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课件 飞越太平洋
- 格式:ppt
- 大小:12.26 MB
- 文档页数:16
《飞越太平洋》教案—在太平洋上空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太平洋的有关地理知识。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准备太平洋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我的旅游日记1、自由读“我”的旅行日记(一)。
2、教师引发学生思考:“我”在飞机上都看到了什么?心情如何?“我”会说些什么呢?二、走近四大洋1、教师根据学情,设计一份表格帮助学生搜索四大洋的秘密。
2、教师重点介绍太平洋,出示图片资料进行讲解。
3、小结: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太平洋上岛屿最多,大大小小的岛屿加起来有一万多个,而且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应有尽有。
三、璀璨的珍珠1、出示夏威夷群岛图片,让学生描述这儿美丽的风光。
2、教师介绍夏威夷群岛:夏威夷群岛位于海天一色、浩瀚无际的中太平洋北部。
由夏威夷、毛伊等8个较大岛屿和100多个小岛组成,就像一串光彩夺目的珠链在白云悠悠、海水深碧的茫茫大洋上熠熠生辉,逶迤3200公里。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盛赞夏威夷群岛为“大洋中最美的岛屿”,“是停泊在海洋中最可爱的岛屿舰队”。
夏威夷不仅有海浪、沙滩、火山、丛林等大自然之美,而且因地处太平洋中央,扼美、亚、澳三大陆的海空交汇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称为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3、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夏威夷群岛是太平洋上的珍珠?四、快乐的海洋朋友1、创设情境:下面我们去海底世界遨游,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海洋生物?2、学生介绍奇异的海洋生物,如:海象、海星……3、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来自海洋?4、教师小结:海洋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宝库。
五、小小故事会1、讲故事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请你们讲讲有关海洋的小故事。
(指名)2、说说自己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六、奇妙的海洋之旅1、如果安排一次海底之旅,对于神秘的大海,你最想了解什么?(自由组成小队,给自己的小队取上一个合适的名字,用卡片的形式,推选本组成员进行成果汇报。
2.飞越太平洋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太平洋的有关地理知识。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学准备太平洋图片资料3学情分析学生有初步的地理知识,对太平洋也有一些感性认知。
学生的欲望强烈,迫切想知道外面未知的神奇世界。
4重点难点太平洋的有关地理知识5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飞越太平洋一、我的旅游日记1、自由读“我”的旅行日记(一)。
2、教师引发学生思考:“我”在飞机上都看到了什么?心情如何?“我”会说些什么呢?3、生答。
二、走近四大洋1、教师根据学情,设计一份表格帮助学生搜索四大洋的秘密。
名称分布及主要特征太平洋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面积最大,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世界最深,平均深达4000米。
水温最高,表面水的平均温度超过19℃。
岛屿最多,占世界岛屿面积的45%。
2、师重点介绍太平洋,出示图片资料进行讲解。
3、小结: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太平洋上岛屿最多,大大小小的岛屿加起来有一万多个,而且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应有尽有。
三、璀璨的珍珠1、出示夏威夷群岛图片,让学生描述这儿美丽的风光……2、教师介绍夏威夷群岛:夏威夷群岛位于海天一色、浩瀚无际的中太平洋北部。
由夏威夷、毛伊等8个较大岛屿和100多个小岛组成,就象一串光彩夺目的珠链在白云悠悠、海水深碧的茫茫大洋上熠熠生辉,逶迤3200公里。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盛赞夏威夷群岛为“大洋中最美的岛屿”,“是停泊在海洋中最可爱的岛屿舰队”。
夏威夷不仅有海浪、沙滩、火山、丛林等大自然之美,而且因地处太平洋中央,扼美、亚、澳三大陆的海空交汇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称为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3、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夏威夷群岛是太平洋上的珍珠?(生答)四、快乐的海洋朋友1、创设情境:下面我们去海底世界遨游,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海洋生物?(教师出示动画课件)2、学生介绍奇异的海洋生物,如:海象、海星……(教师相机补充说明)3、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来自海洋?(同桌探讨问题)4、教师小结:海洋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宝库。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飞越太平洋》学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太平洋的有关地理知识。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太平洋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我的旅游日记自由读“我”的旅行日记。
教师引发学生思考:“我”在飞机上都看到了什么?心情如何?“我”会说些什么呢?生答。
二、走近四大洋教师根据学情,设计一份表格帮助学生搜索四大洋的秘密。
名称分布及主要特征太平洋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面积最大,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世界最深,平均深达4000米。
水温最高,表面水的平均温度超过19℃。
岛屿最多,占世界岛屿面积的45%。
师重点介绍太平洋,出示图片资料进行讲解。
小结: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太平洋上岛屿最多,大大小小的岛屿加起来有一万多个,而且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应有尽有。
三、璀璨的珍珠出示夏威夷群岛图片,让学生描述这儿美丽的风光……教师介绍夏威夷群岛:夏威夷群岛位于海天一色、浩瀚无际的中太平洋北部。
