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设备点检标准-2016-4-27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6
电仪装置仪表设备点检标准批准:审核:编制:电仪装置2016年4月一、罐区装置仪表设备日常点检标准设备(装置)名称罐区装置周期标记S–班 D–天 W–周 M–月 Q-季 Y–年序号点检部位、项目点检内容标准点检频次点检方法备注点检运行维修1 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DCS/SIS机柜机柜门完好、开启顺畅、关闭严密,风扇运行正常、无灰尘积累。
D1 目视/感官DCS/SIS卡件卡件状态灯显示正常、无报警、无发热、无灰尘积累。
D1 目视/感官DCS/SIS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各部件运行正常,无报警、无发热、无灰尘积累。
D1 目视/感官DCS/SIS机柜室屋顶、吊顶、顶棚平整,无下陷、无漏雨渗水痕迹。
D1 目视SIS辅操台辅操台状态灯、开关运行正常,无报警、无发热、无灰尘积累。
D1 目视/感官DCS/SIS机柜室内环境温度/湿度冬季温度应控制在18-20℃,夏季应控制在25-30℃,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70%;空调运行正常,风量均匀、风速正常,无结露现象。
D1 温湿度表/目视DCS/SIS机柜室内照明照明设备完好、运行正常。
W2 目视DCS/SIS机柜室气味无异味W2 鼻嗅2 温度仪表双金属温度计1、外观完好、指针稳固、表盘清析、指示正常。
2、无泄漏、锈蚀现象。
W2 目视/鼻嗅一体化温度变送器1、外观完好、接线盒无渗水、接线牢固。
2、回路运行正常,无泄漏、锈蚀现象。
W2 目视/检测3 压力仪表压力表/隔膜压力表1、外观完好、指针稳固、表盘清析、指示正常。
2、无泄漏、锈蚀现象。
W2 目视/鼻嗅压力变送器1、外观完好、接线盒无渗水、接线牢固。
2、表头显示及回路运行正常,无泄漏、锈蚀现象。
3、二阀组投运正常。
W2 目视/检测4 液位仪表雷达液位计/伺服液位计/外测式液位计1、外观完好、接线盒无渗水、接线牢固。
2、表头及罐表显示正常、回路运行正常、无泄漏、锈蚀现象。
W2 目视/检测单法兰液位变送器1、外观完好、接线盒无渗水、接线牢固。
仪表常用设备点检及维护技能要务一、仪表维护的工作特点和基本要求:1、仪表维护工作的工作特点: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仪表在企业特别是冶金企业内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要使仪表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要求正确的设计,精良的安装,而且需要专业点检人员日常精心的维护。
仪表一般都是直接安装在工艺设备上的(一次仪表)它们直接和检测的对象联系在一起,即使在设计与安装时作了充分的考虑,但是实际使用中仍然无法避免受到外界损坏的可能。
例如:仪表周边环境灰尘的积聚、气体或液体内外部带来的腐蚀、介质管道的泄漏及设备运行对仪表带来的振动等,它们都会使仪表正常的工作状态遭到破坏,从而使仪表的检测精度下降,严重的甚至导致仪表失灵,因此为了确保企业生产稳定顺行,提高对设备系统的控制精度,从而能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产品,必须要求保证仪表检测的准确性,延长仪表的使用寿命,所以仪表的日常维护工作显得十分的重要。
要做好仪表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重要的是加强仪表日常运行维护的组织管理及提高专业点检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仪表日常维护工作的特点:经常性、工作细致、地点分散、故障分析的复杂性,有些故障甚至与相应的季节有关.2、仪表日常维护工作的基本要求:(1)确保仪表本身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例如记录仪要保证机构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及时添加记录墨水,更换记录纸。
(2)要关注仪表指示读数的准确;一次表与二次表的指示要一致,多点记录仪打点号与检测位号要相一致。
(3)要始终保持仪表内外清洁、整齐、无污损;每天要定时、定人负责打扫清洁,检查仪表的运行状况。
(4)·要保证仪表能源的供应正常;经常检查电源、气源的数值是否正常:经常进行过滤器排污放水等维护工作。
(5)及时发现仪表运行的异常,及时排除仪表的故障;例如:仪表零位的校对、调整、更换电源保险丝、对传动机构加油保证润滑等。
二、判断仪表完好的标准:生产工艺控制过程对仪表总的要求是:反应灵敏、检测准确、控制平稳。
自动化仪表设备点巡检标准自动化仪表设备点巡检标准一:引言自动化仪表设备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质量,需要进行定期的点巡检工作。
本文档旨在规范自动化仪表设备的点巡检流程和标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性。
二:点巡检要求2.1 设备检查频率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和使用频率,制定合理的点巡检频率,通常包括每日巡检、每周巡检、每月巡检等。
具体巡检频率如附件A所示。
2.2 巡检人员要求巡检人员需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经验,熟悉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巡检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并能准确记录巡检结果。
2.3 巡检工具和设备巡检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扳手、测量工具、红外测温仪等,以便准确检查设备的各项指标。
