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 格式:doc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27
目录前言一综述二水资源量三蓄水动态四供用水量五水环境六重要水事七综合分析前言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市政委、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3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0条。
降水量2004年,全市年平均降水深1196.6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985.97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2.7%,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0%,属平水年份。
水资源量2004年,全市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558.77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5.4%,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6%。
蓄水动态2004年,全市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12.883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5%。
供用水量2004年,全市总供水量为67.451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8%;总用水量为67.451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6.8%。
用水指标2004年,全市人均用水量为215立方米/年,万元GDP用水量为25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330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为96升/日,农业亩均用水量为231立方米,城镇公共人均用水量为49升/日。
河流水质2004年,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和渠江(以下简称“五江”)共计1288公里河长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若排除持久性有毒有机物、总氮及粪大肠菌群的影响,长江重庆段、嘉陵江重庆段、乌江评价河段、涪江评价河段、渠江河评价河段,全年水质均为Ⅲ类。
重庆市供水用水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重庆市供水用水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供水总量,地表水总量,地下水总量,其他供水量,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重庆市供水用水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重庆市供水用水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
重庆市供水用水情况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重庆市供水用水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重庆市供水用水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重庆市供水用水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重庆市供水用水情况现状概况 (1)第二节重庆市供水总量指标分析 (3)一、重庆市供水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供水总量现状统计 (3)三、重庆市供水总量占全国供水总量比重统计 (3)四、重庆市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重庆市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重庆市供水总量同全国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重庆市地表水总量指标分析 (7)一、重庆市地表水总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地表水总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重庆市地表水总量占全国地表水总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重庆市地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重庆市地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地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地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重庆市地表水总量同全国地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重庆市地下水总量指标分析 (11)一、重庆市地下水总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地下水总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重庆市地下水总量占全国地下水总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重庆市地下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重庆市地下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地下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地下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重庆市地下水总量同全国地下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重庆市其他供水量指标分析(除地表水,地下水) (15)一、重庆市其他供水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其他供水量现状统计 (15)三、重庆市其他供水量占全国其他供水量比重统计 (15)四、重庆市其他供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重庆市其他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其他供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其他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重庆市其他供水量同全国其他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重庆市用水总量指标分析 (19)一、重庆市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19)二、全国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19)三、重庆市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统计 (19)四、重庆市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重庆市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国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重庆市用水总量同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第七节重庆市农业用水量指标分析 (23)一、重庆市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 (23)二、全国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23)三、重庆市农业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23)四、重庆市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4)五、重庆市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4)六、全国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5)七、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5)八、重庆市农业用水量同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6)第八节重庆市工业用水量指标分析 (27)一、重庆市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 (27)二、全国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27)三、重庆市工业用水量占全国工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27)四、重庆市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8)五、重庆市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8)六、全国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9)七、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9)八、重庆市工业用水量同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0)第九节重庆市生活用水量指标分析 (31)一、重庆市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 (31)二、全国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 (31)三、重庆市生活用水量占全国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 (31)四、重庆市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32)五、重庆市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32)六、全国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33)七、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33)八、重庆市生活用水量同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4)第十节重庆市生态用水量指标分析 (35)一、重庆市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 (35)二、全国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 (35)三、重庆市生态用水量占全国生态用水量比重统计 (35)四、重庆市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36)五、重庆市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36)六、全国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37)七、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37)八、重庆市生态用水量同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8)第十一节重庆市人均用水量指标分析 (39)一、重庆市人均用水量现状统计 (39)二、全国人均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39)三、重庆市人均用水量占全国人均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39)四、重庆市人均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0)五、重庆市人均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0)六、全国人均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1)七、全国人均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1)八、重庆市人均用水量同全国人均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42)图表目录表1:重庆市供水用水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重庆市供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供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重庆市供水总量占全国供水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重庆市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重庆市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重庆市供水总量同全国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重庆市地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地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重庆市地表水总量占全国地表水总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重庆市地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重庆市地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地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地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重庆市地表水总量同全国地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重庆市地表水总量同全国地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重庆市地下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地下水总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重庆市地下水总量占全国地下水总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重庆市地下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重庆市地下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地下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地下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重庆市地下水总量同全国地下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 表26:重庆市其他供水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其他供水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重庆市其他供水量占全国其他供水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重庆市其他供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重庆市其他供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其他供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其他供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重庆市其他供水量同全国其他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8 表34:重庆市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重庆市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重庆市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重庆市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重庆市用水总量同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表42:重庆市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国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23)表44:重庆市农业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23)表45:重庆市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4)表46:重庆市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表47:全国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5)表48: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重庆市农业用水量同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表50:重庆市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27)表51:全国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27)表52:重庆市工业用水量占全国工业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27)表53:重庆市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8)表54:重庆市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8)表55:全国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9)表56: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9)表57:重庆市工业用水量同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30 表58:重庆市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31)表59:全国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31)表60:重庆市生活用水量占全国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31)表61:重庆市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32)表62:重庆市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2)表63:全国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33)表64: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3)表65:重庆市生活用水量同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34 表66:重庆市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35)表67:全国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35)表68:重庆市生态用水量占全国生态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35)表69:重庆市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36)表70:重庆市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6)表71:全国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37)表72: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7)表73:重庆市生态用水量同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38)表74:重庆市人均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39)表75:全国人均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39)表76:重庆市人均用水量占全国人均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39)表77:重庆市人均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40)表78:重庆市人均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0)表79:全国人均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41)表80:全国人均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1)表81:重庆市人均用水量同全国人均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2)第一节重庆市供水用水情况现状概况重庆市供水用水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重庆市供水用水情况现状统计表注:1.