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数控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176
数控机床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第一节输入装置输入装置是整个数控系统的初始工作机构,它将准确可靠的接收信息介质上所记录的“工程语言"、运算及操作指令等原始数据,转为数控装置能处理的信息,并同时输送给数控装置。
输入信息的方式分手动输入和自动输入。
手动输入简单、方便但输入速度慢容易出错。
现代数控机床普遍采用自动输入,其输入形式有光电阅读机、磁带阅读机及磁盘驱动器以及无带自动输入方式.其它输入方式:1。
无带自动输入方式在高档数控机床上,设置有自动编程系统和动态模拟显示器(CRT).将这些设备通过计算机接口与机床的数控系统相连接,自动编程所编制的加工程序即可直接在机床上调用,无需经制控制介质后再另行输入。
2。
触针接触式阅读机输入方式又称为程控机头或电报机头,结构简单,阅读速度较慢,但输入可靠、价格低廉故在部分线切割机床加工中仍在用。
3。
磁带、磁盘输入方式磁带输入方式进行信息输入,其信息介质为“录音"磁带,只不过录制的不是声音,而是各种数据。
加工程序等数据信息一方面由微机内的磁盘驱动器“写入”磁盘上进行储存,另外也由磁盘驱动器进行阅读并通过微机接口输入到机床数控装置中去。
第二节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数控机床几乎所有的控制功能(进给坐标位置与速度,主轴、刀具、冷却及机床强电等多种辅助功能)都由它控制实现。
因此数控装置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
数控装置的作用是接收加工程序等送来的各种信息,并经处理分配后,向驱动机构发出执行的命令,在执行过程中,其驱动、检测等机构同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数控装置,经处理后,发出新的命令。
一、数控装置的组成1、数字控制的信息1)几何信息——是指通过被加工零件的图样所获得的几何轮廓的信息。
这些信息由数控装置处理后,变为控制各进给轴的指令脉冲,最终形成刀具的移动轨迹。
几何信息的指令,由准备功能G具体规定。
2)工艺信息———通过工艺处理后所获得的各种信息。
数控机床的结构组成及原理数控机床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机床,可以实现多种复杂的加工操作。
它的结构组成及原理可以大致分为机床主体部分、控制系统部分和辅助装置部分。
一、机床主体部分1.床身:床身是整个数控机床的基础部分,承载整个机床的各个部件和装置,同时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
床身通常由大型整体铸件制成,常见的有平面床、斜床和立式床等。
床身上设有导轨、滑块和滚珠丝杠等装置,用于支撑和导向主轴箱、工作台等。
2.主轴箱:主轴箱是数控机床的重要部件之一,通常由主轴、主轴动力装置、主轴箱座、电动机及其驱动装置等组成。
主轴箱用来传递动力,使主轴旋转,是实现机床加工功能的关键部分。
3.工作台:工作台是数控机床上用于夹持工件的装置,它可以沿各个方向进行移动和转动。
工作台通常由工作台体、刀架座、刀具变位装置等组成。
工作台的移动和转动由驱动装置控制,实现对工件的定位和加工。
二、控制系统部分1.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整个机床的控制中心,由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主机、输入输出设备、接口电路等,软件部分是指数控机床的控制程序。
数控装置能够根据加工要求,自动生成加工程序,并控制机床的各个动作。
2.伺服系统: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动力系统,主要由伺服电机、传动机构和测量装置等组成。
伺服电机通过控制系统接收指令,根据要求实现各个轴向的运动。
传动机构将电机运动传递到工作台或刀架等部位,测量装置用于检测轴向运动的位置和速度。
三、辅助装置部分1.刀具变位装置:刀具变位装置是数控机床上用来实现刀具的换刀和夹紧的装置。
它能够实现快速的刀具换向和自动夹紧,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
2.冷却液供给装置:冷却液供给装置是用于给切削过程提供冷却润滑的装置,它能够保持刀具的正常工作温度,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加工质量。
3.操作平台:操作平台是供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和监控的地方,它通常设有显示屏、键盘、手柄等操作设备,用于输入指令、调整参数以及监控加工过程。
数控机床的原理及组成结构
数控机床又称为数控加工中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的机床。
它通过预先输入的指令,实现对工件的自动加工,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效率的特点。
数控机床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和执行系统。
1. 数控系统:数控系统负责接收输入的工艺程序,对指令进行解析和处理,并发送控制信号给伺服系统和执行系统。
数控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主控板、接口板、数控终端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控编程软件等。
2. 伺服系统:伺服系统负责将数控系统发送的控制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电机驱动系统,控制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运动。
伺服系统由伺服电机、伺服控制器和传感器等部件组成,它可以实现对工件运动的精确控制。
3. 执行系统:执行系统是指实际进行加工的部分,包括机床本体、刀具系统和夹具系统等。
它根据数控系统发送的指令,控制切削工具在工件上进行切削、铣削、镗削等操作。
执行系统的结构包括主轴、进给系统、工作台、刀库等。
总的来说,数控机床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和执行系统三个方面,它们相互配合,实现对工件的自动加工。
