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2
肱骨干骨折护理常规一、概述肱骨干骨折系指肱骨外科颈以下2cm到肱骨髁上2cm之间的骨折,好发于骨干中部,上部最少。
肱骨中下1/3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下1/3骨折易发生骨不连。
(一)病因大多数发生于30岁以下的青年。
直接暴力是造成肱骨干骨折的常见原因,如打击伤、机械挤压伤等,骨折多在肱骨中上段,呈横断骨折或粉碎骨折或开放性骨折。
间接暴力如摔倒时手或肘部着地,骨折多发生在肱骨的中下部,多为斜形或螺旋骨折,骨折断端易刺插肌肉而影响复位。
旋转暴力如投手榴弹、掰手腕等引起者多可引起螺旋骨折,典型损伤多发生在中下1/3交界处。
(二)骨折分型肱骨干骨折的分型没有被广泛的认同,1987年 Muller提出AO/ASIF骨折分类,这种分类既能够了解骨折的严重程度,也为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评定提供了一个共同标准。
1.A简单骨折A1 螺旋形骨折,A2斜形≥30°骨折,A3横形≤30°骨折。
2.B楔形骨折B1螺旋楔形骨折,B2斜楔形骨折,B3粉碎楔形骨折。
3.C复杂骨折C1螺旋粉碎骨折,C2多段骨折,C3不规则粉碎骨折。
(三)临床表现肱骨干骨折的患者外伤后见局部肿胀、疼痛、成角畸形、异常活动和骨擦音。
无移位的肱骨干骨折局部往往无异常活动和明显的疼痛,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可出现垂腕,手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伸展和手背、虎口区感觉减退或消失。
(四)诊断X线下侧位片可显示骨折的部位和类型。
X线片内应包括肩关节及肘关节,以排除关节内的骨折及脱位。
由于肱骨干骨折系高能撞击所致,有时会伴其他部位损伤,因此须检查全身情况,警惕软组织损伤的可能,还应常规检査上肢神经功能及肱动脉有无损伤。
病理性骨折的患者,应行CT或MRI检査,以便进一步了解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五)治疗1.非手术治疗绝大部分肱骨干骨折经过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结果,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骨折类型、移位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适用于肱骨干各种类型的骨折。
肱骨骨折护理要点
肱骨骨折护理要点如下:
1.休息与活动。
术后应适度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劳累,待伤口愈合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量。
2.饮食护理。
应以低脂、高蛋白类食物为主,如鱼肉、鸡肉、牛肉等,同时可食用牛奶补充钙类,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对症处理。
发热者可物理降温或者口服退热药物,失血严重者可补充平衡盐溶液,必要时输血治疗。
4.持续观察。
日常监测伤口及患肢皮肤颜色、肿块变化情况,遵医嘱定期复诊。
肱骨骨折护理在我国医疗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我国的医疗护理模式已发生极大变化肱骨骨折是疼痛感较为强烈的骨折,可借助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以及夹板固定等方法进行治愈。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受到疼痛感的影响,焦虑感、恐慌感等负面情绪,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最终贻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
肱骨骨折护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照顾患者的身体健康,充分满足人们的护理新需求,加快肱骨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进程。
1 肱骨骨折患者的个性化护理肱骨骨折是常见性骨折的一种,具备发病急、症状重的特征,个性化护理工作的开展能够针对肱骨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社会地位以及工作性质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有效缓解患者恢复进程的情绪波动,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帮助患者的有效排解自身的不良情绪。
对肱骨骨折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中常用的护理措施为心理护理、细节护理以及饮食护理。
(1)心理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随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在适当时机下给予其相应的理解与安慰,向患者详细化解释临床治疗必要性,有效缓解患者的身体不适感,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细节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根据患者的表情转变了解患者的真实性心理状态。
同时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卫生的清净性,及时为患者添水、更换床单。
(3)饮食护理期间,需要为患者制定完善的饮食计划,肱骨骨折患者饮食是以清淡营养食物为主,多多使用蔬菜、水果以及含钙磷的食物,使用粗纤维丰富的食物。
2 肱骨骨折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加强对肱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大大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人性化护理干预是在对患者身心状况全面了解前提下所开展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全面提升患者的护理知识认知水平,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性。
对肱骨骨折患者开展的人性化护理中常用的护理措施为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
一、引言肱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肱骨骨折术后的护理措施。
二、护理目标1. 促进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痛苦;2.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 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三、护理措施1. 术后体位术后应保持患肢抬高,以减轻局部肿胀。
具体体位如下:(1)卧床休息:术后初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患肢抬高30-45度,避免患肢下垂。
(2)坐位:患者可坐位休息,患肢保持抬高。
(3)站立:患者可站立休息,患肢保持抬高。
2. 伤口护理(1)观察伤口: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干燥,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3)预防感染: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遵医嘱用药。
