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历史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第19课 石人沐海风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九十二
- 格式:docx
- 大小:718.78 KB
- 文档页数:9
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高一历史导学案执笔人:孙金辉审核人:刘昭君谢瑞峰签批人: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习要求:概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基础知识巩固:1、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情况下诞生的?有何意义?2、、巴黎公社的措施、性质?失败原因?意义?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源不包括A.法国的启蒙思想B.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C.德意志的古典哲学D.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4、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A.英、法、美B.英、美、德C.法、德、美D.英、法、德5 、《共产党宣言》说:“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旧的欧洲一切势力……都为驱逐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
”这里的“幽灵”是A.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英灵B.共产主义的思想C.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运动D.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工人运动6、下列关于巴黎公社成立的背景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B.普鲁士侵略掠夺法国C.临时政府卖国D.临时政府镇压人民7、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这是指A.资本主义相对薄弱B.独立工人政党尚未成立C.阶级矛盾尚未激化D.第一国际未起作用8、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指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夺取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课前预习案物质基础: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到20世纪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革命必须:改革很不彻底,比较落后,社会矛盾尖锐。
革命时机: 一战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2、主观上(可能性):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且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性组织基础: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群众基础:有强有力的农民作为同盟军理论基础:由成熟的革命理论(《四月提纲》)和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总结: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俄国爆发了革命。
2019-2020学年度高中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历史岳麓版练习题第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汉书·西域传》记载:“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1934年,中瑞考察团在新疆发掘小河五号墓地(距今(2019年)约四千年),采集到近500粒白色小珠,经科学检测其材料为只见于我国东南沿海海域的海菊贝壳。
这表明( )A、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始于张骞时期B、夏朝时西域与东南沿海交往频繁C、考古资料可以改变文献资料的结论D、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具史学价值【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代考证之学高度发达,形成了“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广参互证,追根寻源”的考证方法。
继承传统的新历史考证学得益于20世纪初年“四大新史料”(甲骨文、敦煌文书、汉晋木简、明清档案)相继发现及历史观念的深刻变革,启发历史研究由以帝王将相为中心转向以社会生活演进为中心,从以往依靠古代文献资料到利用“上自穹古之石史,下至昨今之新闻”,都置于史料范围之内研究。
这说明( )A、新史料运用是对清代考证之学发展B、史料是新历史考证学的前提和灵魂C、新历史考证学丰富了历史研究视野D、历史观念变革赋予传统史料新价值【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引自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这说明戏曲具有?A、休闲娱乐功能B、政治统治功能C、社会教化功能D、史学研究功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为西周康王时期的青铜器大盂鼎、大盂鼎铭文拓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西周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B、铭文字体为统一的隶书C、拓片部分内容为战争卜辞D、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属于第一手史料【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34年顾颉刚创办《禹贡》半月刊指出:“要把我们祖先开发的土地算一个总账,合法地承受这份我们国民应当享有的遗产……世未有于其田同院舍经界不明而能尽其保守之责者,亦未有于国家版图茫无所知而能发动其正确之爱国观念者。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知识点练习一第1题【单选题】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
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就历史学而言,如果说它是一门科学的话,它是一门从事评价的科学。
”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历史学的功能是价值判断B、不存在客观的历史C、历史学的研究没有科学的方法D、历史学与历史无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葛剑雄在《历史学是什么》中指出,“历史意识”不仅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的记录。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后者的是( )A、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欧,运送丝绸商品的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B、1912年3月,在“众望所归”下,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C、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D、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次世博会,这证明其“世界工厂”的地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待前人的研究,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①看史料是否真实②看观点是否正确③看解释是否相同④看方法是否恰当⑤看论证是否严谨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学校准备了下列一组BENT的宣传图片,依据图片信息判断,其中明显与主题不符的是( )。
七年级下册历史19课教案5篇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七年级下册历史19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七年级下册历史19课教案1大统一的汉朝[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地继承汉武帝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2、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学府。