简述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的机床,其工作原理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机床运动指令,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各个执行机构实现工件的加工。
本文将从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控制系统、加工过程等方面简述其工作原理。
一、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数控机床主要由机床主体、数控装置、执行机构、测量系统和辅助装置等组成。
其中,机床主体是指数控机床的机械部分,包括床身、主轴、进给机构等;数控装置是指数控机床的控制部分,包括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执行机构是指数控机床的动力部分,包括主轴驱动、进给驱动等;测量系统是指数控机床的检测部分,包括测量传感器、编码器等;辅助装置是指数控机床的辅助部分,包括冷却液系统、废屑输送系统等。
二、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是指数控装置及其控制算法。
数控装置按照功能可分为系统控制器、数据输入设备、数据输出设备和辅助设备。
系统控制器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将输入设备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机床运动指令,并通过输出设备将指令传递给执行机构,从而实现工件的加工。
系统控制器的控制算法包括插补算法、轨迹控制算法、路径规划算法和运动控制算法等。
插补算法是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机床运动指令的核心算法,它通过对数字信号进行插补计算,生成机床的运动轨迹。
轨迹控制算法是指控制机床主轴的运动,它通过控制主轴马达的转速和转向实现工件的旋转加工。
路径规划算法是指规划机床加工路径的算法,它通过对工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进行分析,生成最优的加工路径。
运动控制算法是指控制机床进给运动的算法,它通过控制进给马达的转速和转向实现工件的直线运动。
三、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包括工件的设计、程序的编写、加工的准备和加工的执行等步骤。
其中,工件的设计是指根据加工要求和工件的几何形状,设计出工件的CAD模型。
程序的编写是指将CAD模型转换成数字信号,用于控制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加工的准备是指根据程序要求,调整数控机床的各项参数,使其符合加工要求。
1.2 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一、数控机床组成数控机床由:程序、输人/输出装置、CNC单元、伺服系统、位置反馈系统、机床本体组成。
1、程序的存储介质,又称程序载体1)穿孔纸带(过时、淘汰);2)盒式磁带(过时、淘汰);3)软盘、磁盘、U盘;4)通信。
2、输人/输出装置1)对于穿孔纸带,配用光电阅读机;(过时、淘汰);2)对于盒式磁带,配用录放机;(过时、淘汰);3)对于软磁盘,配用软盘驱动器和驱动卡;4)现代数控机床,还可以通过手动方式(MDI方式);5)DNC网络通讯、RS232串口通讯。
3、CNC单元CNC单元是数控机床的核心,CNC单元由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部分组成。
CNC单元接受数字化信息,经过数控装置的控制软件和逻辑电路进行译码、插补、逻辑处理后,将各种指令信息输出给伺服系统,伺服系统驱动执行部件作进给运动。
其它的还有主运动部件的变速、换向和启停信号;选择和交换刀具的刀具指令信号,冷却、润滑的启停、工件和机床部件松开、夹紧、分度台转位等辅助指令信号等。
准备功能:G00,G01,G02,G03,辅助功能:M03,M04刀具、进给速度、主轴:T,F,S4、伺服系统由驱动器、驱动电机组成,并与机床上的执行部件和机械传动部件组成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
它的作用是把来自数控装置的脉冲信号转换成机床移动部件的运动。
对于步进电机来说,每一个脉冲信号使电机转过一个角度,进而带动机床移动部件移动一个微小距离。
每个进给运动的执行部件都有相应的伺服驱动系统,整个机床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伺服系统。
如三轴联动的机床就有三套驱动系统。
脉冲当量:每一个脉冲信号使机床移动部件移动的位移量。
常用的脉冲当量为0.001mm/脉冲。
5、位置反馈系统(检测反馈系统)伺服电动机的转角位移的反馈、数控机床执行机构(工作台)的位移反馈。
包括光栅、旋转编码器、激光测距仪、磁栅等。
(作业:让同学们网上查找反馈元件,下节课用5分钟自述所查容)反馈装置把检测结果转化为电信号反馈给数控装置,通过比较,计算实际位置与指令位置之间的偏差,并发出偏差指令控制执行部件的进给运动。
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一、任务描述了解CAK40100VL 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二、任务准备(一)、安全文明生产(播放插件)(二)、机床结构和工作原理1、 机床结构数控机床一般由输入输出设备、CNC 装置(或称CNC 单元)、伺服单元、驱动装置(或称执行机构)、可编程控制器PLC 及电气控制装置、辅助装置、机床本体及测量反馈装置组成。
如下图是数控机床的组成框图.⑴、机床本体数控机床的机床本体与传统机床相似,由主轴传动装置、进给传动装置、床身、工作台以及辅助运动装置、液压气动系统、润滑系统、冷却装置等组成。
但数控机床在整体布局、外观造型、传动系统、刀具系统的结构以及操作机构等方面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数控机床的要求和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特点。
⑵、CNC 单元CNC 单元是数控机床的核心,CNC 单元由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部分组成。
