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05 MB
- 文档页数:5
喉罩在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临床观察发现由于小儿独特的解剖、生理特性,在围术期发生呼吸道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几率非常高,特别是婴儿不利的气道事件较年长儿常见。
在麻醉过程中呼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小儿围术期气道管理对麻醉医生来说充满挑战。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 LMA) 在临床麻醉呼吸管理中的使用日益广泛。
LMA通气开创了一种新的通气模式。
由于LMA对咽喉部损伤小、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婴幼儿短小手术中显示出特有的优势。
下面就LMA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1 喉罩的临床应用喉罩是由英国医生Brain根据人咽喉部解剖结构而发明的[1],喉罩是介于气管内插管通气和面罩通气之间的声门上通气装置。
具有应用范围广操作简便, 对呼吸道的损伤、刺激小, 并发症少, 能维持有效、可靠的通气。
至目前,不论英国或德国等许多欧洲国家大约90%以上的医院采用了LMA,并作为一种新的麻醉方法正在各国普及应用。
经过多年应用LMA的逐步改进和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最初用于一般患者、短小手术麻醉中保持自主呼吸时的气道管理,现在已发展到困难气道的处理。
在紧急气道维持中的应用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由于气道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性,小儿困难气道的评估与管理对每个麻醉医师来说都是一项具有挑战意义的考验。
随着在成人和小儿困难气道中应用发展,它已成为麻醉医师在面临这项挑战时的重要选择。
小儿LMA的大小不过成人的1/5,但它的作用和地位是革命性的,不容忽视的[2]。
临床经验证明,喉罩正确安置后,通气功能确切,抢救效果良好[3, 4]。
随着小儿生长期呼吸道的解剖不断改变,小儿麻醉时上呼吸道解剖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异。
核磁共振成像(MRI) 研究发现浅麻醉保留自主呼吸时,期呼气相气道横截面在软腭水平最小,舌水平最大。
随着麻醉的深度增加,整个眼部呼吸道横截面积明显缩小,缩小最多是喉咽腔,前后庭最大部分的是口咽腔[5]。
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肖发令
【期刊名称】《医药》
【年(卷),期】2019(0)A01
【摘要】目的:研究喉罩对于小儿进行麻醉环节里运用最终的成效。
方法:此次所实施的研究选用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所接收治疗的94例小儿手术的人员为主体,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非常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完全不同的小组。
试验组的人员运用喉罩进行全身性的麻醉,对照组的人员运用气管插管进行全身性的麻醉。
结果:试验组的病人在进行手术时的所有时间点MAP、SpO2以及HR等相关的指标变化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小的多。
结论:在小儿手术实施麻醉的环节里面运用喉罩,能够帮助维持在手术进行中的血液流动相对平稳,避免不良状况的出现。
【总页数】1页(P0767-0767)
【作者】肖发令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吸引型喉导管与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2.喉罩在保留自主呼吸小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3.喉罩在小儿麻醉呼吸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4.喉罩在保留
自主呼吸小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5.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喉罩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喉罩全麻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官涛;罗云【摘要】目的分析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的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观察组则使用喉罩全麻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HR指标在T1~T5时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BP值在T2、T3及T5时刻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BP值在T2、T5时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全麻应用于小儿麻醉过程中,与气管插管全麻进行比较,安全性更好,在手术中可以维持更加稳定的生命体征,不良反应较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11)003【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喉罩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小儿麻醉;应用效果;不良反应;镇痛【作者】官涛;罗云【作者单位】荆门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湖北荆门 448000;荆门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湖北荆门 44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儿童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自身的各项器官发育并不健全,内分泌系统调节敏感性较高,因此在进行全麻手术中需要选择更加安全的麻醉方式,不仅需要对整体的麻醉效果进行改进,同时需要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不能影响到患者后期的正常生长发育[1]。
