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15
《土木工程识图》课程标准设计单位:南宫市职教中心设计人:惠育巧课程名称:土木工程识图课程性质:《土木工程识图》是工民建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
学分:4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1.前言1.1课程定位《土木工程识图》是工民建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是学习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预算软件等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
1.2设计思路根据建筑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引进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通过方法和任务推动真实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课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
2.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制图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识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方法两大部分内容,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的初步能力,能正确的识读常见的施工图纸,了解组成房屋的各部分的做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1.了解建筑制图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制图标准;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的作图方法;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仪器和工具;4.掌握识读和抄绘建筑工程图的基本方法。
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3.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4.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课程内容与要求建筑制图与识图学习领域(89学时)序号项目名称学习难度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参考课时1 绪论 1 1.制图的概念2.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建筑制图定义,了解课程任务、内容和建筑发展简史,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13.学习目的、方法4.建筑发展简史法。
2单元一制图标准11.图幅2.图线和字体3.比例、图例和尺寸标注了解制图标准的意义、图纸格式的有关规定。
《土木工程识图》课程标准设计单位:南宫市职教中心设计人:惠育巧课程名称:土木工程识图课程性质:《土木工程识图》是工民建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
学分:4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1.前言1.1课程定位《土木工程识图》是工民建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是学习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预算软件等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
1.2设计思路根据建筑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引进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通过方法和任务推动真实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课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
2.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制图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识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方法两大部分内容,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的初步能力,能正确的识读常见的施工图纸,了解组成房屋的各部分的做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1.了解建筑制图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制图标准;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的作图方法;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仪器和工具;4.掌握识读和抄绘建筑工程图的基本方法。
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3.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4.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课程内容与要求建筑制图与识图学习领域(89学时)序号项目名称学习难度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参考课时1 绪论 1 1.制图的概念2.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建筑制图定义,了解课程任务、内容和建筑发展简史,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13.学习目的、方法4.建筑发展简史法。
2单元一制图标准11.图幅2.图线和字体3.比例、图例和尺寸标注了解制图标准的意义、图纸格式的有关规定。
木工程识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土木工程识图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各种制图工具和用品,了解基本的制图标准,理解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学会绘制基本形体的投影图,学会识读剖面图和断面图,并能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
(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现行国家制图标准;2.掌握正投影、轴测投影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3.掌握土木工程图样的识读方法、建筑施工图的形成、作用和图示内容。
能力目标:1. 能正确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并具备绘制简单工程图样的能力;2.能绘制简单形体的三面投影图、轴测投影图;3.能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4.具备查阅标准图集和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2.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三)参考学时132学时(四)课程学分6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2. 文中标注“*”的内容和选修模块,为较高要求及适应不同专业、地域、学校差异的选修内容。
(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1)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模型、工程图纸等为载体,实行分组教学。
(2)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典型工程实例,采用案例教学法。
(3)应积极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或借助虚拟仿真软件等,采用多媒体教学。
2.评价方法(1)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际操作、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成绩记录。
同时注重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2)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3.教学条件专业教师要求:要求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最好由双师型教师担任。
实训设备要求:绘图室、多媒体教学软件,计算机全部接入Internet网,Office 办公软件、AutoCAD软件、近年施工的成套图纸。
4.教材编写(1)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并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
(2)在教学标准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的基础上,编写相应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土木工程识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市政、道路桥梁、铁道、水利等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类专业必备的土木工程图识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熟练识读和绘制形体投影图;了解制图有关国家标准在土木工程图样中的应用;具备识读常见土木工程图样的能力;会正确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并具备徒手绘制简单工程图样的能力。
理解工程图样的成图规律,初步形成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会土木工程图样的识读方法;具备查阅标准图集和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树立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适应各专业学生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48~54 学时。
2. 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的选学内容,选定后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
其中“房屋建筑工程图识读”适用于建筑施工、建筑装饰等专业;“道路桥梁工程图识读”适用于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等专业;“铁路工程图识读”适用于铁道施工与养护、城市轨道施工与养护等专业。
教学时数各为26~36 学时。
各模块中未标注“ * ”的内容为必修的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标注“ * ”的内容为选修内容,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基础模块续表选学模块房屋建筑工程图识读道路与桥梁工程图识读铁路工程图识读五、教学实施(一)学时安排建议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按16~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
(二)教学方法建议1. 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识读工程图实例的典型活动强化识图技能训练。
