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讲课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422.00 KB
- 文档页数:6
海洋资源安全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演讲的主题是海洋资源安全。
作为一个地处海洋边缘的国家,海洋资源安全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海洋资源是指存在于海洋中广泛分布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鱼类、海藻等。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不仅涉及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的生计和环境的健康。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过度捕捞等活动的增加,海洋资源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首先,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过度捕捞。
由于现代渔业船只的技术进步,捕鱼能力大大增强,导致了全球渔业资源逐渐耗竭的问题。
加上非法捕捞和捕捞工具的不当使用等问题,使得大量鱼类资源面临灭绝的危险。
据悉,全球已有超过30%的渔业资源受到过度捕捞的影响。
因此,我们亟需采取措施加强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例如实施渔业配额、设立海洋保护区等。
第二个问题是海洋污染。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海洋活动的增加,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包括船只废弃物的排放、石油泄漏、塑料垃圾的大量进入海洋等,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的破坏。
海洋污染不仅损害了海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也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加剧了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海洋污染的治理,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个问题是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人们对海洋资源的依赖,过度开发和不负责任的经济活动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大规模的河口堤坝、人工岛屿、浮动码头的建设,以及珊瑚礁破坏、滨海湿地开发等,都给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推动绿色发展,建立更多的保护区,并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海洋资源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加大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力度,发展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和管理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鱼类资源的概念鱼类资源是指人类从鱼类身上所获取的各种物质和服务的总和。
鱼类资源不仅包括鱼类本身作为食物的供给,还包括鱼类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等方面。
在许多地区,鱼类资源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也是维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食物角度来看,鱼类资源为人们提供了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丰富的食物。
在许多地方,鱼类被视为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尤其是在贫困地区。
鱼类还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营养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D、钙、磷等,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鱼类资源也是各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地区都有与鱼类相关的传统食物和烹饪技术。
除了食物,鱼类资源还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价值。
世界各地的渔业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在发展中国家,许多人依赖渔业生活,从事捕鱼、养殖和加工等各个环节。
此外,鱼类资源还带来了与渔业相关的多种产业,如捕鱼器具的制造、渔船的建造、鱼货运输和鱼类加工等,为经济的多个层面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价值。
鱼类资源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鱼类在水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调控着水体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鱼类通过捕食浮游动物来控制其数量,同时消耗水生植物并改变水质。
鱼类还帮助维持生态平衡,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鱼类的产卵和繁殖行为也为许多其他生物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鱼类资源面临着一系列的威胁和挑战。
过度捕捞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过度捕捞导致鱼类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物种灭绝。
过度捕捞还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此外,水体污染、气候变化和生物入侵等因素也对鱼类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鱼类资源,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包括设立渔业管理机构,实施捕捞配额和封闭期、建立保护区和禁渔区等。
此外,科研人员也在不断努力研究鱼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方法,如研究鱼类的繁殖习性和种群动态,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鱼类资源丰富是因为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水体的环境条件对鱼类的生存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澈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和适度的水流都是鱼类繁衍生息的基本要素。
这些条件有利于水中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进而吸引了大量的鱼类栖息和繁殖。
地理位置也是影响鱼类资源丰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了独特的水域生态系统,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例如,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的连接和交汇处往往是鱼类资源丰富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的水流和水质条件更加复杂多样,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人类的保护和管理也对鱼类资源的丰富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了捕捞的数量和方式,保护了鱼类的繁殖和生存环境。
