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色素和着色剂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3.86 MB
- 文档页数:50
第七章食品着色剂着色剂定义和目的●以食品着色为目的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为食用色素,也称着色剂。
●使用食用色素的目的:很多天然食品都有很好的色泽,但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热、氧化等各种原因,食品容易发生退色甚至变色,严重影响食品的感官质量。
着色剂发色机理●不同的物质能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如果某物质所吸收的光,其波长在可见光区以外,这种物质看起来是无色的;●如果它所吸收的光,其波长在可见光区域(400-800nm),那么该物质就会呈现一定的颜色。
●其颜色是由未被吸收的光波所反映出来的,即被吸收光波颜色的互补色。
●例如某种物质选择吸收波长为510nm的光,这是绿色光谱,而人们看见它呈现的颜色是紫色,紫色是绿色的互补色。
食品色素分类按溶解性分油溶性着色剂:全是天然的水溶性着色剂按来源分合成天然●合成着色剂:着色力强、色泽鲜艳、不易退色、稳定性好、易溶解、易调色、成本低,但安全性低。
●天然着色剂:安全性较高、着色色调自然且一些品种具有生物活性;但成本高、着色力弱、稳定性差、容易变质、难以调出任意色调,有的还有5 色调的选择与拼色色调的选择应该与食品原有的色泽相似或与食品名称一致●红黄等量配色为橙,加一点黑色或蓝色颜色不会太亮●香蕉色黄:红=3:1●复配:巧克力色、果绿、黑色素,压制鲜亮颜色焦糖色素焦糖色素带正电荷适用于加在发酵食品和含氮的食品中,带负电荷适用于一般食品中。
优点:粘稠状,安全稳定,价格低,3元/公斤天然焦糖色素占总销量90%,酱油加20%左右以单倍焦糖色素为例●0.05%左右为黄色(淡啤酒)●0.01%左右为红色(红葡萄酒)●0.2%左右为咖啡色调色实验方法:●把色素配成1%的溶液,加20%的酒精。
●取200ml水,用移液管加入色素,记下加入量。
●调整●稀释(倍数)●计算生产中多用焦糖色素橘汁:胭脂红、柠檬黄各0.001%,颜色鲜艳加少量黑色素0.0001%。
或加焦糖色素0.05%再加适量的合成色素调节香蕉汽水:柠檬黄0.003%、胭脂红0.001%~0002%猕猴桃汁:柠檬黄0.002%、胭脂红0.002%、靛蓝0.001%重要合成色素主要性质:。
第四节着色剂食用色素是以食品着色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可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
天然色素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
天然色素主要有:姜黄素,虫胶色素,红花黄色素,叶绿素铜钠盐,红曲霉素,胡萝卜素,辣椒红素等。
人工合成色素的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并可调配,加之成本低廉,所以被广泛使用,但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有害所以必须严格管理,谨慎使用。
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有8种: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靛蓝、日落黄、亮蓝、新红、赤藓红。
一、天然着色剂食用天然色素是直接来自动植物组织或微生物的色素,一般对人体无害。
1.姜黄素姜黄素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根茎中所含的黄色色素的主要成分,其结构见本书第3章第一节。
姜黄素为橙黄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冷水,溶于乙醇和丙二醇,易溶于冰醋酸和碱液中。
呈碱性时,为红褐色,中性及酸性时,为黄色。
着色性强,特别是对于蛋白质。
但耐光性、耐热性、耐铁离子性较差。
姜黄素可使用于: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制酒、糖果、冰淇淋、糕点上彩装、红绿、罐头浓缩果汁,其使用量可根据正常生产需要确定。
姜黄素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暂定为0~0.1 mg/kg。
2.虫胶色素(紫胶红素)虫胶色素是紫胶虫在其寄生植物上所分泌的紫胶原胶中的一种色素成分。
虫胶色素分为不溶于水和溶于水两大类,溶于水者名为虫胶红酸或紫胶酸,有A、B、C、D、E共5种,结构式见本书第3章第一节。
虫胶红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在酸性时,对光和热稳定。
色调随pH而变化,在pH 3~5时为红色,pH 6时为红至紫色,pH≥7时为紫红色。
虫胶色素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与姜黄素相同。
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5 g/kg。
3.红花黄红花黄是红花中所含黄色色素。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
红花黄结构式为:红花黄色素为黄色均匀粉末,可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油脂,在pH 2~7范围内,呈黄色,在碱性溶液中,则呈红色。
红花黄色素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与姜黄素相同。
⾊素和着⾊剂名词解释1发⾊团2助⾊团3红移4蓝移5定⾊素和着⾊剂⼀、名词解释1、发⾊团2、助⾊团3、红移4、蓝移5、定绿6、⾎红蛋⽩和肌红蛋⽩7、氧化作⽤8、氧合作⽤9、多烯⾊素 10、酶促褐变 11、叶绿素 12、类胡萝⼘素13、单宁 14、茶多酚 15、互补⾊ 16、α-电⼦17、π电⼦ 18、离域π键 19、⾮键轨道⼆、写出下列各物质的结构或名称及其功能1、叶绿素2、⾎红素3、肌红蛋⽩(氧合肌红蛋⽩,变肌红蛋⽩)4、亚硝基(酰)肌红蛋⽩5、花青素(母核)6、⽆⾊花青素7、黄酮(母核)8、黄酮醇、黄烷酮、黄烷酮醇、异黄酮、查⽿酮、黄烷-3-醇、双黄酮9、⼭萘素、槲⽪素、杨梅素、异⿏李素10、番茄红素,α-胡萝⼘素,β-胡萝⼘素,γ-胡萝⼘素11、叶黄素、⽟⽶黄素、柑桔黄素、吓黄素、虾红素。
12、β-紫罗酮 13、⼉茶酚、咖啡酸、原⼉茶酸、绿原酸14、愈疮⽊酚(阿魏酸) 15、棉酚 16、芦丁三、判断题1、分⼦结构中含有的双键越多,该物质的呈⾊越深。
()2、助⾊团中都含有孤对电⼦,即n电⼦,⾮键合电⼦。
()3、紫外可见光谱的产⽣是分⼦中电⼦跃迁的结果。
()4、叶绿素是⽔溶性的,有A、B两种结构,其结构中存在⼀个⼤的共扼体系。
()5、叶绿素能溶于⼄醇、⼄醚、丙酮、⽯油醚,是脂溶性的。
()6、叶绿素在加酸,或加碱的反应中随温度升⾼,反应速度是加快的。
()7、含叶绿素的⾷品应⽤不透明容器包装,否则易发⽣光氧化⽽变⾊。
()8、在肌红蛋⽩结构中,CO,CN-配位能⼒强于O2,O2强于H2O。
9、肌⾁中红⾊完全由肌⾁细胞中的肌红蛋⽩(Mb)提供。
()10、腌⾁⼯艺中,MNO2作为发⾊剂,L-抗坏⾎酸,烟酰胺作为发⾊助剂。
()11、鲜桃红⾊的NOMb⽐、O2-Mb对O2和热更稳定。
()12、花青素是⼀种脂溶性⾊素,很不稳定。
()13、⾃然界中游离的花青素较少,⽽是与糖形成了苷。
()14、花青素与糖成苷位置在C3、C5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