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何欢迎孔子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3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156世界各国的的中国孔子学院——在中国悠久历史与文化的档案上书写的崭新篇章高国坤(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摘 要: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与教育家。
在历史上,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的政治,经济,教育思想在中国和世界确立了重要的地位,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其主要思想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说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孔子学院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
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儒家思想理念,旨在致力于推广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孔子学院(英文:Confucius Institute)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
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孔子学院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它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交流机构。
在2004年韩国首尔,全球首家孔子学院正式设立。
目前,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系列的孔子学院,它为推广汉语语言和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400多年前,意大利牧师将孔子思想论著《论语》翻译成拉丁文在欧洲出版。
从此,孔子的思想与理论开始传到了西方。
今天,孔子儒家思想已走遍了五洲四海。
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了孔子学院。
孔子著名的儒家思想-----“四海之内皆兄弟”(1),“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2)以及“和而不同”(3)等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世界。
然而,最近世界对中国的孔子学院产生了负面的报道。
随着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及科技等方面势力不断增长,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正在增加它的影响力。
由于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一向控制国际舞台的西方国家恐惧与不安。
美国设立了108所孔子学院和451个孔子课堂北美、大洋洲孔子学院联席会议日前在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市举行,130多所孔子学院的280多位中外校长、院长出席。
与会者就孔子学院与大学的使命、孔子学院的经济效益、成效评估、可持续发展,孔院融入大学和社区,建立孔子学院校友会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近年来,美洲、大洋洲已设立138所孔子学院和552个孔子课堂,分别占全球总数的28%和62%。
其中,美国设立了108所孔子学院和451个孔子课堂,数量均居首位。
檀香山市政府还将今年6月21日定为该市“孔子学院日”。
夏威夷州前州长尼尔·阿伯克龙比告诉本报记者,语言交流是促进相互理解、团结协作的基础,孔子学院的工作很有意义。
近年来,很多美国大学以建设孔子学院为契机,加大同中国高等院校的合作力度。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副教务长高炜告诉本报记者,该校以孔子学院为桥梁,在水资源和环境可持续研究方面与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夏威夷大学的孔子学院进一步密切了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合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说,孔子学院作为两校合作的纽带作用越来越强。
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徐弘介绍说,该校特别热心中国文化的传播,自筹资金建起了教学楼,还积极面向社区开设中国文化课程。
孔子学院的建立增进了当地对中国的了解,也推动了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
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经济学家连大祥的研究表明,孔子学院在推动中国对所在州的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有显著影响,也间接推动了与中国关系的全面发展。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大学申请孔子学院的势头不减,数量仍在增加,很多美方院长建议在华盛顿设立一个地方孔子学院中心,协调、便利美国孔子学院与中国的教学和文化交流。
此外,美国孔子学院正在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各家孔子学院因地制宜,探索出了融入大学、服务社区的独特路子。
纽约“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诞生纽约“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诞生纽约“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揭幕仪式于9月14日下午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举行。
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刘碧伟等出席了揭幕仪式。
揭幕仪式由华美协进社社长江芷若主持,董事长甘维珍女士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丽娅.尼克松.艾森豪威尔女士分别介绍了贵宾和“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成立的情况,来自美中各界近200余人出席了揭幕仪式。
唐家璇国务委员为“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成立揭幕并致辞。