气管插管全麻与喉罩全麻均为临床手术常见的方式,但是这两种麻醉方式可能刺激机体出现心率增加以及需要升高,因此需要对这两种麻醉方式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防止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为麻醉的安全性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2]。
本文主要从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麻醉方法的分析,结合基础数据资料对不同麻醉方式的优势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现将详细结果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
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现年来小儿手术越来越多,小儿的短小手术更是常见。
无疑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对手术的恐惧更甚于成人,对疼痛的耐受也较成人差。
他们通常是不配合的。
基于以往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的各种弊端,我科于2016年引入喉罩。
这是一种声门上通气方式,经口置入患儿咽喉腔,前端气囊封住声门,达到密闭的气道管理。
本次就选择了2018年到2020年以来我科使用喉罩全麻下手术和气管导管全麻下手术的病例,近200例来研究。
方法:设定观察病例为200例,选入时间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分成2组,,一组分为:气管导管通气组,另一组为:喉罩通气组,所有患儿均按常规给药,给药后5分钟插管,观察插管时患儿的体动,流泪,心率,血压,苏醒时拔管是否躁动等。
结果:喉罩通气组再置入喉罩时,无体动、流泪,心率血压平稳,拔管时安静舒适。
气管导管通气组有部分患儿有流泪,血压心率暂时性升高,苏醒后情绪较为激动,咽喉不适症状等;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麻醉期间运用喉罩能够减少插管的应激反应,安全性高,操作更为便捷。
关键词:喉罩;小儿麻醉;临床应用前言喉罩在80年代应用于临床,为声门上通气设备,由于其使用简单,易于操作,刺激小,通气密闭性也在更新换代中得到改善。
这类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将喉罩通过口置入咽喉部,前端气囊充气后,让喉罩与喉部周围组织紧密贴合,形成与麻醉机的闭环呼吸通路,创造一个良好的正压通气环境,达到自主呼吸的目的,喉罩在临床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尤其在小儿麻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减少麻醉药的使用,增加安全性高,苏醒迅速,咽喉部舒适无刺激。
本次就选入部分麻醉期间应用喉罩的患儿观察,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主要针对我科小儿短小手术不同方式全麻下患儿舒适度及用药量的回顾性研究,1岁到6岁患儿有200例,一组(气管导管通气组)选用经口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机械通气。
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作者:黄兵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最早于1983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医院的医师Archie Brain发明,其属于声门上通气装置,主要介于气管插管与面罩通气之间,工作原理主要是将喉罩经口置入咽喉部,为其充气后,使喉罩在喉部周围形成密闭的环形空间,可使患儿的气道开放,为其提供良好的正压通气,并可保留自主呼吸,因这些优势使喉罩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现阶段喉罩在小儿麻醉当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已经确定了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那么在小儿麻醉当中应该怎样应用喉罩呢?接下来做详细介绍。
1 小儿呼吸道的特殊点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和成人有许多的不同,首先在解剖结构方面:①儿童的气道直径较成人的小;②颈短,舌头和扁桃体较成人的相对较大;③儿童的声门位置较成人高。
其次在生理方面:①氧气的储备能力较成人低;②功能残气量及余气量与肺总量之比较成人高;③出现缺氧时容易出现心动过缓的情况;④儿童气道反射的阈值比成人低。
再次在病理方面:①可能存在先天解剖结构异常;②儿童较成人更加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③儿童较成人气道更容易受到损伤。
2 小儿使用喉罩的型号在临床使用的时候一般都是根据小儿的公斤体重来选择喉罩的类型,对于小于5千克的儿童来说需要使用1号喉罩,5~10千克的儿童使用1.5号口罩,10~20千克的儿童使用2号,20~30千克的儿童使用2.5号喉罩。
最近几年在选择喉罩型号的时候经常使用“三指宽度”这个方法来进行使用喉罩型号的选择,这需要儿童将手掌展开并且保持手掌面朝上的一个角度,拇指和小指呈分开的状况,食指和中指以及无名指需要呈并拢的状况。
在做好这些准备之后将喉罩按照操作标准充气到最大量,在充气完成之后将喉罩的前部和小儿的手指掌面紧紧地贴合,观察儿童手掌的最宽面和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的最大宽度来相对比较,最终确定下来小儿使用喉罩的型号。
