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例8、例9
- 格式:ppt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15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四单元比第五单元圆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九单元总复习(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表示什么。
992 2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反馈完善1.教材第8页“做一做”。
这道题是小数乘分数的计算练习,旨在巩固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1)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交流解题思路。
(3)独立解答,讲评订正。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这道题可以先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出算式,再按照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2.5和25可以进行直接约分,将分母化成1。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课题:分数乘法第 6 课时教学目标:1.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1.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4题。
这道题是“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可以先求出蝗虫每秒振动次数比蜜蜂少多少次,再求蝗虫每秒振动的次数;也可以先求蝗虫每秒振动的次数是蜜蜂的几分之几,再求蝗虫每秒振动的次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1单元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8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具体是解决问题例8。
我们会回顾一下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然后,我们会深入研究分数乘分数的规律和计算法则。
我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分数乘法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难点是理解分数乘法的规律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以及练习题。
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在做蛋糕的时候,我们需要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然后取其中的3份,再将这3份蛋糕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
我会让学生们思考,这样操作后,我们实际上吃到了多少蛋糕?2. 例题讲解:我会用PPT展示例题,然后一步步解释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比如,对于例题1/4乘以3,我会解释为将1/4的蛋糕乘以3,就是将蛋糕的数量乘以3,所以答案是3/4。
对于例题1/2乘以1/3,我会解释为将1/2的蛋糕乘以1/3,就是将蛋糕的每一份乘以1/3,所以答案是1/6。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选取一些答案进行讲解。
4. 应用拓展: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分数乘法知识来解决。
比如,如果一个水果篮里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1/4千克,那么这个水果篮里一共有多重的苹果?六、板书设计我会用彩笔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写在黑板上,并用不同的颜色标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答案:1. 1/2乘以3=3/2,1/4乘以5=5/4,3/5乘以2=6/5。
2. 1/3乘以1/4=1/12,2/5乘以3/4=3/10,1/2乘以1/3=1/6。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后记数学科教学反思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后记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课题:分数乘整数(例1、2)优点:分数乘整数的算法很简单,在相乘时,分母不变,只把整数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作分子。
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我关注到材在算理方面的重视,注意到图形和算式之间的联系,在计算前充分让学生感知画、涂图形的过程。
再者,对“分数乘整数表示的意义”也有机的渗透,为后面的知识打好铺垫。
不足:但还存在的问题就是约分的环节,有些学生喜欢算出结果以后再约分,对计算过程约分还不愿意采用。
改进措施:这一环节还应讲深讲透。
必须让学生明白到底哪种思路更合理,更有助于自己的后续研究。
形成先约分后计算的良好计算惯。
课题:分数乘分数(例3)优点:本课教学中继续让学生讨论、交流、试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究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但相对有了一定难度,因此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尤为重要,这一点也是班上学生比较弱势的,因此巩固练中,从基本练一直到提高题,设计有层次,有坡度,争取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技巧。
不足:只让学生准备了两张纸,拘限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致使学生只用了折纸感受意义,理解计算方法。
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改良措施:以折纸涂色活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了多些的着手操作的时间和窥察交流、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问题。
