而实现货物的快捷、高效、低成本的运输。
天津港作为重要的贸易港口,具备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可以方便地实现多式联运。
其次,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
天津港不仅具备丰富的水路资源,还有便捷的公路和铁路网络,以及临近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因此天津港可通过水、陆、空等多种方式进行货物的转运。
货物可以从天津港通过船舶、火车、卡车等运输工具,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货物快速、高效的联运。
第三,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优势。
天津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港口,拥有先进的设备和高效的操作流程,可以实现集装箱的快速装卸和转运。
同时,天津港还与周边地区的公路和铁路进行了紧密的衔接,形成了完善的货运网络,可以将货物迅速送达目的地。
此外,天津港还具备丰富的运输资源,有能力应对大规模货物运输,提供优质的服务。
第四,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应用领域。
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例如,石油化工、钢铁、建材等行业的原材料和成品可以通过多式联运迅速地供应给全国各地。
电子产品、纺织品等高附加值货物也可以通过多式联运进出口海外市场。
此外,天津港还为内陆地区提供了大量的进出口货物,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在货物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衔接,实现了货物的高效、快速、低成本运输。
未来,随着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天津港的发展,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将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促进贸易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未来六年将建3条轨道交通线发布日期:2014-05-26 14:09:36 浏览次数:337 【我要打印】天津滨海新区计划在2015年至2020年建设B1、Z4、Z2三条轨道交通线路,今年年底前将启动试验段建设程序,明年全线正式开工。
轨道交通示意图根据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全市远景控制规模为1380公里,由4条市域线和24条城区线组成。
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中心放射式结构,由8条城区线(含津滨轻轨)组成。
滨海新区近期将开工建设的三条轨道交通线路为B1、Z4和Z2线,都将采取地下和高架线路相结合的方式。
滨海建投集团轨道交通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B1和Z4线为南北走向线路,Z2线东段为东西走向。
其中,B1线将与津滨轻轨、Z2线分别在塘沽站、滨海高铁站实现换乘,Z4线与津滨轻轨、Z2线则分别在泰达站、北塘站进行换乘。
此外,Z2线与地铁2号线延长线在机场站衔接;B1和Z4线将汇入于家堡交通枢纽,与京津城际延长线进行有效衔接。
B1线起自黄港欣嘉园,终至临港工业区,连接滨海高铁站、海洋高新区、塘沽老城区、上海道商圈、于家堡、中部新城。
线路全长约38公里,其中从欣嘉园到中部新城区间为地下线路约28公里。
全线共设站2 4座,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6座。
全线设车辆段、停车场各1座,控制中心1座。
Z4线中段起自汉沽,终至中部新城,连接起汉沽新城、中新生态城、北塘、开发区、于家堡和中部新城,线路全长约44公里,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段为地下线约11.6公里,高架段约31.4公里。
全线共设车站18座,其中地下车站8座,高架车站10座,设中部新城停车场和汉沽车辆段各1座。
Z4线将塘、汉、大区域连接起来,真正意义上拉近了滨海新区各分区的时空距离。
Z2线东段滨海新区内线路起自机场,终至北塘,沿线经过机场、空港经济区、航空物流加工区、滨海高新区、开发区西区、滨海高铁站、北塘,线路全长37公里。
在空港和滨海西站区域为地下敷设,地下线约1 2.5公里,其余为高架线路。
天津港属河口港,港区范围:上起海河二道节制闸,下至渤海湾大沽锚地东界,长74.5公里,总面积19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7平方公里。
该港由海河港区(内河港)和新港港区(海港)两部分组成,新港港区是主体。
港口吞吐以外贸进出口件杂货和集装箱为主,1990年吞吐量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居第七位,外贸吞吐量及实现利税居第四位,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沿海港口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
天津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三期宏伟建港工程,初步形成了综合性的国际贸易港口。
位置优越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位于海河下游入海处(东经117°42′30″;北纬38°59′48″新港船闸),毗邻塘沽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距蓟运河口10公里,西距天津市区66公里,距首都北京152公里。
天津港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常风向为西南风,强风向为东北风,最大风速为28.3米/秒,年平均风速4.2米/秒。
