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218.00 KB
- 文档页数:25
8教学提示:汽车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参数的总和。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是指汽车技术状况与行驶里程或行驶时间的关系。
研究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目的在于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降低零件磨损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分级和评定方法。
重点内容是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原因和影响因素。
要求学生了解汽车技术状况分级与评定方法熟悉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掌握延缓汽车技术状况劣化的方法。
8.1 8.1.1 汽车技术状况汽车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和。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其技术状况将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和外界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变坏致使汽车的动力性下降经济性变坏排气和噪声污染加剧及可靠性变坏直至最后达到使用极限。
因此必须研究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只有掌握其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合理地使用和组织汽车技术维护保持良好的汽车技术状况。
8.1.2 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汽车的运用性能是由原设计与制造工艺所确定下来的并主要取决于原车产品的制造质量。
汽车的运用性能包括动力性、经济性、使用方便性、行驶安全性、使用可靠性、载质量、容积等。
由于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其技术状况将逐渐变坏从而导致汽车的实际运用性能不断下?怠F 翟擞眯阅艿变化及评价指标见表8-1。
汽车运用性能下降将导致汽车运输生产率下降及运输成本增加所以使用技术状况不好的汽车经济效益很差。
同时技术状况不好的汽车还增加对环境的污染甚至造成事故。
表8-2为载货汽车随使用时间增加生产率和维修工作量的变化情况。
由表8-2可以看出使用了12年的汽车与新车相比其生产率下降5055而维修工作量和运输成本分别增加了150200、70100。
这是汽车技术状况变坏导致汽车的实际运用性能下降的结果。
汽车各项运用性能随使用时间里程增加而下降一般按式8-1的指数规律变化:1exp1ktkAAkt8-1式中——在用车技术性能——新车初始性能——汽车连续工作时间单位年——系数随汽车工作强度运用条件而变。
汽车维修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624-85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维修学科和生产中专用的或常用的主要术语及其定义。
1总概念1.1汽车维修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1.2汽车维护为维持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
注:可用同义术语"汽车保养"。
1.3汽车修理为恢复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和寿命而进行的作业。
1.4汽车维修制度为实施汽车维修工作所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的规定。
1.5汽车维修性汽车对按技术文件规定所进行的维修的适应能力。
2汽车技术状况变化2.1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合。
2.1.1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汽车完全符合技术文件规定要求的状况。
2.1.2汽车不良技术状况汽车不符合技术文件规定的任一要求的状况。
2.1.3汽车工作能力汽车按技术文件规定的使用性能指标,执行规定功能的能力。
2.1.4汽车技术状况参数评价汽车使用性能的物理量和化学量。
2.1.5汽车极限技术状况汽车技术状况参数达到了技术文件规定的极限值的状况。
2.1.6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汽车技术状况与行驶里程或时间的关系。
2.2汽车耗损汽车各种损坏和磨损现象的总称。
2.2.1汽车零件磨损汽车零件工作表面的物质,由于相对运动不断损耗的现象。
2.2.1.1磨损过程相对运动零件的表面物质不断损耗的过程。
2.2.1.2正常磨损汽车零件磨损率在设计允许或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内。
2.2.1.3极限磨损导致配合副进入极限状况,又不能保持技术文件规定工作能力的汽车零件磨损量。
2.2.1.4允许磨损小于极限磨损,尚能保持技术文件规定的工作能力,并受经济因素制约的汽车零件磨损量。
2.2.1.5磨损率磨损量与产生磨损的行程或时间之比。
2.2.1.6擦伤磨擦表面沿滑动向形成细小擦痕的现象。
2.2.1.7刮伤摩擦表面沿滑动方向形成宽而深的刮痕的现象。
2.2.1.8点蚀摩擦表面材料由于疲劳脱落在摩擦表面形成凹坑的现象。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改善。
从最初的蒸汽车到现代的电动车,汽车技术一直在不断地演变。
汽车技术的状况变化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动力系统的优化
汽车的动力系统是汽车技术的核心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动力系统的优化越来越重要。
例如,传统的汽油发动机逐渐被淘汰,电动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成为新的趋势。
2. 节能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注重节能环保。
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等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降低污染排放。
3. 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化和自动化是现代汽车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车载系统、自动驾驶技术、辅助驾驶技术等都是汽车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代表。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安全性,还可以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便捷性。
