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53
创伤急救流程创伤急救流程:创伤急救是指在突发的创伤事件中,通过紧急的救治措施,迅速减轻伤者的痛苦,稳定其生命体征,防止进一步的伤害,并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以下是创伤急救的标准流程:1. 创伤现场评估:在创伤现场,首先需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性,确保自己和伤者再也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然后,评估伤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和出血情况,判断伤者的伤势严重程度。
2. 呼叫急救:如果伤者情况危(wei)险,应即将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告知伤者的伤势和所在位置,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3. 住手出血:对于出血较为严重的伤者,应即将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可以使用手或者纱布直接压迫出血部位,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伤者的血液循环。
4. 呼吸道管理:检查伤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果有异物阻塞,应即将清除。
如果伤者住手呼吸,应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
5. 确保循环稳定:检查伤者的脉搏和血压,如果循环不稳定,应采取措施稳定伤者的血压,如提高伤者的下肢或者使用止血带。
6. 创伤处理:对于创伤伤口,应进行清洁和包扎。
如果伤口较大或者有异物残留,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7. 骨折处理:如果伤者有骨折,应尽量不挪移伤者,以免加重伤情。
可以使用夹板或者固定带固定骨折部位,然后将伤者送往医院。
8. 伤员转运:在创伤急救过程中,应尽快将伤者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可以使用担架或者救护车将伤者转移。
9. 伤者监护:在转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和血压,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10. 报告和记录:在急救结束后,应向医院提供详细的急救报告和记录,包括伤者的伤势、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和伤者的生命体征。
以上是创伤急救的标准流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便处理。
创伤急救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建议参加相关的急救培训课程,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创伤现场评估引言概述:创伤现场评估是医疗救援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匡助医务人员快速判断伤情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者的伤害。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创伤现场评估的内容,包括伤情观察、生命体征评估、伤者定位与固定、伤口处理和伤者转运。
一、伤情观察:1.1 观察伤者的意识状态:判断伤者是否清醒,是否故意识丧失的情况,这可以通过与伤者交流、观察其眼神和回应动作等方式来判断。
1.2 观察伤者的呼吸情况:检查伤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浅,观察是否有呼吸难点、呼吸急促或者呼吸住手的情况。
1.3 观察伤者的出血情况:检查伤者是否有明显的出血,如外伤出血、口腔出血等,以及出血的部位和出血的速度。
二、生命体征评估:2.1 检查伤者的脉搏:触摸伤者的动脉,检查脉搏的频率、强弱和节律,以判断伤者的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2.2 检查伤者的血压:使用血压计检测伤者的血压水平,以了解伤者的循环状态。
2.3 检查伤者的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伤者的体温,以判断是否存在发热或者低体温的情况。
三、伤者定位与固定:3.1 确定伤者的身体位置:判断伤者是否处于危(wei)险的环境中,如火灾、水淹等,及时将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3.2 固定伤者的颈椎:如果怀疑伤者可能存在颈椎损伤,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固定颈椎,以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3.3 固定伤者的骨折部位:对于有明显骨折的伤者,应使用夹板或者其他固定装置将其骨折部位固定,以减轻疼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四、伤口处理:4.1 清洁伤口: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适当的清洁液清洗伤口,去除杂质和污垢,减少感染的风险。
4.2 止血处理:对于出血较多的伤口,可以使用纱布等物品进行直接压迫,以止血。
4.3 覆盖伤口:使用无菌敷料或者其他合适的覆盖物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
五、伤者转运:5.1 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根据伤者的伤情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
5.2 保持伤者的体位:在转运过程中,保持伤者的适当体位,避免进一步伤害。
急诊创伤患者评估与急救护理评估(1)护士应配合医生迅速对患者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应按照以下顺序及时检查与优先处理以下存在的危险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难,反常呼吸,骨折。
(2)通过询问护送人员,事故目击者了解受伤机制,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伤情,进一步处理,减轻患者伤情,进一步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