生态用水仅包括部分河湖、湿地人工补水和城市环境用水;2.2012年起,生活用水量中的牲畜用水量调整至农业用水量中。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水利局•【公布日期】2019.09.02•【字号】•【施行日期】2019.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业主重庆市西部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委托长江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基本完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为推进和规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现将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公示,敬请社会各界人士提出相关意见。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一)《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网络链接/s/details?id=f7dc9652eaff46f0aba51f78bc7a712f。
(二)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查阅方式:现场查阅查阅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财富大道2号财富A座24楼13室二、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主要为重庆市渝西地区,包括沙坪坝、九龙坡、北碚中梁山以西区域、江津长江以北区域、以及合川、永川、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同时,也鼓励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项目建设提出环保意见。
三、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s/details?id=f7dc9652eaff46f0aba51f78bc7a712f。
四、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一)电子意见请公众根据本公示第三条中的网络链接下载并填写公众意见表,按表格要求填写全部内容后,将所填写的表格发送至邮箱:****************。
(二)纸质意见请公众根据本公示第三条中的网络链接下载并打印(双面打印)公众意见表,并按表格要求填写完全部内容后,邮寄至项目业主单位。
关于市水利局重庆市长滩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水利局•【公布日期】2020.09.08•【字号】•【施行日期】2020.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长滩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相关要求,对重庆市长滩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进行第二次公示,以便了解社会公众对本规划的态度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公众的监督。
一、规划名称和概要(1)规划名称:重庆市长滩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
(2)规划概要:根据《重庆市长滩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本次规划范围为长江南岸的一级支流长滩河流域,主要涉及云阳县、奉节县2个区县。
长滩河全长104.18km,流域面积1525.9km2,落差1023m,河道平均比降10.4‰,水系呈羽毛状发育,其中重庆市境内河长58.78km,流域面积720.66km2,河道平均比降7.1‰。
流域规划范围包括长滩河干流及其支流,流域已建电站8座(奉节境内5座,云阳境内3座),装机规模173.075MW。
除已建在建电站外,本次规划电站1座,为盖下坝生态电站,总装机规模1500kW。
流域干流及其他支流均未新规划电站。
与规划修编前相比较电站减少了2座,装机规模减少了21.92MW,发电量减少了3833.6万kw.h。
二、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根据调查,规划的盖下坝生态电站选址于盖下坝电站施工隧洞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保护红线。
利用盖下坝电站下泄生态流量进行发电,不新增取水量,充分利用盖下坝水库生态流量水位高差水能,工程规模小,依托现有盖下坝电站施工隧洞建设厂房和设施,不新增占地,电站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外环境影响小;规划的盖下坝生态电站属于水电[2019]241号文件规定的生态流量泄放设施中的增设生态机组措施,但由于原施工隧洞本就位于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二级保护区内,电站开发无法避开,因此需要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同意。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02重庆市水利局二OO三年五月目录前言一综述二水资源量三蓄水动态四供用水量五水环境六重要水事七综合分析前言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统计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市政委、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3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36条。
降水量2002年全市年平均降水深1183.1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974.93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30.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1%,属平水年份。
2002年,全市降水的地域分布情况为:渝东北部的城口县、开县及万州区的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0.0%-20.0%,其余地区与多年平均值持平或偏多10.0%左右,其中南川、綦江交界处比多年平均值偏多40.0%。
水资源量2002年全市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545.8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5%,比上年偏多67.1%。
蓄水动态2002年全市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11.011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0.2%。
供用水量2002年全市总供水量为60.351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9%;总用水量为60.3512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4.9%。
重庆市万州区新田供水工程(小涪水厂搬迁)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重庆市会得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十月批准:郭义英审定:郭义兵审查:叶泽纲(证书号:0525034)校核:罗黎明(证书号:0525082)编写:何健(证书号:0524095)刘德国(证书号:0516090)徐沛林(证书号:1057039)目录1总论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建设项目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项目来源...........................................................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1.5工作等级........................................................... 错误!未指定书签。
1.6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1.7水平年.............................................................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基本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长江干流(丰都-万州)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一次公示正文:----------------------------------------------------------------------------------------------------------------------------------------------------重庆市长江干流(丰都-万州)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一次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相关要求,对重庆市长江干流(丰都-万州)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进行公示,以便了解社会公众对本规划的态度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公众的监督。
一、规划名称和概要(1)规划名称:重庆市长江干流(丰都-万州)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2)规划概要:流域规划范围涉及丰都、忠县、梁平、石柱、万州5个区县部分乡镇,涉及长江干流(丰都-万州)及33条支流,33条支流分别为白水河、古佛岩沟、赤溪河、汶溪、玉溪、大山河、香水溪、乌杨溪、东溪河、沿溪河、甘井河、黄金河、白石河、汝溪河、龙塘沟、蟠龙河、培文河、石桥河、郭村河、藻渡河、杨河溪、新田河、盐井河、五桥河、龙宝河、苎溪河、大周溪、佛子溪、洋渡河、水杨溪、新生河、跳脚石河和神溪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任务是以发电为主。
