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规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65.17 KB
- 文档页数:5
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的评价指标和规划方法摘要:在我国电网建设过程中,在主网与电网协调规划方面存在许多漏洞,同时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现阶段主配网不协调的原因有很多,这还需要有关专家对这个问题重视,还要做好主配网的协调规划工作,为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主网配电网;协调规划;评价指标;规划方法引言根据目前电站的实际情况,要从电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上不断进行优化提高。
要有效保障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效益,必须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目前主网与配电网的调整计划方面比较偏向分离研究,例如,虽然进行主网与配电网的单独研究,但两者的调整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分析。
目前,网络结构与电压等级之间难以有效协调,供电能力下降,不平衡不足等问题很容易出现,主网与配电网之间出现不协调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结构与电压等级之间难以有效协调,供电能力下降,供电失衡不足等。
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一、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与评价1.1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要想主网与配电网发展运行更好,必须做好两者的电网协调规划。
尽管目前在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例如:在完成了主网与配电网之间的均衡性方面的规划后,还要对规划方案、规划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判断是否需要优化,合理说明主网与配电网规划结果的方式,出现对主网与配电网协调发展计划认识不足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实际认识不够具体,理解不够全面,难以实现对电网规划方案各问题的有效评价。
因此,要加快研究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的评价方法,进而实现对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案的科学合理评价。
1.2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的评价以前对主网和电网的调整计划进行评价时,主要的评价内容有电网的安全性、电网的质量及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等领域。
有些评价采用综合性评价的方法,制定客观,全面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性评价,可以对电能的基本性能和特点作简要概括。
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对于配电网络整体运行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构建出高质高效的配电网络体系对于保证供电稳定性与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出发,研究了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关键词: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引言配电网在建成之后,总体运行实效如何及如何更好提升配电网运行效果,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构建完善的配电网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全面客观的评价配电网络运行效果非常关键。
因此,对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进行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1、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首先是层次性。
指标体系应当层次分明,不仅需要将不同电压等级区分出来,同时还应当将电网运行的不同状态反应出来,较好满足电网内不同层级管理人使用指标体系的不同要求。
其次是差异性。
应当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全面体现出来,构建出差异化建设标准与发展目标,对电网开展差异化评价,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的差异化目标,形成针对性的差异化评价。
第三是可获取性。
指标体系构建之后,可靠性应当较强且各项指标应当相对简单,特别是各项统计数据必须有明确的渠道,可操作性较好。
第四是完整性。
指标体系应当将电网运行过程中不同业务内容、不同维度及不同层面的需求全部涵盖,确保能够面面俱到、不重复、不遗漏。
1.2评价指标确定首先是供电质量。
主要从综合线损率、电压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分析。
从当前电网运行情况来看,供电质量与综合电压合格率、故障停电时间及占比、平均停电次数等指标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对数据进行收集时,应当重点对上述及相关数据进行研判,全面提升数据可靠性与真实性,将电网的真实运行情况掌握出来。
若属于规划电网,则应当使用相关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预测。
其次是电网结构。
在对电网结构进行评价时,主要对电网结构标准化及N-1通过率等方面开展否分析。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及分析冯金帅 刘 杰(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摘 要:电力相关企业正在逐渐把建设重点放到建设配电网方面,而配电网规划对于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需要对配电网的可靠性开展深入研究和分析,作为评估程序的重要构成部分,建立一个相对完善并且可行性较高的评估指标系统,配电网规划成效分析则可以为其提供依据。
并且,它的真实性与数据有效性对配电系统评估也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指标体系;评估分析;可靠性0 引言配电网络规划也就是在完善的规划下对于目标区域组织负荷预测和当前阶段网络架构的研究,在符合负荷标准和安全稳定性的基础上,对于目标区域电力网络在目前架构前提下进行合理布局规划,进而使其满足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要求。
完善的电网规划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满足公司竞争需求,同样有助于减少财政基建投资压力,为保障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1]。
配电网的设计方案的成功与否和落实程度都会对日后配电服务网络体系的负荷程度、经济发展度发挥关键性影响,配电网络的超前或滞后建设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电网整体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2]。
对于配电网络规划方案而言,首要评估其是否满足发展需求,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这对于配电网络的长远发展是十分关键的[3]。
1 配电网的规划可靠性分析(1)可靠性分析方法配电网络的主要功能是销售、分配电力能源给目标客户,和目标用户的日常生活工作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电力网络的波动会对终端客户的经济利益产生重要影响。
