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油田(盆地)产油层位基本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403.00 KB
- 文档页数:8
中国油田分布图及各油田产量等情况介绍节能产业2010-03-06 17:21:10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
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
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起了决定性作用。
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
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
辽河油田:油田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
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县(旗),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克拉玛依油田: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市。
40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个油气田,以克拉玛依为主,开发了15个油气田,建成792万吨原油配套生产能力(稀油603.1万吨,稠油188.9万吨),3.93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
从1990年起,陆上原油产量居全国第4位。
四川油田: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发现气田85个,油田12个,含油气构造55个。
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
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
华北油田: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
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
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直到1986年,保持年产原油1千万吨达10年之久。
目前原油年产量约400多万吨。
大港油田: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其勘探领域辽阔,包括大港探区及新疆尤尔都斯盆地,总勘探面积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区18629平方公里。
xx概况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油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北界天山,南为昆仑山、阿尔金山,面积约56x 104km2平均海拔1000m左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盆地中部有面积达33.7 x 104km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沙丘高差最大、气候最干燥的沙漠。
盆地边缘有以高山冰川雪水为源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位于盆地北半部,全长2137km。
塔里木盆地基底为元古界变质岩系,其上发育有震旦系和古生界海相沉积,中、新生界为陆相沉积,是一个在元古界基底上叠置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的复合型盆地。
从盆地沉积发育的情况和周围褶皱带的特点来看,古生代明显地表现出近东西向的构造带,及其相伴随的主要断裂的构造格架,如塔北隆起带、中央隆起带和塔南隆起带,后者因受阿尔金山影响,呈北东走向。
中新生代的构造特点是在古生代构造基础上继承和改造的。
由于边缘褶皱山系的隆起,首先在盆地的边缘山前地带形成前陆盆地,而后发展成为统一的坳陷盆地,接受了厚度巨大的中新生代沉积,这一特点掩盖了古生代形成的东西向和北西向构造面貌,成为现今的构造格局。
塔里木盆地沉积岩厚7000〜100m,主要含油层有5套:震旦系—下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中上三叠—中下侏罗系、上白垩—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中新统。
到目前为止,已在塔北、塔中、塔西南发现了油气田。
油气资源估算有120X108左右,若经过进一步勘探,有条件成为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之一。
xx 构造单元划分表构造单元面积(km2)沉积岩厚度(m)库车坳陷30600北部单斜带3380xx 凹陷9700 -xx 凹陷3700 -xx 凹陷3080 -南部平缓背斜带1540 -xx 塔克背斜带4440 -xx 背斜带4760 11000xx 隆起36700南喀—英买力低凸起6640 11000轮台凸起9300 8000哈拉xx 凹陷5000 100xx 低凸起4730 9000草湖凹陷5020 11000 库尔勒鼻状凸起6010 8000 北部坳陷127700xx 凹陷30014000xx 凹陷6070015500xx 斜坡2200012000xx 凹陷1500012000中央隆起114000xx 凸起43700 8000塔中低凸起22800 100xx 低凸起44900 100xx 坳陷145000xx 斜坡52100 9000xx 凹陷27200 13000xx 凸起8000 11000叶城—和田凹陷30700 14000塘古孜巴斯凹陷27000 12000xx 隆起43100民丰xx 凸起18600 5000xxxx 凸起24500 2500xx 坳陷民丰凹陷若羌凹陷6550035000 500030500 4000xx 盆地渤海湾盆地位于我国东部,地跨渤海及沿岸地区,包括天津市及辽宁、北京、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市的部分地区。
中国三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康玉柱【摘要】中国主要发育有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中东部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及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这3大类型盆地控制了全国油气资源的85%左右,目前已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这些盆地中。