(3)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血情况,以及加压包扎部位的末梢循环情况等,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
急救与护理1畅通呼吸道,保证氧气供应护士首先检查气道是否通畅,如有无口腔异物,有无大量分泌物堵塞,有无舌根后坠等,如有则先取出异物,吸出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给氧气吸入,如发现呼吸微弱或停止,则立即做人工呼吸或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保证足够的氧气供给。
2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抢救严重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护理措施,必须抢时间,采用粗针头多通路快速加压输液。
液体多选择扩血容量快、维持渗透压持久的胶体血浆,如706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在紧急情况下能主动的迅速的配合医生有效抢救,从而缩短休克时间,赢得抢救时间。
3紧急控制出血伤处表面立即用敷料加压包扎,并配合医生清创、缝合、止血,骨折处用夹板固定。
对有紧急手术指征的,及时做好采血、交叉配血、备皮、药物试验等术前准备工作,通知麻醉科做好相应准备。
必要时做好各种管道的插入工作,如刀刺伤导致上消化道穿孔所致的休克时,应观察胃液的颜色、量、及保证胃管的通畅这也是抗休克的另一重要措施。
4严密观察病情观察极为重要,护士必须严密观察并正确记录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还应观察神志、意识、瞳孔、皮肤等变化,准确记录输液量,急救措施,各种治疗,各种药物名称和剂量,并随时观察有无反应,同时护士在抢救中应迅速插入留置导尿管,观察颜色,记录尿量。
观察尿液变化是判断抗休克效果和肾功能变化的重要依据,所以必须准确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并准确记录。
创伤现场评估标题:创伤现场评估引言概述:创伤现场评估是急救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急救人员快速准确地判断受伤者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从而提高受伤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现场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创伤现场评估。
一、现场安全评估1.1 确保自己的安全:在进行创伤现场评估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1.2 评估现场环境:评估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漏电等,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受伤者和自己。
1.3 寻找其他受伤者:在评估现场安全的同时,要留意是否还有其他受伤者,及时调动救援力量。
二、患者评估2.1 意识评估:观察受伤者的意识状态,是否清醒、昏迷或意识模糊。
2.2 呼吸评估:检查受伤者的呼吸是否正常,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的情况。
2.3 血液评估:观察受伤者的出血情况,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三、身体评估3.1 头颈部评估:检查受伤者的头颈部是否受伤,是否有颈椎骨折等情况。
3.2 胸部评估:观察受伤者的胸部是否有呼吸困难、胸部挫伤等情况。
3.3 腹部评估:检查受伤者的腹部是否有腹痛、腹部挫伤等情况。
四、四肢评估4.1 上肢评估:检查受伤者的上肢是否有骨折、关节脱位等情况。
4.2 下肢评估:观察受伤者的下肢是否有骨折、软组织损伤等情况。
4.3 脊柱评估:检查受伤者的脊柱是否受伤,是否有脊柱骨折等情况。
五、交通评估5.1 交通评估:如果事故发生在道路上,要评估交通状况,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5.2 交通引导:根据交通情况,及时引导交通,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5.3 交通协调:与救援力量和交通部门协调,确保受伤者及时得到救助。
结论:创伤现场评估是急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通过准确的评估,才能及时有效地救助受伤者,降低事故的损失。
希望每位急救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创伤现场评估的技巧,为救援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伤四大急救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1.首先,确定伤者的意识状态。
检查伤者是否清醒并能够响应您的话语。
First, determin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injured person. Check if the injured person is awake and responsive to your words.2.其次,拨打急救电话。
在紧急情况下,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向急救人员提供伤者的情况和位置。
Next, call for emergency assistance. In case of an emergency, call for emergency assistance immediately and provide the condition and location of the injured person to the emergency responders.3.然后,止血救治。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按压伤口止血,同时保持伤者的安静和稳定。
Then, stop the bleeding. Use clean gauze or bandages to apply pressure to the wound to stop the bleeding, while keeping the injured person calm and stable.4.其次,保护受伤部位。
在移动伤者时,尽量避免移动受伤的部位,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Next, protect the injured area. When moving the injured person, try to avoid moving the injured area to prevent further injury.5.接着,排除异物。
