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保养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9
设备点检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 为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减少事故风险,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设备点检安全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设备的点检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
3. 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设备点检。
二、设备点检程序1. 设备点检由设备点检人员负责,点检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2. 点检人员按照设备点检计划进行点检,确保点检覆盖面广,点检频率合理。
3. 点检人员应按照预定时间,使用合适的点检工具对设备进行点检。
4. 点检人员须认真填写点检报告,准确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异常情况等,并及时上报。
5. 点检人员对发现的设备问题,应及时报告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三、设备点检内容1. 外观检查:点检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外观,包括设备表面是否损坏、是否有松动零件等。
2. 电气安全:点检人员应确保设备的电源线缆是否完好,电气接地是否良好,电气箱是否有异常。
3. 润滑情况:点检人员应检查设备的润滑部位,确认润滑情况是否良好,油脂是否足量。
4. 运行状况:点检人员应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是否出现异常噪音、振动等。
5. 安全防护:点检人员应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完善,如保护罩、安全开关等是否正常工作。
四、设备点检记录与报告1. 点检人员应认真填写设备点检记录,包括设备名称、点检日期、点检人员、点检内容等。
2. 点检记录应存档备查,便于日后追溯和分析。
3. 点检人员应及时将点检报告上报到相应部门,并妥善保存副本。
4. 部门应根据点检报告进行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五、设备点检的安全措施1. 点检过程中,点检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眼镜、手套等。
2. 点检人员在点检设备时,应遵循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
3. 点检人员对设备点检过程中发现的危险情况和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采取必要的措施。
六、设备点检的考核与奖惩1. 根据设备点检情况,设备点检人员将被纳入绩效考核。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1、设备点检制包括日常点检制和定期点检制。
2、日常点检制是为了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状况。
以便进行必要的维护,由设备的操作人员按照设备点检记录规定的部位、点检标准、点检部位进行检查,并将点检结果原本本地填写在点检记录上。
3、设备定期点检是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零件磨损的实际情况,以确定是否进行修理,主要是由操作工协助,由专职维修工和车间设备管理员进行定期检查。
每____天检查一次,并填写好专业点检记录。
4、设备点检制是为了引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打下基础,必须扎扎实实地搞好这项工作,尤其是填好设备的点检记录,该记录本月月底有车间连同运行记录报机动部。
5、机动部有专职点检人员负责全面安排点检工作,并定期抽检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必要时使用检测仪器进行现场测试,进行定量分析,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呈报。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2)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寿命,制定本设备点检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点检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安全设备等。
三、术语定义1. 设备:指公司所拥有的各类物资、设施或其他资源,用于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
2. 点检:指定期定项的对设备进行检查,确定机器设备运行情况以及故障。
四、制度内容1. 设备点检计划1.1 点检周期:根据设备的类型和使用频率,制定相应的点检周期。
一般情况下,生产设备点检周期为每周或每月一次,办公设备为每月一次,安全设备为每季度一次。
1.2 点检项目:根据设备的结构和技术特点,确定需要进行点检的项目。
例如,生产设备可以包括电气系统、润滑系统、机械系统等。
2. 点检操作流程2.1 点检准备:点检人员根据点检计划,收集相应的点检工具和材料。
同时,查看设备的运行记录,了解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2.2 点检过程:点检人员根据点检计划,逐项对设备进行检查。
包括但不限于查看设备外观、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检查设备各部件的磨损情况等。