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了这3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以期对当前和今后我国油气勘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There are three major types of petroliferous basins developed in China. They are the Paleozoic cratonic basin, the east-central Meso-Cenozoic fault basin and the western Meso-Cenozoic foreland basin, about 85% of domestic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controlled by them, and the oil and gas fields' discovered up to now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in the three major types of basins through several years of researches and practices for the purpose of playing a certain role in guiding the current and future China's oil and gas exploration.【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2(033)006【总页数】5页(P635-639)【关键词】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田;分布规律【作者】康玉柱【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1中国有各类盆地约400多个,现已发现500多个油气田,其中特大和大型油气田约55个。
盆地沉积盖层自侏罗系开始,至中,新生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但是以白垩系,尤其是下白垩统为主,新生界厚度不大。
地表均被第四系所覆盖。
盆地内发现三套含油组合,起上部含油组合为黑地庙油层,分布在嫩江祖的三四中;中部含油组合为萨尔图,葡萄花和高台子油层,分布在青山口组二三段及姚家组和嫩江祖一段中;下部含油组合为扶余和扬大城子油层,分布在泉头组三四段中,油田集中在中部含油组合内。
盆地沉积盖层被划分为七个一级构造单元,31个二级构造和130多个局部构造,目前所发现的油田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央坳陷区内。
松辽盆地基底分别由大兴安岭华里西晚期褶皱带和吉黑华里西晚期褶皱带汇合而成。
在经历了三叠纪和侏罗纪早期的抬升剥蚀后,在侏罗纪晚期由于以断裂为主的构造运动的作用,在这里产生了众多的断陷、地垒和断阶带。
进入早白垩世松辽盆地沉降作用不断增强,使早期出现的分割性的小断陷扩大沟通,形成统一的松辽盆地大型沉积坳陷,至晚白垩世和第三纪,由于淤积充填而使盆地沉降速度明显减缓,坳陷渐趋萎缩。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型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面积约26×104km2,沉积地层厚度5000~6000m,全盆地分为7 个一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区、西部斜坡区、东南隆起区、东北隆起区、北部倾没区、西南隆起区、开鲁坳陷区,大庆长垣是松辽盆地北部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由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葡萄花、敖包塔7个背斜构造组成大庆松辽盆地属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同志划分的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即呈北北东走向的中新生代沉降带中的一个大型沉积盆地。
盆地内部总的轮廓是北部、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隆起区,西部是平缓斜坡,中间是大面积的拗陷区大庆长垣北部,基岩以上沉积了上侏罗统、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的巨厚地层。
各沉积岩层的层序、岩性及含油状况见图1—3。
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的是白垩系地层。
根据岩性、沉积环境和生、储、盖的组合关系可划分四个沉积旋回:即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
中石化目前有以下14个油田企业,其中11个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江苏油田西南油气分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西北油田华东分公司华北分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天然气分公司各油田简单情况介绍如下:1.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胜利油田分公司),位于黄河下游的山东省东营市,工作区域分布在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德州等8个市的28个县(区)和新疆的准噶尔、吐哈、塔城,青海柴达木、甘肃敦煌等盆地。
胜利油田分公司经过近5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面积已达万平方公里,拥有石油资源量145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4185亿立方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383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亿吨,生产天然气亿立方米;新增探明储量连续28年保持在1亿吨以上,原油产量连续15年保持在2700万吨以上,连续14年实现年度储采平衡,为中国石化“东部硬稳定,西部快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0年,胜利油田分公司生产经营取得良好业绩,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控制储量1亿吨、预测储量亿吨;生产原油2734万吨,生产天然气亿立方米;加工原油万吨,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济南路258号2.中原油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油田分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销售等业务领域,公司本部位于河南省濮阳市。
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包括东濮凹陷、川东北普光气田和内蒙探区。
2010年,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341万吨,生产原油万吨、天然气亿立方米、硫磺万吨,加工原油、轻烃万吨。
东濮凹陷横跨豫鲁两省,面积5300平方千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亿立方米,生产原油亿吨、天然气亿立方米。
近年来,油田坚持以油藏经营管理为主线,深化复杂断块群精细研究和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强化油藏精细描述、开发井网分类调整和技术配套集成,连续五年每年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00万吨以上,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大幅提高,自然递减得到有效控制,稳产基础不断增强。
