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 格式:docx
- 大小:25.91 KB
- 文档页数:2
大学课程《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2.显性成本3.隐性成本4.经济利润5.正常利润6.不变成本7.可变成本8. 总成本9.平均成本10 .边际成本二、选择题:(含单选和多选)1.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1年之内 B.2年之内 C.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D.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成本的时期E.以上均不正确2.固定成本是指( )。
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B.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C.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 D.厂商支付的工资3.下列项目中可称为可变成本的是( )。
A.高层管理者的薪金B.生产工人的工资C.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D.库存费用E.原料、燃料方面的支出4.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
A.5元B.10元C.15元D.20元E.以上均不正确5.如果生产10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100美元,第11单位的边际成本是21美元,那么:( )A.第11单位产品的TVC是21B.第10个单位的边际成本是21C.第11单位的平均成本是11D.第12单位的平均成本是126.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固定成本的是( )。
A.土地的租金B.折旧C.财产税D.营业税7.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
A.增加B.不变C.减少D.有可能增加,有可能减少E.以上均不正确8.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
A.在开始时减少,然后趋于增加B.一直趋于减少C.一直趋于增加D.不变E.在开始时增加,然后趋于减少9.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可变成本( )。
A.先减少后增加B.先增加后减少C.按一定的固定比率在增加D.保持不变E.不按一定的固定比率在增加10.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后( )。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B.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C.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D.MC′>MP′E.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11.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一定( )。
一、名词解释机会成本沉没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成本函数短期总固定成本短期总可变成本短期边际成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二、选择题1、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D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2、经济学中,生产的机会成本等于()A、显性成本+隐性成本B、显性成本+社会成本C、会计成本+隐性成本D、社会成本+隐性成本3、以下关于正常利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常利润是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所支付的报酬B、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C、正常利润是显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D、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4、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A.如果连续的增加某种商品的产量,它的机会成本将递增B.短期平均成本呈现为“U”型,是由于机会成本递增C.经济分析中厂商的生产成本与机会成本这两个词是同义词D.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上学而不是工作,那他的机会成本等于学习期间的学费5、短期可变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A、不断上升B、不断下降C、先上升再下降D、先下降再上升6、当边际成本达到最低点时()A、平均成本曲线呈现递减状态B、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呈现递增状态C、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D、总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7、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其对应的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定是()A、上升B、下降C、既不上升,也不下降D、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8、短期内边际产量最高点对应于()A、边际成本最低点B、平均成本最低点C、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D、平均产量最高点9、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现U型形状的原因是()A、边际效用递减规律B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C 、生产由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变动D 、生产的一般规律10、从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来看,在对应LTC 与STC 切点处有( A ) A .LTC=STC 且LAC=SAC,LMC=SMC B .LTC=STC 但LAC<SAC,LMC<SMC C .LTC=STC 但LAC>SAC,LMC>SMC D .LTC=STC 且LAC=SAC 但LMC ≠SMC11、以下关于边际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边际成本曲线下降时,总成本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下降 B 、当边际成本曲线下降时,可变成本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下降 C 、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总成本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 D 、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可变成本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上升12、若某个产量的长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但高于长期边际成本,则( ) A 、规模报酬处于递减阶段 B 、长期平均成本正在下降 C 、短期平均成本最小D 、短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三、判断题1、由于固定成本不随产出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平均固定成本也不变化。
1.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就可能越大;相反,越小。
3,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4,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2.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的关系。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1.当E d>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
2.当E d<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3.当E d=1时,销售收入和价格没有关系。
4.当E d=0时,降价使销售收入同比例于价格的下降而减少;涨价使销售收入同比例于价格的上涨而增加。
5.当E d=∞时,既定价格下,销售收入可以随着销售量的增加无限增加。
因此,厂商不会降价;涨价收益会减少为零。
3.简述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需求曲线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它的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形。
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要满足同一需求可以有多种商品供选择,在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消费者就会购买更多的这种商品以代替其他商品,因而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
反之,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称作替代效应另外,因为消费者的收入在一定时期内是既定的,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时候,消费者将感觉到实际收入下降而减少购买这种商品,因而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