喉罩在婴幼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赵海涛;石磊;王俊霞;苏鸣;王亚芳【摘要】目的探讨喉罩应用于婴幼儿眼科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眼科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插管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静脉麻醉方法诱导与维持,记录插入喉罩(导管)前(T0)、插入即刻(T1)、插入喉罩(导管)后2 min(T2)、拔除喉罩(导管)前2 min(T3)、拔除喉罩(导管)即刻(T4)、拔除喉罩(导管)后2 min(T5)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眼内压值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插管组比较,喉罩组T1、T2、T4时HR较慢,MBP较低(P<0.05),T1时眼压较低(P<0.05),苏醒期呛咳、声嘶、肢体躁动、舌后坠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喉罩可安全用于婴幼儿眼科手术的麻醉,诱导期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眼压稳定,且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3(035)007【总页数】3页(P1021-1023)【关键词】喉罩;婴幼儿;眼内压;静脉麻醉【作者】赵海涛;石磊;王俊霞;苏鸣;王亚芳【作者单位】050031,石家庄市,河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3喉罩作为一种声门上气道管理技术[1],具有刺激小,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气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在临床麻醉呼吸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虽然目前已有喉罩用于儿科手术麻醉的报道[2],但在婴幼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其对眼内压的影响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
本研究探讨了喉罩静脉麻醉在婴幼儿眼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传统的气管插管全麻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行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8个月至3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喉罩组与气管插管组(插管组),每组30例。
喉罩在小儿全麻的临床应用喉罩是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手术的气道管理工具,也被广泛应用于全麻诱导过程中。
在小儿全麻手术中,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儿,喉罩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喉罩在小儿全麻的临床应用。
喉罩是一种辅助气道设备,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便、气道密封性好等特点。
在小儿麻醉诱导过程中,喉罩的引导和插入相对容易,可以有效避免气道梗阻的发生。
尤其是对于一些口腔、喉部畸形或狭窄的患儿,传统的气管插管技术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而喉罩则可以更好地绕过这些障碍,确保气道通畅。
另外,喉罩还可以减少插管过程中的创伤和压力,降低对于喉部、气道粘膜的损伤风险。
尤其是对于小儿患者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减少手术后气道炎症、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喉罩还可以有效降低插管所带来的应激反应和不适感,提高小儿全麻手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在临床实践中,喉罩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气道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对于一些年龄较小或体重较轻的患儿,应选择合适尺寸的喉罩,避免过大或过小造成气道压迫或漏气等问题。
此外,在喉罩插入后,需要及时确认气道密封性,监测气道压力和二氧化碳排泄情况,确保气道通畅。
总的来说,喉罩作为一种气道管理工具,在小儿全麻手术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医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喉
罩的选择、插入和监测技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儿安全。
随着医
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喉罩在小儿全麻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并为小儿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98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喉罩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进展朱巧红本文主要研究喉罩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进展。
喉罩(laryngeal mask arway,LMA)的放置部位为咽喉腔,利用气囊将患者的食管与咽喉腔进行封闭,建立经咽喉通气的人工气道,相较面罩更有效。
LMA最早是由英国伦敦皇家医院的一名医师发明并制造的,在20世纪90年代才正式被批准用于临床。
随着LMA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其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