二、规划实施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1)规划实施单位:重庆市水利局(2)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新南路3号(3)联系人:曾老师(4)联系电话:************(5)电子邮箱:****************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1)评价机构: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联系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179号(3)联系人:彭工(4)联系电话:136****8465(5)电子邮箱:****************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1、工作程序:环评单位接受规划环评委托后,分析规划与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规划区划的协调性。
重庆水资源调查报告重庆水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而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重庆市的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重庆市的水资源概况重庆市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左右,年径流量约为600亿立方米。
此外,重庆市还拥有众多的湖泊和水库,如洪湖、南山湖等,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水源。
三、水资源利用状况1. 农业用水农业是重庆市的重要产业,也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其中以灌溉用水为主。
然而,由于农业用水的管理和利用不够高效,存在着浪费和过度抽取的问题,对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 工业用水重庆市拥有发达的工业体系,工业用水量较大。
据调查数据显示,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0%左右。
然而,由于部分企业在用水方面存在着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因此,加强工业用水的管理和监控,提高用水效率,是重庆市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任务。
3. 城市用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市的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城市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0%左右。
然而,由于城市居民对水资源的浪费意识不够强烈,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因此,加强城市居民的水资源节约意识教育,推广节水设施和技术,对于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四、水资源保护与管理1.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度重庆市应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利用情况。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各个领域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2.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施重庆市应加大对节水技术和设施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例如,可以推广灌溉技术的改进,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在工业生产中引入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污染。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公布重庆市第二批河流河道名录的通知正文:----------------------------------------------------------------------------------------------------------------------------------------------------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公布重庆市第二批河流河道名录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我局按照有关程序完成了第二批河流的河道名录登记工作,并以《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第二批河流河道名录登记簿的通知》(渝水河〔2020〕24号)印发了河道名录登记成果。
现根据登记成果将重庆市第二批河道名录公布如下:一、基准年河道登记基准年为2018年,登记时间截止2020年12月。
二、公布范围第二批公布范围为干流流经重庆市境内的流域面积50-1000平方公里的468条河流,跨省河流80条(涉及四川省27条、贵州省25条、湖北省23条、湖南省4条、陕西省1条);重庆市境内跨区县河流104条、不跨区县河流364条。
河流总长13375公里,其中干流流经重庆市境内河段总长12012公里。
三、河流名单(按流域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一)流域面积1000-500平方公里河流32条:铜钵河、黎香溪、甘井河、渠溪河、五布河、诸佛江、蒲河、长溪河、临江河、汝溪河、姚市河、中井河、怯道河、泥溪河、龙台河、小河坝河、桃溪河、细沙河、东溪河、马渡河、梅江河、平滩河、溶溪河、大沙河、淮远河、后溪河、龙溪河、延沧河、新民河、梁滩河、洋溪河、酉阳河。
(二)流域面积500-200平方公里河流75条:清溪河、石梁河、棣棠河、小槽河、大鹿溪、羊渡河、官渡河、草堂河、坪坝河、苏马河、油江河、平江、桃花溪、黑水滩河、一品河、兴隆河、官渡河、董河、窟窿河、后河、抱龙河、麻溪河、太极河、畔河、崔家河、流料河、新盛河、石荀河、段溪河、凌霄河、团滩河、石羊河、马溪河、三汇河、花溪河、安抚司河、白杨河、平定河、三溪河、干河沟、灢渡河、车家坝河、小清流河、璧北河、鹭鸶河、悦崃河、黄金河、回龙河、米水河、复兴河、毛滩河、驴子溪、龙川江、鱼泉河、暨龙河、朝阳河、长溪河、苎溪河、南溪河、代峨溪、燕子河、老盘河、长头河、映阳河、温塘河、白家河、木棕河、白石河、龙岩江、后灶河、九龙河、岳溪河、洪安河、石砾河、石马河。
2024年重庆市环境统计公报2024 年,重庆市在环境保护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公报旨在全面、准确地反映重庆市在这一年中的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环境质量状况(一)大气环境2024 年,重庆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_____天,较上一年度增加了_____天。
主要污染物 PM25 年均浓度为_____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_____%;PM10 年均浓度为_____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_____%。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物浓度也均有所降低。
(二)水环境重庆市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长江、嘉陵江、乌江等干流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的Ⅲ类标准。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_____%。
在重点流域治理方面,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水污染防治措施,部分支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三)声环境重庆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_____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_____分贝,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但在一些城市中心区域和交通要道,噪声污染问题仍需进一步关注和解决。
(四)土壤环境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未出现明显的土壤污染加重趋势。
但在一些工业集中区和农业生产区域,仍需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防控工作。
二、污染物排放情况(一)废气污染物排放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_____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_____吨,烟(粉)尘排放量为_____吨。
其中,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废气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中小企业的废气治理仍需加强。
(二)废水污染物排放工业废水排放量为_____万吨,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_____吨,氨氮排放量为_____吨。
生活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固体废物排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_____万吨,综合利用率为_____%。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6.07•【字号】渝府发[2012]63号•【施行日期】2012.06.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2〕63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精神,现就我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严格保护管理的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坚持政府主导,加强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
(三)主要目标。