课题:分数乘分数的约分(例4)优点:本节课重点探讨了分数乘分数和分数乘整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研究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都得到了提高。
13数学科讲授反思并让学生深深体味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给计算带来的简便。
不足:计算的数据较大时,造成计算出错,或分子和分子,分母和分母约分的错误。
改进措施:在约分过程中分子约分完的数写在分子的上方,分母约分完的数写在分母的下方,这样可以避免许多错误的发生。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除法一、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法的意义。
- 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3)×3表示3个(2)/(3)相加的和是多少。
- 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3×(2)/(3)表示3的(2)/(3)是多少。
2.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例如:(2)/(3)×3=(2×3)/(3)=2。
-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例如:(2)/(3)×(3)/(4)=(2×3)/(3×4)=(1)/(2)。
3.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 乘法交换律:a× b = b× a。
例如:(2)/(3)×(3)/(4)=(3)/(4)×(2)/(3)。
- 乘法结合律:(a× b)× c=a×(b× c)。
例如:((2)/(3)×(3)/(4))×(4)/(5)=(2)/(3)×((3)/(4)×(4)/(5))。
- 乘法分配律:(a + b)× c=a× c + b× c。
例如:((1)/(2)+(1)/(3))×6=(1)/(2)×6+(1)/(3)×6 = 3 + 2=5。
二、分数除法。
1. 分数除法的意义。
-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如:如果(2)/(3)×(3)/(4)=(1)/(2),那么(1)/(2)÷(3)/(4)=(2)/(3),(1)/(2)÷(2)/(3)=(3)/(4)。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1.分数的乘法2.分数混合运算3.用分数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授课时数:10课时第1课时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分数乘法》知识点和题型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1、 98×5表示( )。
2、83+83+83=( )×( )=( ) 83+83+83+83=( )×( )=( )=( ) 3、24个32是多少? 145吨的7倍是多少吨?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1、 98×43表示的意义是( )。
2、125吨的32是多少吨? 3、一根绳子长109米,3根这样的绳子共长( )米;这根绳子的31长( )米。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例如:1、72×3 53×6 214×9 103×5 1611×12 2、52米=( )厘米 32时=( )分 107千克=( )克 算式: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例如:152×85 3914×2813 4532×281565×2512 2110×53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例如:32×143 83×154 2625×15136313×3914 85×52(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例如:65×2 ○65 8×117○8 54×1 ○54 43×53 ○53 87×56 ○87×65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分数应用题类型总结第一类、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已知单位“1”,用乘法。
“是”“比”“占”后面是单位1,已知单位“1”,用乘法。
“是比占”相当于“=”“的”相当于“×”例1: 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3,乙数是25,求甲数是多少?甲数= 乙数×53即25×53=151.(1)某校有男生240人,女生是男生的65,女生有多少人?第二类、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未知单位“1”,用除法。
“是”“比”“占”后面是单位1,未知单位“1”,用除法。
“是比占”相当于“=” “的”相当于“×”例: 甲数是乙数的53,甲数是15,求乙是多少?甲=乙×53即:15÷53=25 1、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41,果园里有桃树多少棵?第三类、两步乘除此类型的题是第一第二类题目综合运用,一般要经过两步才能得到答案。
1、A 、小明有图书48本,小芳的图书是小明的65,小利的图书是小芳的43,小利有图书多少本?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要倒着分析,从问题开始分析。
思路:a 看问题求小利有图书多少本;b 小利的图书是小芳的3/4;从ab 看,如果知道小芳的图书本数,即可求出小利有多少本图书,小芳的图书是单位‘1’,小利图书=小芳图书×1/4,从题目看,小芳的图书本数没有直接给出,现在还不能求出小利的图书本数,接着看题目。
C 小芳的图书是小明的5/6;如果知道小明的图书本数即可求出小芳的图书本数,小明的图书是单位‘1’,小芳图书=小明图书×5/6,随之可求出小利的图书本数;d 最后,彩蛋来了,“小明有图书48本”有了这个条件,根据c 可求出小芳的图书本数,根据b 可求出小利图书本数。
看明白了吗?从问题开始分析,根据条件一步步得到答案,像柯南找破案一样,很酷吧。
自己尝试做一下吧B 、小利有图书45本,小芳的图书是小明的65,小利的图书是小芳的43,小明有图书多少本?2、A 、果园里有桃树80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169,又是苹果树的3215,果园里有多少棵苹果树?B 、果园里有桃树45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169,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017,果园里有多少棵苹果树?第四类、比单位“1”多或者少,已知单位“1”.甲比乙多几分之几,已知乙,求甲。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a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b ×c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