2. 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和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逐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土木工程识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土木工程识图课程性质:《土木工程识图》是工民建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
学分:4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1.前言1.1课程定位《土木工程识图》是工民建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是学习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预算软件等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
1.2设计思路根据建筑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引进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通过方法和任务推动真实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课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
2.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制图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识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方法两大部分内容,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的初步能力,能正确的识读常见的施工图纸,了解组成房屋的各部分的做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1.了解建筑制图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制图标准;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的作图方法;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仪器和工具;4.掌握识读和抄绘建筑工程图的基本方法。
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3.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4.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课程内容与要求建筑制图与识图学习领域(89学时)序号项目名称学习难度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参考课时1 绪论 1 1.制图的概念2.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3.学习目的、方法4.建筑发展简史要求学生理解建筑制图定义,了解课程任务、内容和建筑发展简史,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2单元一制图标准11.图幅2.图线和字体3.比例、图例和尺寸标注了解制图标准的意义、图纸格式的有关规定。
掌握制图标准、图线画法、尺寸的标注方法,能正确书写工程字。
《土木工程技术》课程标准土木工程技术课程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土木工程技术》课程的标准,以确保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全面掌握,为他们在土木工程行业中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如下:1. 了解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技术、材料应用和土壤力学知识。
3. 熟悉土木工程中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法。
4. 培养解决实际土木工程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适应土木工程行业的需求。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土木工程的定义、分类、发展历史等。
2. 土木工程测量技术:测量仪器的使用、测量误差的补偿和纠正等。
3. 土木工程材料应用:各种材料的性质、特点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4.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基础工程、结构工程和支护工程的施工方法和要点。
5. 土木工程监测方法:结构监测、沉降观测和安全监测等技术方法。
6. 土壤力学基础:土壤力学的基本概念、土壤力学参数和土壤力学试验。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包括以下方式: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基本理论知识。
2. 实验实践:组织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进行测量、材料应用和施工操作等实践活动。
3.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5. 实地考察:参观土木工程项目现场,了解实际工程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考核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对《土木工程技术》课程的掌握程度,可以使用以下考核方式: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小测验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在实践中的表现。
3. 项目评估: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设计和实施进行评估,考察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土木工程识图-课件 (一)土木工程识图是土木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学生在土木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识图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应用设计图纸。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土木工程识图,课件成为了一种教学常见的营救方式,这篇文章将会详细介绍“土木工程识图-课件”。
一、课程介绍与内容土木工程识图-课件,主要是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精确的图像阅读技能和相关的符号标记、尺寸、比例、比例尺等知识。
在课件中,学生将学习以下知识:1. 图纸范围:了解不同图纸的类型及其用途,能够对图纸中的每一个部分进行认证。
2. 图形学:学习不同图形的绘制和构图技术,识别和理解不同图形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3. 测量技术:掌握测量方法、论证技巧和数学计算技巧,理解比例和比例尺的原理,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测量器具。
4. 绘图:通过绘制不同的图纸来巩固已经学到的技巧知识。
5. 图案阅读和理解:学习图例的阅读和理解技巧,如何正确地识别和解释图例中不同的符号标记和尺寸。
二、课件特点1. 交互性强课件中一些动态的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土木工程图纸,课件让课堂更加生动,学生与课件互动起来,轻松高效。
2. 多媒体展示课件拓展了课堂的教学形式,它融合了多种媒体,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使学生对土木工程识图有更深入的印象和理解。
3. 强化识图方面课件的设计围绕土木工程识图展开,注重了识图方面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清晰认识每一幅图纸的作用和内容,感受到土木工程识图的魅力。
4. 方便学生学习大多数的课件都是经过精心制作的,且具有可重复性,学生可以在课后复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练习和测试,使学习更加灵活。
三、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如今,土木工程识图-课件成为了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已经在课堂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结合课程内容和多媒体技术来设计课件,实现了教学的生动化、可视化和概念化,更好地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感受到了土木工程识图的魅力。
《土木工程识图》课程标准设计单位:南宫市职教中心设计人:惠育巧课程名称:土木工程识图课程性质:《土木工程识图》是工民建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
学分:4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1.前言1.1课程定位《土木工程识图》是工民建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是学习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预算软件等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
1.2设计思路根据建筑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引进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通过方法和任务推动真实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课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
2.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制图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识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方法两大部分内容,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的初步能力,能正确的识读常见的施工图纸,了解组成房屋的各部分的做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1.了解建筑制图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制图标准;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的作图方法;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仪器和工具;4.掌握识读和抄绘建筑工程图的基本方法。
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3.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4.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课程内容与要求建筑制图与识图学习领域(89学时)序号项目名称学习难度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参考课时1 绪论 1 1.制图的概念2.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3.学习目的、方法4.建筑发展简史要求学生理解建筑制图定义,了解课程任务、内容和建筑发展简史,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2单元一制图标准11.图幅2.图线和字体3.比例、图例和尺寸标注了解制图标准的意义、图纸格式的有关规定。
掌握制图标准、图线画法、尺寸的标注方法,能正确书写工程字。
63单元二制图工具、仪器和用品的使用1绘图工具、仪器和用品掌握制图工貝仪器、用品的使用和保管24单元三几何作图3 简单几何作图能动手准确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45单元四投影的基本知识41.投影的基本知识2.三面投影图3.点的投影4.直线的投影5.平面的投影学生理解投影的概念,投影的分类,投影图的形成,利用投影原理解决制图问题。
