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经络的方向和顺序
- 格式:docx
- 大小:189.61 KB
- 文档页数:7
十二经络拍打全套教程
以下为十二经络拍打全套教程:
1. 头部经络拍打:用掌根轻轻拍打头部,按照前额、太阳穴、后脑勺、颈部的顺序进行拍打,每个部位拍打约30秒钟。
2. 肩部经络拍打:用掌根和手指在双肩上部进行轻拍,从前到后、从上到下地拍打,每侧肩部拍打约1分钟。
3. 手臂经络拍打:用拳头轻轻敲击手臂的外侧,从肩关节到手腕,再反方向敲击,每侧手臂拍打约1分钟。
4. 胸部经络拍打:用掌根轻轻拍打胸部,从上到下,从中间向两侧扩展,每次拍打约30秒钟。
5. 腹部经络拍打:用双手的掌根轻拍腹部,从上到下,顺时针方向进行拍打,每次拍打约1分钟。
6. 背部经络拍打:用掌根轻轻拍打背部,从上到下,从脖子到腰部,再反方向进行拍打,每次拍打约1分钟。
7. 臀部经络拍打:用掌根轻轻拍打臀部,从上到下,从中间向两侧扩展,每次拍打约30秒钟。
8. 腿部经络拍打:用手掌和手指在腿部进行轻拍,从大腿到小腿,再反方向进行拍打,每条腿拍打约1分钟。
9. 足部经络拍打:用掌根和手指在足部进行轻拍,从脚踝到脚底,再反方向进行拍打,每个脚拍打约1分钟。
10. 重复以上步骤:根据个人需要,可以重复以上步骤多次,
以增强经络的刺激效果。
11. 注意事项:拍打时力度要适中,不能过激,以免造成伤害。
如果有不适或疼痛感,应该停止拍打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12. 拍打频率:一般可以每天进行数次拍打,每次5-10分钟,
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经络通畅的效果。
注意:本教程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指导,请咨询专业医生或按摩师。
经络循行方向歌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决,侠白之下是尺泽,孔最下行接列缺,曾有经渠与太渊,鱼际少商如韭叶。
手阳明大肠经手阴归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复温溜,上廉下三里长,廉手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手肩髃巨骨当,禾髎接,鼻旁天鼎扶突口五分是迎香。
足阳明胃经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颊车对,下关头维和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连乳根,不容承满梁门起,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穴,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跳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又次内庭历兑穴,大趾次趾之端中。
足太阴脾经足太阴经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太白公孙咸,商丘三阴交可求,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开,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天溪连,胸乡周荣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手少阴心经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存。
