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4_小和尚撞钟的故事
- 格式:pdf
- 大小:739.61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管理的小故事及得到的启发【故事】1: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至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
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
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
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
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故事】2韩国精密机械株式会社实行了这一独特的管理制度,即让职工轮流当厂长管理厂务。
一日厂长和真正的厂长一样,拥有处理公务的权力。
当一日厂长对工人有批评意见时,要详细记录在工作日记上,并让各部门的员工收阅。
各部门、各车间的主管,得依据批评意见随时核正自己的工作。
这个工厂实行“一日厂长制”后,大部分干过“厂长”的职工,工厂的向心力增强。
工厂管理成效显著。
开展的第一年就节约生产成本300多万美元。
轮流当厂长管理厂务,让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也是企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并身体力行地做一名管理者,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对从多方面看到管理上的不足有积极作用。
【故事】3: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
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
做一天和尚就要撞好一天钟作文常常会听到有人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凡事敷衍,处处消极,心浮气躁。
于是我们常常这样劝解他人,不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似乎做了一天的和尚撞一天钟不合适,不上进。
今日读到一则故事,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认识。
一个小和尚负责撞钟。
他觉得很简单,谁都会,毫无意义。
不过为了完成师傅交代的任务,他每天心不在焉地应付撞钟之事。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半年之后,寺院方丈却把他调到后院劈柴挑水,理由是小和尚难以胜任撞钟之职。
小和尚不解更不服气找方丈理论说:“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吗?”方丈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钟撞的很响,不过钟声空乏无力,这是因为敲钟的人心中无‘钟’。
钟声不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重要的是唤醒沉迷的芸芸众生,达到激浊扬清以及普度众生的目的。
为此,钟声不仅要响亮,而且要甜润、深沉、悠远、浑厚。
心中无‘钟’,即胸中无佛。
作为敲钟者,你不用心、不虔诚,怎能担当撞钟一职呢?”如此看来,我们不仅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要撞好钟,用心虔诚的去做好“撞钟”的工作。
原来写过一篇文章——“做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钟”,如今看来应该是“做一天和尚就要撞好一天钟”。
做着这一行,就要认真做好。
做好自己平凡简单的工作就不简单了。
我们是老师,每天想着并去做着如何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像小和尚把自己工作当成领导布置任务,应付敷衍。
话又说回来,就是当成了任务,自己用心去完成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事不在大小轻重,只在于自己用了几分心力去做,做成什么样子。
其实,生活中,每一件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情都有着深刻的内涵。
我们只要抱着满腔的热情,那么即使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我们也能做得很精彩。
哲理故事小和尚撞钟即使是撞钟此等简易差事,也需要有一定的责任心方能做好,首先要牢记出家人的清规戒律,其次要清楚本寺的规章管理办法,最要紧的还得将撞钟的操作规程与详细要求烂熟于心,并且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甚至要做好撞到圆寂的准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哲理故事小和尚撞钟的境界,欢迎阅读。
哲理故事小和尚撞钟1 清晨,住持方丈奕尚禅师刚刚从禅定中起身,寺里刚好传来阵阵悠扬深沉的钟声,整个山谷似乎都颤动起来。
禅师凝神侧耳聆听好久,点了点头,吩咐侍者将这位小沙弥叫来。
奕尚禅师问这个撞钟的小沙弥,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撞钟呢?”小沙弥想了又想,认真地答复奕尚禅师道:“其实也没有刻意念着,只是我平常听您教诲说,敲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忠诚、斋戒,敬钟如佛,用犹如入定的禅心和礼拜之心来敲钟。