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东汉的统治1、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2、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都:洛阳。
经过刘秀改革,使社会安定,经济状况好转,历把这个时期的统治称为光武中兴。
第 19 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知识与能力:佛教传入的时间,道教兴起的时间;《史记》的作者与体例;秦汉时期雕塑与绘画的突出代表——秦兵马俑、汉马王堆帛画教学重点:司马迁与《史记》教学难点: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授课过程(播放“丝绸之路”的影音材料,时间大约2分钟。
画面向学生展示丝绸之路上的沙漠、驼队、商旅等等场景。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你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这条路上往来不息的驼队、纷繁忙碌的商旅,这象征着汉王朝政治经济和对外交往的繁荣。
这是因为,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和初步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不仅政治经济在发展,文化也随之进步。
我们在第18课已经深深地被秦汉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所折服,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此时的人文科学成就吧。
”(展示课件封面:中国历史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课件:秦汉时期的文化人文科学→宗教)【第一目: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动手”作了预习工作——“我们的附近有哪些佛教寺庙和道教胜地?”有哪位同学做了调查和了解的,请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介绍。
生:长沙有著名的开福寺,还有岳麓山上的云麓宫。
生:我去过南岳衡山,衡山的寺庙香火很盛。
【学生活动。
介绍了解的知识,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不要出现只谈佛教寺庙或者只谈道教胜地的情况,尽量让学生两方面都能谈到。
】师: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是在西汉末年由中亚地区传入中原的,所以,它属于外来宗教。
(课件:示意图《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动态演示佛教由中亚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路线,以及早期道教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产生。
)(课件:图片《中国最早的佛寺——洛阳白马寺》。
师:相传西汉末年,两个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佛经和释迦牟尼像来到洛阳,所以叫做白马寺)师:佛教认为人死后可以投胎转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提倡顺从忍耐,这些,老百姓和统治者都接受,因而逐渐流行,经过千百年来与中国文化的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佛教。
岳麓版高三历史选修《第19课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说课稿一、课程概述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了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生平和对中国现代铁路建设的巨大贡献。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近代史上铁路建设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科技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生平和贡献;–熟悉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背景和重要事件。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詹天佑的生平和对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贡献;•掌握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重要事件。
四、教学难点•分析詹天佑对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影响;•探讨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五、教学内容5.1 詹天佑的生平•詹天佑的早年经历:家庭背景、求学经历;•詹天佑的铁路工程师生涯:参与的重要铁路工程、贡献和成就。
5.2 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背景与意义•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历史背景:中国近代化进程、铁路建设的必要性;•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意义:对国家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影响。
5.3 著名的铁路工程•京汉铁路:建设背景、实施过程和影响;•广九铁路:建设背景、实施过程和影响。
5.4 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其他重要事件•其他著名铁路工程师的贡献;•其他重要铁路工程的建设和影响。
六、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1.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相关的知识和事件;–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归纳法:帮助学生总结重要概念和事件。
2.学时安排:–第一课时:介绍詹天佑的生平和铁路工程师生涯;–第二课时:讲解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第三课时:详细介绍著名的铁路工程和其他重要事件。
七、教学过程7.1 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引入课程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介绍詹天佑的生平(25分钟)–分析詹天佑的家庭背景和求学经历;–讲解詹天佑的铁路工程师生涯,包括参与的重要铁路工程和取得的成就。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第19课石人沐海风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玛雅人的来历从人种学推测应来自( )A、亚洲B、欧洲C、非洲D、大洋州【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839年,进行了玛雅地区探险的34岁美国人是( )A、斯蒂芬斯B、哥伦布C、卡瑟伍德D、卡内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亚洲有多样的地域文化,其中形成在中国的是( )A、华夏文化B、恒河文化C、阿拉伯文化D、玛雅文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对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的文字发明叙述正确的是( )A、古埃及文明为象形文字B、古希腊文明为楔形文字C、古代两河流域为拼音文字D、古代玛雅文明为甲骨文字【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壮丽的金字塔、富有的宫殿和用古怪的象形文字刻在石板上的高度精确的历法。
”——这些是古玛雅人留给我们的遗迹,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玛雅文明。
那你知道玛雅文明是古代什么文明的代表吗?( )A、印第安人B、印度C、华夏D、欧罗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文明形成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米诺斯王宫遗址②乌鲁克遗址③玛雅文明城市遗址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华古文明与美洲古文明的相似点( )A、文字B、岩画C、人种D、农作物【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古代美洲文明的进程中,玛雅文明曾被誉为“美洲的希腊”。