车间设备点检管理制度
是指对车间内设备的定期点检和维护进行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故障和停工时间。
1.设备点检的时间和频率:根据设备的种类和重要性,制定点检的时间和频率。
重要设备可能需要每天或每周进行点检,而较不重要的设备可能只需要每月或每季度进行点检。
2.点检内容:制定明确的点检内容,包括设备的机械部分、电气部分、润滑部分、冷却部分等。
点检内容可以根据设备的特点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元件都被包括在点检范围内。
3.点检人员:指定专门负责设备点检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经验,了解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知识。
4.点检记录:制定详细的点检记录表格,记录点检人员的姓名、点检日期、点检内容、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
点检记录要保存一段时间,方便追溯和复查。
5.异常处理:发现设备问题或故障时,点检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应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并按照公司的维修流程进行维修。
6.设备维护:制定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同时,为设备维护配备相应的工具和备件,确保设备的维护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7.绩效考核:根据设备的点检情况和维护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评估点检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可以给予奖励和激励措施。
车间设备点检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改善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和停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外,还可以提前发现设备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维修成本和生产风险。
设备点检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加强设备点检工作,维护设备的完好性和长久的使用寿命,依据公司的相关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的点检、维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设备点检工作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测试、修理和调整,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证操作的安全。
第四条设备点检工作应符合以下原则:(一)规范操作:点检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点检工作,不得私自更改设备的运行参数和设置。
(二)及时通知:点检人员在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或潜在故障时,应立即向上级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
(三)记录完整:点检人员应认真记录每次点检的情况和处理结果,并及时报告,以便记录和查证。
(四)安全第一:点检人员在进行点检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第二章设备点检的内容和频次第五条设备点检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设备的外观检查:检查设备是否有变形、损坏、松动、污垢等情况。
(二)设备的电气检查:检查设备的电气部分是否正常,如电源、电线、接线端子等。
(三)设备的润滑检查:检查设备润滑部位的润滑状况和润滑油的添加情况。
(四)设备的运行检查: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如运转速度、响声、震动等。
(五)设备的安全检查: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防护措施是否完善,紧急停机按钮是否正常等。
(六)设备的清洁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卫生。
第六条设备点检的频次由设备的种类、重要性和使用情况等因素决定,必须有明确的点检计划。
一般来说,设备的点检频次不得少于每季度一次。
第三章设备点检的责任与义务第七条公司设备点检的责任主体是设备点检人员,由公司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设备的点检工作。
第八条设备点检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一定的设备知识和技能,熟悉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规程。
(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积极参与设备点检工作,为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提供支持。