就是这样而已。
”奕尚禅师听了很是快乐,他进一步提醒这个小沙弥,道:“往后处理事务时,都要保持今天早上敲钟的禅心,将来你的成就会不可限量!”后来,这位小沙弥一直记着奕尚禅师的开示,保持司钟的禅心,终于成为一名得道的高僧,他就是后来继承奕尚禅师衣钵真传的森田悟由禅师。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通常被我们用来形容应付工作、得过且过、混天熬日头的人。
当一天撞钟和尚撞好一天钟,从另一个角度启示我们,无论干什么工作,只有忠诚实干,把本职工作做的出色,才是领悟到了生活的真理。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焦色,是个人努力和社会需求两方面结合的结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工作逐步稳定下来,甚至有人一辈子都只会从事某项工作。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工作的热情和激情往往被时间消磨殆尽,对工作应付敷衍就成为某些人的日常行为状态。
工作既是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手段,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途径。
同样是工作,与其在昏昏噩噩、敷衍了事中度过人生最美妙的时光,不如认认真真、踏实实干,在创造和不断进步中得到升华。
撞出悠远深沉与短促急躁钟声的区别,就在于用心不一样。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个佛家故事:一个小和尚整天撞钟。
照他的理解,晨起暮色,每天撞一次钟,就是那种"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机械单调和简单重复,每个人都会。
半年下来,方丈却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难司撞钟之职。
小和尚不服气:"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方丈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钟撞得不是不响,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什么力量,因为你心中无‘钟’”。
"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芸芸众生,达到激浊扬清、心灵空明的境界。
为此,钟声不仅要响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心中无‘钟’,即胸中无佛。
不虔诚,不敬业,怎能担当神圣的撞钟工作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在佛家的眼中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毫无意义。
也许"认真”是一项无法保证丰收的艰苦耕耘。
认真是形而下层面的行为,它收获的往往是形而下层面的满足,它使人生的原生态得以展示,也使人生的丰富性得以体现。
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一生穷困潦倒,以打磨眼镜片维持生活。
白天,他在昏暗狭小的作坊里一丝不苟地淬炼、打磨、装配,每个程序都精益求精,几乎比夜晚在灯下写哲学著作还要虔诚。
在他生活的城市里,没有人意识到斯宾诺莎将是影响几个世纪人类精神领域的大思想家,却都知道他是手艺精湛的工匠。
艰辛的劳动使斯宾诺莎双目失明,英年早逝。
但若没有认真打制眼镜片的劳动姿态,也就不可能有在思考和写作中燃烧自我的精神境界。
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寻求永恒价值的根基,后者是前者在另一种劳动形态上的升华。
在为世人寻求光明这个意义上,斯宾诺莎打制的每一副镜片与写下的每一页手稿都具有同等的价值。
认真是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一个事事都认真的人,定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他也许会是一个平凡的人,但绝对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人,他的生命将因为他的认真而变得丰满而充实。
他的人生没有虚度,而且在认真对待的每一件事情中被赋予了巨大的意义,为人所不肯为,终成人所不能成。
小故事:小和尚撞钟
时间:2015-04-08
有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寺庙里负责撞钟。
没多久,小和尚觉得早晚各撞一次钟,单调重复,谁都能做,并且钟声只是寺院的作息时间,没什么大的意义。
就这样,从此小和尚就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敲了半年多。
有一天,方丈宣布调他到后院挑水劈柴。
小和尚很不服气:“师傅,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
方丈告诉他说:“你的钟撞得很响,但是钟声空泛、疲软,没什么力量。
因为你心中没有认识‘撞钟’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所代表的深刻意义。
”
“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还是为了唤醒沉迷的众生。
”
“因此,钟声不仅要洪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心中无钟,即是无佛。
不敬业,不虔诚,怎能担当神圣的撞钟工作呢?”