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数,腕骨阳谷养老强,支正小海外辅肘,肩贞臑俞结天宗,臑外秉风曲垣首,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巧与天容偶,锐骨之尖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穴六十七,睛明内眦陷中取,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等半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后,天柱后际大筋旁,第一大抒二风门,三椎肺俞四厥阴,俞心五督俞六膈俞七,九肝俞俞十胆俞仔细寻,十一脾俞十二胃俞,十三三焦十四肾俞,俞十五气海俞大肠俞十六,七八关元俞小肠俞分,十九膀胱俞廿中膂俞,廿一椎旁白环俞生,上髎次髎中复下髎,八髎髎骶后八孔当,会阳尾骨端外取,附分挟脊第二行,魄户膏肓及神堂,譩譆膈关魂门当,阳纲意舍与胃仓,肓门志室续胞肓,二十一椎秩边场,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到委阳,委中合阳承筋乡,承山飞扬踝附阳,昆仑仆参申脉忙,金门京骨束骨接,通谷至足阴小趾旁。
脸部经络按摩减肥法脸部其实是全身减肥中很重要的一个减肥部位,因为就算你有一副苗条的身材,却有了一张大圆脸,这张脸也会把你的身材给掩盖的,大脸不仅会显现你的年龄更会消弱你本身的气质,所以脸部减肥很重要,脸部减肥的方法有好多,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个不一样的瘦脸方法“脸部经络按摩减肥法”。
一、脸部经脉经脉按摩方法有良效的原因?人体有12个经脉和顺着经脉连着的360个穴位,一般穴位主要和心脏、胃、肝等内脏器官连接。
经脉按摩就是刺激与脏器连接的穴位,以此间接缓解疼痛。
特别是,按摩脸部的穴位的话,可以松弛僵硬的肌肉,表情变得柔和且脸色变好,还可以祛除脸上的脂肪,变成瘦瘦的鹅蛋脸型。
除此之外,还可以缓解胎记、雀斑、痘痘等皮肤问题。
二、过敏性皮肤应该避免刚开始做经脉按摩时,会出现一,两次脸部浮肿的情况,这是由于体质变化的过程,因此不用过于担心。
特别是对毛细血管细,常常出现红丝的人如果坚持做经脉按摩的话,提高皮肤和血管的功能,改变红脸症状。
但是如果皮肤过敏的人不要去做,因为这会更加刺激皮肤。
三、经脉按摩法1、在经脉按摩前,先大力的揉搓双手掌心,大约50次左右,使手心温热,能促进脸部血液循环,达到更好的瘦脸效果。
2、一只手掌放在额头侧,斜向45度角,搓整个额头10遍,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
3、双手手指尖放在额头最上部的边缘,上下反复按摩约10次。
4、双手中间三指的指腹轻轻按在太阳穴部位,各往前、往后做连续画圈动作,做10次。
5、双手食指与中指按在颧骨正中央,往前、往后做转动,重复10次。
6、双手手掌放在颧骨旁边,往前、往后做转动,再用手掌用力按摩,做10次。
7、双手手掌放在颧骨下方,往脖子方向做推动按摩。
8、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太阳穴部位,往前、往后转动,重复做10次。
9、双手手掌轻轻覆盖着颧骨上方、中央和旁边,做画圈按摩。
10、双手手掌放在鼻子两旁,往颈部方向做推动按摩,重复5-10次。
以上就是脸部经络按摩减肥法,此方法属于一种中医疗法,只要你按着介绍的方法去做,肯定能紧实你的脸庞,达到小脸的效果,脸部减肥是一个很花时间的减肥部位,所以想要有张美美的瓜子脸的美眉们,千万不要怕费事啊,一定要坚持下去哦。
⾃⼰如何简单疏通经络⾃⼰如何简单疏通经络揉⼿的后溪⽳在桌⼦的边沿上,⽤⼿的⼿腕关节来回滚动,可以起到刺激的作⽤。
这个只需要每天抽出三分钟来揉,长期下来的话,可以让颈椎、腰椎有⽐较好的疗效。
⼿拍肘窝肘窝那⾥有⼼包经、⼼经、肺经三条经络经过,所以拍打肘窝可以让⼈体排出肺和⼼的⽕⽓和毒素。
拍的时候,⼿要放轻松,每个胳膊拍到5分钟左右,就会看到有青、红、紫等等不同颜⾊的毒素出现,颜⾊越深就代表毒素越多。
按印堂⽳对着印堂⽳,按⼀下⼜放开,这样算⼀下。
⼀次⼤概按40下左右,这样可以改善内分泌,⼼脑⾎管功能。
按压膀胱经坐在⽔平的地⽅,双腿伸直,⽤双⼿向前伸,知道⼿够到膀胱经为⽌。