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保护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水域保护和恢复工作,为鱼类提供了更好的生存条件。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鱼类资源的丰富做出了贡献。
现代渔业技术的发展使得捕捞更加高效和可持续,减少了对鱼类资源的过度开采。
同时,科学研究也为鱼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渔业政策提供了依据。
鱼类资源丰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水体的环境条件、地理位置、人类的保护和管理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对鱼类资源的丰富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一宝贵的资源,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渔业的一些思考。
渔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民生福祉,更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
在此,我将从渔业的重要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渔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渔业资源丰富,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
渔业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水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饮食需求,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据统计,我国渔业产值占全球渔业总产值的近30%,渔业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
因此,渔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次,我国渔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渔业资源总量逐年下降,部分鱼类资源甚至面临枯竭的危险。
此外,渔业水域污染严重,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大,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巨大。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渔业可持续发展,还威胁到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
针对当前渔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渔业资源保护。
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实施休渔期制度,逐步恢复渔业资源。
同时,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
二、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提高渔业产品附加值。
鼓励发展休闲渔业、海洋渔业等新兴产业,拓展渔业发展空间。
三、强化渔业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水域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工业、农业污染源排放。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四、提高渔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大渔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渔业生产效率。
五、加强渔业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渔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渔业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维护渔业合法权益。
展望未来,我国渔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渔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渔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此,我坚信,在全体渔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渔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最后,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渔业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关于淡水鱼的演讲稿三分钟淡水鱼是指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鱼类,它们在水域中生活、繁衍,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关于淡水鱼的一些知识和特点。
首先,淡水鱼的种类非常丰富。
据统计,全球淡水鱼类约有2500多种,分布在不同的淡水水域中。
它们的形态各异,有的体型庞大,有的体型纤细,有的有鲜艳的色彩,有的则隐匿于水草之间。
这些不同的种类和形态,展现了淡水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其次,淡水鱼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淡水鱼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是其他鱼类和动物的食物来源,又是水生植物的掠食者。
同时,淡水鱼还可以帮助清理水体中的有机废物,维持水体的清洁和生态平衡。
因此,淡水鱼对于维护淡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淡水鱼在人类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淡水鱼类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如鲤鱼、鲈鱼、鲑鱼等。
同时,一些淡水鱼类还被人类驯养为观赏鱼,成为人们家庭或公共场所的装饰。
另外,淡水鱼的养殖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为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最后,我们也要关注淡水鱼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水环境的污染,许多淡水鱼种群受到了威胁,甚至濒临灭绝。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淡水鱼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淡水鱼的生存环境,实现淡水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淡水鱼作为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生态和经济角色。
我们应该加强对淡水鱼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淡水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共同维护好我们的水域生态环境。
谢谢大家!。
渔业资源分布与利用规律研究渔业资源是指生活于海洋、河流、湖泊等水域中的各种水生动植物资源,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渔业资源的分布与利用规律的研究对于合理开发和保护水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资源分布、环境因素、人类活动以及利用规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资源分布1. 海洋渔业资源分布海洋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大洋和海域中。
资源种类丰富,包括鱼类、贝类、虾蟹类等。
资源的分布受到海洋生态环境、海流、水温、盐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热带海洋地区生物多样性高,渔业资源也相对丰富;而寒带海洋地区的资源较少,种类单一。