设备点检保养管理制度1. 为什么需要设备点检保养管理制度设备是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备的故障或损坏会严重影响生产或服务质量,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设备点检保养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2. 管理标准2.1 设备点检管理1.设立设备点检小组,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工作。
2.制定设备点检计划,明确点检频次和点检内容。
3.按照点检计划,对设备进行点检,记录点检结果。
4.点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外观是否完好;–设备固定件是否松动;–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液压、气压、温度等参数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常声音、异味等;–是否存在漏油、漏气等现象。
5.点检结果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正常:设备正常运行,无需进行其他操作;–异常:设备存在异常现象,需要立即停机维修或报修;–注意:设备工作正常,但存在一些小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维护或修复。
6.点检记录应详细记录点检日期、点检人员、点检内容和点检结果,并及时上报给设备管理部门。
2.2 设备保养管理1.制定设备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环境,明确保养周期和保养内容。
2.设备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清洁设备表面;–更换易损件;–润滑设备;–调整设备参数;–进行设备紧固。
3.设备保养工作由设备保养小组负责执行,确保保养工作质量。
4.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保养日期、保养人员、保养内容和保养结果,并及时上报给设备管理部门。
2.3 设备维修管理1.当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设备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并按照设备维修流程报修。
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处理设备维修报修事宜,包括联系维修单位、安排维修人员等。
3.维修人员应及时进行维修,并记录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
4.维修结果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修复:设备已修复完好,可以恢复使用;–更换:设备无法修复,需要更换设备;–建议:设备问题无法立即解决,提出解决方案或修复建议。
3. 考核标准3.1 设备点检考核1.设备点检小组每周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点检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设备保养日常点检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效率,降低故障率,根据我国设备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的日常点检与维护保养工作。
二、日常点检1. 点检内容(1)设备外观: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有损坏、变形、松动等现象。
(2)设备运行状态:检查设备运行声音、振动、温度是否正常,观察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有异常现象。
(3)设备控制系统:检查设备控制开关、按钮、指示灯等是否正常工作,观察设备自动控制功能是否正常。
(4)设备传动系统:检查皮带、链条、齿轮等传动部件是否磨损、松动,观察传动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响声。
(5)设备液压系统:检查液压油位、油质、压力是否正常,观察液压系统是否有泄漏、异响等现象。
(6)设备电气系统:检查电源、电缆、绝缘子等电气部件是否正常,观察电气系统是否有发热、异味等异常现象。
(7)设备安全防护设施:检查防护罩、防护栏、警示标志等是否完好,确认设备安全防护功能是否正常。
2. 点检频率(1)每小时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点检。
(2)特殊设备或重要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点检频率。
3. 点检人员(1)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点检工作。
(2)设备管理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并对操作人员的点检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
三、维护保养1. 保养内容(1)清洁设备:定期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油污,保持设备清洁。
(2)润滑设备:定期给设备的运动部件加注润滑油,确保设备运动顺畅。
(3)紧固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紧固件,如有松动现象,及时紧固。
(4)调整设备:定期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
(5)检查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
2. 保养周期(1)日常保养:每天工作结束后,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保养。
(2)定期保养: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保养。
