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 格式:docx
  • 大小:24.33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2.世界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3.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B )。

A.科尔伯格

B.彼得•麦克费尔

C.班杜拉

4.下列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D )。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5.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D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D )。

A.连续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7.下列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将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C )。

B.布鲁纳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

8.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理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D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9.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 )。

A.说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1.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D)。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2.原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赞可夫的教学理论是( C)。

A.最优化理论

B.认知结构的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13.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D)。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14.下列关于活动课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 )。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15.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是(C )。

A.初等教育

B.平民教育

C.普及教育

D.义务教育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前景教育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德育教育思想。就是通过经常在集体和集体成员面前呈现美好的“明天的快乐”的前景,推动集体不断向前运动、发展,永远保持生气勃勃的旺盛的力量。

2.道德两难法:柯尔伯格在明确区分道德与非道德、确定了道德冲突在人们作出道德决定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3.分科课程:即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同时也相应地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内容的基本依据。

4.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三、简述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教师应具有的教育能力。

答: (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对教材、大纲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

(2)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

(3)课堂监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

(4)板书能力。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6)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的能力。

2.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哪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答: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3.如何理解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答: 小学教育是在幼儿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在层次上属于初等教育阶段,在性质上具有基础性特点,为小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发展打好基础,为中等教育输送合格新生打好基础,为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打好基础。

4.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试分析说明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工作的要求。

答: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这要求教育者抓住时机,适时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这一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识记到意义识记,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感情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这要求教育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可操之过急。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表现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个阶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这要求教育者按步骤、分阶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