因而精确的分析配电网络体系的稳定性对于保障民生质量、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此外配电网络体系的稳定性评估是电网建设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条件。
当前阶段,配电网络体系的稳定性评估重点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蒙特卡洛抽样法和解析法两类[4-5]。
(2)配电网评价方法1)鱼骨图分析法也叫作因果研究法,这一研究法的主要原理是寻求问题自身的特征和相关作用要素,此后利用专项的逻辑研究来建立层级明确、调理明细的程序图。
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冯新龙;孙岩;林声宏;刘明波;张滔【摘要】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鱼骨图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构建了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网络结构水平、负荷供应能力、装备技术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等方面对配电网进行定量评价,并引入全生命周期指标来反映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分析和论述了评价指标的筛选、分层结构体系的建立、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评分标准和综合评估流程等,以某地区实际配电网为应用实例,验证该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在反映配电网整体发展水平方面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应用效果说明,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可以找到各配电网的薄弱环节,指导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期刊名称】《广东电力》【年(卷),期】2013(026)011【总页数】7页(P20-25,53)【关键词】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鱼骨图分析法;德尔菲法【作者】冯新龙;孙岩;林声宏;刘明波;张滔【作者单位】广东电网公司梅州供电局,广东梅州514000;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电网公司梅州供电局,广东梅州5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32配电网具有结构复杂、设备数量庞大、改造建设频繁等特点[1],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所涉及的因素众多。
目前,对配电网进行评价的做法通常是从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供电质量等单一特性指标出发[2-6],从不同侧面评价配电网的技术水平。
文献[7]从技术合理性、安全性等多个角度出发,针对现状配电网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给出评估方法。
文献[8]提出了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电网规划综合评判决策方法。
文献[9]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现状电网的综合指标进行评价,并应用于天津滨海新区现状电网的评估。
这些研究成果侧重于传统技术指标,主要反映配电网的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缺乏整体性评价,对电网建设的直接指导性还不够强。
分析电网规划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一配电网规划的定位为了接轨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电网的稳定安全、供电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电网的规划建设是设备运营的基础条件,决策的正确性直接决定了电网企业的投资和效益。
1. 配电网规划的网架结构具备建设周期长、变动小的优势。
电网负荷的发展情况多变,城市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建设要根据电网负荷做相应的调整,所以城市配电网规划的调整要更复杂一些。
2. 对配电网设备及网架结构的优化,最有效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及供电能力。
配电网是覆盖整个城市,只凭平时工作经验处理超负荷的线路是无法解决供电瓶颈问题。
只有从宏观层面优化城市配电网的设备和网架结构,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配电网规划的思路及原则1 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电网可能全面地反映电网实践情况,以体现电网中隐藏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到信息有效性、数据采集难度、计算量等,真正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满足一定的原则:(1)与评价目的的一致性。
(2)直接的可测性。
(3)可比性。
(4)相互独立性。
(5)整体的完备性。
2 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除了要满足原则外,由其自身的特点:(1)相对于现状电网评价体系结构复杂、层次较多、底层指标设置繁多的特点来说,规划电网评价指标体系更注重于从电网规划的特点出发,从整体上对电网进行分析评价,指标设置更简洁。
(2)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要与城市特点及负荷特性相适应。
(3)对规划电网的评价除了注重指标数值的绝对量以外,更要加强指标数值的相对变化。
3 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层分析法是评估中分析复杂问题。
建立评价体系的关键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建立清晰的层次结构来分解复杂问题,并在电网规划中已得到应用。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电网规划的特点和目的,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提出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1)指标体系结构:安全、可靠和经济是电网供电的基本要求;包括供电安全性、供电可靠性、经济性、适应性和协调性五个一级指标。
**县(区)中低压配电网后评价指标体系2019年5月本指标体系用于量化分析县域中低压配电网投资成效,有关说明如下:一、指标构建思路报告从配电网实施过程、电网发展效益、投入产出效益、社会效益、财务效益5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各类指标选取及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电网规划、电网发展诊断等技术咨询成果的衔接,保证了各项指标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同时也便于后续将“规划”、“诊断”、“投资成效”三个专题进行融合,形成综合技术支撑体系,共同指导后续配网投资建设。