4. 网络化和智能交通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汽车技术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车路协同,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改善。
未来,汽车技术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智能化和自动化,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的出行体验。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瀚达汽修学院的我认为汽车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是许多总成、机构和元件的有序构成。
无论多么先进的汽车一只投入使用,由于一种或几种原因的影响.其技术状况将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变化,动力性、经济性将逐渐下降,使用可靠性降低排气污染和噪音加剧.导致各种故障的发生。
为保证交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保证汽车处于优良的使用技术状况.国家公安、交通、环保等部门先后发布过多项法律和相关标准.旨在对汽车进行严格的管理。
汽车技术状况评价汽车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随时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和。
汽车技术状况分为完好车、基本完好车、必须修车、停驶车(即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种。
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是指汽车完全符合技术文件规定要求的状况。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如产生不符合技术文件规定的任一要求的状况,则称之为汽车处于不良技术状况。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汽车在各种道路和气候条件工作时会由于零件自然磨损、化学腐蚀、机件变形、加工装配质量不好以及汽车运行条件较差、使用维护不当而使车辆的技术状况逐渐变坏.引发使用性能变差。
(1)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汽车技术状况可以用汽车使用性能指标进行评价。
汽车使用性能是指汽车在一定使用条件下以高效率工作的能力,是决定汽车利用效率和方便性的结构特性表征。
1)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直线行驶在优良路而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包括高车速、加速时间、大爬坡度3个方面。
如果汽车由于发动机磨损、点火随时失准、离合器打滑等引起高车速降低、加速时间变长、爬坡能力下降,说明汽车的动力性下降.必须要进行检测与修理。
2)经济性汽车的使用经济性主要由燃油经济性,润滑材料消耗率、轮胎损耗、修理费用等几个指标反映。
燃油经济性一般用每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升〕或单位燃油可行驶里程数来衡量润滑材料消耗率《如发动机机油消耗率)用润滑材料消耗量与燃油消耗量的比率百分数来衡量。
3)制动性制动性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减速或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的稳定性和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中国汽车功能的变化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汽车的功能也在不断演进和改变。
以下是中国汽车功能变化的趋势:1. 智能驾驶技术:智能驾驶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等技术,汽车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或半自动驾驶,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将大大减少交通事故,并提高交通流畅度。
2. 新能源汽车: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正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成为主流。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是最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类型。
新能源汽车具有绿色环保、能源效率高、减少尾气排放等优点。
3. 连接技术:智能手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变得更加容易和智能化。
汽车可以与手机、智能家居等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车辆、查看车况、预约维修等。
4. 安全技术:人们对驾驶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汽车安全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包括碰撞预警、自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等主动安全技术,以及气囊、车身稳定控制等被动安全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驾驶者的安全性,减少事故风险。
5. 舒适性和娱乐性:现代汽车越来越注重乘客的舒适性和娱乐性。
例如,座椅加热、空调控制、座椅按摩等功能可以提供更好的乘坐体验。
此外,娱乐系统的发展,如多媒体播放器、导航系统、音响系统等,使得驾驶过程更加轻松和愉快。
6. 节能环保:节能环保是现代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汽车制造商致力于推出更加节能的车型,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
例如,引入轻量化材料、改进发动机技术、使用低阻液压、开发可再生能源等措施。
7. 增强驾驶辅助技术:为了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汽车制造商不断引入新的驾驶辅助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盲点监测、倒车影像系统等,可以提供更好的驾驶视野和驾驶者辅助功能。
8. 智能化交通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拥堵的问题日益突出,智能化交通系统成为研究的热点。
通过车辆间和车辆与交通设施之间的通信,可以优化交通流量,降低交通拥堵以及提高道路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