一、LMA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使用类型(一)Supreme LMASupreme LMA用于胃食管中,其具有引流功能。
儿童型Supreme LMA在我国上市的时间为2012年,相较原来的LMA,该类型用于小儿全身麻醉时的气密性更好,基本上不会造成胃胀气,能有效避免因食管反流导致小儿窒息。
相比第一代LMA,Supreme LMA的插入时间更长。
究其原因,可能与医生的操作熟练度相关。
与第三代ProSeal LMA相比,Supreme LMA在插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插入部位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一次性Supreme LMA比重复使用的第三代LMA要更卫生。
(二)Air-Q LMAAir-Q LMA是一种可进行气管插管的LMA,设计师是美国的麻醉医师Cook。
相比传统的LMA,Air-Q LMA 在操作室内可以不需要手柄引导,且兼容所有气管导管,包括带套囊型,使用空间更大。
此外,Air-Q LMA 有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型号,已有相关文献报道。
对1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使用Air-Q LMA能够成功完成气管插管,对上呼吸道大出血的患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Air-Q LMA相比传统的充气LMA,两者的气道密封压并无显著差异,但Air-Q LMA能够有效避免患儿出现喉部水肿、压伤等不良反应。
(三)I-gel LMAI-gel LMA可用于胃食管引流,且不须充气,其罩体部分并不是使用充气囊制造而成,而是一种特殊的啫喱状医疗级热塑性弹性体。
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择期进行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导管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喉罩麻醉。
结果观察组患儿T2、T3、T4和T5时间点的HR和DBP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T4和T5时间点的SBP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后观察组患儿的呛咳和术后躁动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的VAS评分和苏醒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喉罩作为一种新型的通气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刺激小、不易引起喉部并发症,减少了麻醉用药量,且容易苏醒,对大多数小儿都适用。
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喉罩小儿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254-01儿科手术几乎均是在全麻或全麻复合骶管麻醉下进行,小儿由于身体各种器官和机能并未发育完全,决定了其麻醉要求较高。
气管插管麻醉容易造成小儿气道等组织损伤。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 是安置于咽喉腔、用气囊封闭食管和咽喉腔、经咽喉通气的人工气道,作为通气装置,在国外已经广泛运用[1],在我国却作为一种新技术正在推广。
我院自2011年1月开始对择期进行手术的患儿采用喉罩麻醉,并与气管导管麻醉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择期进行手术的患儿,男39例,女21例;年龄3~12岁,平均7.4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为Ⅰ~Ⅱ级;排除张口度受限、咽喉部炎症、呼吸道疾病、喉罩及骶管穿刺的禁忌证的患儿;其中行下腹部手术24例,胸部手术18例,下肢手术患儿13例,气管内异物5例;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为60 min。
喉罩在小儿麻醉呼吸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李贤星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医院,福建 福州 350200)[摘 要] 目的:观察喉罩在基层医院小儿麻醉呼吸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8例拟行手术患儿,麻醉诱导使用咪达唑仑㊁舒芬太尼丙泊酚㊁顺阿曲库胺,面罩吸氧快速诱导,诱导完成后插入喉罩㊂结果:绝大多数患儿麻醉诱导较平稳,无呛咳㊁挣扎,术中血压稍下降,但大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手术麻醉过程维持平稳㊂结论:喉罩全身体麻醉操作简单且能够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术中缺氧发生,麻醉质量高,不良反应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开展㊂[关键词] 喉罩;小儿;麻醉;呼吸 喉罩在临床麻醉呼吸管理中的使用日益广泛,目前用于小儿麻醉的喉罩用量很少,仅为成人型喉罩的1/5㊂从手术需求来看,小儿麻醉大多需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由于其独特的解剖㊁生理特性,在麻醉过程中呼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控制呼吸在小儿麻醉呼吸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㊂喉罩对气道的干扰性小,在短小手术中具有气管插管不可取代的优越性㊂现就喉罩应用于小儿麻醉呼吸管理的体会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手术患儿28例,其中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15例,急性阑尾切除术13例,年龄2~12岁,体重约11.5~37kg,ASA为Ⅰ级㊂所用的小儿喉罩选用 