由夏威夷、毛伊等8个较大岛屿和100多个小岛组成,就象一串光彩夺目的珠链在白云悠悠、海水深碧的茫茫大洋上熠熠生辉,逶迤3200公里。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盛赞夏威夷群岛为“大洋中最美的岛屿”,“是停泊在海洋中最可爱的岛屿舰队”。
夏威夷不仅有海浪、沙滩、火山、丛林等大自然之美,而且因地处太平洋中央,扼美、亚、澳三大陆的海空交汇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称为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夏威夷群岛是太平洋上的珍珠?四、快乐的海洋朋友创设情境:下面我们去海底世界遨游,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海洋生物?学生介绍奇异的海洋生物,如:海象、海星……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来自海洋?教师小结:海洋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宝库。
五、小小故事会讲故事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请你们讲讲有关海洋的小故事。
说说自己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六、奇妙的海洋之旅如果安排一次海底之旅,对于神秘的大海,你最想了解什么?如:奇妙的声音、有趣的植物、奇怪的海洋生物……课后将小组的探讨成果制成网页简易或演示文稿。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飞越太平洋》学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太平洋的有关地理知识。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太平洋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我的旅游日记1、自由读“我”的旅行日记(一)。
2、教师引发学生思考:“我”在飞机上都看到了什么?心情如何?“我”会说些什么呢?3、生答。
二、走近四大洋1、教师根据学情,设计一份表格帮助学生搜索四大洋的秘密。
名称分布及主要特征太平洋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面积最大,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世界最深,平均深达4000米。
水温最高,表面水的平均温度超过19℃。
.....岛屿最多,占世界岛屿面积的4%。
2、师重点介绍太平洋,出示图片资料进行讲解。
3、小结: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太平洋上岛屿最多,大大小小的岛屿加起来有一万多个,而且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应有尽有。
三、璀璨的珍珠1、出示夏威夷群岛图片,让学生描述这儿美丽的风光……2、教师介绍夏威夷群岛:夏威夷群岛位于海天一色、浩瀚无际的中太平洋北部。
由夏威夷、毛伊等8个较大岛屿和100多个小岛组成,就象一串光彩夺目的珠链在白云悠悠、海水深碧的茫茫大洋上熠熠生辉,逶迤3200公里。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盛赞夏威夷群岛为“大洋中最美的岛屿”,“是停泊在海洋中最可爱的岛屿舰队”。
夏威夷不仅有海浪、沙滩、火山、丛林等大自然之美,而且因地处太平洋中央,扼美、亚、澳三大陆的海空交汇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称为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3、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夏威夷群岛是太平洋上的珍珠?(生答)四、快乐的海洋朋友1、创设情境:下面我们去海底世界遨游,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海洋生物?(教师出示动画)2、学生介绍奇异的海洋生物,如:海象、海星……(教师相机补充说明)3、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来自海洋?(同桌探讨问题)4、教师小结:海洋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宝库。
2.飞越太平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走近海洋,感受海洋的美丽与神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材料搜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的组织,使学生认识到海洋的神奇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海洋的热爱。
2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3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激励小海鱼在黑板上贴上六条小海鱼,画上海草、珊瑚、礁石、海水……师:同学们,今天的教学活动,大家分成了六个小组,大海里游来了六条小海鱼。
这些缤纷多彩的小海鱼们,代表着我们的小组,有出彩表现的小组,相应的小海鱼,就会为你们的精彩冒泡!大家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下面,小海鱼要带我们进行一场奇妙的海洋之旅,你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活动2【活动】二、海洋在哪里师:既然是海洋之旅,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海洋在哪儿?(板书:海洋在哪里)出示一张从太空中拍到的地球的照片。
师:这是一张从太空中拍到的地球的照片。
我们居住在地球上,从太空中看,地球就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星球,这是因为地球上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这些黄色的部分是陆地,这些蓝色的部分就是海洋。
师:所以,海洋在哪里?生:海洋在地球上。
师:是的,海洋在地球上。
这是一张世界地图,请你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
师:哪七大洲?生: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师:四大洋呢?生: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师:洲就是陆地,洋就是海洋。
师: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
今天的旅行大家最想去哪一个大洋呢?生:太平洋!因为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师: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太平洋去看一看吧!(板书:走近太平洋)活动3【讲授】三、走近太平洋1、观看纪录片《海洋》片段。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上第五单元2《飞越太平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飞越太平洋》是一篇描述中国飞行员驾驶飞机成功飞越太平洋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飞行员的勇敢、智慧和团结精神,展示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民族自豪感。