⼀次做15分钟-30分钟起。
做瑜伽蝴蝶式长期坐办公室的⼈⼉回家后可以回家做下这个动作,⽤⼿抓住脚尖,然后膝盖向两侧打开,腰要挺直,然后两个膝盖上下向地板摆动,⼀次做10分钟左右。
坚持下来可以促进⼈体⾻盆的⾎液循环,也可以改善⾝体的柔韧度。
站⽴提肩松膀⾝体站直,双⼿紧贴⼤腿两侧,然后双肩提起,会感觉到肩膀有拉伸的feel,保持这个感觉15秒钟,然后放松肩膀,再做⼀次。
双臂向上拉肩膀同样⾝体站直,双⼿向前往上,伸到头部后⾯,保持这个动作10秒钟,然后放松,再做⼀次。
虽然在做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很痛,但做完后肩部会很舒服。
拉伸脊椎运动坐在凳⼦边沿上,双腿向上抬起30度左右,然后双⼿向上往后拉伸,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放松,再重复做⼀次,这样可以缓解背部疲劳。
按摩脸部每天早上起来或者睡觉前,双⼿互搓,直到发热,然后搓揉脸部60次,在上班过程中眼睛疲劳也可以做。
缓解肩痛加减肥拿⼀⽀擀⾯杖或者形状差不多的棍⼦,放在脚下来回的滚动,像擀⾯⼀样,,每天坚持。
有个⽳位在脚上,却可调理消化不良提到“太⽩”⼆字,⼴⼤⽼百姓第⼀印象就是古代的星宿名,此星象主杀伐,有平定叛乱,安邦定国的作⽤,⽽中医的“太⽩⽳”也取名于此。
其中“太”指⼤的意思,“⽩”是五脏中肺的主⾊。
经络按摩方向的注意事项下面几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穴位和经络的按摩手法和敲击方法。
一、穴位的按摩。
我们日常按摩的保健穴位有:百会、太阳、风池、劳宫、内关、养老、足三里、涌泉、太冲、太溪、合谷、膻中等穴位,其中合谷、足三里、涌泉、内关称为四大养生穴。
穴位的按摩方法有两个注意点:一是力度轻重。
轻为补,重为泻。
二是点按的方向。
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三是与呼吸的关系。
呼气时按,吸气时松。
二、经络的敲击。
我们最常敲击的经络有:心包经、胆经。
此外,根据需要也可以敲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肝经、三焦经、脾经。
心经多用拨的手法,肾经多用疏道的手法。
膀胱经在背后的部分自己无法调理,委中往下一段自己可以按揉。
经络敲击也有两个注意点:一是力度轻重。
轻快短为补,重慢长为泻。
二是敲击的方向。
顺敲为补,逆敲为泻。
那么,经络敲击的顺逆如何判断?经络以起点为依据,可分为手经和足经。
手经和足经都又分为阳经和阴经。
以下可以清楚地判断经络的顺逆和补泻。
由上到下由下到上手阳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逆/泻顺/补手阴经、肺经、心包经、心经顺/补逆/泻足阳经、胃经、胆经、膀胱经顺/补逆/泻足阴经、脾经、肝经、肾经逆/泻顺/补如手厥阴心包经为手阴经,对照上表,由上到下敲为顺,是补手法。
由下到上为逆,是泻手法。
其他经络,同理类推。
(注:该表已乱,另有一口诀方便大家记忆: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足之三阳头外足,足之三阴足内腹!)三、几个注意点1、心包经一般为补,夏天心火旺的时候可以逆敲,泻心火。
2、实症为补,虚症为泻。
如治小儿近视,为虚症,肝开窃于目,应该泻法敲肝经。
便秘,应该泻法敲大肠经。
感冒,要泻法敲肺经。
3、肾经任何时候只能补,不能泻。
对照上表,应该由下往上敲或者疏通。
4、一些深入肌肤的穴位,即使补法也要用力按。
如足三里,风池,昆仑。
5、胆经多从上往下敲,用补法。
但在大腿部肌肉发达,补法也是得用力,主要是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等穴位要用一定的力度敲击。
打通腿上六条经络的简单方法人体经络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是人体内部的能量系统,负责运输气血和调节身体的功能。