二、指标构成(一)配电网实施过程1、配电网决策阶段规划阶段:评价单位:地市经研所、县公司规划目标实现率、规划规模偏差率(规划配变容量偏差率、规划10kV线路长度偏差率、规划0.38kV线路长度偏差率)可研阶段:评价单位:设计院、县公司可研目标实现率、可研规模偏差率(可研配变容量偏差率、可研10kV线路长度偏差率、可研0.38kV线路长度偏差率)核准阶段:评价单位:县公司核准投资偏差率、核准项目数量偏差率初设阶段:评价单位:设计院、县公司初设配变容量偏差率、初设10kV线路长度偏差率、初设0.38kV线路长度偏差率2、配电网建设实施评价单位:县公司、施工单位、结算单位、决算单位进度控制:按期完工项目占比、提前完工项目占比、延期完工项目占比、截至评价时点未完工项目占比质量控制:优质工程占比、合格工程占比、不合格工程占比安全控制评价:人身伤亡事故、机械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项目变更:新增项目、变更项目、取消项目对应规模及投资变化情况竣工验收评价:竣工验收报告情况、结算完成率、决算完成率、结算质量、决算质量投资控制:计划与实际投资偏差率、转资率(二)电网发展效益评价单位(包括以下类):县公司供电能力:户均配变容量、导线截面占比、配变容载比、分布式电源渗透率、可控负荷接入规模网架结构:10千伏线路联络率、10千伏线路“N-1”通过率、10千伏电网典型接线占比、线路平均供电半径分布利用效率:线路利用效率、配变利用效率、10千伏及以下综合线损率装备水平:设备运行年限分布、高损配变占比、智能电表覆盖率供电质量指标:低电压户数占比、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三)投入产出效益评价单位:县公司、供电所、设计单位解决低电压:解决低电压户数偏差率、单位投资解决低电压户数偏差率边际投资输配电量:边际投资输配电量满足新增负荷需求:增供负荷偏差率、单位投资增供负荷偏差率、增售电量偏差率、单位投资增售电量偏差率解决设备重过载:解决重过载配变台数偏差率、单位投资解决重过载配变台数偏差率、解决重过载线路条数偏差率、单位投资重过载线路条数偏差率网架结构加强、消除设备安全隐患:新增互联条数和满足N-1线路条数偏差率、单位投资新增互联条数和满足N-1线路条数偏差率高损配变改造:更换高损配变台数偏差率、单位投资更换高损配变台数偏差率配电自动化:单位投资配电自动化覆盖终端提升(四)社会效益评价单位:县公司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对服务用户质量的影响、利益相关方的效益评价、专项投资效益(五)财务效益评价单位:县公司、供电所内部收益率(总投资)、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息税前利润、总投资收益率、单位输配电量成本费用、单位资产运行维护费比率中低压配电网后评价指标体系图三、评价方法在本次工作中,采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参照法、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参考法:依据相关技术导则、政府文件,确定指标标准。
配电网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赵蕾;苟秦晋;潘聃;高彦骋;曹誉仁;周金程【摘要】为了能够全面、科学地评价配电网建设项目,利用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方法,对配电网项目的建设驱动因素进行分析,选取负荷增长、网架完善、安全供电、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等5个指标作为配电网项目评价的主要指标,并以此展开微观指标的选取,形成了完整的配电网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可适用于不同地区配电网项目的评价对比,能够对配电网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评价。
%In orderto evaluate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a comprehensive and scientific manner,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riving factorsfor construction of those projects, and five main indexes such as the load growth, improvement of the grid architecture, safety power supply,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re selected, based on which micro indexes are further selected to form a complete projec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jects. The system can be applied in the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jects in different areas,and helps to form a multi-angle and all-around evalu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期刊名称】《电网与清洁能源》【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19-23)【关键词】层次分析法;配电网;评价指标体系;微观指标【作者】赵蕾;苟秦晋;潘聃;高彦骋;曹誉仁;周金程【作者单位】西安众源电力设计院,陕西西安 710014;西安众源电力设计院,陕西西安 710014;西安众源电力设计院,陕西西安 710014;西安众源电力设计院,陕西西安 710014;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15目前配电网正处于大规模发展和建设时期,每年的投资项目支出金额十分庞大。
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城市配电网是保障城市正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运行安全评价是保证城市电力供应质量和正常供电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基本指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并介绍综合评价方法。
一、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1.基本指标基本指标是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包括电力供应可靠率、电能质量、电压稳定性等。
-电力供应可靠率:反映城市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考虑供电中断时间和频次。
-电能质量:反映城市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质量,包括电压波动、短时中断等。
-电压稳定性:反映城市配电网供电的电压稳定性,包括电压偏差、变压器负载率等。
2.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是基于基本指标构建起来的,反映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的核心内容,包括电网可靠性、电网管理水平、设备运行状态等。
-电网可靠性指标:包括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故障恢复时间等,反映了城市配电网系统的保电水平。
-电网管理水平指标:包括电网管理体系认证情况、调度指令落实情况等,反映了城市配电网管理水平的好坏。
-设备运行状态指标:包括设备抢修及时率、设备巡检合格率等,反映了城市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的良好程度。
3.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是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细化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反映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的具体实况,包括设备检修、巡检、工作负荷等。
-设备检修指标:包括检修及时率、检修合格率等,反映了城市配电网设备检修的质量和及时性。
-巡检指标:包括巡检覆盖率、巡检合格率等,反映了城市配电网巡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工作负荷指标:包括工作负荷合理率、负荷曲线平稳度等,反映了城市配电网的负荷情况和运行稳定性。
二、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评价综合评价方法1.权重分配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和实际情况,对每个指标进行权重分配,保证指标的重要性得到充分体现,并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