小和尚听了方丈的话自感心中惭愧,默默地向后院走去。
小故事大道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工作都是不断地重复的,有的人会受不了,有的人会敷衍了事,但有的人却能充满热情地做这些看似简单枯燥的事情。
而那些做事不认真的人却没有意识到,一个个质的飞跃都始于单调枯燥的点滴工作的积累。
推荐阅读小故事:失去了一枚戒指。
从“和尚撞钟”关注安全管理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个小和尚在寺庙担任撞钟一职。
他觉得很无聊,只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有一天,寺院方丈宣布他将被调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住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毫无感召力。
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 在百度搜索里,笔者发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两个完全相反的释义:一是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二是又指做事认真尽责,和尚的主要工作就是撞钟,当一天就要撞一天,面对自己的工作要做好。
任何工作都有一套章法,佛门也不例外。
和尚在撞钟之前,必须默颂佛经,颂毕才能执椎撞钟,在撞钟时要撞出轻重分明、缓急有至的节奏;钟声还要抑扬顿挫,传之既远还要回荡不息。
由此看,小和尚失职是咎由自取。
但纵观整个故事,不见刚入寺庙时进行的教育培训,不见在实际操作中的指点传授,积极是凭“新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完成这项“惊醒世人”的工作,难免有管理失职之嫌。
这样看来,小和尚还是很冤枉的,他的失职其根源在于寺庙管理的疏漏,主要是由于住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而造成的。
如果小和尚当天进入寺庙,他就会明白敲钟的标准和重要性,他应该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
在现场安全管理中,任何操作必须要有标准,任何岗位必须要有明晰的职责,要具备“按标准去做、按做的去记录、按记录进行复核”的特性,重点解决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和工作做不好怎么办的问题,将企业员工的努力方向与企业整体的发展方向有机统一,进一步培养和提炼具有鲜明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发展双赢。
铁路作为一个超大型国有企业,多部门联动和安全生产的特点决定了进一步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就更加需要铁路部门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专业、各工种乃至各项作业的、具有现场指导意义的标准化指导书,从日常管理的规范入手,科学界定分工分界,逐条逐项明晰岗位职责,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全员职业素质。
小故事4:小和尚撞钟的故事[故事]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
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要求]阅读上述小故事,请结合自己学习《管理学原理》的体会,从“管理”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04市场营销1班欧阳璐(04041003):一个人的工作的态度与处事方法决定了自己工作的好坏与领导者对其的满意度!在小和尚的心中,撞钟只是他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一件事而已.从没想过其中的意念!因而日子一长,便觉得无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作为领导者的住持对他工作极其不满意,认为他所撞的钟并没有起到自身应有的作用,进而把他给调职了!住持与小和尚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作为领导者的住持,分别从职能论、任务论、角色论分析了对小和尚工作的认识!而小和尚却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以致领导者不满意!高亮(04041010):小和尚没有弄清工作的实质,只是一味地应付,停留在撞钟的动作和声音的洪亮上,而忽视了要撞出惊醒世人的效果。
作为一个管理者,从事一项工作,不仅要明白工作的任务,而且要明白工作的目的和效果,因此要充满激情地工作,不满足于目前的成绩,要勇于创新,力求把工作看作一门艺术,从中体会工作的乐趣。
万志伟(04041015):小和尚虽然能够完成他的工作,但他面对自己的工作却不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的,既然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也就不能做好。
所以老和尚叫他去做别的事情是有道理的。
如果用管理的思想小和尚的工作只是很低层次的,工作的真正的目标不是去完成它,而是你所做的工作是不是能创造价值、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大的影响。
就象一个品牌真正的价值不是在它的商品,而是它品牌的文化。
品质管理故事(五)
小和尚撞钟————制度(工作标准)与培训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
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
感想:
1.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结果,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
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
2.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
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
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
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3.既然我们有了工作标准就应该很好的去执行它,不要打折扣,不要等到领导认为你不能胜任工作才后悔!
4.所以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培训都是很重要的,为了让员工知道该怎么做,就必须定好标准,作好培训!
领导------请重视制度和培训,这样才能培养员工,您才不需要这么忙
员工------请遵守制度,这样才能胜任工作,你才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
积累和敲钟的故事
有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名刹担任撞钟之职。
他自认为早晚撞一次钟,简单重复,谁都能做,并且钟声只是寺院的作息时间,没什么大的意义。
就这样,敲了半年钟无聊至极,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有一天,方丈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之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心想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
方丈告诉他说:“你的钟撞得很响,但是钟声空泛、疲软,没什么力量。
因为你心中没有认识‘撞钟’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所代表的深刻意义。
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
因此,钟声不仅要洪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心中无钟,即是无佛;不虔诚,不敬业,怎能担当神圣的撞钟工作呢?”
小和尚无言以对,心中很惭愧。
有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名刹担任撞钟之职。
他自认为早晚撞一次钟,简单重复,谁都能做,并且钟声只是寺院的作息时间,没什么大的意义。
就这样,敲了半年钟无聊至极,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有一天,方丈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之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心想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
方丈告诉他说:“你的钟撞得很响,但是钟声空泛、疲软,没什么力
量。
因为你心中没有认识‘撞钟’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所代表的深刻意义。
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
因此,钟声不仅要洪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心中无钟,即是无佛;不虔诚,不敬业,怎能担当神圣的撞钟工作呢?”
小和尚无言以对,心中很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