驼人牌”的普通型医用喉罩,规格:2.0㊁2.5㊁3.0等三种型号㊂小儿喉罩型号的选择:10~20kg体重的患儿可选用2.0号;20~30kg可选用2.5号;30~50kg可选用3.0号㊂1.2 方法:患儿均禁食8~12h,术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1mg/kg㊂术前准备:检查麻醉机并接上小儿螺纹管,备好小儿面罩,备好气管插管工具,备好吸痰器及吸痰管,根据患儿年龄体重选好合适型号的小儿喉罩㊂开放患儿的静脉通路,常规监测血压㊁脉搏氧饱和度㊁心电图等生命征㊂ 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1mg/kg㊁舒芬太尼10~ 20μg/kg㊁丙泊酚2.5~3mg/kg㊁顺阿曲库胺0.1mg/kg等静脉滴注,面罩辅助吸氧快速诱导,待诱导完全后轻柔插入涂少量润滑剂的喉罩㊂麻醉维持用丙泊酚微量泵静脉输注每小时9~15mg/kg,术中舒芬太尼可单次给予剂量为1~2μg/kg,术中可保持自主呼吸,或行控制呼吸,潮气量为10~ 15ml/kg,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25~35mm Hg(1mm Hg=0.1333kPa)㊂2 结果 绝大多数患儿麻醉诱导较平稳,无呛咳㊁挣扎,术中血压稍下降,但大都在正常范围内,手术麻醉过程维持平稳㊂术毕患儿有自主呼吸,呼吸平稳并有睁眼等保护性反射后,经吸痰后拔除喉罩,并给予面罩辅助吸氧,待患儿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交接㊂术后随访无麻醉并发症㊂3 讨论 喉罩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通气方式,有着创伤少,对患者喉头与声带损伤小以及不影响纤毛运动的应用优势,较之传统的面罩与气管插管通气模式,喉罩能够有效避免术后肺不张及肺炎等并发症的出现,优化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效果[1]㊂对于术前诊断为困难气道的患儿,可以利用喉罩形成稳定可靠的气道,避免因为多次插管对于患儿机体造成损伤[2]㊂此外喉罩中无需过深麻醉也能够保障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促进术后恢复速度进一步加快㊂但由于喉罩不能把气道和食道完全分开,因此有潜在发生误吸的风险,并不适用于饱胃的患儿㊂肺顺应性低患儿给予正压通气时可能导致胃肠充气或者漏气等并发症出现,因此也不能给予喉罩操作[3]㊂ 喉罩用于小儿麻醉呼吸管理中,弥补了面罩和气管插管用于气道维持的不足㊂喉罩是在结合了小儿口咽部解剖特点基础上,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来设计的,多是由硅树脂构成,密封在声门上区域,还有着插入容易及能够自主与机械通气的应用优势㊂较之于其他的通气方式,喉罩的安全性更高,因此可以在中小手术或者一些特殊检查中进行有效应用㊂ 以往我院在小儿麻醉方面,传统的麻醉方法是不插管下行静脉复合麻醉,保留患儿自主呼吸,术中患儿的呼吸管理仅能依靠麻醉科医生的双眼盯着,风险较大㊂单一的氯胺酮辅助咪唑地西泮静脉麻醉方式虽然操作较为简单,但是无法对麻醉深度进行有效控制㊂当麻醉过浅时患儿疼痛感比较大,出现肢动等情况,影响手术的进行;麻醉过深时则会对患儿的呼吸与循环功能造成强烈抑制,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大㊂小儿呼吸道黏膜脆弱,在气管插管中对于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时,还会导致水肿或者呼吸道不畅等并发症出现[4]㊂而今在小儿麻醉呼吸管理中,喉罩的使用日益广泛,在小儿麻醉呼吸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㊂ 喉罩在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涂抹少量润滑剂在喉罩背尖部,随后用单手握笔式夹住喉罩㊂②将患儿的口张开,置喉罩的背尖部于前侧牙齿的后部㊂用食指辅助喉罩沿硬㊁软腭向后顺序进入,持续沿头颅方向后压至下咽腔部位直至感觉有特征性阻力(提示到达上食管括约肌)为止㊂③手指移开之前需要用另一只手将气道导管轻轻压住,避免喉罩移位等问题发生,随后用胶布固定好位置㊂④喉罩属不稳定气道,麻醉期或恢复期易出现移位(如过浅麻醉因体动导致喉罩移位),喉罩移位可发生漏气㊁气道压升高㊁气道梗阻,严重时发生喉痉挛[5],术中应注意观察㊂4 参考文献[1] 李小葵,李天佐.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喉罩通气对支气管黏液速度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1):936. [2] 顾志清,金泉英,陈莲华.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8):822.[3] 陈依君,张 珏,谢 颖,等.双管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1):22.[4] 费 建,蒋文旭.喉罩七氟醚吸入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12):1076. [5] 谢 荣.麻醉学[M].第3版.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70.[收稿日期:2018-04-23 编校:王丽娜]鼻腔局部冲洗和应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的影响李守珍,黄若葵,李 婉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广东 韶关 512000)[摘 要] 目的:研究对变应性鼻炎应用鼻腔局部冲洗和激素的影响㊂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排列法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诊治,观察组实施鼻腔局部冲洗应用激素诊治,对比两组患者诊疗前后体征评分及诊疗疗效情况㊂结果:使用激素对患者局部鼻腔冲洗,观察组总有效率及诊疗后体征㊁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鼻腔局部冲洗应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影响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㊂[关键词] 鼻腔;激素;局部冲洗;变应性鼻炎 