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活化凝血因子在急性脑出血早期治疗中的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315.05 KB
- 文档页数:2
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研究进展脑出血是目前神经科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并且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医学在治疗脑出血这一病症方面一直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
早期治疗脑出血一直都是采取降压止血治疗、手术治疗以及重组凝血因子VIIa的治疗方法,这三种治疗方法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对于脑出血患者治疗所选取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篇文章就对目前脑出血治疗方法以及早期的降压止血的治疗方法做一个具体的研究。
标签: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方法;进展脑出血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脑卒中亚型,脑出血的发生是自发性的,并非外伤的出血,其中高血压是引发脑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面,医学在治疗脑出血病症方面一直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进展[1]。
治疗方面除了卒中单元治疗手段和康复治疗手段被科学证实对治疗脑出血有效以外,其他治疗脑出血的方法都不能很有效地降低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
虽然说目前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并不是很有效,但是随着科学和医学技术的共同进步,人们对于脑出血病症越来越了解,同时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新型的治疗脑出血的方法[2]。
下面就对治疗脑出血的一些方法做一个具体的描述。
1 治疗方法1.1早期的降压治疗方法脑出血引发的一个最常见因素就是高血压,早期在治疗脑出血时一般将降压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通过近一段时间运用降压治疗方法治疗脑出血患者的实验表明,降压治疗方法是可行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耐性好,能够减少患者的血肿扩大,并且实验表明患者接受治疗后并没有出现神经恶化和其他各种副作用[3]。
但是研究者并没有立即肯定降压治疗方法,站在医学的严谨性角度来看,早期对于脑出血患者采取的降压治疗方法是否有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所以研究的第二阶段对280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对这2800例患者实施早期降压治疗方法,并且从多个方面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最终的研究表明早期降压治疗方法是可行、安全的。
但是由于目前的治疗方法都是根据专家的推荐,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所以对于早期降压治疗脑出血的方法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其疗效的好坏[4]。
重组凝血因子VIIa在出血性患者中的应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510080刘宽智黄文起重组凝血因子VIIa(rFVIIa)于1999年由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血友病及伴有抑制物患者的出血情况[1]。
此后rFVIIa被证明能增加已被激活的血小板上凝血酶的生成,可用于血小板减少症及血小板功能障碍患者出血时的治疗[2-4]。
rFVIIa也被证实可以成功地用于治疗围术期出现的急性出血情况[5-8],及在肝功能受损的患者上亦取得良好的疗效[9,10]。
故rFVIIa在外科止血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rFVIIa的结构rFVIIa是一种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由40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糖蛋白。
Thim等[11]比较了重组样品与人血浆纯化样品的区别,发现两者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均与cDNA推测的结果一致,只是在翻译后修饰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但Hedner等[12]证明,两者生物学功能无差别。
rFVIIa的凝血机制目前提出了2种旁路作用的可能机制,而且很可能2种机制都在起作用。
一是经典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又称作凝血的组织因子(TF)途径。
TF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存在于大多数组织细胞中,与FVIIa有很高的亲和性。
TF通常不与血液接触,但当组织损伤时,TF暴露于血液中,与FVIIa形成复合物,激活一系列的凝血因子,最终产生大量的凝血酶,完成凝血过程[13]。
二是血小板表面依赖模型。
TF-FVIIa 复合物能够与活化的血小板直接结合,可致血小板表面上的Fva和FXa产生凝血酶爆发,这对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血栓非常重要[14,15]。
rFVIIa的作用机制与人体内正常凝血机制稍有不同。
体外实验证明,FVII会和rFVIIa竞争TF受体。
大剂量注射rFVIIa后,在启动凝血瀑布阶段,血浆高水平的rFVIIa克服了FVII的干扰,使TF与rFVIIa饱和,从而确保其发挥最大的生理作用,产生足够的活化血小板。
此外,rFVIIa与活化血小板的亲和力较低,并且不依赖TF产生FXa,因而比血浆中的FVII更加有效。
重组凝血因子治疗脑出血继续出血46例临床研究王高强;赵云栋;张峰涛【摘要】目的探讨重组凝血因子治疗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1年1月到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46例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分为重组凝血因子治疗组和止血敏治疗组.结果重组凝血因子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止血敏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也低于止血敏治疗组患者.结论重组凝血因子治疗脑出血继续出血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1(009)027【总页数】1页(P58)【关键词】重组凝血因子;脑出血继续出血;临床研究【作者】王高强;赵云栋;张峰涛【作者单位】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许昌,461000;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许昌,461000;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许昌,4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大多数为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所致脑出血[1,2]。
2006年3月至2011年1月,我们采用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治疗此类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3月至2011年1月到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46例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按照家属的要求随即分为重组凝血因子治疗组46例中其中男17例、女29例,年龄45~76岁、平均(53.8±13.3)岁。