1.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到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90亿立方米以内;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97亿立方米以内;203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05亿立方米以内。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10重庆市水利局二○一一年八月前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市政委、市国土房管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技术规范采用《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8―2009)。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一综述 (1)二水资源量 (1)三蓄水动态 (10)四供用水量 (12)五水资源质量 (12)六重要水事 (17)七综合分析 (20)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1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0条。
降水量2010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058.30毫米,折合年降水量872.07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2.79%,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0.63%,属偏枯年份。
水资源量2010年全市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464.30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1.84%,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8.22%。
蓄水动态2010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38.7623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30.54%。
供用水量2010年全市总供用水量为86.386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27%。
用水指标2010年全市人均用水量为299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为109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28立方米,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为126升,农业亩均用水量为251立方米,城镇公共人均日用水量为48升。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08重庆市水利局二OO九年五月前言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市政委、市国土房管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同时也得到了各区县水利(水务)农机局的积极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水资源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蓄水动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供用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水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重要水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综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3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0条。
水资源。
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等过境水资源丰富,当地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利用效率较低,西部地区如沙坪坝区水资源量相对偏少,北部、南部和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局部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
长江、嘉陵江水量和水质较稳定,次级河流水环境较差。
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约1300万-1600万人。
次级河流水环境容量接近上限,需严禁高排污产业布局,并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供水设施:初步形成既能开发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又能跨水系、跨流域调水的供水工程体系。
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现有供水设施规模、供水水质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水源水质影响区域供水安全,供水片区分割现象严重,供水安全可靠性较差。
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布局不平衡,污泥处理规模水平尚需提高,雨水收集及排放系统不足。
寨山坪生态功能区位于西部综合功能区与西部高新技术及都市休闲功能区之间西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是其首要生态功能,可适当发展休闲、游憩等生态产业。
大溪河生态功能区位于西部都市休闲及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与西部先进制造业及物流功能区之间西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具备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
樵坪山生态功能区位于南部综合功能区东南侧南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具备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可适当发展休闲、游憩等生态产业。
加强水环境保护,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施河流清淤工程和沿岸生态建设工程,推进梁滩河、大溪河、璧北河、栋梁河、朝阳河、肖家河、跳墩河、花溪河、一品河、苦溪河、清水溪、盘溪河、伏牛溪、跳蹬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实行污染物集中控制,对重点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等污染物实施排放总量控制,对化工、医药等行业的工业废水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库污染,全面调整畜禽养殖业和水产业布局,二环以内关闭、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水权试点(示范区)初始水权水量分配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9.20•【字号】荣昌府办发〔2017〕170号•【施行日期】2017.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水权试点(示范区)初始水权水量分配方案的通知荣昌府办发〔2017〕170号广顺街道办事处、安富街道办事处、清江镇人民政府、铜鼓镇人民政府、清流镇人民政府,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农委、区国土房管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为顺利推进我区水权试点工作,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积极培育水权水市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水权试点(示范区)初始水权水量分配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9月20日水权试点(示范区)初始水权水量分配方案荣昌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6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434.8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51立方米,分别占全国、重庆市、渝西12区的1/4、1/3和2/3左右,属于重度缺水地区。
境内主要有两大水资源区,共151条河流,一是沱江水系,其一级主要支流包括濑溪河、大清流河;二是嘉陵江水系,仅有3条小溪。
径流以降水补给为主,时空分布规律与降水一致。
地表水资源的分布与耕地、人口的分XXX工、农业布局亦很不协调。
为贯彻落实国家水权制度建设要求,建立完善水权制度体系,结合荣昌实际,特制定本分配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障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水权约束、总量控制、用水指标管理的原则,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促进区域生活、生产、生态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分配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年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作者:————————————————————————————————日期: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12重庆市水利局二○一三年五月前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市政委、市规划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技术规范采用《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8―2009)。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一综述 (1)二水资源量 (3)三蓄水动态 (9)四供用水量 (12)五水资源质量 (15)六综合分析 (17)七重要水事 (19)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1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74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2条。
降水量2012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080.6毫米,折合年降水量890.45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1.02%,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8.74%,属偏枯年份。