近年来,因我国环境问题发展,变应性鼻炎发生率逐渐增长,主要是指鼻腔黏膜发炎所致㊂通常又将变应性鼻炎称为过敏性鼻炎,指某个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源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与多种细胞因子及免疫活性细胞等相关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反应性疾病㊂变应性鼻炎主要病因是由基因或环境因素影响而诱发的疾病,可发生在各种年龄阶段,其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喷嚏㊁清水样鼻涕等,部分患有嗅觉减退[1]㊂变应性鼻炎伴发疾病可分为变态反应或合并黏膜肿胀等引起的合并感染,包括哮喘㊁结膜炎等,存在加重患者哮喘症状等,而多半哮喘患者患有变应性鼻炎,室外感染变应原较室内感染变应原更易引发变应性结膜炎㊂而对变应性鼻炎应用糖皮质激素,可缓解患者鼻塞及流涕等症状㊂因此,本文针对变应性鼻炎进行鼻腔局部冲洗,分析采取激素治疗疗效及体征㊁症状评分情况,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本院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排列法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㊂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8~35岁,平均(18.5±4.3)岁;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0~30岁,平均(20.5±3.2)岁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患病年龄㊁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排除标准:患有慢性鼻窦炎性反应㊁鼻前庭炎性反应㊁鼻息肉等鼻部疾病及器质性脏器受损者㊂纳入标准:①均了解治疗目的及治疗方法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②均确诊为变应性鼻炎㊂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诊治,按照氯化钠一定比例与水融合,生成生理盐水,应用于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20ml/次,2次/d,连续诊治1个月余㊂观察组患者实施鼻腔局部冲洗应用激素诊治,采用糖皮质激素,2次/d, 1喷/次,128μg/次,待患者诊治2~4周后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症状减轻时予以减量,将以最小量维持患者整个疗程,连续诊治至少3个月[2]㊂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诊疗前后体征㊁症状评分及诊疗结果㊂疗效:显效:实行鼻腔局部冲洗应用激素后诊治指数≥65%;有效:变应性鼻炎经激素诊治后指数在26%~64%之间;无效:实行鼻腔局部冲洗应用激素后诊治指数≤26%㊂诊治指数=诊治前症状及体征指数-诊治后症状和体征指数㊂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㊂症状及体征评分,评估患者体征㊁症状,如体征评分:患者鼻甲与鼻中隔㊁鼻底紧靠,看不到中鼻甲和鼻甲处黏膜息肉,以3分表示;患者下鼻甲及鼻中隔㊁鼻底隔间距较近,但肉眼仍能看到鼻腔中间间隙,以2分表示;患者鼻甲轻微肿大,肉眼可观察到鼻中隔及中鼻甲,以1分表示㊂症状评分;患者每日擤鼻涕次数≥4次,每次喷嚏>10个,全天用嘴呼吸,以3分表示㊂症状及体征=症状评分+体征评分[3]㊂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护理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2.2 诊疗前后症状及体征评分情况:诊疗前两组症状及体征。
科教论坛D 01:10.19392/j . cnki . 1671-7341.201726033科技风2017年12月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罗纪萌湖南省祁阳县第一中学湖南永州426100摘要: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 ,LMA )于上世纪80年代研发成功,作为一种理想的通气装置,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
本文就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性分析。
关键词:喉罩;小儿麻醉中;临床应用喉罩是在进行手术时用来封闭食管和咽喉腔的一种通气 装置,最重要的作用是制作一条人工气道,保证患者在手术过 程中的呼吸顺畅。
在国外,喉罩在手术中的应用最早出现在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英国在进行全麻手术时喉罩使用比例 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本文针对喉罩与气管导管在小儿麻醉 中的使用方法与存弊端进行了论述。
1喉罩在小儿麻醉中使用情况简介在医疗技术的发展下,喉罩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已经从第 一代单纯辅助通气设备更新到如今的第三代胃食管引流型喉 罩,为了满足人性化的手术需求,第三代喉罩类型也日益繁多, 如ProSeal 喉罩、Supreme 喉罩、I -gel 喉罩等等,这些类型已经在儿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实验资料:为了针对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有学者选取了 4到10岁儿童患者40名,其中男童18名,女 童22名,体重在15千克到35千克之间。
患儿病情属于一到二 级,手术时间平均在50分钟左右。
实验将患者随机分为喉罩 使用组合气管插管使用组,每小组患者20人。
(2) 实验方法:手术前8小时患者禁止人食,4小时禁止饮 水,手术前半小时注射手术针,药品为东莨菪碱和阿托品。
当 患者进人手术室以后,首先要按照顺序把ECG 连接好,同时进 行血压的监测,通过静脉注射输人药液乳酸林格。
在对患儿进 行麻醉前需要给氧。
然后对患儿进行麻醉。
当患儿失去意识、 下颌松她以后,就可以使用喉罩,进行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