止血敏治疗组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41~75岁、平均(56.8±15.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CT诊断标准血肿扩大定义为:①V2-V1≥12.5;②V2/V1≥1.4(V1为第一次扫描的体积,V2为第二次扫描的体积)。
1.3 治疗方法①凝血因子: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德国拜耳,批准文号S2*******)80µgūkg,静脉注射2~3min;②止血敏组:止血敏1.0g(南宁枫叶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45020280),静脉注射。
凝血功能检测在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刘伟;初晶学【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在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凝血功能检测。
根据其与正常值比较的结果分组,有≥3个指标较正常值降低或升高30%以上的患者入研究组,其余入对照组。
观察组68例,对照组52例。
检测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血栓调节蛋白(TM)、内皮素-1(ET-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分析检测结果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的五项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相比对照组更加明显。
D-Dimer、ET-1、TM、PAI-1四项指标在入院后48 h 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T-Ⅲ在入院后48 h 则异常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凝血功能检验在脑出血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上有应用价值。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according to the laboratory index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compared with normal range,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2 groups:observation group 68 cases,control group 52 cases.We detected the coagulant function indexes of two groups patients,including:D-Dimer,endothelin-1 (ET-1 ),thrombomodulin (TM),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and antithrombin Ⅲ (AT-Ⅲ).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disability rate and mortalityrate,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 <0.05).The variation of five coagulation index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obviou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o compare with control,the plesma D-Dimer,ET-1,TM and PAI-1 increased and AT-Ⅲ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48 h after attack,the difference were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test have some value in the disease assessment and prognosis estimation for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年(卷),期】2016(019)001【总页数】3页(P61-63)【关键词】脑出血;疾病严重程度指数;预后【作者】刘伟;初晶学【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济南 250011;山东济南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论著·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超重、高血压、凝血因子等。
重组活化Ⅶ因子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王学文
【期刊名称】《东南国防医药》
【年(卷),期】2007(9)5
【摘要】重组活化的Ⅶ因子(rFⅦa)(NoveSeven)是一种治疗出血的新药,适用于凝血酶生成受损引起的严重出血,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止血异常不能控制的出血,如伴FⅧ或FⅨ抑制物的血友病A或B,先天性FⅦ缺乏和Glanzmann血小板无力症(GT)等,应用rFⅦa的指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充分确定.从细胞为基础的凝血模式显示rFⅦa的止血机制是增强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表面上凝血酶的"爆增"(burst),偶发血栓性并发症为rFⅦa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确切评估rFⅦa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剂量尚需作较大的随机对照和多中心试验.
【总页数】5页(P391-395)
【作者】王学文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血液病科,江苏南京,21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3+.1
【相关文献】
1.重组人骨保护素与重组核因子κb活化因子受体蛋白对破骨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J], 熊琦;张里程;张立海;姚琦;唐佩福
2.重组活化因子Ⅶ的临床应用进展 [J], 陈昀;沈志祥
3.重组活化凝血因子VII在脑出血早期的临床应用 [J], 柳迎春;张春生;马金花
4.骨保护蛋白/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轴与心脏瓣膜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改良迷宫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王健;戴婷;蒋国军;曹海龙
5.基因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 Ⅶa)制品的初步临床应用 [J], 王学锋;许冠群;璩斌;王鸿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凝血因子在脑出血继续出血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亓传洁;褚晓凡
【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6(23)1
【摘要】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
质内出血。
传统观念认为脑出血的发生在数分钟内即可结束,发病当天的神经功能缺失是由于脑水肿以及脑出血的占位效应引起的。
但近年来,随着CT等影像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脑出血继续出血引起的血肿增大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
国外的研究显示:18%~38%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3h内出现血肿增大,并与神经功能缺失高度相关。
【总页数】3页(P116-118)
【作者】亓传洁;褚晓凡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第二
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广东,深圳,518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4