理解正投影图的形成,掌握正投影图的作图方法、三面正投影图的分析方法,正确理解点、线、12面的投影规律、作图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6单元五形体的投影41.基本形体的投影2.曲面体的投影3.组合体的投影正确理解基本形体、曲面体和组合体的投影规律、作图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147单元六轴测图的识读和绘制4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绘制轴测图掌握轴测投影的形成和种类,正确理解轴测投影的原理。
掌握轴测图的画法和作图要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
88单元七剖面图、断面图的识读和绘制41.剖面图和断面图和识读2.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绘制了解剖面图、断面图的概念、表示方法和种类,理解其形成原理,掌握剖面图、断面图的画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
89单元八建筑工程图概述21.建筑工程图的产生和分类2.房屋建筑制图国家标准了解建筑工程图的产生和分类、了解制图标准在房屋建筑工程图中的应用410单元九建筑施工图的识读41.建筑施工图的内容2.建筑平面图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图的常见内容条款,掌握识读平面图、立面、剖面图的正确顺序,起303.建筑立面图4.建筑剖面图5.建筑详图点流向,正确记忆构建代号及规格,能正确抄绘建筑施工图。
4.学习项目教学方案设计绪论能力目标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建筑制图定义,了解课程任务、内容和建筑发展简史,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主要内容1.制图的概念2.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3.学习目的、方法4.建筑发展简史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教学场所教室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50%、出勤率50%单元一制图标准能力目标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制图标准的意义、图纸格式的有关规定。
掌握制图标准、图线画法、尺寸的标注方法,能正确书写工程字。
主要内容 1.图幅2.图线和字体3.比例、图例和尺寸标注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练习法。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教学场所教室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20%、出勤率20%、试卷考核6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单元二制图工具和用品掌握制图工貝仪器、用品的使用和保管,能动手准确绘制简单的几能力目标要求何图形,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1.绘图工具、仪器和用品主要内容2.简单几何作图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练习法。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教学场所教室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20%、出勤率20%、试卷考核6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单元三几何作图能力目标要求能动手准确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主要内容简单几何作图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练习法。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教学场所教室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20%、出勤率20%、试卷考核6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单元四投影的基本知识能力目标要求要求学生理解投影的概念,投影的分类,投影图的形成,利用投影原理解决制图问题。
理解正投影图的形成,掌握正投影图的作图方法、三面正投影图的分析方法,正确理解点、线、面的投影规律、作图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主要内容1.投影的基本知识2.三面投影图3.点的投影4.直线的投影5.平面的投影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练习法。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教学场所教室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20%、出勤率20%、试卷考核6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单元五形体的投影能力目标要求正确理解平面体、曲面体和组合体的投影规律、作图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主要内容1.平面体的投影2.曲面形体的投影3.组合体的投影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练习法。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教学场所教室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20%、出勤率20%、试卷考核6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单元六轴测投影能力目标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轴测投影的形成和种类,正确理解轴测投影的原理。
掌握轴测图的画法和作图要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2.绘制轴测图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练习法。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教学场所教室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20%、出勤率20%、试卷考核6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单元七剖面图和断面图了解剖面图、断面图的概念、表示方法和种类,理解其形成原理,能力目标要求掌握剖面图、断面图的画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
1.剖面图和断面图和识读主要内容2.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绘制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练习法。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教学场所教室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20%、出勤率20%、试卷考核6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单元八建筑工程图概述能力目标要求了解建筑工程图的产生和分类了解房屋建筑制图国家标准主要内容1.建筑工程图的产生和分类2.房屋建筑制图国家标准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练习法。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教学场所教室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15%、出勤率15%、抄绘图30%、试卷考核4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单元九建筑施工图识读能力目标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图的常见内容条款,掌握识读平面图、立面、剖面图的正确顺序,起点流向,正确记忆构建代号及规格。
主要内容1.建筑施工图的内容2.建筑平面图3.建筑立面图4.建筑剖面图5.建筑详图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教学场所教室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15%、出勤率15%、抄绘图30%、试卷考核4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5.实施建议5.1教学建议5.1.1.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文件。
课程标准要以国家示范性建设项目要求为依据,全面贯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以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获得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课堂与实训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评价都要突出职业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注重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教学。
即构建以工作任务引领、结果驱动、突出能力、内容实用、教学一体为主要特征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5.1.2.教学过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职业岗位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模型、投影仪、多媒体、专业软件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施工内容和流程。
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采用模块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
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要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施工现场,模拟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独立计划、独立决策、独立实施、独立检查评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技能和经验。
5.1.3.教学方法要求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模拟现场教学。
应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并行,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5.1.4.教师要求教师要关注行业发展,多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贴近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技术课程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模块将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课程内容多而广、综合性强,要顺利完成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必须是教学中的“多面手”,要注重培养专业教师,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
5.1.5.学生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数学几何和立体几何基础知识;测量与材料检验基本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认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