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147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简介(精选5篇)第一篇: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简介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简介一、卓越绩效模式的来源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落实企业进行系统管理的模式,也是企业将卓越绩效评价标准落实到全体员工的必要手段、是当今企业应对市场竞争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产生于美国的“国家质量奖(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是中外企业成功的经验;因建立此管理模式的企业能连续3年各项指标取得25%以上的增长。
因此,美国政府在1997年更名为“卓越绩效标准”(美国国家标准)。
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标志。
目前全世界已有70多个国家正式采用并大力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4年8月30日发布GB/T 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T 19579-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2005年开始,我国国家质量奖的评定采用此标准。
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1、应对市场变化——市场过饱和,消费者的觉悟日益提高,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成为企业能否成功地重要标志。
2、美国针对日本在1951年设立的戴明奖,提高国家竞争力,帮助企业实现世界级的卓越标准,使企业具备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
3、企业没有发展方向、缺少目标。
4、企业领导者作用、定位不明确。
5、解决企业发展思路的问题。
6、众多的管理方法使得企业不知所措(赢在执行、细节决定成败、学习型组织、六西格玛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石川馨过程模式、戴明圆环等等)。
7、如何将管理作为系统工程(领导、战略、文化、执行力、团队、过程控制、资源、持续的改进提高等等)。
8、克服传统职能管理带来的企业通病。
1)机制不灵活,对频繁的市场变化反应迟钝2)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3)官僚主义的麻木不仁4)工作取悦上司,不能以顾客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5)集权与分权无法兼顾,一集就死,一放就乱6)极高的间接管理费用7)工作资源的分配缺乏公平和效率8)因循守旧,缺乏创新9)无人负责,权力和责任的界限混淆不清10)指标不能落地,目标无法落实11)人浮于事,调动人的积极性没有“良方”,员工没动力12)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无法评估员工真实的业绩和能力13)薪资无法发挥导向、凝聚、激励作用14)部门利益至上,团队执行力差15)制度不好用,人情大于法制,企业无法实现良性自运转三、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特点1、四化一满意目标指标化,指标数字化,管理模式化,模式个性化。
怎样全面的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是一套系统化的评价工具和方法论。
成功地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可以借助资深的专业机构的辅导,在循序渐进的思路指导下,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准备:
1、培训
培训对象包括企业的高层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和项目小组成员,使他们系统地了解卓越绩效模式的框架、价值观、主要内容和评分方法,便于以后按照该模式要求在企业内部有组织、有系统地推行该项工作。
2、评估
按照卓越绩效模式的标准要求,评估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营现状。
评估工作可以通过管理层面谈、员工调查、专注小组反馈、文件检阅、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目的在于找出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和绩效差距,寻找改进的方向。
3、改进
根据评估报告结果,企业应制定、实施持续的及具突破性的改进措施,指导并协助员工取得更出色的绩效和更高的评估分数。
为了落实这些改进措施,企业需要制订具体的改进计划,详细描述项目的目标、范围、实施方法及里程碑,然后测量与检讨改进成效。
4、再评估
各项改进措施成功落实后,企业可以根据卓越绩效模式的标准要
求,再次评估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根据再评估结果,再次制定并落实有关的改进措施。
5、交流
企业可以与行业内标杆或获奖企业进行有关的交流活动,学习其优势,分享参赛经验,以便为改进和参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6、参赛
各项准备工作都完成后,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参加各类质量奖的申请,如全国质量奖、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深圳市市长质量奖、深圳市各区区长质量奖或香港优质管理奖等,以便于了解自身质量管理的水准及赢取社会的认可。
如何有效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一、卓越绩效模式是什么“卓越绩效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审标准,它是一套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的管理理念和准则。
它不是目标,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
“卓越绩效模式” 是美国于1987年创建的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
20多年来,“卓越绩效模式” 得到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公认,该模式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医院和学校。
后来,世界各国许多企业和组织纷纷引入实施,其中施乐公司、通用公司、微软公司、波音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世界级企业都是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取得出色经营结果的典范。
目前,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运用“卓越绩效模式”作为本国或本地区的质量奖标准。
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已成为继ISO9000标准之后又一波及全球的管理热潮。
中国加入WTO 以后,企业面临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是摆在广大已获得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经营管理的努力方向。
2001 年起,中国质量协会在研究借鉴卓越绩效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质量奖评审,致力于在中国企业普及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的先进理念和经营方法,为中国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并取得出色的经营绩效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2004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19580-2004)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Z 19579–2004),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激励和引导企业追求卓越经营,增强企业乃至国家整体竞争力。
一个追求成功的企业,它可以从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中取得绩效,并持续改进其业绩、取得成功。
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如何追求卓越,该模式提供了评价标准,企业可以采用这种整合化的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评价和改善自己的管理业绩,从而走向卓越。
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企业快速发展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快速发展成为企业高管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绩效表现,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导入卓越绩效管理对企业快速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卓越绩效管理是什么?卓越绩效管理是一种以促进员工个人、团队和组织绩效为目标的管理方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激励员工,激发员工的潜能,达到优化管理、最大化绩效的目的。
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要求和评价,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导入卓越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体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大化员工的绩效和创造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如何有效导入卓越绩效管理并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使用绩效管理的理念。
企业高管要意识到,绩效管理不仅是一种考核员工的手段,更是激发员工潜能,提升企业绩效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模式、行业特点和企业文化,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企业要完善激励机制。
企业应该建立符合员工潜能和工作表现的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绩效。
企业要加强绩效管理的监督和调整。
企业应该通过不断监督和调整绩效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在实际运用中,企业要注意以下几点。
企业要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
不断提升员工的绩效和创造力,使员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企业要注重绩效管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不偏袒,不歧视,不人为设障,实现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