唐家璇说:“华美协进社与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合作在纽约建立‘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开展中国语言文化教学和交流活动,有助于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和两国人民的友好互利合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又是文化的载体。
中美开展彼此语言的教学,是了解、理解进而喜爱彼此文化的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中国非常重视本国国民的外语教学,英语已成为学习和应用人数最多的外语。
同时,我们高兴地看到,汉语教学日益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美国朋友开始学习汉语。
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特别是美国汉语教学的现状,与中美交往的需求和两国人民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多年来,华美协进社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这次在纽约开设以开展中国语言文化教学为宗旨的‘孔子学院’可谓适逢其时,在中美教育文化交往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页”。
据了解,目前中国大多数大中小学生都学习英语,总人数超过了1.2亿。
中国有超过18万人曾在美国留学,目前在读的留学生有6万余人。
汉语教学也日益受到美国人民的重视,取得了很大发展。
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有约3000人,占各国在华留学人数的第三位,他们绝大部分是学习和研究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美国已有近1000所高校和20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中文课程,还有大量的华人华侨开办的周末中文学校活跃在汉语教学领域。
自2004年初以来,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与华美协进社就共建孔子学院一事进行多次商谈,中国教育部及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也来美访问并与华美协进社负责人交换意见。
浅谈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摘要:孔子学院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彰显了世界人民对汉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弘扬了五千年文明古国多彩的历史与文化。
关键词:孔子学院、中华文化、美国、发展、存在问题等2004年孔子学院诞生,是与一个美好的愿望: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
这不单是一个文化机构的初衷,而是一个崛起大国的渴望。
很多孔子学院的挂牌,都有国家级领导人的身影。
在这一背景下,截至2009年底,国家汉办已在世界上8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
美国当地很多中文教育工作者在异国汉语教学的探索中得到了来自祖国孔子学院的强有力支持。
毫无疑问,孔子学院的出现及时满足了美国人民了解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热情。
对绝大多说美国人,特别是美国那些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来说,中国文化和汉语还是犹如天方夜谭那么神秘。
我们的文字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神奇的图腾,神奇而难以理解,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事物都有两方面,孔子学院在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浮现出有关办学方针、教育对象、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美国《侨报》报道,三年前,中共教育部决定在海外建立百所孔子学院,一批孔子学院在海外建立,但学院的设置不全面,亚洲各国的孔子学院比较多,例如在南韩,学院基本饱和;但在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学院的分布则不均衡。
就美国的孔子学院来说,有几点需要深思的问题,首先,是孔子学院究竟在海外承担什么角色。
根据最初的计划,孔子学院是到海外进行中文教学,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陆派出的中文教师并不完全合格,主要是教学方法。
这些大陆派出的中文教师,尽管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外国人学中文的特点,以及海外的语言环境掌握不够。
在大陆教中文,教师擅长用中文教学,不能熟练说外语没有关系;但是到了美国,要是完全用中文来教,那么大概第一天有人来上课,从第二天起就不会有人来了,因为想学中文的老外听不懂教师在讲些什么。
香港《镜报》月刊3月号文:西方人心目中的孔圣人—孔子在国外原文提要:孔子思想在西方流传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
孔子学说被介绍到西方后,孔子就与希腊古代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
他和莎士比亚一样,相信和谐、等级、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
绝大部分西方人对孔子尊敬有加。
婴儿洗澡椅热季促销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北京手机资费下调德国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
塑像花岗石基座上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孔子名言。
德国人把孔子和康德共同尊为教育学的奠基人。
德国前总统约翰内斯·劳说:中国的先哲孔子在德国广为人知。
他的至理名言至今依然能给人们深刻的启迪。
这位古代东方哲人的形象出现在这个伟大哲学家辈出的国度的公共场所本身,就说明了孔子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整个西方,孔子也备受推崇。
西方出版的“100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中,排名第五的是孔子,美国人还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在西方的300年1993年,一位名叫莫格(WilliamRees Mogg)的学者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
这大概是仅有的一本最早的孔子著作英译本。
这个英译本是从法译本转译过来的。
法译本又是从拉丁文译本转译过来的。
该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孔子)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最早把儒学介绍给西方人的是明清时期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
