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35 MB
- 文档页数:10
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比多少》。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比多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六年制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6~8页,即第一单元第2课时。
《比多少》作为小学阶段的起始课,是学生学习认数、计算的准备性知识。
教材创设了引人入胜的“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
情境图中提供了丰富的“比一比”资源,如小白兔、小猪、鱼和砖、木头、板凳、胡萝卜、苹果、花等。
利用小兔和砖、小猪和木头个数的比较,建立“同样多”“多”和“少”的表象,初步感受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与少。
在帮助学生理解“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时,教材通过两个层次进行了比较:(1)借助小兔和砖的比较、小猪和木头的比较,帮助学生初步感知;(2)借助“图中还可以比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寻找资源,充分地进行比较。
如小猪只数与小兔只数比较,苹果个数和胡萝卜个数的比较,凳子个数和动物只数的比较等,学生在比较过程中不仅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还锻炼了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多少的过程,能够用这种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我还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教学难点: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的使用。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由于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也有限。
一、2《比多少》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体验一一对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难点: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小兔、小猪卡片各一张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10个圆片10根小棒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旧知。
出示:教师出示小兔、小猪卡片各一张,贴在黑板上。
提问:瞧,这都是谁?它们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预设生1:小兔。
生2:小猪。
猜想: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猪和小兔它们要做什么呢?课件出示:“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主题图。
认真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生:盖房子,搬砖……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数数的方法,你们能用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说一说图中各种事物的数量吗?生:3只小猪、4只小兔、4根木头、4根胡萝卜……2.揭示课题。
你们说得真好,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这么多信息,那么哪些事物数量多,哪些事物数量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吧!(板书课题:比多少)操作指导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还没有自控力,这一板块充分地利用主题图和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通过故事帮助学生复习旧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块二教师引领,探索新知活动1一一对应,理解“同样多”1.初步感知“同样多”。
提问:认真观察图中有几只小兔?有几块砖?每只小兔搬几块砖?生:有4只小兔,有4块砖,每只小兔搬1块砖。
讲解:我们发现每只小兔搬1块砖,正好一一对应,小兔没有剩余,砖也没有剩余,这时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课件出示:小兔和砖一一对应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