CNC 电 气 回 路辅 助 装 置 PLC 主轴伺服单元 操 作 面 板 主轴驱动装置 进给驱动装置 测量反馈装置进给伺服单元 输入/输出设 备 计算机 数 控装 置 机床本体单元接受数字化信息,经过数控装置的控制软件和逻辑电路进行译码、插补、逻辑处理后,将各种指令信息输出给伺服系统,伺服系统驱动执行部件作进给运动。
⑶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装置将各种加工信息传递于计算机的外部设备。
在数控机床产生初期,输入装置为穿孔纸带,现已淘汰,后发展成盒式磁带,再发展成键盘、磁盘等便携式硬件,极大方便了信息输入工作,现通用DNC网络通讯串行通信的方式输入.输出指输出内部工作参数(含机床正常、理想工作状态下的原始参数,故障诊断参数等),一般在机床刚工作状态需输出这些参数作记录保存,待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将输出与原始资料作比较、对照,可帮助判断机床工作是否维持正常。
⑷伺服单元伺服单元由驱动器、驱动电机组成,并与机床上的执行部件和机械传动部件组成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数控机床是一种通过数字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加工的机床。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加工程序编码为数字信号,由数控系统控制机床进行加工操作。
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数控装置、执行机构和传动机构。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控制核心,其功能是编程、存储、计算和控制。
编程是将加工过程描述为特定格式的程序代码,存储是将程序代码保存在数控装置中,计算是根据程序代码进行数学运算,控制是通过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机床执行具体操作。
数控装置通常由数控主轴驱动器、数控伺服驱动器和数控系统组成。
执行机构是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操作的部分,包括主轴、工作台和刀架。
主轴是主要进行切削加工的部分,可以通过数控主轴驱动器控制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
工作台是用于装夹和固定工件的部分,可以通过数控伺服驱动器控制工作台的运动。
刀架是用于刀具固定和切削动作的部分,可以通过数控伺服驱动器控制刀架的运动。
传动机构是传递数补百控机床各部分运动的机构,包括伺服驱动系统、传感器、传动装置和工具切换系统。
伺服驱动系统通过输入旋转或直线运动的指令,控制执行机构的运动。
传感器用于测量机床各部分的运动状态,如位置、转速和力等。
传动装置用于传递数控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执行机构进行运动。
工具切换系统用于更换不同形状或尺寸的切削工具,以适应不同加工需求。
1.编写加工程序:根据零件的尺寸、形状和加工要求,使用专门的编程语言编写加工程序,描述整个加工过程和刀具路径。
2.存储和计算:将编写好的加工程序输入数控装置中,通过数控系统进行存储和计算。
数控系统根据加工程序进行数学运算,计算出每个工序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参数。
3.执行加工操作:数控系统将计算出的加工参数转换为控制信号,发送给数控装置中的伺服驱动器和主轴驱动器。
伺服驱动器通过控制执行机构的运动,使机床的主轴和工作台按照预定程序进行切削和定位。
4.监控和调整:在加工过程中,数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编码器实时监测机床的运动状态和切削力。
简述数控机床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数控机床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它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和指令,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加工和加工过程的自动控制。
数控机床的基本构造包括机床主体、数控系统、执行机构和工作台等部分,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数控系统将加工程序转化为机床运动的控制指令,再通过执行机构将指令转化为相应的运动,并最终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一、机床主体机床主体是数控机床的基础部分,它通常由立柱、工作台、床身、主轴箱等组成。
立柱起支撑作用,工作台用于固定和夹持工件,床身用于支撑和固定各个部件,主轴箱用于安装主轴和主轴驱动装置等。
机床主体的稳定性和刚性对加工精度和效率有重要影响。
二、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分,它负责解释和执行加工程序,并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执行机构。
数控系统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数控编程软件和数控驱动软件等。
数控系统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如自动换刀、自动测量和自动修正等,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
三、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将数控系统发送的控制指令转化为机床运动的装置。
常见的执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液压驱动装置和气动装置等。
伺服电机通常用于实现机床的主轴、进给轴和辅助轴等的运动控制,液压驱动装置和气动装置则用于实现机床的夹紧、换刀和辅助功能等。
四、工作台工作台是数控机床用于夹持和固定工件的部分,通常包括工作台座、工作台面和工件夹具等。