微經計算題、簡答題1、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320.161403000STC Q Q Q =-++,反需求函数150 3.25P Q =-,求该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解(1)根据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SMC ,有:0.3Q 2-12Q+140=150-6.5Q整理得 3Q 2-55Q-100=0解得Q=-20(负值舍去了)所以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为Q=20.(2)以Q=20代入反需求函数,得:P=150-3.25Q=150-3.25×20=85所以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价格为P=85.2、设一厂商使用的可变要素为劳动L ,320.0136Q L L L =++,Q 是每日产量,L 是每日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单位产品价格是10美分,小时工资为4.8美元,求厂商每天要雇用多少小时劳动可实现利润最大 解:Q=-0.01L 3+L 2+36L MP L =-0.03L 2+2L+36P=0.1;W=4.80 -0.003L 2+0.2L+1.2=0P·MP L =VMP L =W解方程,得L 1=20/3,L 2=60。
当L=20/3时,dMP L /dL>0;当L=60时,dMP L /dL<0。
故最优解为L=60。
也就是说,厂商每天要雇佣60小时的劳动才能得到最大利润。
3、某国对新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1.2Ed =-,需求收入弹性 3.0Ey =,计算(1)其他条件不变,收入提高2%对需求的影响(2)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提高10%,2002年汽车的销售量为800万辆,求2003年的汽车销售量。
解:(a) 1.23% 3.6%Q P e Q P ∆∆=-=-⨯=- (b) 32%6%M Q M e Q M ∆∆==⨯= (c)12d M Q Q Q P M e e Q Q Q P M∆∆∆∆∆=+=-+ = 1.28%310%-⨯+⨯=20.4%于是得出销售量为800(120.4%)963.2⨯+=1、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2123U X X =,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21221221212112212212212121222123;6540203036203091239123888X U U MU X MU X X X I P X P X X X MU MU X X X P P X X X ∂∂====∂∂=+=+⎧⎧⎪⎪⇒⎨⎨==⎪⎪⎩⎩=⎧⎨=⎩=⨯⨯=解:(1)根据U=3X X 再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解得:将上述结果代入效用函数解得:U=3X (效用单位)2、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320.121510STC Q Q Q =-++试求:(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22322222550.34150.341555200.121510310552031079020.12150.12150.3415MR P AR d STC SMC Q Q dQMR SMC Q Q Q STC Q Q Q PQ STC SVC P AVC Q Q QMR Q Q Q Q =====-+=-+===-++-=⨯-====-+-+=-+⇒、(1)解:根据有:解得此时=利润为:()根据(=AR=P )=MC 有解得:Q=10P=5(3)P=SM 20.341510Q Q Q -+≥C=()(反函数)1、若消费者张某消费X 和Y 两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函数为U=X2Y2, 张某收入为500元,X 和Y 的价格分别为2元和5元,求张某的最优购买量。
第五章成 本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一、简答题1.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Q ),(K L f 的产量表:(2)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做出TP L ,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
(3)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w=200,完成下面的短期成本表。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4和MC 曲线。
(5)根据(2)(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解答:(1)补充完整的短期生产的产量表如表5—3所示。
2所示。
图5—1 总产量曲线 图5—2 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3)补充完整的短期生产的成本表如表5—4所示。
如图5—4所示。
图5—3 总可变成本曲线图5—4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5)从图形可以看出,当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上升,此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下降。
当边际产量低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下降,此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上升。
当边际产量上升时,边际成本下降,总产量上升,总可变成本以递减速率上升。
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此时平均产量最大而平均可变成本最小。
2.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 =Q 3-10Q 2+17Q+66,求: (1)指出该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固定成本部分;(2)写出下列函数:TVC(Q)、AC(Q)、AVC(Q)、AFC(Q)、MC(Q)。
解:(1)已知TC =Q 3-10Q 2+17Q+66,所以可变成本部分为 TVC =Q 3-10Q 2+17Q ,不变成本部分为TFC =66 。
(2) 平均成本函数为:AC =TC Q =Q 2-10Q +17+66Q平均可变成本函数为:AVC =TVCQ=Q 2-10Q+17平均不变成本函数为:AFC =TFC Q =66Q,边际成本函数为:MC(Q)=TC ′(Q)=TVC ′(Q)=3Q 2-20Q+173.下面是一张某厂商的LAC 曲线和LMC 曲线图。
一、名词解释题1.总产量(TP)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公式为:TP=f(L,K)2.平均产量(AP)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公式为:AP=TP/Q3.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公式为:MP=△TP/△Q4.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4.边际成本(T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公式为:MC=△TC/△Q5.总收益(TR)是指厂商销售一定产品所得的全部收入。
公式为:TR=P×Q6.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AR=TR/Q7.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
公式为:MR=△TR/△Q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9.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当不断地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时,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投入所须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少,即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11.生产扩展线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
12.短期总成本(ST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全部支出。
包括短期总不变成本(STFC)和短期总可变成本(STVC)。
即STC=STFC+STVC13.短期平均成本(SA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成本。
包括平均不变成本(SAFC)和平均可变成本(SAVC)。
SAC= SAVC +SAFC。
14.短期边际成本(SM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公式为:SMC=△STC/△Q 。
15.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微观经济学》课程阶段练习二(第四章——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有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 )。
A.边际效用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C.总效用为零; D边际效用为负2、如果商品X对于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MRS小于X和Y的价格之比P(X)/P(Y),则()A、该消费者获得了最大效用;B、该消费者应该增加X的消费,减少Y的消费;C、应该调整X和Y的价格;D、该消费者应该减少X的消费,增加Y的消费;3、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D.可以比较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5、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
A.收入有时高,有时低; B.欲望是无限的;C.消费者人数是无限的;D.商品的数量是无限的6、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总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7、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
A.规模报酬有关;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C.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8、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
A.规模报酬有关;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C.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9、如果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么,该企业()A、应该增加其产量B、应该减少其产量C、必然获得经济利润D、必然处于亏损状态10、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当每增加1单位劳动()A、保持产量不变时,资本量减少较多B、保持产量不变时,资本量减少较少C、如果资本量保持不变,产量就会增加的更多D、如果资本量保持不变,产量的增加会更少二、判断题1、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小。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1、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类型:1.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