腿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之一,包含着六条经络:肾经、膀胱经、胃经、胆经、肝经和脾经。
打通腿上的这六条经络可以提高腿部的血液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下面将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帮助打通腿上六条经络。
1.捶打肾经肾经是人体的主要能量储存库,位于腿部内侧。
捶打肾经可以帮助激活经络和血液循环,增加能量的流动。
具体的方法是:用力用拳头拍击腿部内侧,由膝盖向上拍打到腹股沟,然后再从腹股沟向下拍打到膝盖。
每天进行几分钟,可以在起床后和睡前进行。
2.推拿膀胱经膀胱经是连接脊柱和腿部的经络,掌握推拿膀胱经的方法可以促进体内能量的流通。
具体的方法是:用手指顺着膀胱经的路径进行按摩,从脊柱两侧一直按摩到脚底。
可以选择按摩器或者用手指进行按摩,每天按摩几分钟即可。
3.踩踏胃经胃经是人体的能量消化和吸收的通道,合理踩踏胃经可以帮助提高胃部的功能。
具体的方法是:用脚踩踏地面,尽量用力踩下去,将踩踏力集中在脚掌的前部和中间部位。
每天进行10-15分钟,可以在早晨和晚上进行。
4.晃动脚疏导胆经胆经是调节情绪和身体平衡的重要经络,晃动脚可以帮助疏导胆经的能量。
具体的方法是:坐在椅子上,将双腿伸直,用力用脚脚尖向前踢腿,然后再晃动脚尖。
每天进行几分钟,可以在中午和下午进行。
5.旋转脚踝开通肝经肝经是人体的调节能力和血液循环的通道,通过旋转脚踝可以帮助开通肝经的能量。
具体的方法是:坐在椅子上,将一个脚踝抬起来,然后用手慢慢旋转脚踝,先顺时针旋转,再逆时针旋转。
换另一个脚踝进行相同的动作。
每天进行几分钟,可以在早晨和晚上进行。
6.轻拍脚底激活脾经脾经是人体的消化和免疫系统的通道,通过轻拍脚底可以帮助激活脾经的能量。
具体的方法是:坐在椅子上,将脚底放在地面上,用手掌轻轻拍打脚底,从脚跟向前拍打到脚尖,然后再反方向拍打回来。
十二经络循行顺序口诀十二经络循行顺序是中医经络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掌握十二经络循行顺序对于了解人体经络系统的运行规律、诊断疾病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口诀的方式来介绍十二经络的循行顺序。
口诀手阳明,足阳明,手太阳,足太阳。
手少阳,足少阳,手厥阴,足厥阴。
手少阴,足少阴,手太阴,足太阴。
解析1.手阳明:起点于手指的最短指端,沿手臂内侧上行至前额发际,然后沿面颊下行至鼻旁,最后至内眼角。
2.足阳明:起点于足大趾的最短趾端,沿脚背上行至膝盖前部内侧,然后向下沿大腿前部外侧过膝关节,最后至鼻翼两旁。
3.手太阳:起点于无名指的最短指端,沿手臂后侧上行至头部后部发际,然后沿头皮前缘下行至太阳穴,最后至外眼角。
4.足太阳:起点于小趾的最短趾端,沿足背向上后内侧至头部后部颈项交界处,然后沿头皮前缘下行至太阳穴,最后至内眼角。
5.手少阳:起点于食指的泄泻穴,沿手臂外侧上行至头顶旁,然后经过耳前及耳后走向项后,最后至外眼角。
6.足少阳:起点于足小趾外侧(临泣泪溪穴),沿足外侧上行至头部顶部,然后沿头皮后侧下行至耳后,最后至内眼角。
7.手厥阴:起点于中指的少冲穴,沿手臂内侧上行经肘窝,然后向上通过腋窝,最后至前胸交界处。
8.足厥阴:起点于足大趾次趾与足趾根部交界处,沿脚背内侧上行经踝窝至小腿内侧,然后经过内踝向上通过腘窝,最后至腹股沟。
9.手少阴:起点于小指的心俞穴,沿手臂内侧上行至心口,然后通过腋窝后至乳房内下方。
10.足少阴:起点于足小趾内侧(悬钟穴),沿足内侧上行至下腹,然后向上穿过腹股沟,最后至胸前中线上方。
11.手太阴:起点于大指的商阳穴,沿手臂内侧上行通过腋窝,然后经过肩井穴向下至前胸。
12.足太阴:起点于足大趾(太白穴),沿脚内侧上行经脚踝至小腿内侧,然后向上穿过膝关节,最后至胸前中线下方。
总结通过口诀的方式介绍了十二经络的循行顺序,每一经络都有其起点和终点,并且沿途会经过一些特定的穴位。
了解十二经络的循行顺序是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今天看了程氏针灸传人程凯博士教大家的补脾方法。