港区极端最高气温为39.3℃,极端最低气温为-18.3℃,年平均气温为12.0℃。
天津港雾日较少,且集中在秋、冬两季,年平均雾日为14.6天,一般无碍船舶航行。
港区年均降水量为602.9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
冰期每年约3个月(12月至次年2月),冰厚5-20厘米,正常年份不需破冰船破冰。
天津港属不规则半日潮汐,每日发生高、低潮两次,按新港理论基准面,最高高潮位5.72米,最低低潮位-1.08米;平均高潮位3.77米,平均低潮位1.32米,平均海平面为2.56米。
锚地潮流为西北/东南向,涨潮流向西北,流速0.8节;落潮流向东南,流速0.6节,港内潮流向与航道平行,最大流速为0.64节。
港池、航道年平均泥沙淤积量为500万立方米左右,按港口货物吞吐量及泊位数分担呈减淤趋势。
港区水域波稳良好,堤外-7米测波点处最大波高3.7米,年平均波高仅0.5米,适宜各种船舶停泊或过驳作业。
目录天津港总体情况介绍………………(一)天津港数据统计……………………(二)天津港码头泊位数据统计…………(三)天津港新建港区介绍………………(四)天津港总体情况介绍(一)(2013.1.25)一、港区介绍(一)吹填造陆情况天津辖区海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约153公里。
目前,天津港共有一港六区(北疆、南疆、东疆、海河、临港工业、北塘)。
规划形成北疆港区、东疆港区、南疆港区、大沽口港区、高沙岭港区、大港港区、海河港区和北塘港区八个港区,并将独流减河北岸规划为预留发展区。
另外,原“一港九区”规划中的汉沽港区(中心渔港)虽然没有列入最近发布的天津港总体规划,但其已计划编制单独的规划报备市交港局,报滨海新区政府批复。
目前,中心渔港已全部完成1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的吹填造陆。
滨海旅游区临海新城(属北塘港区)规划面积28.11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造陆20平方公里;东疆港区规划面积31.9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完成全部造陆;大沽口港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造陆约75平方公里;高沙岭港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造陆26平方公里;大港港区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其中162平方公里陆域,38平方公里水域,目前已完成造陆约65平方公里,其中38平方公里已获国家海洋功能规划批复。
规划新增港区陆域面积440平方公里(不含南疆),已完成吹填造陆235平方公里。
(二)港区规划根据新修订的《天津港总体规划(2011~2030)》,“十二五”期间,天津港以集装箱、煤炭、铁矿石、石油运输为主,应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现代航运服务等功能,促进临港产业发展,逐步发展成为能力充分、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绿色环保、港城协调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和物流枢纽,具备装卸储存、中转换装、运输组织、通信信息、旅游客运、临港产业、现代物流、保税加工、航运服务等功能。
本次规划利用港口自然岸线56.8公里,可形成码头岸线约183公里。
天津港铁路港站现状分析及对策作者:邱晓林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19期天津港铁路港站现状分析及对策邱晓林(北京铁路局货运处,中国北京 100860)【摘要】通过对天津港铁路港站现状分析,查找当前港站集疏港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天津港港站集疏港能力的相关对策,依托当前“一带一路”和天津自贸区开发开放的战略机遇,不断提高天津港铁路运输比重,实现铁水联运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天津港;港站能力;一带一路;铁水联运12014年天津港吞吐量完成情况2014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4001.8万吨,同比增长7.9%,铁路完成10736.6万吨,占总吞吐量20%。
其中:集港(到达)完成26546.7万吨,占总吞吐量49.2%,铁路完成集港7424.7万吨,占总集港量28.0%;疏港(外发)完成27455.1万吨,占总吞吐量50.8%,铁路完成疏港3311.9万吨,占总疏港(外发)量12.1%。
主要品类别完成情况:煤炭:2014年吞吐量完成7946.4万吨,占总吞吐量14.7%。
铁路完成6281.0万吨,占79.7%。
其中:集港7837.3万吨,铁路完成6244.4万吨,占79.7%。
疏港109.1万吨,铁路疏港36.6万吨,占33.5%。
金属矿石:2014年吞吐量完成11546.5万吨,全部为疏港,占总吞吐量21.4%。
铁路完成2881.7万吨,占25.0%。
钢铁:2014年吞吐量完成3036.6万吨,占总吞吐量5.6%,铁路完成678.8万吨,占22.4%。
其中:集港2837.6万吨,铁路完成622.6万吨,占21.9%;疏港199万吨,铁路完成56.2万吨,占28.2%。
集装箱:2014年吞吐量完成1370.7万TEU(15900.5万吨),占总吞吐量29.4%。
铁路完成23.4万TEU(346.4万吨),占.2%。
其中:集港730.6万TEU(9325.3万吨),铁路完成13.7万TEU(203.7万吨),占2.2%。
京津城际名词解释
京津城际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北京市与天津市的高速铁路线路,也是中国高速铁路网的主干线路之一。
该线路于 2008 年 8 月 1 日正式开始运营,是中国第一条高标准现代化高速铁路。
京津城际全长 131 公里,设计时速 350 公里/小时,实际运营速度可达 380 公里/小时。