3. 饮食护理(1)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促进骨折愈合。
(2)补充钙质:适当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3)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4. 功能锻炼(1)早期功能锻炼:术后1-2周内,进行患肢的关节活动,如手指、腕关节、肩关节的屈伸活动。
(2)中期功能锻炼:术后2-4周内,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如肩关节外展、内收、前屈、后伸等。
(3)后期功能锻炼:术后4周后,进行患肢的力量锻炼,如抓握、推拉等。
5. 心理护理(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告知患者骨折愈合过程,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预防抑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抑郁症状,给予心理疏导。
6. 其他护理(1)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预防压疮:保持床铺整洁,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3)日常生活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等。
四、总结肱骨骨折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以上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
肱骨骨折的护理肱骨骨折是肱骨的一种常见损伤类型,通常是由于直接的创伤或者间接的力量引起的。
骨折可能会引起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
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护理可预防潜在的并发症。
诊断如果怀疑肱骨骨折,医生通常会使用X射线来确认诊断。
其他可能需要进行的测试包括CT检查、MRI或骨扫描。
护理1. 疼痛管理骨折通常会引起明显的疼痛。
医生通常会给病人开一些止痛药来控制疼痛。
一般而言,非处方止痛药可控制轻度到中度的疼痛,而处方药通常用于严重的疼痛。
另外,病人可以尝试使用冰袋或热敷来缓解疼痛,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2. 保持身体部位稳定在确诊为肱骨骨折之后,医生通常会给病人戴上一支夹板或者石膏来固定伤口,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和疼痛。
病人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保持四肢的稳定状态。
3. 休息和康复肱骨骨折需要时间来愈合。
在休息期间,病人应避免承受重物和过度活动。
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物理治疗或康复锻炼,帮助病人恢复肌肉、关节和身体的功能。
4. 饮食和营养在治疗期间,良好的饮食和营养可以加速康复。
病人应该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以促进骨骼健康。
5. 注意安全骨折可能会使病人更加容易受伤和失衡。
因此,在治疗期间,病人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注意安全。
可能需要避免使用梯子、高度等容易引起摔倒或碰撞的场所和活动。
肱骨骨折的护理需要时间和耐心,病人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情,治疗方案可能有所变化,因此,病人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以及医生的建议,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肱骨骨折护理常规肱骨骨折是指上臂肱骨骨干发生断裂或受损的一种骨折类型。
为了有效地进行肱骨骨折的护理,以下是一些常规护理措施:1. 止痛管理:使用合适的止痛药物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使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止痛药物。
止痛管理:使用合适的止痛药物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使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止痛药物。
2. 固定和支撑:根据骨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医生会决定使用石膏固定、外固定器或手术内固定的方式来支撑骨折部位。
护理人员应确保固定装置的正确使用和调整。
固定和支撑:根据骨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医生会决定使用石膏固定、外固定器或手术内固定的方式来支撑骨折部位。
护理人员应确保固定装置的正确使用和调整。
3. 伤口和皮肤护理:定期检查骨折周围的皮肤和伤口,以确保没有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药膏或化学物质。
伤口和皮肤护理:定期检查骨折周围的皮肤和伤口,以确保没有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药膏或化学物质。
4. 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恢复和肌肉力量的恢复。
护理人员应监督和指导患者正确进行锻炼。
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恢复和肌肉力量的恢复。
护理人员应监督和指导患者正确进行锻炼。
5. 饮食和营养: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帮助骨折部位愈合和维持整体健康。
饮食和营养: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帮助骨折部位愈合和维持整体健康。
6. 定期复诊:安排患者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检查骨折的愈合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计划。
定期复诊:安排患者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检查骨折的愈合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计划。
请注意,以上是肱骨骨折护理的一般常规,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如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请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一、引言肱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肱骨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护理措施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肱骨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二、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