在伤者呼吸道有阻塞时,需迅速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确保伤者的呼吸通畅。
摔伤的急救方法标题:摔伤的急救方法引言概述:摔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正确的急救方法能够有效地减轻伤害并加速康复过程。
本文将介绍摔伤的急救方法,包括伤势评估、止血处理、伤口清洁、固定和冷敷等五个方面。
一、伤势评估:1.1 观察受伤部位:首先需要观察受伤部位是否有明显的红肿、瘀伤或骨折等症状。
1.2 询问病史:了解受伤者是否有过敏史、疾病史或药物过敏等情况,以便在急救过程中作出相应的处理。
1.3 判断伤势严重程度:通过观察受伤部位的症状,如是否出现严重的出血、骨折、关节错位等,来判断伤势的严重程度。
二、止血处理:2.1 压迫止血:在出血部位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等物品进行直接的持续压迫,以阻止血液继续流出。
2.2 提高患肢:如果是四肢的出血,可以将患肢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入受伤部位,从而减少出血量。
2.3 使用止血带:在无法止血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临时止血,但需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三、伤口清洁:3.1 洗手消毒:在进行伤口清洁前,应先洗手并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以避免引入细菌。
3.2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冲洗伤口,去除污垢和异物,并用干净的纱布进行轻拭。
3.3 涂抹消毒药膏:在清洁干净的伤口上涂抹适量的消毒药膏,以预防感染。
四、固定:4.1 制动固定:对于可能存在骨折的情况,可以使用绷带或固定夹板等物品进行固定,以减少骨折部位的移动。
4.2 捆扎固定:对于关节扭伤或软组织损伤,可以使用弹性绷带进行适当的捆扎固定,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4.3 避免过度活动:在急救过程中,要告诉受伤者尽量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加重伤势。
五、冷敷:5.1 使用冰袋:将冰块装入塑料袋中,用毛巾包裹后轻轻敷于受伤部位,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
5.2 间歇冷敷:冷敷与休息交替进行,每2小时冷敷一次,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5.3 注意冷敷时间:过长的冷敷时间可能导致冻伤,因此要注意控制冷敷时间。
总结:摔伤的急救方法包括伤势评估、止血处理、伤口清洁、固定和冷敷等五个方面。
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流程一、现场评估在接到患者后,急救人员应迅速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
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无二次伤害的可能。
评估患者伤情,根据伤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处理。
二、生命体征监测在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若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应优先处理保证生命安全。
三、伤口处理根据患者受伤部位及程度,进行不同的伤口处理。
如止血、包扎、固定等,以防止失血过多和继发感染。
对于开放性伤口,应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避免感染。
四、固定与搬运在转运过程中,为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应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固定和搬运。
根据患者伤情及部位,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
在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身体平稳,避免震动和扭曲。
五、快速转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呼叫紧急救护车将患者尽快送往医院。
在救护车上,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向医院提供详细的送院路线图,以便医院做好接收准备。
六、途中监护在救护车上,急救人员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若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同时,与医院保持联系,通报患者情况,以便医院提前做好抢救准备。
七、到达医院将患者送入急诊室,开始进一步的诊断和抢救措施。
向急诊室医生详细介绍患者伤情及急救措施,以便医生快速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以上即为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流程的主要内容。
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急救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自己的急救技能和应变能力。
同时,加强公众的急救意识和知识普及工作,提高社会的整体急救水平。
创伤急救操作方案急救原则1. 保护现场: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避免继续受伤风险。
2. 判断伤情:快速评估伤者的状况和伤势的严重程度。
3. 拨打急救立即呼叫当地急救服务,提供准确的地址和伤势描述。
4. 提供基本生命支持:如有必要,进行心肺复苏和止血等急救措施。
5. 等待急救人员: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提供适当的急救和安慰。
创伤急救操作步骤出血处理1. 快速判断出血情况:观察出血位置和速度,区分出血为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
2. 阻止出血:用干净的布、纱布或手等进行直接压迫伤口,尽量保持姿势低于心脏,以减少出血。
3. 固定伤口:如果有条件,用绷带或胶带固定压迫部位,控制出血。
4. 判断出血严重程度:根据出血的多少和持续时间,决定是否需要前往医院就诊。
骨折处理1. 判断骨折类型:观察伤者疼痛位置、畸形、肿胀等症状,判断是否可能有骨折。