这些传教士把“孔夫子”译成拉丁文“Confucius”。
这个词在西方一直沿用至今。
一位名叫利玛窦的传教士在中国生活了27年,是他将《论语》翻译成了拉丁文,并于1687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以后才转译成其他文字在西方流传。
由此可见,孔子思想在西方流传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
这些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是传教,但是到了中国以后,他们为儒家思想所吸引,花费了大量心血向西方世界翻译介绍儒家思想。
理雅各(James Legge)就是典型的一例。
孔子学院之所以能开遍全球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热潮,掀起一股热潮,并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那是什么原因让孔子学院短时间内花开遍地呢?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孔子文化属于世界文化一个轴心时代文化的一部分,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大的标签。
孔子学院属于中国,更是属于世界,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原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从任人宰割到独立自主,再到改革开放,再到美好“中国梦”,“习近平新时代”的飞跃发展,经济腾飞,国力日渐强大,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我们的民族血液之中,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明的特有文化基因,这是推动世界各国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深厚根基,更是现在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优势。
中国发展到今天,对世界的向心力越来越大,世界急于了解和认识中国,那么认识中国就首先要通过认识和了解中国的文化,这是认识中国的窗口和桥梁。
在国外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孔子学院,国外许多大学都能看到孔子的肖像,这是对我们中华文化的认同,更是加强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纽带。
文化开放,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文化世界共享,让中华文化影响世界,同时也达到了解世界文化的目的,世界是一个整体,世界文化交融,开出美丽的文化共鸣之花。
中国的发展,在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世界舆论的影响,这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缘由。
一句话,这都是由于中国发展了,强大了,能带给世界美好,向心力更大了。
同时,孔子学院兴办热潮到来,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机会,是中国亮相世界的一个机会,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向世界发展的一个开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潜移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出灿烂之花。
孔子学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作为中国文化的使者,孔子学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孔子学院在跨文化交流、语言沟通、学术研究和人民外交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首先,孔子学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充当着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向外国学生和研究者介绍中国的语言、文化和传统,孔子学院为外国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
通过汉语教学和文化课程,外国学生能够学习到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提高其对中国的理解和交流能力。
孔子学院也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外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机会,促进了中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其次,孔子学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语言沟通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学习汉语对于与中国人民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至关重要。
孔子学院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汉语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帮助外国学生和研究者掌握汉语,提高他们与中国人民的沟通能力。
同时,孔子学院也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外语和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平台,为他们未来的国际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三,孔子学院在国际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通过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孔子学院促进了跨国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孔子学院承担着举办学术会议、讲座和研讨会的重要角色,为中外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
通过这些活动,孔子学院加强了中外学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推动了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孔子学院在人民外交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孔子学院承担着向世界各地传递中国文化的重要责任。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艺术展览和交流项目,孔子学院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和传统。