该线路设有北京南站、天津站、天津西站、滨海西站、滨海北站、塘沽站、汉沽站、大港站等车站,是两地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
京津城际自开通以来,已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代表之作,不仅为两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也对中国的铁路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京津城际也是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国今后的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津港姓名:*学号:*班级:*目录一、天津港概况 (1)(一)港口概况 (1)(二)港口现状 (1)(三)现代物流 (1)1.中心背景 (2)2.主要业务 (2)(1)货运代理业务 (2)(2)集装箱运输业务 (3)(3)堆场业务 (3)(4)一站式服务 (3)二、天津港排名 (3)三、货物及集装箱历年吞吐量 (4)四、主要航线 (5)五、天津港的发展优势、不足、特色 (5)(一)天津港的发展优势 (5)(二)天津港存在的问题 (7)(三) 面对激烈竞争, 天津港的港口物流特色8一、天津港概况(一)港口概况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 位于海河下游及其入海口处(地理坐标为: 东经117°42′05″、北纬38°59′08″), 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 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 也是亚欧大陆桥最短的东端起点。
天津港是我国华北、西北和京津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 对外交通十分发达, 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立体交通集疏运体系。
京哈、京沪、京津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并外接京广、京九、京包、京承、京通、京坨、石德、石太、陇海、包兰、兰新等干线与全国铁路联网。
(二)北达北京、内蒙古和东北, 南抵华东、华南各地, 西连西部和西北部内陆地区, 进而连通蒙古、俄罗斯及欧洲各国。
公路成网, 四通八达, 京津塘高速公路、丹拉高速公路、京津塘公路(103国道)、津晋高速、海防公路等形成辐射状公路网络, 连接了北京、天津及华北、西北地区各省市。
管道纵横, 有直通北京的航空煤油管线;有连接大港油田和天津石化的原油和成品油管线, 并可通过天津至沧州的管线与中石化原油管网相通。
根据天津港的地理位置、腹地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在我国和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天津港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 是京津冀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 是华北、西北地区能源物资和原材料运输的主要中转港, 是北方地区的集装箱干线港和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港口。
渤海湾里的明珠——天津港港口介绍港口自然条件泥沙淤积工程地质港口现状码头设施交通网络天津港航线分布天津港与日本、韩国、美国、荷兰等国家的12个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关系,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每月航班400余班,直达美洲、欧洲、亚洲等世界各地枢纽港口。
美东二线(AAE2)航线挂靠:宁波—上海—青岛—天津—釜山--曼萨尼约(墨西哥)--金斯敦(亚马加)--萨凡纳(美国西海岸)--纽约--金斯敦--卡欧洲四线AEX4 航线航线挂靠:青岛—宁波—赤湾—南沙—盐田—巴生--苏伊士--勒阿弗尔--泽布吕赫--汉堡--鹿特丹--泽布吕赫--南安普顿--苏伊士--巴生—赤湾--青岛港区分布天津港主要分为北疆、南疆、东疆、海河四大港区,北疆港区以集装箱和件杂货作业为主;南疆港区以液体散货和干散货作业为主;海河港区以五千吨级以下小型船舶的作业为主;东疆港区将吹填造陆形成面积30平方公里的半岛式新港区,其中10平方公里将辟建中国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
which2020/6/282020/6/28Company Logo天津港经济腹地天津港位于海河入海口,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首都北京和天津市的海上门户、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为中国陆域距离欧洲和中西亚最近的港口,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
天津港经济腹地广阔,包括天津、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及辽宁、河南、山东、四川的一部分地区,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52%。
2020/6/28谢谢观赏。
天津港渤海湾里的明珠天津港位于渤海湾上的海河入海口,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环渤海港口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是首都北京和天津市的海上门户,也是亚欧大陆桥的东端起点。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海港,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现有水陆域面积近26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72平方公里,规划到2010年港口陆域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