2. 保护骨折部位:避免伤者移动,减少进一步损伤。
可使用简易夹板固定骨折部位,如木板、报纸或折叠毛巾等。
3. 缓解疼痛:可轻柔地用冰袋冷敷伤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4. 就诊医院:迅速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烧伤处理1. 停止烧伤源:将受热源远离伤者或将伤者挪离受热场所,确保伤者安全。
2. 冷却烧伤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以冷却受伤皮肤,缓解疼痛和减轻烧伤程度。
3. 保护烧伤部位:用干净的无纺布或保鲜膜等覆盖烧伤部位,避免感染。
4. 判断烧伤程度:根据烧伤的面积和深度,判断是否需要前往医院就诊。
其他伤情处理根据具体伤情和急救知识,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处理头部外伤、湿润创面、固定扭伤等。
以上急救操作方案仅作参考,请在有具体急救培训和法律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相关操作。
急诊科急诊创伤患者严重程度评估规范急诊外伤病人的初步评估与处臵程序,主要架构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上,次级评估则是“从头到脚”的彻底检查,然后对病人作出拣伤分类,而外伤病人治疗的优先次序仍然依照ABC的原则。
处理外伤病人主要有两个阶段,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
院前急救包括:维持呼吸道畅通、控制外出血和休克、适当搬运病人和转送至医院。
现场紧急救护完毕后,如需直接收住院的患者,应与相应科室联系并报告患者的病情,报告内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事故原因、受伤部位、已做处理和预计到达时间。
一、初级评估及处臵1、初级评估(ABCDEF)急诊外伤病人评估与治疗的优先次序是基于伤害程度、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和受伤机制来决定。
因此,外伤病人的初步处臵应包括快速初级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详细再评估病人及初步确定治疗。
特别在院前急救阶段最为重要。
A: 呼吸道是否通畅B: 呼吸是否平稳,有无气胸及连枷胸C:血压、脉搏是否正常,有无微循环障碍的体征,有无活动性出血D: 意识是否清楚,瞳孔是否等大,对光反射是否敏感,有无面部及肢体偏瘫,有无肢体运动障碍E:充分暴露全身,以利于检查F:有无四肢、骨盆、脊柱骨折●评估现场安全及传染病控制 (如:戴手套、口罩或护目镜) 呼吸道与颈椎维持●请伙伴先以双手将病人颈椎固定于中立姿势●畅通呼吸道或鼻咽呼吸道呼吸●评估呼吸状态●视情形给予氧气治疗(如:以氧气面罩、鼻导管给氧)●处理任何影响呼吸的情况,如气胸循环●检查脉搏●评估周边循环(如肤色、温度、指尖微血管填充时间)●检查是否有严重出血情形,若有则马上止血●测量生命体征暴露病人●视情形将病人衣物移除●快速检查是否有严重创伤伤口或骨折情形并处理补充体液●选择适当大小的针头●选择适当溶液●建立第一条静脉通路●调至适当滴速●如需要,建立第二条静脉通路头部●检查脸部及头皮是否有伤口●检查眼睛瞳孔大小及对光的反应是否灵敏颈部●检查是否有气管偏离、颈静脉怒张情形●触摸颈椎是否异常胸部●观察是否有伤口、骨折情形●听诊呼吸腹部、骨盆●观察是否有伤口、骨折情形●检查骨盆下肢●检查左腿●检查右腿●检查感觉、运动及末端循环上肢●检查左手臂●检查右手臂●检查感觉、运动及末端循环身体背部与臀部●检查背部是否有伤口●骨折情形并将病人移上脊柱固定板●包扎●固定骨折2、初级评估及急救处臵的辅助工具(1)尿管及胃管放臵放臵尿管及胃管是急救处臵的一部分,必要时应收集送检验。
急诊创伤的评估与分拣原则急诊贵在“急”字上,急诊外伤病人的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上,次级评估则是“从头到脚”的彻底检查,然后对病人作出拣伤分类,而外伤病人治疗的优先次序仍然依照ABC的原则。
处理外伤病人主要有两个阶段,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
院前急救包括:维持呼吸道畅通、控制外出血和休克、适当搬运病人和转送至适当的医院。
现场紧急救护完毕后,应与后送医院连络并报告伤患的病情,与后送医院通讯连络的事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事故原因、受伤时间、受伤机制、生命征象、已做处理和预计到达时间。
一、初级评估及处置1、初级评估(ABCDE)急诊外伤病人评估与治疗的优先次序是基于伤害程度、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和受伤机制来决定。
因此,外伤病人的初步处置应包括快速初级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详细再评估病人及初步确定治疗。
此种外伤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在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特别在院前急救阶段最为重要。
A: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保护颈椎B: 维持呼吸及换气功能C: 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D: 评估神智状况E: 裸露伤患及防止失温一、评估现场安全及传染病控制(如:戴手套、口罩或护目镜)二、呼吸道与颈椎之维持●请伙伴先以双手将病人颈椎固定于中立姿势●打开并评估呼吸道●视情形放置口咽呼吸道或鼻咽呼吸道三、呼吸:●评估呼吸情形●视情形给予氧气治疗(如:以氧气面罩、鼻导管或苏醒球给氧)●处理任何会影响呼吸的问题,如气胸四、循环:●检查脉搏●评估周边循环(如肤色、温度、指尖微血管充填时间)●检查是否有严重出血情形,若有则马上加以止血●测量生命体征五、残病程度●利用“AVPU”初步检查神经系统功能●颈托(上颈托前先检查是否有气管偏离、颈静脉怒张及颈椎异常情形)六、暴露病人●视情形将病人衣物移除●快速检查是否有严重创伤伤口或骨折情形并处理状况●如需要,在此阶段下决定立刻送医,若不需要,则继续执行二度评估七、补充体液●选择适当大小的针头(至少18号)●选择适当溶液●设置第一条静脉注射●将输液管调节器调到适当速率●如需要,设置第二条静脉注射八、头部●检查脸部及头皮是否有伤口●检查眼睛瞳孔大小及对光的反应是否一致九、颈部●检查是否有气管偏离、颈静脉怒张情形●触摸颈椎是否异常(可于一度评估时先完成)十、胸部●视诊及触诊是否有伤口、骨折情形●听诊呼吸情形十一、腹部∕骨盆●视诊及触诊是否有伤口、骨折情形●检查骨盆十二、下肢●检查左腿●检查右腿●检查感觉、运动及末端脉搏十三、上肢●检查左手臂●检查右手臂●检查感觉、运动及末端脉搏十四、身体背部与臀部●检查背部是否有伤口或骨折情形并将病人移上长背板十五、特殊处置●包扎●固定骨折●适当脊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