(2)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3)指导患者进行术前适应性训练,如床上大小便、床上活动等。
2. 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
(2)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3. 肢体护理(1)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血管、神经受压。
(2)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必要时给予消肿措施,如冷敷、抬高患肢等。
(3)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如有皮肤发紫、温度降低、麻木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4. 饮食护理(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2)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5. 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1)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2)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部X光等。
(3)术前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如抗生素、止血药等。
三、术后护理1. 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
(2)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2. 肢体护理(1)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血管、神经受压。
(2)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必要时给予消肿措施,如冷敷、抬高患肢等。
(3)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如有皮肤发紫、温度降低、麻木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4)协助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3. 饮食护理(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肱骨骨折护理常规(一)肱骨骨折常发生于肱骨外科颈、肱骨干、肱骨髁上、肱骨髁间、肱骨外髁、肱骨内上髁。
其中,尤以前三者为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多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引起,如重物撞击、挤压、打击及扑倒时手或肘部着地,暴力经前臂或肘部传至各部位。
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提示骨折的类型。
一、护理评估1、发病史、诱因。
2、疼痛部位、程度、体位等情况。
3、评估肘部、腕部功能、手指感觉及肱动脉搏动情况。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X线、CT等检查结果。
二、主要护理诊断1、肢体功能障碍:与骨折有关2、自理能力改变:与肢体骨折有关3、恐惧,焦虑:与病人心理因素有关。
4、舒适的改变:与创伤后疼痛有关。
5、潜在感染的可能:与开放手术有关。
6、肢端血循环障碍:可能与手术预后有关。
7、知识缺乏;缺乏专科护理及功能锻炼知识有关三、护理措施(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以敏捷的动作和温柔的语言安慰患者,取得信任争取配合。
2、移动患者或进行各项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准确,防止粗暴剧烈,加重患者的疼痛。
3、观察局部血循环情况及手指活动情况,如有患肢青紫,肿胀,剧痛等,立即汇报医生。
4、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
5、体位U型石膏托固定时可平卧,患肢易枕头垫起,保护复位的石膏不移动。
6、皮肤护理(1)每日温水擦洗患肢,保持清洁(2)定时改变体位,避免皮肤受压,引起压疮;(3)禁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7、功能锻炼(1)早中期、握拳、腕屈伸及主动耸肩等动作每日三次(2)晚期、去除固定后进行肩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练习,并做手爬墙练习。
(二)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应向患者讲述手术的必要性,术前及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入手术。
2、同骨科术前护理3、病人入院后做必要检查4、患者术后功能锻炼5、吸烟患者术前戒烟(三)术后护理1、内固定术后,患肢下垫一软枕,使之与身体平行,并减轻肿胀。
2、疼痛护理手术切口疼痛可用止痛剂。
一、概述肱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患者术后护理对于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上肢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左手肱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二、术后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1)术后伤口要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感染。
每日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如有渗血,应及时更换敷料,必要时进行局部止血。
(3)伤口拆线后,继续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摩擦和撞击。
2. 血液循环观察(1)密切观察患肢的肤色、温度、感觉和运动功能,以判断血液循环情况。
(2)如发现患肢肤色发紫、温度降低、感觉异常或运动功能障碍,应及时通知医生。
3. 石膏固定护理(1)保持石膏清洁、干燥,避免受潮、受热或受冷。
(2)定期观察石膏固定部位的松紧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3)石膏固定期间,指导患者进行手指、腕关节主被动活动,预防关节僵硬。
4. 肌肉锻炼(1)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锻炼,预防肌肉萎缩。
(2)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逐步增加活动范围。
5. 饮食调理(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低脂、易消化的饮食,促进骨折愈合。
(2)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增强骨骼强度。