目前,天津港航道最大可进出30万吨级船舶,水深最深达-19.5米。
天津港主要分为北疆、南疆、东疆、海河四大港区,天津港集团公司所属公用泊位94个,岸线长度21.5公里。
北疆港区以集装箱和件杂货作业为主;南疆港区以干散货和液体散货作业为主;海河港区以5000吨级以下小型船舶作业为主;东疆港区为天津港的一个新港区,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天津港的主体,目前资产超过500亿元,员工2万人,下属二级企业和单位共计69家。
在2008年全国500强企业评选中,位居第384位,港口行业第2位。
近年来,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港口规模不断扩大、港口等级显著提高、港口功能日臻完善、布局结构更趋合理、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人文环境和谐共融、核心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港口生产发展(吞吐量变化)历程天津港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汉代,自唐代以来形成海港。
1860年正式对外开埠,是我国最早对外通商的港口之一。
塘沽新港始建于1939年,建国后经过3年恢复性建设,于1952年10月17日重新开港通航。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港的港口生产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90年代中后期,天津港以每年1000万吨的增长速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1年,天津港吞吐量首次超过亿吨,成为我国北方的第一个亿吨大港,此后,又以每年3000万吨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2004年突破2亿吨,集装箱超过380万标准箱,吞吐量进入世界港口前十名,集装箱排名第十八位。
天津港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位于海河下游及其入海口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2′05″、北纬38°59′08″),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也是亚欧大陆桥最短的东端起点。
天津港是我国华北、西北和京津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对外交通十分发达,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立体交通集疏运体系。
京哈、京沪、京津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并外接京广、京九、京包、京承、京通、京坨、石德、石太、陇海、包兰、兰新等干线与全国铁路联网。
目录1港口概况2位置及交通3性质功能4主营业务5港口现状5.1 、泊位情况5.2 、历年吞吐量6自然条件6.1 气象6.2 水文6.3 泥沙淤积6.4 工程地质1港口概况北达北京、内蒙古和东北,南抵华东、华南各地,西连西部和西北部内陆地区,进而连通蒙古、俄罗斯及欧洲各国。
公路成网,四通八达,京津塘高速公路、丹拉高速公路、京津塘公路(103国道)、津晋高速、海防公路等形成辐射状公路网络,连接了北京、天津及华北、西北地区各省市。
管道纵横,有直通北京的航空煤油管线;有连接大港油田和天津石化的原油和成品油管线,并可通过天津至沧州的管线与中石化原油管网相通。
根据天津港的地理位置、腹地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在我国和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天津港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京津冀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是华北、西北地区能源物资和原材料运输的主要中转港,是北方地区的集装箱干线港和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港口。
天津港的发展将为北京市和天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为京津冀地区基本实现工业化、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为天津市、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对外开放服务,为华北、西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和能源、原材料及外贸物资运输服务。
随着腹地经济的发展,天津港应具备运输组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临港工业、现代物流、口岸商贸、保税加工及配送、航运及市场信息、综合服务等功能,并将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天津东疆港地铁前景天津东疆港地铁是天津市规划中的一条地铁线路,预计将来连接天津市东丽区的东丽湖和天津滨海新区的东疆港,全长约20公里。
这条地铁线将成为东疆港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有助于推动东疆港地区的发展和经济繁荣。
天津东疆港地铁线的建设对于推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疆港地区是天津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域,也是大型港口和产业园区的集聚地。
通过建设地铁线,可以提高东疆港地区的交通便利性,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机构进驻,带动人口流动和经济活动。