知道顺着经络的走向方向是补,反之是泻。
脾经从下脚下向上走是补的方向,所以补脾的朋友一定要找准方向。
具体方法:顺着脾经的方向,从三阴交开始,到阴灵泉结束,逐步稍微用力点按,方向一定不要错,因为这个方向是补脾,反之就起不到补脾的作用了。
双腿都要点按。
时间在30分钟左右效果就很好了。
补脾经的操作方法,从足的内侧三阴交这个穴位开始,沿着小腿胫骨的后方由下向上依次点按,记住是由下向上依次点按,一直点到你的膝关节以下胫骨的后方这个位置,这个穴位叫“阴陵泉”,由下向上依次点按,点按多少次?由下向上大概至少需要5-10遍,然后换另一条腿。
这个方法很简单,看电视时或聊天时,就可以这样点按这个穴位。
我们点按的时候最好把拇指指尖立起来点按,力量稍微强一点。
如果点按的时候发现某个地方有明显的疼痛感或刺痛感,要小心了,小腿中间这一段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刺痛感的话,或者感觉有咯噔咯噔节节状的东西,就代表了你的盆腔可能有炎症,比如有子宫宫颈炎症、有盆腔炎症,这些炎症就会反映到这里。
治疗的方法就是在这个地方做一些刮痧,或者使用一些点揉的方法,在这个疼痛的痛点局部多做刺激,可以局部治疗这种病症。
按摩“关元穴”的方法我教给大家另外一个方法叫做“摩关元”的方法。
摩关元的操作,第一步,将你的双手掌心相对,掌心的地方叫劳宫,劳宫对应着你的心,心又主血脉,所以这是和血脉密切相关的穴位,把两个手的劳宫相对,然后快速摩擦,直到掌心发热、发烫为止,然后迅速把发热的掌心放到你的肚脐下方四指的位置,温热的掌心就会温热你的肚脐的下面关元的位置,这也叫做先后天相交,或者心肾相交的方法。
用温热的掌心刺激这个部位,然后迅速地再去做小范围的摩动,摩动的时候,手指努力翘起,也就是掌心向外,用掌心去摩动你的关元穴,快速摩动,这样会让你的关元穴在2-3分钟出现一个发热的情况,这种热的感觉会由外向内渗透,坚持到3分钟以上。
有人会说这么操作手太累了,那你换一只手,左右手无所谓,顺时针、逆时针无所谓,这样操作3分钟以上,这种热的力量会由外向里渗透,里边就会出现一种温热的感觉,发散开来,这种感觉有的人会形容就像冬天里的暖阳一样,照在你的腹部,你的腹部就会有一种温热发烫的感觉。
单式手法一、推法(一)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二)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推法(三)分推法又称分法。
用两手拇指指面或桡侧,或食、中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作分向推动,或作“八”形推动。
(四)合推法又称合法。
用两拇指螺纹面自穴位两旁向穴中推动合拢,此法动作方向与分法相反。
【动作要领】1.推法操作时上肢放松,肘关节自然屈曲,直推拇指或食、中指指间各关节要自然伸直,不要有意屈曲,旋推拇指接触面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不稳。
总之,主要是腕、肘、肩关节和掌握关节活动要协调,方能达到轻柔着实的效果。
2.直推和分推时必须要始终如一,呈直线单行方向;旋推时着力面要呈螺旋型。
3.推动穴位时,动作须有节律性,用力均匀柔和,动作协调深透。
4.操作频率每分钟120~200次。
【临床应用】1.本法具有祛风散寒、清热止痛的双重功效,且能通经活络,广泛应用小儿的头面、上肢、胸腹、腰背和下肢部穴位的“线”状和“面”状穴位。
2.操作时,一般都辅以葱姜汁、酒精等为介质,以防小儿在施推时皮肤破损,并能加强推拿手法的疗效。
3.根据病情需要,注意掌握手法的方向、轻重、快慢,以求手法的补泻作用,达到预期的疗效。
4.推法是从摩法中演变而出,但比摩法运法为重,而较揉法轻,所以旋推法与指摩法极为相似,但有区别,须严格分开,而分推法又不同于摩法,操作时需准确掌握运用。
二、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
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内收,并持续的揉捏动作,称拿法。
