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 分数乘法
- 格式:ppt
- 大小:5.31 MB
- 文档页数:118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知识点总结(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只看第二个因数)1、分数乘整数(第二个因数为整数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求一个分数的几倍是多少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是多少,就用这个分数乘”几“例如:23×3,表示:3个23相加是多少,还表示23的3倍是多少。
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第二因数为真分数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6×512,表示:6的512是多少。
27×78,表示:27的78是多少。
3、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第二因数为大于1的分数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也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例如:512×123,表示:512的123倍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按照分数乘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分母和整数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
(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用字母表示为x=(a不等于0,c不等于0)(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小数乘分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列如0.5x =x =分数乘分数,这里的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列如2 x = x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分乘整数,先把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计算。
列如 x4 = x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教案学校六班级数学分数乘法教案1教学目标1、在同学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讨论,使同学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娴熟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看比较,指导同学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育同学的抽象概括力量。
3、引导同学探求学问的内在联系,激发同学学习爱好。
通过演示,使同学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学问的魅力,领会到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同学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复习题。
1、依据题意列出算式:5个12是多少?3个14是多少?2、以下句子中那些可以看做单位1猎豹的速度是狮子的七分之三。
参与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五分之一。
红花比黄花多二分之一。
十月比九月节省四分之三。
3、计算:3/10 +3/ 10 + 3/10 =3/10 + 3/10+ 3/10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新授1、利用3/10 + 3/10 + 3/10教学分数乘法。
〔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3/10〕〔2〕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3/10 ×3〕〔3〕3/10 +3/10+ 3/10=9,那么3/10 + 3/10 + 3/10= 3/10 ×3,所以3/ 10 ×3=____________=9。
同学们想想看,3/10 ×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好2、出示例1,〔1〕理解题意:引导同学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
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引导同学依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当于”?再通过线段图关心理解。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乘法》 知识点+练习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1、 98×5表示( )。
2、83+83+83=( )×( )=( ) 83+83+83+83=( )×( )=( )=( )3、24个32是多少? 145吨的7倍是多少吨?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1、 98×43表示的意义是( )。
2、125吨的32是多少吨?3、一根绳子长109米,3根这样的绳子共长( )米;这根绳子的31长( )米。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例如:1、72×3 53×6 214×9 103×5 1611×122、52米=( )厘米 32时=( )分 107千克=( )克 算式: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例如:152×85 3914×2813 4532×2815 65×25122110×53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例如:32×143 83×154 2625×1513 6313×3914 85×52(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例如:65×2 ○65 8×117○8 54×1 ○54 43×53 ○53 87×56○87×65(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分数乘法》优秀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乘法》优秀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乘法》优秀教案1一、学情分析:我们六(5)班有学生48人,男生有19人,女生有29人,自上学年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来,每个学生都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平时学习中主动、努力,每组中的1、2号对3、4号的帮扶起了很大的作用,使这部分学困生在思维方法和技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数学情感上,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内容共有8个单元。
一单元分数乘法,二单元分数除法,三单元比,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四个单元所属领域是数与代数。
四单元的圆所属领域是空间和图形。
六单元的统计,七单元的可能性,八单元的百分数所属领域是统计与概率。
美的奥秘,数学与生活,远离肥胖所属领域是综合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有: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如何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除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2、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解决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4、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众数、中位数,会求一组数的众数和中位数,会对一组数据作出合理的分析推理。
6、结合具体实例,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方案。
(二)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进步发展抽象概括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1、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取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六年级上第一讲之分数乘法意义与计算小朋友们,咱们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迎来了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分数乘法。
这可是个有趣又有点小挑战的内容哦,让我们一起来好好了解一下吧!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分数乘法有两种常见的意义。
第一种意义呢,就是表示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简便运算。
比如说,3/5×4 ,它表示的就是 4 个 3/5 相加,也就是 3/5 + 3/5 + 3/5 + 3/5 。
那如果用加法来算,是不是有点麻烦呀?用乘法就简单多啦,直接3/5×4 = 12/5 。
第二种意义呢,是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比如说,咱们有一个蛋糕,把它平均分成 5 份,其中的 3 份就是这个蛋糕的 3/5 。
如果这个蛋糕重 10 千克,那么 3/5 个蛋糕重多少千克呢?这时候就要用到分数乘法啦,用 10×3/5 = 6 千克。
接下来,咱们再看看分数乘法是怎么计算的。
分数乘以整数的时候,就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比如说,2/7×3 ,分子 2×3 = 6 ,分母不变还是 7 ,所以结果就是 6/7 。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哦,这样计算起来更简单。
比如 4/9×3 ,咱们可以先把 3 和 9 约分,3 变成 1 ,9 变成 3 ,然后计算 4×1/3 =4/3 。
分数乘以分数的时候,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比如 3/4×2/5 ,分子 3×2 = 6 ,分母 4×5 = 20 ,结果就是 6/20 ,约分后是 3/10 。
在计算分数乘法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能约分的先约分,这样可以让计算更简便,也不容易出错。
咱们来做几道练习题试试吧。
比如,5/8×4 ,先约分,4 和 8 约分,4 变成 1 ,8 变成 2 ,然后计算 5×1/2 = 5/2 。
再比如,2/3×6/7 ,分子 2×6 = 12 ,分母 3×7 = 21 ,所以结果是12/21 ,约分后是 4/7 。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精选10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 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1)32的是多少?(2)120页的是多少?(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贝?(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新授1、教学例2(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降低?分贝现在?分贝80分贝(1)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80-10=70(分贝)现在?分贝80分贝?(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80×=70(分贝)(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
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3、教学例3(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教案(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分数乘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引入铺垫)1、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讨问题)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B.分组讨论交流:依据吃了100千克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4)列式计算。
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
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千克)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
(5)总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吃了谁的谁是多少(已知)谁的是多少乘法。
(6)反馈练习。
(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
三、拓展总结(应用拓展,盘点收获)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是甲的,甲是乙的。
(2)甲是乙的,乙是甲的倍。
2、练习四1、2题,完成在练习本上,然后订正。
3、操作:画出体育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倍的线段图自己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