企业要注重绩效管理的监督和调整。
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卓越绩效管理是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一种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组织绩效和个体绩效,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它的核心理念是将绩效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要素,并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设定相应的绩效指标以及落实相应的奖惩机制来实现。
卓越绩效管理强调设定明确的目标。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明确组织的战略方向和发展目标,为组织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
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确保目标具有可衡量性、可实现性和可激励性,以便能够对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管理。
卓越绩效管理强调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是衡量绩效的重要标准,它可以量化绩效,并提供决策支持和反馈。
通过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可以使绩效评估更加科学和客观,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组织管理提供依据。
卓越绩效管理强调落实相应的奖惩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认可,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应该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以推动其改进。
还可以通过绩效分配等方式,激励员工积极追求卓越绩效,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卓越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带来多个方面的好处。
它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水平,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制定绩效指标,可以使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卓越绩效管理可以激励员工积极投入工作,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因为员工对于有明确目标和可追求的奖励有更高的工作动力。
卓越绩效管理还可以提供数据支持,为组织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浅析电力行业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导入和探索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电力企业需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通过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模式的概念、导入策略和探索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概念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目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绩效管理模式,它把期望的业绩目标、资源配置、绩效评价和激励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实现全员参与、全面协同、全过程管理和不断改进的目标。
其核心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强调管理的系统性、动态性和绩效的量化性。
1.制定目标管理体系:制定使企业与市场发展步伐相同的管理目标,以激发员工积极性和承诺感。
目标要具有可度量性、评价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明确的目标体系。
2.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完善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质量检验等手段,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
同时,利用质量管理的经验,把各个环节的绩效管理贯穿起来,实现全员参与和全过程管理。
3. 员工的绩效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绩效管理是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核心。
制定科学的薪酬制度和奖励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环境。
在实践中,电力行业已经开始探索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应用。
首先,建设目标管理体系,树立和完善了考核体系,使企业管理方案能够体现出来。
其次,优化流程、改进网络信息流程,通过工程管理,实现组织架构和管理绩效的分层管理。
此外还实施了多元化的人才评估和培训,建立了丰富的奖励和激励机制,推进了员工绩效管理和文化建设。
总之,电力行业在实践中通过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将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实现了企业的全面发展。
未来,电力行业仍需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思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和变化。
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现创奖和绩效双赢北京维信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胡振敏张瑞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国务院发布的《质量振兴纲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并自2005年起,将此标准作为申报全国质量管理奖的评奖依据之一。
卓越绩效模式是一种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管理方式,也是企业综合管理咨询的标准化文件,同时使TQM更加规范化、条理化、标准化。
它具有灵活、实用、摒弃形式、不拘一格的特点,缩短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从摸索经验科学优秀卓越的漫长历程。
质量的概念也经历了生产者主导型质量消费者主导型质量竞争型质量战略型质量的变迁,我国将其作为国家标准颁布并推行举世无双。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源于世界著名的三大质量管理奖——美国的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质量奖、日本的戴明奖,其中内容相同部分占90%,是由数十名专家、学者结合中国国情、历时数年、广泛调查、反复论证而制定的。
该标准囊括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对组织起到了培训教育、计划(设计)、监测、诊断的作用。
本标准包含7个类目、22个评分项、43个着重方面,11项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每个评分项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现状赋予不同的分值,总分为1000分。
评价报告中针对每个着重方面写出6——10条评语,实现了点、线、面、体的全面剖析,阐明了组织的优势及存在的改进机会,从而为组织从优秀到卓越指明了方向。
每个组织经综合评价后打分,分值累加后达到500分方可入围,进入现场检查,进而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
标准学习和宣贯内容浩瀚,信息、知识含量高,且多数要求采用近十几年不断推出的诸如5S、JIT、TPM、ERP、SCM、CRM、6σ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各种各样的统计技术,运用了诸如SWOT分析、KSF分析、CBI分析等方法及大量的MBA的知识。
因此,这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组织必须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进行宣贯、学习、实施。
卓越绩效模式导入方案标题:卓越绩效模式导入方案一、引言卓越绩效模式是一种系统性的组织管理方法,旨在提升组织的全面性能,包括产品质量、服务、经营效率和员工满意度等。
本方案旨在为我们的组织提供一个明确的路径,以实现卓越绩效模式的导入和实施。
二、理解卓越绩效模式1. 理念理解:卓越绩效模式基于持续改进和学习的哲学,强调领导力、战略规划、顾客与市场焦点、资源管理、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的七个关键类别。
2. 标准解读:参照国际或国内的卓越绩效评价标准(如美国的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标准,中国的全国质量奖标准),深入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和要求。
三、导入步骤1. 自我评估:首先,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我评估,识别出我们在各个关键类别中的优势和改进空间。
2. 制定计划:根据自我评估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改进计划,明确目标、责任人、时间表和所需资源。
3. 培训与教育:对全体员工进行卓越绩效模式的培训,确保每个人理解并能执行新的工作方式。
4. 实施改进:按照计划进行改进,包括优化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团队协作等。
5. 持续监控与反馈:定期检查改进效果,收集反馈,对未达到预期的部分进行调整。
四、持续改进与评估卓越绩效模式并非一次性项目,而是需要持续进行的过程。
我们将定期进行内部评审和外部评估,以确保我们的绩效始终保持在高水平,并不断追求卓越。
五、总结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是提升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我们相信,通过这一模式的实施,我们的组织将在各个方面实现显著提升,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附录附录中包含了相关参考文献、评估工具和培训材料,供进一步研究和使用。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导入方案,具体实施可能需要根据我们的组织特性和环境进行调整。
我们期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共同推动我们的组织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