【相关文献】
1.自发性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研究进展 [J], 濮孟久;柴锡庆
2.超早期运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研究 [J], 周斌
3.手术联合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J], 李伟;龚涛;胡夏生;崔壮;姜宏志;秦绍森
4.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研究进展 [J], 袁建喜;安俊荣
5.重组凝血因子治疗脑出血继续出血46例临床研究 [J], 王高强;赵云栋;张峰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因子Ⅶa治疗急性颅内出血48例卞德轩;赵施竹【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5(0)9【摘要】颅内出血(ICH)患者的预后并不乐观。
ICH患者的治疗中,血肿体积是决定生存的关键因素〔1〕,早期血肿增长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2〕。
研究表明,ICH病人在发病后3 h内发生血肿增大者约占38%,3~6 h之间仍有16%血肿增大〔3,4〕。
早期血肿增大是一个动力过程,可能是由于继续出血或反复出血所致〔5〕。
ICH患者的超早期止血治疗,阻止继续出血,使血肿增长减小到最低限度,【总页数】2页(P2545-2546)【作者】卞德轩;赵施竹【作者单位】河南省煤化集团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药剂科,河南鹤壁 458000;河南省煤化集团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药剂科,河南鹤壁 45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相关文献】1.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J], 徐丹;孟凡义;易正山;孙竞2.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联合VDLP方案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J], 司艳辉; 王洋洋; 李冰; 黄鹏程; 李录克3.重组活化因子Ⅶ在急性颅内出血中的应用 [J], Mayer S.A.;Brun N.C.;Begtrup K.;郭俊4.口炎清颗粒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余定燕5.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效果 [J], 张利莉;黄新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治疗血友病药物rFⅦa用于治疗脑出血李潇(摘译)【期刊名称】《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年(卷),期】2005(21)4【摘要】目前对大脑出血尚无有效的紧急治疗方法。
在罹患所谓出血性卒中的病人中,粗略估计有60%的病人会在1年内死亡。
一项新的国际研究指出,有一种加速血凝的药物,若及时用于出血性卒中的病人,便可以减少死亡率与致残率。
有一项关于卒中后脑组织将如何发生损害的预测说明,该药物能减少受血液渗漏所损害的脑组织数量,大脑出血杀死出血范围内的神经细胞和其它脑细胞,并威胁出血区周围的细胞,如果医师能限制出血,则病人便有更好的恢复机会。
研究者在北美洲、欧洲、亚洲及大洋洲,用称为重组活化因子Ⅶ(rFⅦa)的药于,静脉注射了303位出血性脑卒中病人。
该药物是血友病病人所用,商品名为NovoSeven。
研究者将安慰剂静脉注射于其他96位出血性卒中病人,【总页数】1页(P545-545)【关键词】紧急治疗;出血性;血友病;药物;大脑;rF;静脉注射;国际研究;神经细胞【作者】李潇(摘译)【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26;S947.12【相关文献】1.服用阿司匹林或可帮助预防复发性流产/注射剂Siliq获FDA批准用于治疗重度银屑病/血友病重磅药物Emicizumab的安全性受质疑 [J],2.FDA批准重组抗血友病因子Kovaltry用于治疗血友病A [J],3.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液产品ImmunoGam在欧盟获推荐用于预防乙型肝炎/Ipsen公司和Inspiration公司联合开发和上市抗血友病药物/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与Priaxon公司合作开发用于治疗癌症的mdm2/p53抑制剂 [J],4.rF Ⅶ a 和APCC治疗血友病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J],5.rFⅦa联合强化免疫抑制治疗获得性血友病A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J], 周莉;张馨慧;冯尚龙;胡星;赵娜;郑昌成;吴竞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单纯性颅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临床效果分析陈奇翰;周键【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年(卷),期】2016(21)1【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单纯性颅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方法筛选本院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单纯性颅脑创伤患者8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筛选后对其进行小剂量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对其进行治疗,分析比较用药前后的血清指标变化。
结果患者在进行重组凝血因子Ⅶa给药操作后,TEG的各项参数(MA、r、α、k、LY60)与用药前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其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给予重组凝血因子Ⅶa 后,凝血指标中的Fg、plt与APPT计数含量与给药前的指数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是给药后PT的水平与给药前相比明显的降低了,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单纯性颅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小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可以有效的改善并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总页数】2页(P158-159)【作者】陈奇翰;周键【作者单位】311500 桐庐,浙江省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311500 桐庐,浙江省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相关文献】1.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 对创伤性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J], 李俊英;梁宗安;董芸;周平;陈友岱;章晓红;苏明华2.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以颈内静脉渗血为表现的创伤性凝血病2例报道 [J], 费建平3.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与颅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关系 [J], 栗超跃;赵黎明;史锡文;裴兵兵;常运光;甘强;杜文锦4.小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Ⅷ治疗血友病甲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硬膜下血肿1例[J], 杨新平;敖志文;彭弘;李明;赖若梅;卢玉华5.重组人凝血因子Ⅷ预防治疗中间型和重型血友病A患儿临床效果分析 [J], 赵雪莲; 王西阁; 宋丽丽; 梁宇; 李四保; 臧文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