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
2.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
3.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称为缺乏弹性。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大于1。
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4.Ed=0,表明需求量为一常量,表明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
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
5.Ed=∞,表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
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购买欲望。
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
2.可替代程度。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
3.用途的广泛性。
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
4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
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
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1.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称为供给富有弹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名词解释1.稀缺答: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
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
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
”2.需求价格弹性答: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其公式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等。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补充练习第五章成本理论⼀、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机会成本是企业的⼀种成本,它可以衡量并反映到会计帐表中。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机会成本属于隐成本,可以⼤致衡量,但不能在会计帐表中反映。
2.根据西⽅经济学的解释,当经济利润为零时,企业的正常利润为零。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当经济利润为零时,正常利润⼤于零。
3.在短期内若企业的总成本函数为:STC=aQ+b,据此可判断固定成本为b。
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由短期总成本函数可知,b不随企业的产量的变化⽽变化。
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了当⼀种投⼊要素连续增加时,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最终必是递减的。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必须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才会如此。
5.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并且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只有在长期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才是如此。
6.长、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形,都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短期如此,长期是由规模经济造成的。
7.长期总成本曲线上的每⼀点都与短期总成本曲线上的某⼀点相对应,但短期总成本曲线上并⾮每⼀点都与长期总成本曲线上的某⼀点相对应。
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长期总成本线是短期总成本线的包络线,⽽不是相反。
⼆、选择题1.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是指A.总收益与显形成本之间的差额B.正常利润C.总收益与隐形成本之间的差额D.超额利润2.由企业购买或使⽤任何⽣产要素所发⽣的成本是指A.显成本B.隐性成本C.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3.让MC=边际成本,MP=边际产出,w=⼯资,TC=总成本,VC=可变成本,MC可以表⽰为:A.wMPB.(TC+VC)/wC.MP/wD.w/MP4.短期内在每⼀产量上的MC值应该( )。
A.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B.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C.既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D.是该产量上的TF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5.在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 AFC会越变越⼩,于是,AC曲线和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会越来越⼩,直⾄两曲线( )。
微观部分练习一、均衡价格理论1、在商品X的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D=12-2P;同时市场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S=20P。
(1)求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2)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3)假设每个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使得个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2个单位,求收入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均衡价格、均衡产量。
(4)假设每个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有了提高,使得每个生产者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了40个单位,求技术变化后的市场供给函数及均衡价格、均衡产量。
(5)2、假设某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d=400-P,供给函数为:Qs=-50+0.5P。
(1)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如果政府对生产者收税,每件产品收税30元,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多少?消费者和生产者每件产品分别承担了多少税收?政府得到的税收总额是多少?(3)如果政府对生产者给予补贴,每件产品补贴15元,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多少?消费者和生产者每件产品分别得到多少补贴?政府为此支出总额是多少?(4)如果(2)、(3)中的情况是政府向消费者收税或发放补贴,情况如上述,结果会怎样?(均衡价格、均衡产量、消费者或生产者承担的税收或者得到的补贴,政府的税收或补贴支出)3、甲公司生产的皮鞋现价每双65美元,某年的销售量每月10000双,但其竞争者乙公司在该年1月份把皮鞋价格从每双65美元降到55美元,甲公司2月份销售量跌倒8000双。
(1)求这两个公司皮鞋的交叉弹性是多少(甲公司皮鞋价格不变)。
(2)如果甲公司皮鞋弧弹性是-2.0 ,乙公司把皮鞋价格保持在55美元,甲公司把销售恢复到每月10000双的水平,每双鞋要降价到多少。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1、假设某消费者只购买X、Y两种商品,用图形和文字说明当他购买时的情况为MU X/P X超过MU Y/P Y,而总支出水平和商品价格P X、P Y既定不变时,他如何变动他的购买组合能使总效用增加。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示,当所有要素投入均可变时,从而任何规模的工厂均可建立时,产量与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总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切点,它代表厂商在所有要素投入均可变的情况下,为生产既定产量所能达到的最低成本。
也就是说,生产某一给定的产量水平时,长期平均成本可以小于或等于短期平均成本,但绝对不会大于短期平均成本(LAC≤SAC)(画图分析)
扩展资料: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型特征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
规模经济带来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规模不经济引起长期平均成本上升。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的生产规模所引起的,被分为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在大多数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在得到规模内在经济的全
部好处之后,规模内在不经济的情况将会随后出现,但一般要在很高的产量水平时才会出现。
此外,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态与行业的不同特征有关。
有些行业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持续的时间较短,有些则很长,但是最终总会达到规模报酬递减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