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件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848.50 KB
- 文档页数:59
第六章文件管理一、选择题1.文件系统最基本的目标是(A),它主要是通过(B)功能实现的,文件系统所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是(C)。
A,C:(1)按名存取;(2)文件共享;(3)文件保护;(4)提高对文件的存取速度;(5)提高I/O 速度;(6)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
B:(1)存储空间管理;(2)目录管理;(3)文件读写管理;(4)文件安全性管理2.在文件系统中可命名的最小数据单位是(A),用户以(B)为单位对文件进行存取、检索等,对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则以(C)为单位。
A,B,C:(1)字符串;(2)数据项;(3)记录;(4)文件;(5)文件系统。
3.按逻辑结构可把文件分为(A)和(B)两类,UNIX系统中的文件系统采用(B)。
A,B:(1)读、写文件;(2)只读文件;(3)索引文件;(4)链式文件;(5)记录式文件;(6)流式文件。
4.假定盘块的大小为1KB,对于1.2MB的软盘,FAT需占用(A)的存储空间;对于100MB的硬盘,FAT需占用(B)的存储空间。
A:(1)1KB;(2)1.5KB;(3)1.8KB;(4)2.4KB;(5)3KB。
B:(1)100KB;(2)150KB;(3)200KB;(4)250KB;(5)300KB。
5.从下面的描述中选出一条错误的描述。
(1)一个文件在同一系统中、不同的存储介质上的拷贝,应采用用一种物理结构。
(2)文件的物理结构不仅与外存的分配方式相关,还与存储介质的特性相关,通常在磁带上只适合使用顺序结构。
(3)采用顺序结构的文件既适合进行顺序访问,也适合进行随机访问。
(4)虽然磁盘是随机访问的设备,但其中的文件也可使用顺序结构。
6.从下面关于顺序文件和链接文件的叙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叙述。
(1)顺序文件适合于建立在顺序存储设备上,而不适合于建立在磁盘上。
(2)显式链接文件将分配给文件的下一个物理盘块的地址登记在该文件的前一个物理盘块中。
(3)顺序文件必须采用连续分配方式,而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则可采用离散的分配方式。
第6章文件管理6.4习题6.4.1 基本题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记√,错误的记×)1.如果用户极其频繁地访问其当前目录中的文件,那么应将该目录放在内存。
( )2,打开文件操作的目的是建立用户和文件的联系。
()3.连续文件的缺点之一是不便于扩充。
( )4.文件保护就是禁止对文件的进行存取。
()5.树结构目录的层次和隶属关系清晰,有利于文件和目录的共享。
( )6.多重索引结构适合于有大量大文件的系统。
( )7.隐式链接结构可以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但不适合文件的随机存取。
( )8.访问控制矩阵比访问控制表更节约空间。
( )9.对物理文件来说,顺序文件必须采用连续分配方式,而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可采用离散分配方式。
( )10.文件系统中,所有文件的目录信息集中存放在内存的一个特定区域中。
( )二.单项选择题1.文件系统是指___________。
A.文件的集合B.文件的目录C.实现文件管理的一组软件D.文件、管理文件的软件及数据结构的总体2.按逻辑结构可把文件分为记录式文件和________两类。
A.读、写文件B.只读文件C.索引文件D.流式文件3.文件系统中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是以_______为单位进行的。
A.字B.块C.字节D.文件4.从用户角度看,引入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A.实现虚拟存储B.保存系统文档C.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D,保存用户和系统文档5.一个文件系统采用二级目录结构,它的两张目录分别是__________。
A.系统目录和子目录B.根目录和子目录C.主目录和用户目录D.用户目录和子目录6、Hash文件采用的寻址方法是________。
A.计算B.比较C.索引D.顺序7.文件系统中用__________管理文件。
A.作业控制块B.外页表C.目录D.软硬件结合的方法8.可以解决文件重名问题的最简单的文件目录结构是______。