通过这些文化交流,孔子学院增进了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为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和平与合作作出了贡献。
然而,孔子学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美国文化氛围中的孔子学院作者:时贵仁来源:《侨园》2008年第04期从2004年开始,中国国家汉办与有关国家的学校、教育机构合作共建旨在开展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和交流的非营利性机构——孔子学院。
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国家汉办在中国北京设立“孔子学院总部”,境外为其分支机构。
自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建立以来,目前全世界共建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而美国就有42所,是各个国家中拥有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
美国民众对中国文化需求增强美国有专家认为,中国21世纪将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美国人只有更好地了解中国,才可能获得更多的竞争和就业机会。
正因为这样,孔子学院的开办得到了美国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2008年4月12日,中国中南民族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普拉特维尔校区合办的孔子学院开学。
威斯康星州普拉特维尔小镇是一个拥有2万人的大学城,别具东方神韵的孔子学院开学仪式,吸引了众多当地居民前来参与。
12日正值“国际文化日”, 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普拉特维尔校区在学校礼堂举行了600多人参加的盛大庆祝晚宴。
中美大学生同台表演,开学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国际文化夜结束,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随后几天,中南民族大学艺术团的表演,在威斯康星州刮起了一阵阵“中国旋风”。
12日上午,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普拉特维尔校区还召开了第一次孔子学院理事会正式会议,参会人员不仅有美国联邦政府官员的代表、州公共教育负责人,还有工商界人士和普通市民。
“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各方面的支持,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商人、市民等各个群体对中国文化的不同需求。
”孔子学院美方院长范布伦说。
有关调查表明:一些美国居民对中医药、中式饮食、太极等课程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
如太极、二胡、古筝教学,在北卡罗莱纳的孔子学院很成功。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根据学习对象不同,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经济政治结构、中国传统习俗与信仰、中国旅游、中国饮食等课程;而堪萨斯大学的孔子学院根据人们在旅游、学习、研究等方面对汉语的不同需求,将汉语从易到难分六级进行教学。
美国再度叫停孔子学院风波的背后美国时间周四,芝加哥大学在其网站公布了停止继续进行孔子学院续约商谈的声明,该声明称,“自2009年起与中方合作开办的孔子学院对本校的中国研究很有益处,几个月以来,学校与汉办之间一直在进行努力协商,希望能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第二期合作续约,但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汉办负责人对芝加哥大学的评价与双方平等合作的方式非常不吻合,因此决定中止续约商谈,芝加哥大学将一如既往支持本校师生与中国学生学者及机构的合作,但在学术重要问题上将坚持由本校学者牵头并遵守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作者译)。
声明截屏那么究竟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让芝大认为违反了“平等合作方式”、并进而取消了与孔子学院续约呢?本月19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对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干事许琳的独家采访,这篇题为《文化的困境,在于不知不觉》的文章结尾写到,“今年4月下旬,美国芝加哥大学百名退休教授联名要求停办孔子学院,许琳直接一封信写给芝加哥大学校长、一个电话打给其驻京代表,只有一句话,‘只要你们学校做决定退出,我就同意’。
她的态度,让对方着了急,很快答复,校方决定继续办好孔子学院”。
这段叙述显然与芝大声明中提到的“一直在努力协商”之间有不小的出入,而且又恰好与今年初108名芝大教授联名叫停孔子学院的一个重要原因吻合。
芝大108位名教授促停孔子学院的联合呼吁主要基于对“学术自由”的担心。
该联署发生在加拿大教师协会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因类似的原因叫停孔子学院之后,签名的教授中包含政治、历史、英语等七个系的系主任,联署要求校方在孔子学院合约于今年9月到期后不再续约,他们提出的主要原因是,芝大孔子学院的教师在聘用、教学以及研究计划资金等方面主要由汉办掌控,而汉办是一个中国政府机构,形同是由外国政府来决定芝大校内的课程,这对一个精英级别的美国高等学府来说,“完全不合理,更不符合学术自由的原则”。
如今这“一个电话就能改变芝大做法”的报道,正是当初芝大教授联署所担心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显然芝大校董只剩下叫停孔子学院这一条路了。
孔子思想的对国外的影响力孔子思想的对国外的影响力孔子思想对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影响同样甚大。
法国哲学家从孔子思想中悟到:征服者可以毁坏有形的物质,但毁坏不了道德。
法国作家伏尔泰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他读了《赵氏孤儿》,将它改为“五幕孔子伦理观”,并说,假如世人都像孔子那样仁义,就不会发生战争了。
他把孔子的塑像放在自己的书房里,朝夕朝拜。
同样,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中写道,“自由是属于所有人的,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中——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今天,旅居法国的华侨华人依然遵循着祖宗的教诲,在待人处事中恪守这一规则。
在近代史上,山东一度是德国的殖民地,德国人卫礼贤跟随军队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
学成回国后,担任法兰克福大学教授。
在教授学生时,他流传法国的名言是这样说的:“所谓经济学说、社会学说,皆不如孔教。
西方哲学家兴推倒前人学说而代之,中国则以孔教通贯数千年。
”在他看来,孔子思想比西方哲学思想好处很多,所以能统治中国几千年。