3. 保养人员(1)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保养工作。
(2)设备管理员负责定期保养工作,并对操作人员的保养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强化设备点检制在维检中心全面贯彻执行,巩固和深化设备管理,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以达到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修费用的目标。
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所属设备的点检管理。
三、组织机构(1)危险中心经理是设备点检管理工作的第一领导者、管理者和责任者。
(2)维检中心点检站站长是设备点检管理工作的常务领导。
(3)公司设备科是设备点检日常工作管理和考核的职能部门。
(4)各作业区区长兼本作业区点检作业长。
(5)各作业区下设点检责任员及兼(专)职点检员。
四、职责(1)公司设备科点检站负责全厂设备点检工作的管理和考核。
(2)各作业区负责所辖区域设备点检工作的执行和推广。
(3)维检中心负责厂设备专业点检的实施。
五、定义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早期处理的设备检查。
六、点检管理的内容及要求1、点检制的特点(1)生产工人负责日常管理。
(2)有一支从事点检工作的专业点检员队伍,按设备分区进行管理;(3)有一套科学的点检基准、业务流程、合理的责权关系和推进工作的组织体系;(4)有比较完善的仪器、仪表、检测手段和维修设施的现代化;(5)推行以作业区长为责任主体的现代化基层管理模式。
2、点检的“五定”要求(1)定点:要详细设定设备应检查的部位、项目及内容,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实施点检作业;(2)定法:对检查项目定明确的检查方法,即是采用“五官”判别,还是借助于简单的工具、仪器进行判别;(3)定标:即检测标准,作为衡量和判别检查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4)定期:设定点检周期(对主要、关键设备和重点检查部位等);(5)定人:明确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
3、点检的分类及分工(1)按点检的周期划分日常点检:由岗位操作人员或作业区维修工承担。
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一)目的对设备定期维护与保养是设备运行期间的维护和管理重要内容。
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岗位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对运行中的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隐患、异常和故障。
(二)适用范围公司生产线所有运行设备(三)设备完好的标准1.设备运转正常。
2.零部件齐全、完好、磨损及腐蚀不超过规定标准。
3.传动、润滑和冷却等主要系统正常。
4.控制系统灵敏可靠。
5.无超温、超压、超速、超电流等现象出现。
6.安全防护设施齐全。
7.原材料、燃料消耗正常。
8.设备机台整洁,基本达到“四无”,“六不漏”要求。
9.技术资料齐全。
(四)检查组织形式1.设备保全处每月组织一次公司设备检查活动,对设备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出具整改通知单,限期设备使用部门整改,各部门设备分管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参与设备检查活动,公司设备分管领导不定期参加设备检查工作并给予指导。
2.各相关专业部门(保全处、供应处、行政人事处、生产技术处等)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抽查各设备使用部门对相关专业设备使用、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是否规范及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3.各专业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应根据设备系统中设备的重要程度对设备进行分类,确定每台设备专业检查的内容与周期。
4.各专业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对公司主机设备技术状态进行专项技术检查、鉴定,必要时利用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掌握设备的磨损、变形、老化、腐蚀及其它异常的程度,确定调整、修理、更新措施和方案,并要有详细的监测记录,每月不少于两次。
5.各使用部门应充分调动各级专业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和岗位人员,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协调各方面的技术力量,搞好设备运行状态检查工作,以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转。
(六)使用部门三级点检制通过分厂→工段→班组三种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检查,使设备的检查工作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和加强。
____分厂级检查1.1各二级部门设备分管领导主持,二级部门设备修理部门组织,各工段设备分管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每月组织对所属范围的设备进行一次检查。
设备点检管理规定为了进一步强化生产处设备管理,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生产运行中出现的设备故障和缺陷,努力促进向计划性和预防性检修转变,尽量减少设备故障率和经济损失,切实保障生产平稳、安全运行。