中国已开采油田分布图及简介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
从资源深度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80%集中分布在浅层(<2000米)和中深层(2000米~35 00米),而深层(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层(<4500米)分布较少;天然气资源在浅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分布却相对比较均匀。
从地理环境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天然气可采资源有74%分布在浅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从资源品位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63%,低渗透资源占28%,重油占9%;天然气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76%,低渗透资源占24%。
截至2004年底,我国石油探明可采储量67.91亿吨,待探明可采资源量近144亿吨,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程度32.03%,处在勘探中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处在稳步增长阶段;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2.76万亿立方米,待探明可采资源量19.2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可采资源探明程度仅为12.55%,处在勘探早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有望快速增长。
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先后在82个主要的大中型沉积盆地开展了油气勘探,发现油田500多个。
以下是我国主要的陆上石油产地。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这间。
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
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自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
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
能源知识:图解中国石油分布和主要油田
2012年07月31日08:54 来源:新华网手机看新闻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
从资源深度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80%集中分布在浅层(<2000米)和中深层(2000米~35 00米),而深层(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层(<4500米)分布较少;天然气资源在浅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分布却相对比较均匀。
辽河油田盆地地层油气层分布及其特点辽河油田是中国最大的陆相油田之一,位于中国辽宁省东部的辽河盆地。
在辽河盆地的地层中分布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些地层的分布特点对于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层分布1. 新元古界沉积层新元古界沉积层是辽河油田盆地地层的最下部,包括密山组、南山组等地层。
这些沉积岩主要由砂岩、泥岩和页岩组成,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性,是油气的主要储集层。
2. 古生界沉积层古生界沉积层位于新元古界沉积层之上,包括露头组、古三亚系等地层。
这些地层中砂岩的储集性能较好,同时也有石灰岩、页岩等。
其中的储油层主要为砂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性。
3. 中生界沉积层中生界沉积层位于古生界沉积层之上,包括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等地层。
这些地层中以碳酸盐岩为主,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等。
中生界沉积层中的储集层主要为石灰岩,其孔隙度和渗透性较低,油气储集能力相对较弱。
4. 第四系沉积层第四系沉积层主要包括新第四纪和第四纪地层,主要为河流、湖泊和海洋沉积。
这些地层中的储集层主要为砂岩,其中河流相砂岩的储集性能较好。
第四系沉积层在辽河盆地中分布广泛,是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主要目标层位。
二、地层油气层特点1. 油气富集层分布辽河油田盆地的地层中,油气富集层主要集中在新元古界和古生界沉积层中。
这些地层具有丰富的孔隙度和渗透性,为油气的储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中,密山组、露头组等地层中的沉积岩层为辽河油田盆地的主要产油层。
2. 油气分布特点辽河油田盆地的地层油气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东西分布差异:辽河油田盆地西部的地层油气较为丰富,储量大。
而东部的地层油气较少,储量有限。
(2)南北分布差异:辽河油田盆地北部的地层油气储量较高,产量较大。
南部的地层油气储量较少,产量较低。
(3)断裂带油气聚集:辽河油田盆地分布着多条断裂带,这些断裂带对地层油气的聚集起到了重要作用。
断裂带附近的地层油气聚集较为丰富。
(4)构造油气分布:辽河油田盆地的构造油气主要分布于构造带附近,如辽西地区的巴彦峡构造带等。
xx概况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油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北界天山,南为昆仑山、阿尔金山,面积约56×104km2。
平均海拔1000m左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盆地中部有面积达33.7×104km2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沙丘高差最大、气候最干燥的沙漠。
盆地边缘有以高山冰川雪水为源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位于盆地北半部,全长2137km。
塔里木盆地基底为元古界变质岩系,其上发育有震旦系和古生界海相沉积,中、新生界为陆相沉积,是一个在元古界基底上叠置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的复合型盆地。
从盆地沉积发育的情况和周围褶皱带的特点来看,古生代明显地表现出近东西向的构造带,及其相伴随的主要断裂的构造格架,如塔北隆起带、中央隆起带和塔南隆起带,后者因受阿尔金山影响,呈北东走向。
中新生代的构造特点是在古生代构造基础上继承和改造的。