1772年的英国出版了世界历史名人录,孔子列榜首。
从此,英国人在各地建起了许多孔子研究机构,对孔子思想深入研究。
英国传教士庄士敦还做起了清朝皇帝的洋文“太傅”,他在教授清帝时悟出了儒家思想的价值,他说:“四书五经之于中国,犹如希腊拉丁文之于英国的教育,须臾不可离。
”后来,在《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有关“孔子”的词条多达400余则。
美国人对儒家学说的认识大约是从19世纪开始的。
美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后,先读儒学著述,后办教会学校。
在两种思想结合过程中,儒家思想不胫而走,传到了美国。
1844年,美国学者爱默生说:“孔子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哲学上的华盛顿。
”这句话点燃了美国人对孔子的热望,从此,美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各种形式的研究机构,开始致力于孔子思想与东方哲学的挖掘。
1974年,美国成立孔子文教基金会,其成员皆为各国政要,开始推动世界尊孔运动。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作者:范芷苑李松岳来源:《管理观察》2018年第20期摘要:自2004年中国在海外设置第一所孔子学院,陆续向世界展现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研究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及所遇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得出孔子学院在美国发展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孔子学院美国发展现状建议措施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1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现状与特点近代以来,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
我国无论在政治制度,还是文化传统等方面都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异,一些西方媒体至今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对中国的孔子学院充满敌意,甚至从一些文化问题入手,妄想插手中国的内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推动文化平等交流就显得格外重要。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65周年校庆时,正式提出北外的战略使命是“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在新时代,孔子学院肩负着重要使命,扮演着桥梁的角色,积极承担起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使命,把国际汉语教育与中华文化向全世界传播。
2005年3月,孔子学院在美国启动运行,由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合作办学,2006年美国学汉语的学生人数仅为2万人,而到2011年学汉语人数突飞猛进翻了10倍,突破20万,开设汉语课的公立大中小学超过5000所。
截至2015年6月注册学生近30万,而到2017年年底,美国48个州成立了110所孔子学院和501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数量已占全球的五分之一,孔子课堂的数量更是全球的二分之一,是全球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汉语学习热潮渐渐向低年龄阶段发展,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汉语教学由第三外语上升为第二外语,一部分美国家长看到了汉语的发展潜力,鼓励孩子去报名学习汉语学习班,中小学开设的汉语课程是高等教育机构的8倍,汉语教学从大学迅速向中小学延伸,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汉语学习人数成为汉语学习最重要的增长来源,很多美国私人幼儿园都特地开设了有关儿童的中文教学项目,使美国孔子学院的儿童教学非常具有特色,吸引的目光也越来越多。
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亚非学院越南语陈先进12080067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世界各国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逐渐形成潮流。
他们对中国独特的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感兴趣,中国文化倍受世人的瞩目,一股汉语热扑面而来,中国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也急需推广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因此诞生了孔子学院这特殊的海外教育机构。
孔子学院的出现肩负着汉语培训与文化交流的任务,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架桥梁。
孔子学院使中华文化近距离地走到了西方眼前,零距离接触使外国受众在自己国家就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同时中国热也伴随着文化的深入影响而在西方持续升温,从孔子学院繁荣发展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孔子学院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从营销学的角度出发,以市场运作的相关原理和方法为指导,提出了对孔子学院进行连锁化经营的观点,旨在打造一条以孔子学院为主体的产业链。
一、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和建设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一)孔子学院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
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借鉴英国文化委员会、法、德、西等国歌德学院、法语联盟、塞万提斯学院等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取名为“孔子学院”。
几年来,孔子学院建设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接近三百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美国人为何欢迎孔子学院
2008-5-8 阅读897次本站网友勺子发表【字体:大中小】上一篇<<>>下一篇
中南民族大学与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合办的孔子学院开学活动现场。
4月中旬,在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歌舞声中,中南民族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普拉特维尔校区合办的孔子学院开学了。