本课内容丰富,语言生动,适合用来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科技意识。
二. 学情分析本课适用于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和对国家发展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学习过有关科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对于飞行员、飞机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学生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飞行员飞越太平洋的过程,掌握相关科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飞行员的勇敢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科技事业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飞行员飞越太平洋的过程,体会其中的勇敢和智慧。
2.难点:分析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学具:准备相关科技知识资料,以便学生在课堂上查阅。
3.教学场地: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教学设备齐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飞行员飞越太平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飞行员飞越太平洋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如飞行员的勇敢、智慧和团结精神。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科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飞越太平洋教案设计第三课时:来吧,我们⼀起狂欢总第 30 个教学设计教学⽬标:1、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各种不同民族的传统节⽇。
2、在创设情境中获得需求的满⾜和成功的激励,欣赏异域风情,并学会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化。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圣诞狂欢的图⽚,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影像资料。
学⽣:硬纸卡、薄纸板、彩⾊笔、胶⽔、彩⾊布条、剪⼑、细绳。
教学过程:⼀、神州⼤地贺佳节1、教师播放影像资料(图⽚)。
2、学⽣回忆春节时的情景,说说⾃⼰在春节时的快乐,重温那浓浓的节⽇⽓氛。
⼆、神奇的圣诞节1、教师介绍欧美各国最盛⼤的节⽇——圣诞节。
2、学⽣交流有关圣诞节的传说。
3、师⽣⼀起阅读“我”的旅⾏⽇记(三)。
三、异国的圣诞狂欢1、出⽰“纽约街头的圣诞狂欢”的图⽚,让学⽣描述当时的情景,说说这些⼈们的⼼情如何?他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2、阅读“我”的旅⾏⽇记(四)。
四、我想去狂欢1、说说你和你⾝边的⼈是怎样欢庆圣诞节的?2、假如我们远渡重洋来到了纽约,即将与当地⼈们⼀起狂欢。
说说你打算怎样与这⾥的⼈们⼀起过圣诞节吧!3、在⼩组内详细地说说⾃⼰的设想,再在班上交流。
五、袜⼦⾥的礼物1、创设情境:夜越来越深了,街上的⼈们依然沉浸在节⽇的喜庆中,⽽我们⼩朋友却⼀直在盼着圣诞⽼爷爷能给⾃⼰捎来惊喜。
请你展开想象,设想圣诞⽼⼈来到⾃⼰家⾥送礼物来了。
2、演⼀演:圣诞⽼⼈派送礼物、你收到礼物后的情景,体会异国⼩朋友收到圣诞⽼⼈的礼物后的愉快⼼情。
六、有趣的圣诞卡⽚1、各⼩组发挥聪明才智,制作⼀张有趣的圣诞卡⽚。
要求颜⾊美艳,设计独特。
最后评选“最具创意奖”。
2、制作卡⽚。
3、评选“最具创意奖”。
4、将卡⽚在圣诞节来临之际,赠送给⾃⼰的亲⼈或朋友。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上第五单元2《飞越太平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飞越太平洋》一课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上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一位小学生跟随父母移民美国为背景,讲述了他们在移民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困难,以及他们如何勇敢面对、克服困难,最终成功抵达美国的故事。
课文通过这个小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学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与人相处,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他们在面对跨文化交际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畏惧心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勇敢面对文化差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移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与人相处。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移民过程中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及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2.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案例为依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2.视频:准备一段关于移民过程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移民生活。
3.讨论题:提前为学生准备好相关的讨论题目,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名移民,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移民过程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移民生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人物是如何应对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