2. 内陆渔业资源分布内陆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域中。
资源种类包括淡水鱼类、蟹类、软体动物等。
内陆水域的资源分布与地理位置、水体环境质量、水温、氧含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环境因素影响1. 水温和盐度水温和盐度是影响渔业资源分布和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不同渔业资源对水温和盐度的适应能力不同。
例如,热带鱼类对温暖的水温更适宜,而寒带鱼类对低温的水域更适合生存。
水中的氧含量对渔业资源的繁育和生长至关重要。
氧含量低的水域会导致渔业资源死亡或转移。
因此,监测和维护适宜的水体氧含量对于保护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类活动对渔业资源的影响1. 过度捕捞过度捕捞是当前影响渔业资源的主要问题之一。
大规模、无节制的捕捞导致渔业资源的减少和水生生物的生态系统失衡。
合理规划渔业资源开发,限制捕捞强度是保护渔业资源的关键。
2. 污染水域的污染对渔业资源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造成严重威胁。
废水、化学污染物、油污等污染物质的排放会导致渔业资源死亡和生态环境恶化。
加强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保护渔业资源的重要举措。
四、渔业资源利用规律1. 渔业种类选择根据不同水域的资源分布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渔业种类进行养殖或捕捞。
合理选择种类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减少渔业资源的浪费。
2. 保护性渔捞保护性渔捞是一种可持续的渔业资源利用方式。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答题模板
渔场的成因分析(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5个)
①洋流:有寒暖流交汇,或有上升补偿流
②径流:径流注入,带来营养物质
③大陆架:位于大陆架,海水水浅、光照温度适宜(大陆架:水深<200m的近海地区)
④海域封闭:海域封闭阻碍鱼群游动,使鱼群集聚
⑤纬度:水温适宜(注意暖水鱼和冷水鱼)
【典例分析】
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拉斯加半岛位于白令海、北冰洋与阿拉斯加湾之间,阿拉斯加湾是阿拉斯加半岛最大的海湾,这里是世界上十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丰富。
阿拉斯加半岛终年受阿拉斯加暖流和极地太平洋气团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1月气温0℃左右,7月气温在10~14℃之间,年降水量达100~3000mm。
植被以草甸和针叶林为主。
下图示意美国阿拉斯加半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m)。
【答案】
阿拉斯加湾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盐类,大陆架宽阔,水域较浅,光照较充足,浮游生物多,鱼类饵料丰富;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水温高且变化小,利于鱼类生长发育;阿拉斯加湾海岸曲折,多峡湾,利于鱼类产卵和安全庇护。
分析某地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思维导图
一、地理因素
1.水域环境:地拥有大面积的水域,包括江河、湖泊、海洋等。
水域丰富的河流和湖泊提供了生物多样性,海洋则可孕育更多的渔业资源。
2.气候条件:地的气候条件适宜渔业资源的生长。
温暖的气候可使渔业生物繁殖周期更短,增加渔业资源的产量。
二、环境因素
1.水质条件:地的水质优良,富含氧气、无污染物,为渔业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2.海洋生态系统:地的海洋生态系统完整,物种丰富,为渔业资源的丰富提供了保障。
三、政策因素
1.渔业管理政策:地实行科学合理的渔业管理政策,包括控制渔业资源的捕捞量、建立保护区域、推行渔业资源保护等举措,有效保护和维护渔业资源的持续发展。
2.政府扶持政策:地政府对渔业产业给予扶持,包括提供补贴、引导技术进步、建立渔业科研机构等,提高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四、经济因素
1.渔业产业链发展:地建立健全的渔业产业链,包括渔民捕捞、渔业加工、销售和出口等环节,为渔业资源的全面利用提供了基础。
2.技术进步:地注重渔业科技的研究和应用。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13——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典型例题一: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 。
(4分)(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__ 、______ 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4分)(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6分)(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8分)典型例题二(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新课标卷)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
美国大盐湖(图7)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
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12°河流41°(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6分)(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4分)(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8分)(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分)典型例题三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新课标卷1)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
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
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
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
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图8(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6分)(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6分)(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6分)(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6分)典型试题四:(2017年湖南单招地理模拟试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
青海湖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
青海湖藻类物质繁殖,鱼类资源十分丰富,以盛产湟鱼而闻名。
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热闹非凡,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数量达16.5万余只;9月底开始南迁。
根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遥感监测数据表明,2011年9月,青海湖面积为4353.72平方公里,增加了32.65平方公里,较2001年以来10年同期平均面积增加了76.31平方公里,与面积最小的2004年相比,面积增加了109.22平方公里,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连续7年呈递增态势。