这也是我国民族大学在美国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
当地学者撰文指出,开办孔子学院就是在搭建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世界共建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仅美国就有42所。
“这里的4月,属于中美孔子学院”
4月12日的美国威斯康星州普拉特维尔小镇,瑞雪飞舞,彩旗飘扬。
一曲《国风》,韵律古朴典雅;一群舞者,舞步曼妙空灵……一场展现中国国粹的艺术盛会正在上演。
这是中南民族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简称UWP)合办的孔子学院开学仪式上的精彩一幕。
威斯康星州普拉特维尔小镇是一个拥有2万人的大学城,别具东方神韵的孔子学院开学仪式,吸引了众多当地居民前来参与。
为了让孔子学院顺利开学,UWP校区做了周密的安排:10点召开孔子学院第一次理事会,15点邀请州里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人士举行鸡尾酒会。
12日正值“国际文化日”,UWP在学校礼堂举行了600多人参加的盛大庆祝晚宴。
中美大学生同台表演,孔子学院开学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国际文化夜结束,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随后几天,中南民族大学艺术团的表演,在威斯康星州刮起了一阵阵“中国旋风”。
“作为孔子学院开学典礼的创新之一,艺术表演可以更形象地表现中国文化,增强文化的吸引力。
”中南民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阮志坚说。
在美期间,大学生艺术团为孔子学院开学作了数场专场演出,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魅力。
别样的开学仪式、精彩的中华民族舞蹈以及精湛的武术表演吸引了大批美国人,并让他们对中国文化艺术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UWP的一位教师激动地告诉记者:“这里的4月,属于中美孔子学院。
”
美方各界人士共商孔子学院发展大计
4月12日上午,UWP召开了第一次孔子学院理事会正式会议,参会人员分别来自多个领域。
与会人员中,不仅有美国联邦政府官员的代表、州公共教育负责人,而且还有工商界人士和普通市民。
“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各方面的支持,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商人、市民等各个群体对中国文化的不同需求。
”孔子学院美方院长范布伦说。
“可以将网络教学、远程教育与面授结合起来,在教学手段方面,教授成人要注意时间安排上的灵活,学生教学要注重教材和教学方式的趣味性。
”UWP一位教师提议。
UWP还对其他州作了一些调查:一些美国居民对中医药、中式饮食、太极等课程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
“太极、二胡、古筝教学,在北卡罗莱纳的孔子学院很成功。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根据学习对象不同,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经济政治结构、中国传统习俗与信仰、中国旅游、中国饮食等课程;而堪萨斯大学的孔子学院根据人们在旅游、学习、研究等方面对汉语的不同需求,将汉语从易到难分六级进行教学。
各校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
”主持会议的孔子学院项目负责人玛丽兰分析了美国其他孔子学院的经验。
“有的孔子学院还设立面向公众的…成人班‟,面向商家的…商务班‟以及面向儿童开设的…启蒙班‟,效果很好。
”范布伦补充说。
“威斯康星州的教育系统是美国第一流的,大学校区有13所,私立高等学府21所,中小学教育1500多个校区,向学生推广汉语将会有很大的空间。
”公共教育负责人向大家介绍。
威斯康星州亚洲市场负责人Barid则提出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建议:威斯康星州到中国领养小孩的家庭很多,他们对中文很感兴趣,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可以考虑采取家庭夏令营的方式进行汉语推广教学。
“我们6月份将举办…孩子们的大学‟活动,会组织中小学生到孔子学院体验汉语文化,促进汉语教学。
”范布伦说。
据他介绍,孔子学院的课程计划安排得很详细,“首先逐步增加语言教学点,接着让汉文化进入大学、社区、中小学课程,使之发展成为学历教育,最后建立汉语水平测试(NHK)考点。
”
美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需求正日益增强
UWP为什么对合建孔子学院那么积极?范布伦解释说:“全世界共有200多所孔子学院,其中美国就有40多所,这说明美国很重视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搭建了一座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美国人在孔子学院学习中国文化,中国则通过办孔子学院感受美国文化。
”
范布伦告诉记者,中国有几亿人在学英语,这为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
他本人非常欣赏中国文化,他回忆说自己2001年到中国感受最深的是,中国人把友谊放在了第一位。
他认为,21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美国人只有更好地了解中国,才可能获得更多的竞争和就业机会。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需求日益增强,学习汉语正日益成为美国青年人的好选择。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从三个方面向记者谈了对孔子学院的看法:一、孔子学院不仅仅要推广汉语教学,更要向世界传递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最先进的民族文化精神;二、建立孔子学院一定要考虑合作学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合作学校的地位及影响;三、应吸取孔子学院母校培养留学生教学的经验,改变留学生教育观念、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多元文化的交流手段,促进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与传递。
同时,拓荒者们也正在紧张地关注着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
“我们不能只要有需求就开课。
中国文化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但是它同一切文化一样,有精华也有落后的地方。
我们在传播的同时一定要有所取舍,传播那些代表当今中国的先进文化。
”阮志坚说,“孔子学
院不仅要做好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而且对海外华人以及华裔的汉文化教育,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