工作台座用于支撑和固定工作台面,工作台面则用于放置和夹持工件,工件夹具则用于固定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工作台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是将加工程序转化为机床运动的控制指令,并通过执行机构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具体来说,首先需要编写加工程序,包括工件的几何形状、加工路径、切削参数等。
然后将加工程序输入数控系统,并进行编译和解释。
数控系统将加工程序解释为一系列的控制指令,如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刀具补偿等。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数控机床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机械设备,它在现代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1. 主机部分:数控机床的主机部分由机床本体、主轴和伺服系统组成。
机床本体是数控机床的主体结构,包括床身、工作台、滑枕等。
主轴是机床用来转动刀具或工件的主要部件。
伺服系统则负责控制主轴和工作台的运动。
2. 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的核心部分是数控系统,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数控装置、输入输出设备和传感器等,而软件则是指数控程序和数控编程软件。
数控系统负责接收和处理指令,控制机床的运动。
3. 刀具系统:数控机床的刀具系统包括刀具、刀柄和刀库等。
刀具是用来加工工件的工具,刀柄则负责固定刀具。
刀库是用来存放刀具的地方,可以根据需要自动更换刀具。
4. 辅助设备:数控机床还需要一些辅助设备来完成加工任务。
常见的辅助设备有冷却液系统、夹具和自动送料装置等。
冷却液系统用来冷却刀具和工件,夹具用来固定工件,而自动送料装置则负责将工件送入机床。
二、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编写数控程序:操作人员首先需要编写数控程序,该程序包含了加工工件所需的各种指令和参数。
数控程序可以通过专门的数控编程软件编写,然后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数控系统中。
2. 加工准备:在开始加工之前,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加工准备工作。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夹具,调整机床的工作台和主轴位置,以及设置好冷却液系统和自动送料装置等。
3. 启动数控系统:当加工准备完成后,操作人员可以启动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将根据编写的数控程序,控制机床的运动。
它会发送指令给伺服系统,控制主轴和工作台的运动,同时监测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4. 加工工件:一旦数控系统启动,机床就会开始自动加工工件。
数控系统会根据编写的数控程序,控制刀具的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等。
典型数控系统的结构数控系统是一种精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常用于机床加工中。
典型的数控系统由以下几个组成局部构成:1.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数控系统的接口,负责将操作员输入的指令传递给数控系统进行处理。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触摸屏等。
通过输入设备,操作员可以输入加工工艺参数、指令代码等信息。
2. 主机控制器主机控制器是数控系统的核心局部,主要负责解析操作员输入的指令,并将其转化为机床可以执行的控制信号。
主机控制器通常由一台工业级计算机构成,搭载了专门的数控系统软件。
主机控制器通过与输入设备、执行设备的通信,实现对机床各轴的控制。
在控制信号输出之前,主机控制器还会对输入的指令进行加工优化,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3. 伺服系统伺服系统是数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局部,它负责将主机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转化为机床各轴的运动。
伺服系统通常由伺服电机、编码器、控制器等组成。
伺服电机是驱动机床实现运动的关键设备,它可以精确控制机床轴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编码器那么用来反响轴的实际位置和速度信息给控制器,以便调整控制信号,实现精密的运动控制。
运动系统是机床中的关键局部,它负责实际的加工运动。
运动系统通常由多个轴组成,每个轴都有相应的伺服电机和传动装置来实现运动。
在数控系统中,常见的轴包括进给轴和主轴。
进给轴负责工件的相对移动,而主轴那么负责工具的转动。
运动系统通过与伺服系统的配合,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加工运动。
5. 显示与通信设备为了方便操作员的监控与调整,数控系统通常还配备了显示与通信设备。
显示设备可以显示当前的加工状态、报警信息等;通信设备那么可以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如计算机网络、U盘等。
辅助系统是数控系统中的一局部,用于支持机床加工过程中的其他功能。
常见的辅助系统有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等。
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切削工具和加工区域,以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工具损坏或零件变形;润滑系统用于给机床各部件提供充分的润滑,以确保机床正常运转。
数控机床结构与运作原理数控机床是一种基于程序控制的自动化机械设备,其通过计算机和相关硬件实现对机床的精确控制。