6. 心理护理(1)关心患者情绪,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7. 定期复查(1)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X光片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2)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三、注意事项1. 术后3个月内,避免患肢负重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2. 术后6个月内,避免患肢受到撞击和牵拉,以免造成骨折断端移位。
3. 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注意药物副作用。
4. 如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1)伤口红肿、疼痛加重、有异味。
(2)患肢肤色发紫、温度降低、感觉异常或运动功能障碍。
(3)石膏固定部位出现异常情况。
四、结语左手肱骨骨折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和家属应充分了解术后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和上肢功能恢复。
肱骨骨折护理措施肱骨骨折是指上臂肱骨骨折断裂的情况,常见于运动或意外事故中。
对于患者来说,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肱骨骨折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
一、保持休息和稳定肱骨骨折后,患者应尽量保持休息,避免过度运动或活动。
同时,为了稳定骨折部位,可以使用石膏或夹板进行固定。
固定后,患者应尽量避免碰触或移动骨折部位,以免加重损伤。
二、疼痛管理肱骨骨折常常伴随剧烈的疼痛。
患者可以使用非处方镇痛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疼痛。
但在使用药物之前,患者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并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
三、冷热敷治疗冷热敷可以帮助减轻肱骨骨折后的肿胀和疼痛。
在最初的几天里,患者可以使用冰袋进行冷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
此后,可以使用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
但患者应注意,冷热敷的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四、饮食调理在康复期间,患者的饮食也需要特别注意。
蛋白质是骨骼修复和恢复所必需的营养素,因此患者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此外,维生素D和钙也是骨骼健康的关键,患者可以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来补充这些营养素。
最好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咖啡因可能会影响骨骼的吸收和康复。
五、积极进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肱骨骨折的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格的物理治疗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并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促进骨骼的康复。
六、注意个人卫生在康复期间,患者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以防感染。
患者可以每天用温水轻轻清洗伤口,并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
如发现伤口有红肿、渗液或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七、定期复诊和康复评估肱骨骨折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并接受康复评估。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康复进程顺利进行。
肱骨骨折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休息和稳定、疼痛管理、冷热敷治疗、饮食调理、物理治疗、注意个人卫生以及定期复诊和康复评估。
一例肱骨骨折护理个案文章导言:肱骨骨折是指上臂骨干部分发生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对于肱骨骨折的护理,既要关注患者的疼痛控制和骨折部位的固定,同时还要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护理。
本文通过一例肱骨骨折护理个案,详细介绍了肱骨骨折的护理过程和护理重点。
一、患者基本情况患者为男性,50岁,因交通事故导致左上臂剧烈疼痛,就诊于急诊科。
经过X光检查,确认为左肱骨干骨折,伴有轻度皮下血肿。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但无其他明显基础疾病。
二、护理措施1.疼痛控制肱骨骨折会导致明显的疼痛,因此疼痛控制是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护士应定期询问患者疼痛程度,并根据患者的疼痛评分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如非处方的酮洛芬或布洛芬等。
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疼痛部位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如肌肉萎缩或神经损伤等。
2.骨折固定肱骨骨折需要进行固定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常采用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
在石膏固定后,护士应定期检查石膏的松紧程度,避免石膏过紧造成血液循环障碍,或过松导致骨折部位移。
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护士要注意手术切口的护理,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3.并发症预防肱骨骨折后,患者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肩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等。
为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肢体活动,如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
同时,护士要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肢体运动,促进肌肉的营养供应和恢复。
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定期按摩肢体,帮助血液循环。
4.康复护理肱骨骨折的康复护理是恢复患者肢体功能的关键。
护士应与康复科的医生和物理治疗师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护理包括肢体功能锻炼、活动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