(1) 分析青海湖鱼类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2)分析候鸟在青海湖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3)从2001年-2011年期间青海湖湖泊面积扩大的原因?(6分)河流湖泊时令河 瀑布尼罗河维多利亚湖(4)分析青海湖地区交通对分布聚落的影响?(4分)典型例题五:材料一松花江是中国七大河之一,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全长1900多公里,流域面积55. 72万平方公里,松花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但航运不发达。
此外松花江还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淡水鱼场,鱼类资源十分丰富。
材料二松花江流域水系示意图(1)从水量、水位季节变化和含沙量等方面比较七台河和佳木斯两水文站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6分)(2)分析松花江流域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6分)(3)简要分析松花江航运不发达的自然原因。
(4分)典型例题六:(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鱼粉是一种高蛋白质饲料原料,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秘鲁是世界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
下图示意的钦博特原为小渔村,现是秘鲁最大的渔港和重要的鱼粉生产中心。
秘鲁鳀鱼生活在水温20度以下的海域,属冷水性小型鱼类,不适合食用,是生产鱼粉的主要原料。
捕捞鳀鱼一般在近海。
(1)分析钦博特附近海域鳀鱼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8分)(2)说明钦博特的主导产业由海洋捕捞转变为鱼粉加工出口的原因。
(8分)(3)分析鱼粉的国际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对钦博特造船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6分)典型例题七(14分)斐济由300多个岛屿组成,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河流多而短小,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读“斐济示意图”(图14),回答下列问题。
图14(1)描述斐济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6分)(2)说明斐济多火山岛的主要原因。
(3分)(3)分析斐济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5分)典型例题八:36.(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6分)(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
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8分)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参考答案典型例题一参考答案(1)南热带雨林气候(2)地震火山(3)原因: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广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第④点2分;其余三点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满分6分)(4)原因: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5)措施: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典型例题二参考答案:(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
(3分)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等饵料的生长。
(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2分)(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小。
(2分)(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2分)市场需求增大;(2分)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
(2分)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2分)(4)赞同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4分)不赞同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4分)典型例题三参考答案:(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
(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
(3)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
(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
(4)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典型例题四参考答案(1)(6分)气温适中:阳光充足,利于藻类物质繁殖;入湖径流带來丰富的营养盐类;湖水浅,湖泊面积大。
(答3点,给6分)(2)(6分)气候凉爽,气温适合鸟类繁殖生长;鱼类资源丰奋,食物充足;生态坏境较为闭塞,天敌少(每点2分•共6分)。
(3)(6分)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地下水增多;注入湖泊河流的水量増加;降水量堆加;强化保护,实施天然草地退牧封育,(答3点给6分)(4)(6分)聚落主要沿铁路、公路沿线布局;聚落主要沿湖泊边沿和河谷布局。
(毎点2分,共4分)典型例题五参考答案:(1)水量:佳木斯大于七台河,因佳木斯地处河流下游,汇水区域广(或七台河位于河流上游,汇水区域小);(2分)水位季节变化:七台河大于佳木斯,因七台河支流少,汇水速度快,季节变化大;(2分)含沙量:七台河大于佳木斯,因七台河位于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含沙量较大(或佳木斯地处平原地区,中游地势平坦,上游泥沙在中游沉积,进入下游泥沙减少)。
(2分)(2)面积广阔,河湖多,水域辽阔,为鱼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地势较为平坦,水流较缓,有机物沉积多;温度比较适宜,适合鱼类生存;水量丰富,上游发源于林区,河水中营养物质多。
(任答三点,得6分)(3)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冰封期长;径流不稳定,径流季节变化较大;冬春季有凌汛现象,夏季洪涝,直接影响航运。
(任意两点,得4分)典型例题六参考答案:(1)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适宜;(2分)秘鲁寒流为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鳀鱼饵料丰富;(4分)位于热带海区,沿岸有寒流经过,水温适宜鳀鱼生长。
(2分)(2)国际市场对鱼粉需求量加大;(2分)鱼粉加工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
(2分)附近海域鳀鱼资源丰富;多优良港湾。
(2分)鱼粉加工技术的提高,国家政策的支持。
(2分)(3)鱼粉出口量的增大,鱼粉产量提高,鳀鱼需求扩大,带动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使用于捕捞和运输的船舶数量需求增加,对船舶吨位的要求提高,促进造船业规模扩大、造船技术提高。
(5分)鱼粉出口量的增加给钦博特带来充足外汇,为造船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分)典型例题七答案(1)纬度位置:位于低纬地区(热带地区);位于南半球;(2分)经度位置:地跨180°经线(日界线附近;东12区;一天中日出最早的国家);位于西半球;(2分)海陆位置:位于大洋洲的东北部,西南太平洋海域中。
(2分)(2)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2分)多火山活动,形成火山岛。
(1分)(3)岛屿多(大陆架广);海域广阔;纬度低(水温高);鱼的种类多(鱼类生长速度快);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5分)典型例题八参考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