这主要因为玛雅文明A、与希腊文明有相同的内容B、与希腊文明有相似的地位C、最早被欧洲希腊人发现D、与希腊文明一样,以商贸见长【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0世纪以后兴起的强大的玛雅城邦不包括( )A、奇琴·伊察B、乌斯马尔C、玛雅潘D、阿兹特克【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雅利安人中的祭司阶层被称为(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玛雅语与汉语的基本词汇有很多相同的,于是对于玛雅文明的起源有人提出了( )A、中国文明移植说B、中国风格说C、玛雅一中国文化连续体说D、玛雅中国文化同型说【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由于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受到毁灭性打击的人类文明是( )A、中华文明B、东方文明C、印第安文明D、玛雅文明【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以上哪个文明没有发现文字( )A、莫诺莫塔帕王国B、中华古文明C、玛雅文明D、复活节岛【答案】:【解析】:第14题【问答题】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玛雅文明已接近尾声。
历史五年级上册第十九课教学解析在历史五年级上册中,第十九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教学解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思考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第十九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期对老师在教学中的辅导和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教学内容概述第十九课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
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青铜时代的出现和发展:介绍青铜时代的基本概念、青铜的制作方法和应用,以及青铜文化的意义。
2. 商代的兴起和衰落:了解商代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同时也讨论商代的衰落原因。
3. 商王武丁和周公:介绍商王武丁的战争历程和周公的政治贡献,以及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周朝的建立:讲述周朝的建立过程,包括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事迹以及他们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方法建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知识,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图片和实物展示:通过幻灯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青铜器和商代的文物,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故事讲述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编写一些相关历史故事,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其中,让他们更生动地感受历史事件和人物。
3.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设立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激发他们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4. 视频和多媒体资源利用:利用相关历史教学视频和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课后观看,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辅导建议在进行教学辅导时,教师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建议:1. 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辅导前,要明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 解答学生问题: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有一些疑问和困惑,教师要积极回答,并给予适当的解释和引导。
3.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图书、录音、电子资料等。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第19课石人沐海风巩固辅导六十四第1题【单选题】“玛雅”一词的来源是( )A、书籍上的记载B、当地的碑刻C、著名城邦玛雅潘名字的推广D、殖民者强加的称呼【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玛雅文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建筑工程达到古代世界最高水平B、掌握了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的运动规律C、雕刻、彩陶、壁画艺术水平高超D、主要分布在现今墨西哥及其以北的国家和地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5.右图是玉米神像香炉图。
通常所讲的玉米文明最著名的代表是( )A、玛雅文明B、印加文明C、阿兹特克文明D、亚述文明【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右图是玛雅人彩陶图,依据此图,从人种学分析玛雅人应属于( )A、欧罗巴人种B、赤道人种C、尼格罗人种D、蒙古人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西方有些人认为,美洲发现的高级文明的特征,可以追溯到欧洲或其他大陆上存在的一个更早期文明,埃及人、腓尼基人等都可能到这里传播他们自己的文明,总之,玛雅文明不是美洲印第安人创造而是外来的。
这种观点的实质是( )A、为侵略找借口B、愚昧无知C、种族歧视D、实事求是【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存在主义是十九世纪流行于西方的哲学思潮B、玛雅文化以南美洲的秘鲁为中心C、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D、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复活节岛上最高的一尊石像( )A、立于岛的东岸B、立于岛的北岸C、并未雕完D、弃于路旁【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大约公元前600年左右,玛雅人就掌握了巧克力的制作方法,其主要原料是( )A、甘蔗B、甜菜C、可可豆D、糖精【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面哪种最古老的文字成了今天拼音文字的来源( )A、埃及文字B、汉字C、苏美尔文字D、玛雅文字【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玛雅人的社会发展处于(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制城邦阶段C、封建土地占有制阶段D、封建制解体阶段【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李克强出席中国——拉丁美洲文明互鉴系列活动时表示,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同古老璀璨的( )有很多理念相通,器物相似。
历史19课说课稿(范文大全)第一篇:历史19课说课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本课主要讲述了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司马迁与《史记》、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三部分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列举古代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分析司马迁完成《史记》的主观因素,感知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和《史记》的体例,了解《史记》在史学上的影响,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感知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时间,调查佛教和道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社会调查及处理调查结果的方法。