数控机床在现代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并具备更高的加工精度和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的结构和运作原理。
一、数控机床结构数控机床的结构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机床本体、数控系统、传动系统和辅助系统。
1. 机床本体:机床本体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分,它由床身、主轴、滑架和工作台等组成。
床身是机床的基础结构,用于支撑整个机床。
主轴是机床上用来驱动刀具进行加工的部件,通过主轴可以控制刀具的旋转速度和方向。
滑架则用于控制刀具的进给运动,通过滑架可以控制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和形状。
工作台则是用来支撑工件的平台,通过控制工作台的移动来实现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调整。
2. 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实现对数控机床进行程序控制的核心部件,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包括数控装置、电气元件、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机床的运行状态。
软件则是数控系统的控制指令和运行程序,通过程序编辑和输入,可以实现对机床各个运动轴的精确控制。
3.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机床各个部件的运动控制。
传动系统包括电机、传动装置和传感器等。
电机是传动系统的动力来源,通过电能的转换实现机床各个部件的转动和移动。
传动装置则是用来传递电机的动力和转矩,常见的传动方式包括螺杆传动、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等。
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床各个部件的运动状态,实现对机床运行的监测和控制。
4. 辅助系统:辅助系统包括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除尘系统等,用于保护机床并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
冷却系统用于降低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确保机床长时间稳定运行。
润滑系统则用于对机床各个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机床的使用寿命。
除尘系统则用于清除机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气溶胶,保护操作人员的健康。
二、数控机床运作原理数控机床的运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件坐标系、机床坐标系、插补控制和回路控制。
数控系统组成及工作过程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控制机床的运动以实现加工零件的任务。
一个数控系统通常由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数控系统的组成:1.计算机:数控系统通常有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用于执行数控程序,实时计算运动轨迹,并控制机床的运动。
计算机通常由控制器、界面电路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2.控制器:控制器是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接收计算机发送的指令,并将其转换为机床可执行的控制信号。
控制器通常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3.输入输出设备:数控系统的输入设备通常有键盘、鼠标、手柄等,用于操作员输入相关指令。
输出设备通常有显示屏、打印机等,用于显示和输出相关信息。
4.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用于测量机床各个轴的位置,常见的位置传感器有光栅尺、编码器等。
5.电机:电机负责驱动机床的各个轴运动,常见的电机有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
6.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机床上的各个部件,如刀具、夹具等,它们与电机通过传动装置相连,实现机床的各种运动。
7.通信线缆:通信线缆用于连接各个部件,传输信息和信号。
数控系统的工作过程:1.准备工作:操作员通过输入设备输入相关指令,包括程序的加载、坐标系的选择、工件的夹持方式等。
2.程序解释与分析:控制器接收到指令后,将其解释为机床可执行的指令序列,并分析指令的意义和顺序。
3.运动轨迹计算:控制器根据指令序列和机床的位置传感器信息,计算出每个轴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以实现加工路径的控制。
4.控制信号生成:控制器将计算出的运动轨迹转换为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接口发送给电机和执行机构。
5.机床运动控制:电机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根据要求进行相应的运动,驱动执行机构完成加工动作。
6.位置反馈与调整:机床的位置传感器实时反馈机床轴的位置信息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信息对机床的位置进行调整,确保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7.状态监测与报警:数控系统会监测机床和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出现异常,会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