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全技术与事故案例分析(1)
- 格式:ppt
- 大小:9.48 MB
- 文档页数:48
机电事故案例机电事故是指在机械和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真实的机电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一,电梯故障。
某高层建筑的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故障,导致乘客被困。
经过调查发现,该电梯长期没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部分零部件老化损坏。
最终,消防人员花费了数小时才将被困乘客成功救出。
案例二,机械设备事故。
某工厂的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工人受伤。
经过调查发现,该设备长期没有进行润滑保养,导致部分零部件磨损严重。
事故发生后,工厂不得不停工整顿,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案例三,电气火灾。
某办公楼的电气线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由于长期没有进行检修和更换,最终导致电气火灾的发生。
虽然事故发生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办公楼的部分区域被烧毁,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以上案例反映了机电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检修和维护,很容易发生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意识,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及时更换老化零部件,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同时,加强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总之,机电事故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引以为戒,不断加强对机电设备安全的重视和管理,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共同维护好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以上案例能引起大家的重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电工事故案例分析1安全教育不得力,措施落实不到位,高压电下一命完一、事故经过:2022年10月29日,是某某洗煤厂安排的停产检修时间,根据检修计划安排,在29日上午由机电车间负责对变电室电线和操作机构进行清扫、检查、紧固和加油。
早晨8时左右,机电车间电工王某某和董某某、李某某、三名同志到达工作现场,在学习安全措施并签字后,他们开始工作。
此时,300#联络柜内2、3段母联刀闸处于分闸状态,技术员王某某在该开关柜前门悬挂了“有电,此柜不能检修”的警示牌,在开关柜后门又用粉笔写下了同样的警示语,在做完各项准备工作后开始检修,李某某擅自去了300#联络柜后门,在对开关柜进行清理时,左手不慎触到联络刀闸2段端的静触点,不幸触电,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事故人李某某违章作业,擅自打开不准检修的带电联络柜进行清理,不慎触到带电的静触点上。
2、主要原因:(1)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当工人违章打开不准检修的开关柜进行检修时,现场管理人员未及时制止。
(2)安全教育不得力。
职工自主保安意识不强、互保意识差。
(3)现场管理混乱,措施落实不到位。
未按照检修措施的要求,对不准检修的300#开关柜的柜门上锁;(4)特殊工种职工安全培训欠帐大。
事故人李某某从事电工作业已多年,但未进行复训。
三、防范措施:1、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严格现场管理。
在检修期间切实发挥现场负责人的把关作用,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行为;2、全面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要全面,并且在现场要严格落实;3、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增强职工的自保、互保意识;4、加大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确保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及时进行复训;5、迅速开展反“三违”、反事故活动,增强现场管理力度和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尽快扭转被动的安全生产局面。
案例二:一、事故经过:1986 年 1 月 29 日,某矿 901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司机更换截齿。
记录工以为无人,便开动采煤机,将更换截齿的司机当场绞死。
二、事故原因:(1)司机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既没有切断电源,也没有打开离合器并断开隔离开关就检查更换截齿。
(2)记录工不是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的采江机司机,他违反了《煤矿安全操作规程》规定:未经培训及培训未取得合格证的人员不得开机及开机前要预先喊话,并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注意观察机器周围情况,确定无不安全因素方可开机。
三、事故教训:(1)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及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
(2)必须先切断电源、打开离合器、断开隔离开关后,再用手扳转滚筒检查、更换、补充截齿喷嘴。
(3)采煤机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未经考试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准顶岗。
严禁非采煤司机开机。
(4)开机前先观察机器周围有无人员工作,有无不安全因素,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后,方可发出预警信号,然后再开机。
案例三:一、事故经过:1986 年 3 月 17 日,某矿 7303 高档普采工作面。
运料工从平巷向工作面运料,采煤机停在距腰巷下帮 0.3m 处,该处煤层倾角180。
一名工人站在采煤机滚筒附近,准备跨越采煤机去帮运料工传料。
当把第五根料放在刮板输送机溜槽里以后,叫采煤机司机打信号往下带料。
打2次信号输送机未开,当第3次打信号时,司机操作失误,把采煤机启动按钮误当作输送机信号按钮操作,采煤机启动,滚筒旋转起来,当即发现附近有人并立刻停机断电,终因浮煤多、工作面倾角大,站在滚筒附近 30cm-40cm 处的工人下滑,被卷入滚筒,当场死亡。
二、事故原因:(1)采煤机停机位臵不当,影响行人和运料。
(2)用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料,无安全措施。
(3)传料人自我保护意识差,站的位臵距采煤机滚筒和刮板输送机太近。
叫采煤机司机发开机信号后,未及时离开危险区。
集团机电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
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种事故中居第4位,运输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30%。
因此,认真分析当前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探讨在新的用工体制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煤矿机运事故频发的原因剖析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2、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
据统计,17起机运事故中当事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了40%。
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
3、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
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
4、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
特种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
另外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
5、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隐患。
一是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二、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1、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
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
同时各级领导及一切生产部门,要把安全当作一项头等大事来抓。
用电安全事故案例一:无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导致的触电死亡事故经过:陈某上班后清理场地,由于电焊机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从而与在电气上联成一体的工作台也带电,当陈××将焊接好的钢模板卸下来时,手与工作台接触,即发生触电事故,将陈××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1.由于电焊机的接地线过长,在前一天下班清扫场地时被断开,电焊机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所以造成单相触电事故。
2.电气管理不严,缺乏定期检查。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1.接地或接零线是保证用电人员安全的生命线。
当移动电器外壳带电时,若采用了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就能使线路上的漏电保护器、自动开关或熔断器动作或熔断,自动脱离电源,从而保证人身安全。
2.在安装漏电保护器后的移动电器和线路也不能撤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措施。
用电安全事故案例二:带电搬移电器设备触电事故一、事故经过2007年某月的一天,某队工作面延伸,对电器设备进行搬移,进班会安排电工张某和李某负责电气设备的搬移工作,电工张某和李某在没有停电的情况下就往前拽电缆,这时跟班队长从旁边经过,问停电了没有,张某说:“没事儿”。
于是接着往前搬移,当把设备搬移到位,开始挂电缆时,由于电缆有外伤,把正在挂电缆的李某电到,造成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1、电工张某和李某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停电就进行开关搬移,并且不听劝阻,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跟班队长发现张某和李某违章,没有及时强行制止,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责任划分1、电工张某和李某违章带电搬移设备,对事故负直接责任;2、跟班队长发现违章没有及时制止,对事故负主要责任;3、队长负领导责任,书记负安全教育不到位责任。
四、事故防范措施1、在进行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前必须切掉电源。
2、井下施工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加强业务技能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4、加强互保联保以及自主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