水资源量2012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476.89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7.32%,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6.00%。
蓄水动态2012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51.4615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3537亿立方米,增加2.70%。
供用水量2012年全市总供用水量为82.936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4.45%。
用水指标2012年全市人均用水量为282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为7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76立方米,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为125升,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287立方米,城镇公共人均日用水量为67升。
主要江河水体水质2012年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和渠江(以下简称“五江”)重庆境内评价河段长共计1211公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五江”中长江评价河段全年期水质以Ⅲ类为主,嘉陵江评价河段全年期水质以Ⅱ类为主,涪江和渠江评价河段全年期水质均为Ⅲ类,乌江评价河段全年期水质为劣Ⅴ类。
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12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080.6毫米,折合年降水量890.45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1.02%,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8.74%,属偏枯年份。
与上一年比较,2012年岷沱江、嘉陵江、乌江、洞庭湖水系的降水量分别增加66.18%、17.67%、22.43%、38.57%,其余水系降水量均为减少,汉江水系减少最多,减少27.59%。
与多年平均降水量比较,岷沱江、嘉陵江、洞庭湖水系的降水量分别增加2.60%、4.15%、13.03%,其余水系降水量均为减少,长江宜宾至宜昌干流减少最多,减少16.71%。
在地区分布上,2012年洞庭湖水系年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1549.2毫米,最小的为长江宜宾至宜昌干流区,年降水量为987.4毫米,其他水系降水量在1059.1~1193.7毫米之间。
总体上全市呈现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增多的趋势。
2012年重庆市雨量代表站月降水量详见图1,重庆市水资源二级区降水量年际比较详见图2。
2012年重庆市降水量等值线图详见图3,2012年重庆市降水量距平等值线图详见图4。
图2 重庆市水资源二级区降水量年际比较图 0300600900120015001800降水量(毫米)岷沱江嘉陵江宜宾至宜昌乌江汉江洞庭湖水系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图1 2012年重庆市雨量代表站月降水量图50100150200250300350400123456789101112时间(月)降水量(毫米)綦江五岔渠溪河两河龙河石柱郁江保家楼沅江龙潭(二)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本公报指当地地表径流量,不包括过境水量)。
2012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476.89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7.32%,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6.0%。
在流域分布上,岷沱江、嘉陵江、乌江、洞庭湖水系地表水资源量均较上一年份偏多,其中岷沱江水系较上一年份偏多439.43%;与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比较,岷沱江、嘉陵江、洞庭湖水系地表水资源量较多年平均值偏多,其余各水系地表水资源量较多年平均值偏少,减少最多的是长江宜宾至宜昌干流,减少28.49%。
地表水资源量地区分布与降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基本一致。
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分配如图5所示, 重庆市水资源二级区地表水资源量年际比较如图6。
576.9325455.917464.30514.5774476.8897567.7556100200300400500600地表水资源量(亿立方米)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多年平均图5 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年际间分配图50100150200250300350400地表水资源量(亿立方米)岷沱江嘉陵江宜宾至宜昌乌江汉江洞庭湖水系图6 重庆市水资源二级区地表水资源量年际比较图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多年平均(三)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指地下饱和含水层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量。
2012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97.79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长江宜宾至宜昌干流区和乌江水系岩溶地区。
(四)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不包括外来水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间相互转换的重复计算量而得。
2012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76.89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78.7毫米。
地表水资源量476.8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7.79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97.79亿立方米,平均产水系数0.54,产水模数57.87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2012年重庆市行政分区水资源量见表1。
表12012年重庆市行政分区水资源量行政区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重复计算量水资源总量产水系数产水模数重庆市1080.6476.8997.7997.79476.890.5457.87万州区1022.217.3630 2.3565 2.356517.36300.4950.23涪陵区982.513.0469 2.9534 2.953413.04690.4544.29黔江区1264.919.5522 4.5783 4.578319.55220.6481.57渝中区918.50.06940.02350.02350.06940.3431.55大渡口区918.50.29660.10060.10060.29660.3431.55江北区918.50.67530.22900.22900.67530.3431.55沙坪坝区918.5 1.20850.40980.4098 1.20850.3431.55九龙坡区918.5 1.39780.47400.4740 1.39780.3431.55南岸区918.50.95040.08930.08930.95040.3734.07北碚区973.0 2.76610.80790.8079 2.76610.3836.64渝北区1219.78.6841 1.5536 1.55368.68410.4959.81巴南区918.6 6.23620.58560.5856 6.23620.3734.08长寿区910.4 4.3625 1.4631 1.4631 4.36250.3430.83江津区1021.213.4013 1.4973 1.497313.40130.4141.88合川区1066.910.6931 2.5209 2.520910.69310.4345.39永川区1132.38.4707 1.6863 1.68638.47070.4753.75南川区1052.514.8595 4.2034 4.203414.85950.5457.11綦江区944.710.03740.69820.698210.03740.4946.00大足区1109.0 6.9134 1.5269 1.5269 6.91340.4448.45潼南县1088.47.5104 1.6960 1.69607.51040.4447.38铜梁县1108.6 6.6117 1.4359 1.4359 6.61170.4449.27荣昌县989.0 4.1040 1.1545 1.1545 4.10400.3838.04璧山县980.7 3.45960.97580.9758 3.45960.3937.93梁平县1145.010.1388 2.0223 2.022310.13880.4753.64城口县1156.026.16457.78787.787826.16450.6979.62丰都县839.59.9091 1.6903 1.69039.90910.4134.16垫江县849.8 3.6920 1.6243 1.6243 3.69200.2924.32武隆县1098.517.6248 5.5409 5.540917.62480.5560.75忠县851.7 5.9243 2.0781 2.0781 5.92430.3227.13开县1175.623.2131 4.2361 4.236123.21310.5058.63云阳县1001.516.3744 3.0619 3.061916.37440.4545.06奉节县933.422.9595 3.8965 3.896522.95950.6056.18巫山县843.114.5636 3.5579 3.557914.56360.5849.23巫溪县1159.237.33807.01227.012237.33800.8092.65石柱县991.716.2707 1.8275 1.827516.27070.5454.00秀山县1599.824.0238 3.7485 3.748524.02380.6198.06酉阳县1457.852.60749.05059.050552.60740.70101.70彭水县1184.330.33877.45477.454730.33870.6677.73万盛经开区1040.4 3.07680.18110.1811 3.07680.5254.36单位: 毫米、亿立方米、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三 蓄水动态2012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共计101座,其中大型水库16座,中型水库85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