三:点巡检内容3.1 外观检查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的外壳、连接件、控制面板、开关按钮等,确保无明显的损坏或松动现象。
3.2 电气系统检查检查设备的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包括电源连接、电缆、插座、接地等,确保设备的电气安全性。
3.3 仪表显示检查检查仪表的显示是否正常,如有需要,可使用相应测量工具进行准确度校验。
3.4 传感器检查检查设备的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确认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接线是否正确,以及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
3.5 控制系统检查检查设备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包括控制器、执行器、节流阀等,确认控制系统的调节和反馈是否准确。
3.6 清洁维护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维护,包括清除积尘、清洗设备表面、润滑部件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附件A:自动化仪表设备点巡检频率表五: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 xxx法律名词:注释内容。
2. xxx法律名词:注释内容。
六:全文结束。
仪表巡检标准及考核办法一、总则为不断提高仪表专业管理水平和现场仪表设备完好程度及时发现仪表设备隐患,更好地配合分厂仪表专业对现场仪表设备运行状况的把控。
特制定此巡检标准及考核制度。
二、巡检内容每天专责人按照要求的巡检路线和规定时间对仪表、仪表附件以及相关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并同时保证卫生达标。
对于不符合完好标准的仪表、仪表附件以及相关设备应及时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在巡检记录中详细记录,并上报班长单独存档,便于有条件时进行整改,没有记录说明的按未巡检处理。
对于仪表设备存在的非正常状态,巡检时应及时发现并及时上报。
每周班长和工程师至少有一次对现场巡检情况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并对专责人进行考核。
三、巡检区域应达到的标准1、巡检时应在规定时间内正确翻巡检牌。
2、仪表及附件的标识清楚正确、表体整洁,铭牌清晰,无明显缺陷,润滑良好,零部件完整无缺,无锈蚀。
3、仪表安装、装配正确,螺纹要拧到位,表盖、紧固件等不得有松动现象;防爆挠性管、蛇皮管无老化、开裂、折断;无进水及泄漏,接头连接紧固;管线无渗漏,信号引线屏蔽,接地良好;4、仪表的电缆无破损,接线端子处无受力或处于高温环境及腐蚀介质中。
仪表盖、接线盒盖要拧到位,电缆进出口要有防爆处理。
5、仪表、控制阀风表完好无损,仪表供气气源压力正确,调节阀、定位器气源及输入、输出信号正常,阀杆运动平稳;6、控制调节阀、定位器气路连接管路严密不漏,气路管线布置规范,紧固件等不得有松动或断裂现象发生,阀体、接线盒、风线接头无泄漏;7、防爆挠性管、穿线管无老化,开裂、接头脱落、折断等现象;气源管、穿线管固定牢固,固定卡子无缺失;8、回讯器安装牢固、无松动,回讯器开/关指示状态与现场阀位相符,回讯器行程开关触点、压杆无抖动现象;9、控制调节阀气缸、执行机构支架安装牢固,固定螺栓无缺失、松动现象;气缸无泄漏、卡涩、输出杆转轴现象;10、气缸、支架防腐漆无剥落,支架无锈蚀,手轮无缺失。
仪表专业日常点检标准(修订版)仪表工根据自己所辖责任区仪表设备的分布情况,选定最佳巡点检路线,每天至少巡点检一次。
巡点检时,仪表工应向当班岗位人员了解仪表运行情况。
查看仪表指示、记录是否正常,现场一次仪表(变送器)指示和控制室(主控室)显示仪表、调节仪表指示值是否一致,调节器输出指示和调节阀阀位是否一致(通常需两位仪表工同时观察。
若工艺生产变化不大,生产现场和控制室观察有一个时间差是正常的)。
查看仪表电源(若电动型仪表用24V DC电源,要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气源(约0.14MPa)是否达到额定值。
检查仪表保温、伴热状况。
检查仪表本体和连接件损坏和腐蚀情况。
检查仪表和工艺接口泄漏情况。
查看仪表完好状况。
仪表完好状况可参照炼钢颁发的《设备维护检修规程》进行检查,内容举例如下:(1)零部件完整,符合技术要求,即:a. 铭牌应清晰无误;b. 零部件应完好齐全并规格化;c. 紧固件不得松动;d. 插接件应接触良好;e. 端子接线应牢靠;f. 可调件应处于可调位置;g. 密封件应无泄漏。
(2)运行正常,符合使用要求,即:a. 运行时,仪表应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b. 正常工况下,仪表示值应处在量程内;c.机械部位应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
(3)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符合工作要求,即:a.整机应清洁,无锈蚀,漆层应平整、光亮、无脱落;b. 仪表管线、线路敷设整齐,均要做固定安装;c. 在仪表外壳的明显部位应有表示流体流向的永久性标志;d. 管路、线路标号应齐全、清晰、准确。
(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符合管理要求,即:a. 说明书、合格证、入厂检定证书应齐全;b. 运行记录、故障处理记录、校准记录、零部件更换记录应明确无误;c. 系统原理图和接线图应完整、准确;d. 仪表常数及其更改记录应齐全、准确;e. 防爆型仪表生产厂必须有防爆鉴定机关颁发的防爆合格证;f. 应有完整的累积器的设定(或编程)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