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处设备检修管理。
二、管理职责(一)生产处负责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并监控、指导和考核日常运行情况;(二)运行班组负责所使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及一般故障的排出,重大故障及时报修;(三)维修班负责生产处设备管理,定期点检和巡检,及时修复故障。
三、管理内容与要求(一)设备点检目的:通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况,维持和改善设备性能,预防故障发生,减少设备故障率。
1、岗位点检(1)设备运行中的异响、振动、异味;(2)设备润滑系统工作情况(油温、油质、油压、油位、冷却等);(3)目测设备零部件是否开裂、变形、开焊;(4)检查设备的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5)设备零部件是否齐全、可靠;(6)设备负荷大小;(7)设备运转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电流等;(8)设备其它特殊要求的情况。
2、维修点检(1)监督、指导岗位的日常点检,复核各岗位的日常巡回点检记录;(2)检查生产处在线设备的运行技术状态,及时发现异常和隐患。
在做好记录的同时,确定设备应修理的部位及更换零件情况,及时组织维修;(3)检查生产处设备卫生状况。
3、生产处点检(1)监督、检查生产处设备巡回点检制度的执行情况;(2)监督、检查各岗位日常点检质量、巡回点检记录;(3)检查主体设备的运行技术状态,对有异常的设备进行精密点检和诊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二)设备巡检主要包括定期、不定期、交接班、特殊情况检查等内容。
(1)设备、系统的运行、备用是否正常;(2)运行设备、系统的有关参数指标是否合格(如:声音、振动、压力、温度、液位等);(3)设备系统有无跑、冒、滴、漏现象;(4)设备、系统附件是否齐全完好;(5)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其他现场设施的完好情况;(6)生产现场和设备、系统的卫生状况;(7)有关防暑度夏、防寒防冻设施的完好情况。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寿命,我们制定了以下设备点检、维护、定修以及全面安全管理制度。
一、设备点检1.1 每天开机前点检1.1.1 首先,检查设备的电源开关和电源线是否正常,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供电。
1.1.2 检查设备的机械部分是否存在异常声音、异味或振动,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排除。
1.1.3 检查设备的液位、压力、温度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情况应记录并及时报修。
1.1.4 检查设备的各个传感器、仪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1.2 每周点检1.2.1 检查设备的油液是否过期或污染,如有需要应及时更换或补充。
1.2.2 检查设备的紧固件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紧固。
1.2.3 检查设备的液压、气动部分是否存在漏油、漏气情况,如有漏油、漏气应及时修复。
1.2.4 检查设备的电气部分是否存在线路老化、接触不良等问题,如有问题应及时维修。
1.3 每月点检1.3.1 检查设备的滤清器、空气过滤器等滤芯是否需要更换,如有需要应及时更换。
1.3.2 检查设备的传动部分是否需要加油或更换润滑脂,如有需要应及时处理。
1.3.3 检查设备的高温部位是否存在过热情况,如有过热应寻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1.3.4 检查设备的连接部分是否存在松动、断裂等问题,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
二、设备维护2.1 定期修理2.1.1 按照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制定定期修理计划。
2.1.2 在定期修理期间,对设备的内部结构、关键部件进行检查和维修。
2.1.3 检查设备的液压、气动、电气、机械等部分是否发生磨损或老化,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2.2 故障维修2.2.1 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
2.2.2 维修人员应按照设备维修手册或相关规范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2.2.3 维修完成后,应对设备进行重新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设备点检保养管理制度
1.目的
点检是车间设备及电动工具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目的是通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及电动工具的技术状况,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及电动工具的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2.范围
办法适用于生产部所辖生产设备及电动工具,实行全员点检定修制度。
3.点检实施
3.1根据设备及工具分类,制定详细的点检周期、点检内容。
木工设备:一周进行点检一次。
点检内容:
3.2根据设备及工具分类制定排污周期、润滑周期、润滑部位、给油脂种类等。
3.3制定设备及工具卫生清扫周期及清扫标准。
3.4对点检的设备及工具详细记录部位、运行情况,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要详细,记录故障情况、处理过程、更换器件型号、种类、件数。