同时,地铁线的建设还可以缓解区域内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工作和居住的便利性,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
另外,天津东疆港地铁线也将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选择。
这条地铁线将途经东丽湖、滨海国际机场等重要区域,为居民提供快速、安全、舒适的出行方式。
地铁线的建设还将进一步完善天津市的地铁网络,提高整体的交通运输效率。
通过地铁线的开通,居民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减少对汽车的依赖,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天津东疆港地铁线的建设也将带动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发展。
随着地铁线的开通,周边地区的交通便利性将得到明显提升,使得该地区的房产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此外,地铁线途经的地区也将成为商业和服务设施的聚集地,吸引更多的商业和住宅项目的投资。
这将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的生活品质,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然而,天津东疆港地铁线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该地区的土地开发和建设规划需要与地铁线建设相互配合,确保地铁线路的顺利施工和使用。
其次,地铁线的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同时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合作。
最后,地铁线的开通应该与周边其他交通方式相互衔接,提供便捷的换乘、接驳服务。
总之,天津东疆港地铁线的建设对于推动东疆港地区的发展和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它将提高区域的交通便利性,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它还将成为东疆港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提高整体的交通运输效率。
天津港铁路道线现状及接卸能力介绍
一、天津港煤炭铁路运输通道现状
天津港目前没有专用煤炭铁路运输通道,与蒙冀铁路尚未连通,与大秦铁路、朔黄铁路也只能通过支线铁路连通。
煤炭货源主要通过大秦铁路、朔黄铁路、丰沙大等铁路通道进入港区,连接上述主要煤运通道的铁路支线均为非电气化单线铁路,不能运输万吨以上大列煤炭,通过能力和运输效率较低,只能运输66节、装载4200吨左右通用敞车煤炭小列,不能运行煤炭C80专用车型。
目前,港前站—东大沽的国铁线路通过能力4000万吨。
天津港煤炭铁路运输通道如下:
第一条通道:内蒙、山西地区煤炭通过丰沙大线-南仓站后,再分别通过北环线-蓟港线或天津西站-李港线进入南疆港区煤码头公司和散货物流中心专用线,该通道设计运输能力8000万吨。
第二条通道:内蒙、山西地区的煤炭通过大秦铁路在天津蓟县西分流-经津蓟线到达南仓站后,一是通过北环线-蓟港线-东大沽;二是经天津西站-李港线-东大沽,分别可进入南疆港区煤码头公司和散货物流中心专用线,该通道设计运输能力2000万吨。
第三条通道:通过朔黄线经王佐站-津霸线-南仓站-北环线-蓟港线进入南疆港区煤码头公司和散货物流中心专用线,
该通道设计运输能力2000万吨。
第四条通道:通过朔黄线经黄骅南-黄万线-万家码头进入神华合资码头,现在已开通部分煤炭货源进入煤码头或散货物流中心作业。
目前黄万线为单线非电气化线路,运输能力一直受到制约,其中一部分运力供给大港电厂和天津石化等本地企业,加上每年例行维修保养造成的运力损失,最大通过能力4800万吨。
二、2016年全港铁路接卸完成情况
2016年天津港完成铁路接卸煤炭共计4801万吨,其中煤码头公司接卸完成648万吨;神华码头公司接卸完成4036万吨;散货物流中心接卸完成117万吨。
三、天津港铁路煤炭生产能力现状
1、煤码头公司铁路煤炭接卸能力
煤码头公司现有两台翻车机,每次双翻,每小时32翻,年接卸火车能力2000万吨。
道线长度1050米,一次最多摆车能力66节,翻车机已经过改造可接卸C80(部分)、C70、C64、C62、KM70等各种车型。
另外煤码头公司12道可用于人力火车煤炭接卸,年接卸能力300万吨左右。
2016年煤炭铁路接卸完成648万吨。
2、神华码头公司铁路煤炭接卸能力
神华码头公司配备四台翻车机,每次双翻,每小时33翻,年接卸火车能力4500万吨。
道线长度1050米,一次最大摆车能力66节,可接卸C80、C70、C64、C62等各
种车型。
2016年煤炭铁路接卸完成4036万吨。
3、远航26段迁出线铁路煤炭接卸能力
天津港南疆港区远航26段迁出线,道线长度1050米,2017年5月已正式投产使用,年接卸能力达到700万吨。
4、散货物流中心铁路煤炭接卸能力
散货物流中心建有铁路专用线15公里,3个卸车场、8股铁路道线,年装卸车能力达3500—4000万吨,最长线路长度为1050米,可接卸66节大列,最短线路长度为750米,也可接卸55节大列。
散货物流中心年接卸能力可达3600万吨,日接卸能力可达30列10万吨左右。
2016年煤炭铁路接卸完成117万吨。
5、周边东大海森仓库铁路煤炭接卸能力
东大海森仓库位于咸水沽,建有3条铁路专用线,火车接卸能力1000万吨。
2016年煤炭铁路接卸完成53万吨。
6、大港港区东港池未来规划建设铁路煤炭接卸能力
根据规划,未来大港港区铁路由南环铁路万家码头站接入,铁路运输通过能力1.0亿吨。
东港池未来规划建设6股道线,年接卸能力达到4500万吨。
四、码头公司作业能力
1、南疆港区码头公司作业能力
南疆港区拥有煤炭专业化泊位7个,兼作煤炭泊位2个,设计煤炭年吞吐生产能力1亿吨左右。
2、大港港区东港池规划建设码头作业能力
根据规划,大港港区东港池先期建设三个散货泊位,年作业能力2500万吨,后期建设四个专业化散货泊位,年作业能力4500万吨,合计7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