由于边缘褶皱山系的隆起,首先在盆地的边缘山前地带形成前陆盆地,而后发展成为统一的坳陷盆地,接受了厚度巨大的中新生代沉积,这一特点掩盖了古生代形成的东西向和北西向构造面貌,成为现今的构造格局。
塔里木盆地沉积岩厚7000~100m,主要含油层有5套:震旦系—下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中上三叠—中下侏罗系、上白垩—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中新统。
到目前为止,已在塔北、塔中、塔西南发现了油气田。
油气资源估算有120×108t左右,若经过进一步勘探,有条件成为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之一。
xx构造单元划分表构造单元面积(km2)沉积岩厚度(m)库车坳陷30600北部单斜带3380 -xx凹陷9700 -xx凹陷3700 -xx凹陷3080 -南部平缓背斜带1540 -xx塔克背斜带4440 -xx背斜带4760 11000xx隆起36700南喀—英买力低凸起6640 11000 轮台凸起9300 8000哈拉xx凹陷5000 100xx低凸起4730 9000草湖凹陷5020 11000库尔勒鼻状凸起6010 8000北部坳陷127700xx凹陷300 14000xx凹陷60700 15500xx斜坡22000 12000xx凹陷15000 12000中央隆起114000xx凸起43700 8000塔中低凸起22800 100xx低凸起44900 100xx坳陷145000xx斜坡52100 9000xx凹陷27200 13000xx凸起8000 11000叶城—和田凹陷30700 14000塘古孜巴斯凹陷27000 12000xx隆起43100民丰xx凸起18600 5000xxxx凸起24500 2500xx坳陷民丰凹陷若羌凹陷6550035000 500030500 4000xx盆地渤海湾盆地位于我国东部,地跨渤海及沿岸地区,包括天津市及辽宁、北京、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市的部分地区。
7、四川盆地,16.7万吨。
鄂尔多斯盆地跃升为中国最大的生产天然气的盆地。
从附表1看,中国陆上七大盆地(包括渤海),就纯粹生产天然气而言,鄂尔多斯盆地超过了塔里木盆地一举成为中国第一大生产天然气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从靖边气田1997年开发建设,仅仅用了13年,其天然气产量就达到208.1亿立方米,其中长庆油田是188.5亿立方米,实际已经达到194亿立方米,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气区。
实属中国沉积盆地能源开发史上的奇迹。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产量连续十多年保持增长,而这一殊荣的杰出贡献者,是中国第一大气田——苏里格气田。
附2009年中国七大盆地生产天然气产量排序如下:1、鄂尔多斯盆地,208.1亿立方米。
2、塔里木盆地,194.41亿立方米。
3、四川盆地,180.3亿立方米。
4、松辽盆地,44.2亿立方米。
5、柴达木盆地,43.1亿立方米。
6、渤海湾盆地盆地,43.04亿立方米。
7、准葛尔盆地,36.2亿立方米。
从上述中国陆上七大盆地生产油气产量分析,原油产量仅仅满足了中国经济发展需求量的一半都不到,另一半还需要进口原油。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能源动力——石油,主要依赖于进口,对国家的能源安全的影响,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目前,中国天然气产量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仅管中国近年天然气快速发展,还是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令人忧虑。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新投产的油气田主要是低滲透油气田,开发投入大,技术难度大,运行成本高,是不争的事实。
老油田承担着75%以上的原油产量,而老油田含水高,采出程度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保持目前的产量,实现绝对增长,保证中国能源需求,中国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也是令人十分忧虑。
解决这一问题的特别之道,是继续加快盆地未知区域的油气勘探,继续加强老油田“二次开发”,均是当务之急。
特别是快速进入南中国海进行油气勘探开发,不仅是石油公司的责任,更是国家的责任。
迟迟推进这一战略的选择,将是中华民族坐失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期,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都是十分危险的。
中国油田分布及各个石油单位的情况分析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
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
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起了决定性作用。
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 5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
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洲、德洲、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城市的28个县(区)境内,主要工作范围约4.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油田。
辽河油田油田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
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县(旗),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克拉玛依油田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市。
40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个油气田,以克拉玛依为主,开发了15个油气田,建成792万吨原油配套生产能力 (稀油603.1万吨,稠油188.9万吨),3.93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
从1990年起,陆上原油产量居全国第4位。
四川油田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发现气田85个,油田12个,含油气构造55个。
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
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
华北油田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
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
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直到1986年,保持年产原油1千万吨达1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