拿法可单手进行,也可双手同时进行【动作要领】1.操作时,肩臂要放松,腕掌要自然蓄力,用拇指面着力。
2.拿时,提拿揉捏动作要连绵不断,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临床应用】1.拿法刺激较强,本法具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开窍醒神的作用。
临床上多用于急救和急性病症。
常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穴位,治疗外感头痛,项强,四肢关节及肌肉酸痛。
推经络的方向和顺序
推经络的方向和顺序。
我们人体有着非常多的经络,推经络是需要根据一定的方向和顺序来推的,这样是推经络的正确方法。
接下来就带大家了解推经络的方向和顺序的相关内容。
推经络的方向和顺序1
第一、日常保健拍打的一个原则,要顺着经络的走向来拍打。
我们知道,手的三条阴经是从内脏到手的,这是经络的运行方向。
而手的三条阳经是从手走到头面部。
而脚上的三条阳经是从头部走到脚,而脚上的三条阴经是从脚走到腹部。
所以啊,顺经为补,逆经为泻。
还是以手少阳三焦经来举例子。
手少阳三焦经,他是从手走到头部的。
所以补益阳气,你就要从手往肩部的方向拍打,这叫顺着经络,才能补充阳气。
这就像一条河流一样你要顺着河流运行的方向,顺着气血运行的方向,让气血顺着经络,越来越气势充足,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三焦经的拍打方向你搞明白了,那么其他经络的方向也是同样的道理。
手臂内侧有手三阴经,应从肩膀的方向往下、往手的方向拍;
手臂外侧是手三阳经,那就应该从下往上拍,就是从手指的方向往肩膀的方向;
双腿外侧是足三阳经,要从上往下拍,就是从大腿往脚的方向拍;
双腿内侧是足三阴经,要从下往上拍,就是从脚的方向往大腿的方向拍。
这就是养生保健经络拍打的顺序。
咱说你要给小狗捋毛,你不得顺着毛捋嘛,这样她才能感觉到舒服呀,你不顺着毛捋,你非得呛着他,他不咬你才怪呢。
现在网上一些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文章,抄来抄去,他自己都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所以呀,你千万别被那些乱七八糟的所谓的大师误导了。
第二,顺着经络拍打是指保健养生的拍打。
如果是治病,还有个讲究,虚证要补、实证要泻。
你比如说有些人他的头晕失眠,或者是内分泌失调,或者脾虚乏力,这些情况就要顺着经络来拍打。
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情况有时候需要逆着经络来拍打,当然也不是绝对。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些疾病往往是经络的某一个点,或者是一条经络多个地方堵塞
了。
这个时候我们拍打的方向就要有顺有逆,上下结合。
就好比这个河流堵塞了,我要从上面给他疏通疏通,然后从下面给他疏通疏通,这样才能更好的把它疏通了,疾病就缓解了。
各位看官,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大河在上一篇文章中也写了,拍打的顺序没有绝对的顺逆。
换句话说也就是,你从上往下拍的和从下往上拍的,并不是绝对的。
大河经常是对经络来回按摩的。
是要根据你的目的是保健或者是治病的不同来决定。
所以说拍打的顺序你没搞对倒还影响不大,而拍打的时间是最重要的。
第三、我们再谈一谈经络拍打的时间
现在很多人都熟悉子午流注了,所以什么时辰哪条经络开始当令,这是非常明确的。
但是问题是并不是说哪个时辰,哪条经络正当令,就应该拍打哪条经络。
这是错误的。
举个例子说,我们现在大家都熟悉的敲胆经。
胆经的当令是子时,也就是夜间的11:00~1:00.。
如果按照网上的说法,敲三焦经是9:00~11:00的话,那么敲胆经就应该在11:00~1:00的时间来拍打才比较好。
但是事实上,你见过谁在晚上11:00~1:00的时间来敲胆经的?哪一个古代的养生大家在晚上这个时间来敲胆经呢?