,学会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价值观:了解司马迁忍辱写《史记》,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佛教广泛流传和道教兴起的2、司马迁与《史记》3、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难点1、佛教广泛流传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原因2、司马迁与《史记》四,教法和学法本课主要采用课前的引入、师生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与过程。
学生课前预习,通过师生对课文内容的交流学习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内容并在课堂上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我提供有关资料,并给学生以直观简单的感受,从而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此课内容的印象.五,课堂流程1、课前引入(1)上节课我们所学课文的标题叫什么?(2)上节课我们所学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的?谁改进了造纸术?他是哪个时期的人物?(3)东汉时期成书的反映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书是什么?(4)东汉时期最著名的医生是哪两位?他们各有什么重要成就?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和指出其中的不足。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第19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2、检查学案由各组长负责检查及汇报本组完成情况。
教师对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奖惩。
2019年精选历史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第19课石人沐海风岳麓版课后辅导练
习九十二
第1题【单选题】
楔形文字的创造者是( )
A、玛雅人
B、腓尼基人
C、苏美尔人
D、古埃及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传言随着平安度过不攻自破。
“世界末日”说源自对玛雅历法的误解。
这一天本是玛雅“长计历”中的第130000天,象征着一个“大循环”的结束,它与灾难、异象等自然现象没有任何关系。
这说明( )
①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②玛雅文化腐朽落后,有害无益,因此对外来文化,必须坚持封闭主义
③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不能一味推崇外来文化,要做到批判继承
④玛雅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持久,必须坚持包容性能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最早对哈雷慧星进行观测并记录的国家是( )
A、玛雅
B、埃及
C、印度
D、中国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在玛雅数学体系中短线(一)代表数字( )
A、0
B、1
C、3
D、5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古代文明中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从未间断的是( )
A、中华文明
B、古代希腊文明
C、玛雅文明
D、古代罗马文明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面哪种最古老的文字成了今天拼音文字的来源( )
A、埃及文字
B、汉字
C、苏美尔文字
D、玛雅文字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玛雅人丰富的历史书籍是( )损毁的。
A、美国人
B、日本人
C、西班牙人
D、英国人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关于玛雅数系中“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是用点来表示
B、“0”的使用是玛雅数系先进性的体现
C、有了“0”玛雅人就完全可以采用20进位进行所有运算了
D、“0”是从中国传到玛雅地区的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文明古国中曾经建造过金字塔的有( )
①玛雅文明②尼罗河文明③华夏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玛雅遗址中有个著名的砖象形文字梯道”,如下图。
这个遗址出土地点是( )
A、奇琴·伊查
B、科班
C、蒂卡尔
D、玛雅潘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右图显示的是1848年人们在危地马拉找到的玛雅最大的城市,它是( )
A、基里瓜
B、赛巴尔
C、托尼纳
D、蒂卡尔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2009年元旦,济宁的一个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下列旅游景点中,他们最有可能游览过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玛雅文明已接近尾声。
随后西班牙征服该地区。
请简要叙述西班牙征服玛雅文明的过程并分析其影响。
A(1)1517年西班牙人登陆尤卡坦半岛,1518年开始了军事侵略,1547年征服了尤卡坦半岛,16世纪下半期以后玛雅地区完全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2)西班牙的征服夺走了上百万玛雅人的
生命。
毁灭了近三千年的玛雅文化,但客观上玛雅遗址也被带入世人眼前,后来,一些专家学
者开始了考古研究,玛雅文明重新回归人间。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时期的图像、殖民时期的文献以及一个多世纪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使我们了解到玉米神在玛雅神话中的重要地位。
民族志资料不断提及这位神祗及其在其他中美洲社会群体中的对应体,……那些看起来平常世俗的玉米播种、耕作和制作食物的准备工作亦是玉米神话的重要方面。
——MichaelD.Carrasco《玛雅农业神话:玉米和人的生命轮回》
材料二宗教信仰在玛雅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透过铭文释读与雕刻装饰的综合解读,研究者发现山丘是玛雅人的重要崇拜之一。
山丘一词厂“泛的出现在地名、文献、雕刻装饰之中。
同时,玛雅人将金字塔神庙看作是山丘。
这些建筑物被设计成山丘,并且复制了神圣性地理景观到城市之中。
藉由山丘崇拜,统治者增强了统治权威,塑造自己作为人间世界与超自然世界中介者的形象。
——蔡佾霖《地理景观与宗教:古典玛雅人的山丘崇拜》
据材料一,分析玛雅人的哪些方面可以成为研究其社会生活的着手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方面在玛雅文明中产生了哪些影响?
据材料二,分析“山丘”在玛雅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玛雅城邦的统治者采用哪种统治方式?
""
综合上述材料,为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玛雅文明的成就,并探索玛雅文明的未解之谜,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l550年和l551年,在西班牙召开了两次大型辩论会,辩论的主要对手是第三世界主义者拉斯·卡萨斯和欧洲中心论者塞普尔维达。
这两次古典式辩论.直指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世界上有没有劣等民族?先进民族有没有理由对落后民族开战并奴役他们?……
塞普尔维达的论点有:
第一,印第安人犯有偶像崇拜的严重罪行;
第二,印第安人智力低下,是天生的野蛮人和奴隶;
第三,印第安人互相残杀,用活人祭祀,甚至吃人肉,西班牙人有义务拯救受害者。
材料二? 卡萨斯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论证说,惩罚一个陷入迷途的民族是为了教育这个民族,而不是毁灭它,然而战争不会使美洲的印第安人明白自身的谬误,只会增加仇恨。
……比起用活人祭祀来,战争是更大的罪恶。
——摘编自索飒《丰饶的苦难——拉丁美洲笔记》。
请以玛雅文明为例,反驳材料一中塞普尔维达的前两个论点。
从材料二卡萨斯对塞普尔维达第三个论点的反驳,推断西班牙人是以何种方式“拯救受害者”的?卡萨斯反对这种“拯救”方式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应该以何种方式对待“落后民族”?
你认为塞普尔维达论点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无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