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常见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精讲
- 格式:ppt
- 大小:5.16 MB
- 文档页数:167
细菌病毒的治疗方案概述细菌和病毒是常见的病原体,它们可以引发多种疾病。
治疗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案,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疾病。
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细菌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来控制和治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1. 青霉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对许多细菌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杀灭细菌。
除了青霉素,还有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它们也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它们属于广谱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许多细菌感染,尤其是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等疾病。
3. 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强力霉素、土霉素等,它们广谱抗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然而,由于细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所以这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需要谨慎使用。
4.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包括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它们对细菌的DNA酶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杀灭了细菌。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广谱抗菌,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案病毒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与细菌感染不同,病毒感染一般没有特效药物来治疗,通常采用以下治疗方案:1.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是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进行的治疗。
比如,对于感冒引起的症状,可以使用退烧药、解热贴等缓解症状。
对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可以使用咳嗽药来缓解咳嗽。
对于病毒性腹泻,可以采取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方法来治疗。
2. 免疫增强剂免疫增强剂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从而更好地对抗病毒感染。
常见的免疫增强剂包括维生素C、锌、人参等。
然而,免疫增强剂的使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导致副作用。
3. 疫苗预防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疫苗通过引入病毒的部分或者死亡病毒,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提前让机体对病毒产生免疫力。
常见疾病易感细菌及治疗药物培训细菌借助表面的一些特殊成分和结构,吸附于人体皮肤粘膜的表面,然后以不同方式引起疾病。
常见的人体细菌性感染有以下几种:皮肤的细菌性感染皮肤表面普遍存在着金黄色和表皮葡萄球菌,因此皮肤最多见的感染系由葡萄球菌引起,如疖、毛囊炎等。
严重的感染可发展到皮下组织形成蜂窝组织炎或痈等。
其次可见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感染,除后者感染皮下有气发展较快外,其他感染局部皮肤均有红、肿、热、痛,或有脓肿形成。
眼、耳、鼻、喉、口的细菌性感染眼的细菌性感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流感杆菌引起的结膜炎、泪囊炎等。
全眼球炎常与眼外伤或异物穿透伤有关。
对闭合的伤口感染,除上述细菌外,需注意厌氧菌的感染。
若母亲患有淋菌性阴道炎,胎儿娩出时易受感染而患淋菌性结膜炎。
母亲阴道有 B群链球菌、利斯特氏菌皆可感染新生儿致脑膜炎。
耳的细菌性感染有外耳道炎及中耳炎。
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和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易引起耳源性脑膜炎。
鼻的细菌性感染有鼻前庭炎、鼻窦炎。
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多见,厌氧菌及流感杆菌亦可引起鼻窦炎。
在喉部的细菌性感染中,扁桃体炎最常见,其他尚有咽旁及咽后壁脓肿,病原菌主要是链球菌及葡萄球菌。
口腔的细菌性感染以牙周炎和牙龈脓肿最多见,腮腺炎、颌下腺炎少见。
病原菌主要系厌氧的消化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等。
肺及胸部的细菌性感染正常细支气管及肺泡应该是无菌的,若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睡眠或昏迷时将咽喉处分泌物吸入可导致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
亦有因败血症引起肺脓肿及脓胸者。
院外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有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等。
院内感染者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如克雷伯氏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等。
院内感染的肺炎死亡率往往较高。
颅内细菌性感染有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等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偶见头颅外伤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败血症后的脑脓肿等。
脑脊液检查对鉴别化脓性、病毒性和结核性脑膜炎帮助很大,脑脊液培养阳性者对诊断和治疗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有时脑脊液的即刻涂片找细菌亦有一定的意义。
临床常见细菌感染及药物选择1.一般软组织感染:痈、疖、蜂窝织炎、乳腺炎、丹毒、淋巴管炎等。
常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首选药物是青霉素、苯唑西林;其次可以考虑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第一代头孢、万古霉素;严重感染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
2.软组织混合感染:即需氧菌和厌氧菌共同参与的感染,如坏死性筋膜炎、厌氧类杆菌窝织炎、肌肉坏死、糖尿病足及咬伤感染等,治疗上要兼顾到厌氧菌。
Ⅰ消化链球菌感染:首选药物是青霉素;其次可以选择克林霉素;严重感染选择阿奇霉素、万古霉素等。
Ⅱ大肠杆菌感染:首选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头孢二三代;其次可以选择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类;严重感染选择碳青霉烯类。
Ⅲ肠杆菌属〔产气、阴沟〕:首选抗绿脓β-酰胺类〔哌拉西林、头孢他定、头孢吡肟等〕+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其次可以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类;严重感染选择碳青霉烯类。
以上感染必须考虑到厌氧菌感染,可以加用替硝唑、甲硝唑。
3.梭菌性肌肉坏死及蜂窝织炎和破伤风均为厌氧梭状芽孢杆菌感染,使用普通的青霉素即可。
4.烧伤创面感染: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肠道杆菌引起的感染。
对轻度感染可选用庆大霉素、哌拉西林、氟喹诺酮类等,耐庆大霉素菌株可予阿米卡星等耐氨基糖苷钝化酶的品种替代。
严重感染可予三代头孢或哌拉西林联合氨基糖苷类,或予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
绿脓杆菌感染易引起肉芽肿,药物难以渗入,故较重感染治疗应保证有足够的疗程。
形成生物膜时疗效降低,此时,可加用大环酯类等抑制生物膜形成的药物。
5.人工关节或胸骨劈开术后: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MSSA和MSS:首选苯唑西林;其次可以选择头孢一代、万古霉素;严重感染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