在当令的时间来敲那条当令的经络,那纯属是想当然。
所以一般来说,在晚上都不宜按摩,这个时候按摩的目的是引火归元,不宜催动经血妄行。
所以晚上我们经常按摩的是涌泉、三阴交这些穴位。
通过按摩,让气血安静下来,让气血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样才能保证第2天有足够的能量,来供应全身机体脏腑的功能。
真正的.按摩是在白天上午进行,这才顺应一身的阳气,一日的阳气运行的规律。
还有一个办法可以检验。
就是你可以坚持一段时间,在晚上子时的时候敲胆经。
你可以试试不出一个月的时间,你必然会感到身体的健康状况是越来越差了。
有的人按摩了很久,身体却越来越差,就是因为被一些花里胡哨的错误的谬论误导了。
经络的按摩说简单也简单,如果要是说复杂的话也非常复杂。
比如说我们要有针对性的按摩一些重要的穴位。
比如说,心肺疾病可拍打两肘肘窝,肝脏有问题可以拍打两腋下,脾胃可拍打两侧大腿根部,肾虚肾脏问题可多拍打膝盖后面的腘窝。
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多拍打八虚的地方。
推经络的方向和顺序2
第一步要从疏通膀胱经入手。
为什么要从膀胱经入手呢?先观察一下膀胱经巡行的路线和穴位的名称,膀胱经从头走足,贯穿人体,在人体背部有连着各个五脏六腑的俞穴,这些俞穴是五脏六腑映射到膀胱经上的排毒通道,也就是说疏通膀胱经可以顾及到五脏六腑,无论你身体什么问题什么毛病,特别是慢性病,只要疏通膀胱经,就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第二步就是肾经、肝经、脾经、心经。
第二步是重中之重。
如果能疏通第二步,人马上就要得到了健康,为什么把这四条经络放在一起,中医讲肝肾同治,有肝病的基本都是因为肾不足以养肝木,肾水不足,又会导致不能压制心火,而且肾与心同属少阴经。
另外肾乃先天之本,也就是说肾就是人体冉冉的小太阳,如果这先天之本的小太阳陨灭了,那么人生也就走到了尽头。
所以这万病都可以从肾上找到根源,所以第二步一定是以肾为主。
因为肾经、肝经、脾经都在腿内侧,一般情况都是这三条经络可以一起疏通。
第三步,心包经。
这条经络放在这里是因为心脏病一般发病较晚,很多人可能到晚年才会有症状显示出来,所以可以暂且放在第三步进行调理。
但如果
有的人心脏病很明显,就要提前按摩心包经了。
其他的经络日常可以作为辅助作用。
如果时间富裕,可以再疏通其他经络,比如您想美容或者有胃病,那就多疏通胃经。
这里拿胆经为例,有人按摩了肝经以后可能会起痘痘。
这是就要按摩胆经以疏肝郁了。
还有人按摩胆经后头痛,那就是肝郁赶到了三焦经,再推拿一下三焦经就会好了。
所以,发现浑身经络都有痛点的时候,不妨试试全身经络推拿是非常好的。
推经络的方向和顺序3
手臂上的经络的方向都是从上到下吗
循行经过手臂的经脉有6条,分别是循行于臂外侧面(皮比较厚、暗)的三条阳经,和臂内侧面(皮比较白嫩)的三条阴经。
经络理论中,“上下”指人直立状态,双手自然下垂、双腿自然并拢时的上和下。
这样的描述虽然容易理解,不过不够准确。
可以加入手、头、足来细化描述。
三条阳经起于手指指端,走前臂、大臂外侧上行至肩部,经过脖子侧面到头面部;
三条阴经起于胸腹中,从腋下走向大臂、前臂内侧面,止于指端。
简言之:手三阳从手走头(下到上),手三阴从胸走手(上到下)。
同样,循行经过腿、足的经脉称为“足经”。
足三阳从头下行经过躯干,走大腿、小腿外侧面,下行到脚趾;足三阴从脚趾上行,经过小腿、大腿内侧面,上行至胸腹。
简言之:足三阳从头走足(上到下),手三阴从足走腹胸(下到上)。
刚好和手经互换。
经脉循行方向主要依据临床按摩、针灸的经验来看吧。
其实通常保健而言,注意刮痧、按摩的时候沿着上述方向单向操作就好。
这样病人会舒服很多的。
临床上顺逆施术还有补泻功效,这个具体可以参考针灸、推拿、经络理论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