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康复知识的普及,教会患者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5.心理支持肱骨骨折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压力。
护士要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困扰,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
肱骨骨折的护理措施引言肱骨骨折是指上肢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生在肱骨骨干、肱骨骨头或肱骨髁部。
患者通常在骨折部位感受到疼痛、肿胀和功能受限等症状。
对于肱骨骨折的患者,护理措施的合理应用将有助于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和骨骼愈合。
本文将探讨肱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一、疼痛缓解疼痛是肱骨骨折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控制疼痛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常用的疼痛缓解措施:•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处方的解热镇痛药或处方的镇痛剂。
•使用冷敷或热敷来缓解疼痛,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选择冷敷还是热敷。
•提供适当的位置支撑,如使用枕头或抱枕,减轻患肢的重力压力。
•使用转移技术时要小心轻柔,避免加重疼痛。
二、功能恢复肱骨骨折后,患者常常面临功能恢复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帮助患者恢复肱骨功能的护理措施:•定期进行被动、主动的肌肉锻炼和关节活动,以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穿衣等,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使用辅助工具,如袖珍助行器、患肢吊带等,以帮助患者保持平衡和行走能力。
•在康复阶段,可采取温和的物理治疗方法,如按摩、理疗等,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三、骨骼愈合骨折愈合是肱骨骨折护理的关键方面。
以下是一些促进骨骼愈合的护理措施:•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C和钙等营养物质,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定期进行X光检查,以监测骨骼愈合的进程。
•避免过度活动和过度使用患肢,以保护骨折部位,减轻压力。
•提供适当的固定和支撑,如石膏绷带或外固定器,在骨骼愈合期间稳定骨折部位。
结论肱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和骨骼愈合是肱骨骨折护理的主要目标,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护理操作,可以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因此,相关医护人员应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调整和评估,以确保最佳护理效果。
肱骨干骨折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
(2)评估患侧上臂有无疼痛、肿胀、皮下瘀斑,上肢活动障碍。
观察有无神经损伤,如各手指掌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直,前臂旋后障碍,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则提示合并桡神经损伤。
(3)评估患者肢体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4)石膏或小夹板固定后患肢用吊带或三角巾将患肢托起,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疼痛。
2.术后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2)嘱患者保持石膏清洁干燥,观察石膏周边皮肤情况,正确摆放肢体避免石膏断裂。
(3) 麻醉恢复后即可做患肢是上臂肌肉主动收缩活动,做握拳、伸指,但禁止做上臂旋
转活动。
术后2-3周练习屈腕、伸腕,肩关节的外展。
6-8周肩关节外旋活动运动、内旋、后伸运动、双臂轮转、手爬墙练习。
(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肱骨中段骨折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行神经修复和血管重建术后,可能出现血管痉挛。
术后避免一切不良刺激,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观察伤口渗血及患肢血运,注意皮肤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回流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5)心理护理:伴有桡神经损伤时,向患者介绍神经损伤修复的特殊性,告知神经将按每天1mm的速度由近端向远端生长,短期内症状不明显,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人吴** 审核人:xxx 修订日期:2020年x月拟定日期:2020年x月。
肱骨骨折护理措施
肱骨骨折是由于肱骨(上臂骨)断裂引起的。
以下是肱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1. 确保患者的安全,将患肢固定在适当的位置,避免进一步损伤。
2. 前往医院救治,寻求医生的帮助。
医生将会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3. 疼痛管理: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适当的止疼药物,可以缓解疼痛。
4. 冷敷:在骨折部位附近以冰袋或冷水湿毛巾进行冷敷,每次15至20分钟,可以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
5. 保持干燥:确保骨折部位保持干燥,避免水分积聚,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6. 饮食与营养: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饮食,以促进骨骼的愈合。
7.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清洗患肢,避免皮肤感染的发生。
8. 骨折康复:完成手术治疗后,遵循医生指导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的功能和力量。
重要注意事项:
- 遵循医生的嘱咐,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对骨折处造成额外损伤。
- 建议患者戴上适当的支架或石膏固定,遵守固定的时间和方式。
- 定期复诊,接受康复治疗,以保证骨折部位的正常愈合和恢复。
总之,肱骨骨折需要通过合理的固定、药物治疗和适当的康复锻炼来帮助患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