A.单级目录B.树型结构目录C.二级目录D.便于共享的目录9.为了对文件系统中的文件进行安全管理,任何一个用户在进入系统时都必须进行注册,这一级安全管理是_________安全管理。
第六章文件管理1. 何谓数据项、记录和文件?a.数据项是最低级的数据组织形式,可分为基本数据项和组合数据项。
基本数据项是用于描述一个对象某种属性的字符集,是数据组织中可以命名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即原子数据,又称为数据元素或字段。
组合数据项则由若干个基本数据项构成。
b.记录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某方面的属性。
c.文件是指有创建者所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提。
4. 何谓逻辑文件?何谓物理文件?(何谓文件逻辑结构?何谓文件的物理结构)文件的逻辑结构是指从用户的观点出发所观察到的文件组织形式,也就是用户可以直接处理的数据及其结构,它独立于物理特性,;而文件的物理结构则是指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与存储介质的存储性能有关。
5.如何提高对变长记录顺序文件的检索速度?为了提高对变长记录顺序文件的检索速度,可为其建立一张索引表,以主文件中每条记录的长度及指向对应记录的指针(即该记录在逻辑地址空间的首址)作为相应每个表项的内容。
由于索引表本身是一个定长记录的顺序文件,若将其按记录键排序,则可以实现对主文件的方便快速的直接存取。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文件较大,应通过建立分组多级索引以进一步提高检索效率。
8.试说明顺序文件的结构及其优点。
顺序文件中的记录可按照两种顺序进行排列,若各记录按存入时间的先后排列所形成的文件是串结构文件,若各记录按关键字排列所形成的文件是顺序结构文件。
定长记录通常采用此种结构的文件。
优点:当系统对记录进行批量存取时,顺序文件的存取效率是所有逻辑文件中最高的。
9.在链接式文件中常采用哪几种连接方式?为什么?在链接式文件中常采用显式链接方法,由于这种链接方式是把用于链接文件各个物理块的指针,显式地存放在内存的一张链表中,而对于查找记录的过程也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相对于隐式链接方式,在检索记录时能有效地调高检索速度,并能大大减少访问磁盘的次数,节省系统开销。
10.在MS-DOS中有两个文件A和B,A占用11,12,16和14四个盘块;B占用13,18和20三个盘块。
第六章文件管理1.文件管理应具有文件存取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文件的共享和保护。
2.文件按逻辑结构可分成字符流式和记录式两种类型,现代操作系统(如UNIX)普遍采用的是其中的字符流式。
3.记录式文件把数据的组织分成数据项,记录和文件三级。
4.数据项是用来描述一个实体的某个属性;记录式用来描述一个实体的某方面(相对完整)的属性;文件用于描述一个实体集(即群体)的某方面的属性。
5.一个文件系统模型由最低层的对象及其属性,中间层的对对象进行操作和管理的软件集合和最高层用户接口三个层次组成。
6.对文件的访问有顺序访问和随机访问两种方式。
7.文件的物理结构主要有顺序结构,链接结构和索引结构三种类型,其中顺序访问效率最高的是顺序结构,随机访问效率最高的是索引结构。
8.可将顺序文件中的文件内容转入到连续的多个盘块中,此时,文件目录项的地址部分给出的是文件的首个物理块的块号。
问了访问到文件所有内容,目录项中还必须有文件长度。
9.可将链接式文件中的文件内容装入到离散的多个盘块中,并通过链接指针将它们构成一个队列,显示链接文件具有较高的检索速度。
10.对于字符流式文件,可将索引文件中的文件内容装入离散的多个盘块中,并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其中每个表项都含有逻辑块号和对应的物理块块号。
11.在利用空间链表来管理外存空间时,可有两种方式:一种以空间盘块为单位拉成一条链;另一种以空闲盘区为单位拉成一条链。
12.从文件管理的角度来看,文件时由文件控制块PCB和文件体两部分组成的;而在具体实现时,前者的信息通常以目录项和磁盘索引节点的方式存放在文件存储器上。
13.文件目录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实现按名存取(文件名到物理地址的转换),故目录项的内容至少包含文件名和文件的物理地址。
14.在成组链接法中,将每一组的盘块数和该组的所有的盘块号记入前一组的最后一个盘块中;再将第一组的上述信息记入超级块的空闲盘块号栈中,从而将各组盘块链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