3.5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无法处理的问题,要及时提报。
3.6除做好点检记录外,日常检修也应详细记录。
4.点检内容及周期
4.1公共点检内容:
4.1.1对所辖区域内的设备进行点检,查看岗位生产记录,与岗位有关人员交换信息、收集设备运行状况并进行分析,掌握机件的劣化程度。
4.1.2根据点检情况,提出预防、改善设备性能的意见。
4.2仪表部分:
4.2.1对现场仪表的点检:(每日一次)
(1)仪表要保持安装姿态,垂直水平
(2)外观要保持完好、清洁、证牌齐全。
(3)仪表引线保持整齐,牢固无脱落、裸线。
4.2.2对现场管线的点检:(每日一次)
(1)管线要保持安装姿态,垂直水平。
(2)线槽、线管无拖吊,导线无裸露,线槽盖板齐全完好。
(3)管路、接头、气源、保温是否有堵、漏、渗现象。
(4)阀门要完好,开闭灵活可靠,手轮齐全,丝杠无弯曲。
4.2.5对电源的点检:(每日一次)
(1)电源线应无破损、裸露,绝缘良好。
(2)保护盖齐全无损坏。
(3)每个电源开关有标识符号,便于使用方便。
4.2.6生产设备每周进行点检一次,并进行保养一次。
电动工具每天使用完进行清理一次。
吸尘设备每周清理一次。
吸尘器每天清理一次。
个人工具使用过程中
4.3.2
对室内控制柜、盘的点检:(每日一次)
(1)
外观完好、证牌齐全,部件无缺损。
(2)
指示表显示准确、按钮开关灵活可靠,其它部件正常。
(3)
布线整齐、规范,端子接线牢固可靠。
(4)
照明良好。
(5)
附属设备齐全、完好。
(6)
盘内设备内外清洁。
4.3.3
电源系统的点检:(每日一次)
(1)UPS
抗干扰净化电源及其它供电系统各参数正常,运行稳定,切换可靠。
每半年进行一次放电检查。
(2)
电源线无破损、裸露,绝缘良好。
(3)
接地良好,无松动,未与其它金属搭接。
(
4)
备用设备正常。
4.3.4
制冷系统的点检:(每日一次)
(1)
制冷系统运转正常,无故障报警。
(2)
室内温度、湿度满足要求。
(3)
柜内、机箱内风扇运行正常,无杂音、设备无超温报警。
(4)
备用设备正常。
4.3.5 PLC
系统柜(端子柜)的点检:(每日一次)
(1)
系统电源正常。
(2)CPU
、
I/O
模板运行正常,无故障报警指示。
(3)
系统总线运行指示正常,通讯正常等。
4.3.6
操作站(台)的点检:(每日一次)
(1)
系统供电正常
(2)
网络通讯正常。
(3)
检查联锁、报警调节及显示参数,调节回路品质是否良好。
(4)
检查信息记录表,掌握点检周期内设备运行情况及系统报警情况。
4.3.7
变频器的点检:(每日一次)
(1)
检查变频器显示信息。
(2)
变频器供电系统。
(3)
变频器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是否异常。
4.3.8
通讯设备的点检:(每日一次)
(1)
通讯架空电缆规范,符合要求。
(2)
线路完好,无裸露,绝缘良好。
(3)
避雷设施、地线符合要求。
(4)
定期了解用户电话的使用情况,用户签字认可。
4.4
低压电气系统:
4.4.1
机车电源系统的点检:(每周点检二次
)
(1)
各机车集电器(磨电刷)有无变形,各部位螺栓、销子是否完好及刷块磨损情况检查。
(2)
磨电道、滑线是否完好,瓷瓶(绝缘子)、压板、连板、膨胀缝过渡有无变形、裂纹及短缺。
4.4.2
配电室,电气室供电系统的点检:(每周一次)
(1)
母线、刀开关、断路器接线是否发热,触头是否闭合良好,合分闸机械机构动作是否灵活、可靠。
(2)
仪表是否完好,指示是否正常,二次线有无松动和开路现象。
(3)
各电器元件的标牌是否完好。
4.4.3
配电柜、配电箱内的点检:(每周一次)
(1)
空气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电气设备
的触头是否闭合良好,声音是否正常、接线是否发热。
(2)
各接线端子连线有无松动、短路。
(3)
柜内、柜顶有无结尘杂物等。
4.4.4
液压站、气阀站内电气设施的点检:(每周一次)
(1)
电磁阀接线、配电箱内接线是否规范、安全进行检查。
(2)
动力线有无磨损、过热、裸露。
(3)
空开、开关要保持安装姿态,布线整齐、规范、无裸露。
4.4.5
电力电缆的点检:(每周一次)
电气设施(电机、限位开关、执行器等)的电缆布线整齐、规范、无磨损、过热、裸露。
(2)
各类电源电缆布线整齐、规范、无磨损、过热、裸露。
4
.4.6
电机及控制器的点检:(每周一次)
(1)
电机接线盒内接线端子接线有无松动、短路现象。
(2)
绕线式电机转子接线盒内接线端子接线有无松动、短路现象,铜头与碳刷接触面积、压力、磨损
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打火现象。
(3)
控制器及限位开关活动部位润滑良好,无卡阻现象,触点有无损坏。
4.4.7
其他电气设施系统的点检:(每月一次)
(1)
各配电室的漏雨、电缆沟
(
隧道
)
进水、门窗是否完好,消防设施是否起齐备。
对于防雨根据季节增
加点检次数,雨后即查。
(2)
外敷电缆桥架、走线管等是否完好。
4.5
高压电气系统:
4.5.1
变压器系统的点检(每周一次)
(1)
变压器的温度、油标是否正常,高低压瓷瓶有无裂纹、闪烙现象,高低压侧接线有无松动、过热,
接地线是否正常。
(2)
变压器、室内卫生清洁,其他附属设施状况的正常。
4.5.2
高压开关柜的点检(每天一次)
(1)
高压开关柜运行中有无异常(异声、异味)。
(2)
二次回路及显示(指示)系统是否正常。
(3)
各部分卫生清洁无杂物。
4.5.3
电力电容器的点检(每天一次)
(1)
电容器运行中有无异常(异声、异味)及外型尺寸变化情况。
(2)
电容器及室内卫生清洁无杂物。
4.5
.4
架空线路的点检(每周一次)
(1)
架空线路有无异常损坏、打火过热现象,垂度是否符合标准。
(2)
架空引线是否正常,跌落开关有无异常,避雷器有无缺损、连接是否牢固。
(3)
架空线路与周围建筑物、树木安全距离是否符合标准。
(4)
电杆有无破损、裂纹,倾斜下沉,拉线是否损坏等。
4.5.5
地下电缆设施的点检(每周一次)
电缆接头井内电缆接头是否过热,绝缘有无损坏,井内有无进水,井壁有无损坏塌陷,井内有无
杂物。
(2)
电缆沟、电缆隧道有无损坏塌陷、进水,电缆有无损坏。
(3)
地下直埋电缆有无施工损坏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