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物质滥用及相关障碍评估量表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1
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型目录
ICD-11(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一套用于诊断和统计疾病的标准分类系统。
在ICD-11中,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型目录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准确地对精神和行为障碍进行分类和诊断。
以下是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型目录的一些主要类别:
1. 精神和行为障碍由物质引起的障碍(F10-F19):包括与物质滥用和依赖相关的障碍,如酒精和药物滥用。
2. 精神和行为障碍由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障碍(F20-F29):包括与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相关的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
3. 精神和行为障碍由躯体疾病引起的障碍(F30-F39):包括由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抑郁症和焦虑障碍。
4. 神经发育障碍(F80-F89):包括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如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研究障碍。
5. 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行为上瘾(6C5Y):包括对某种行为的过度依赖和上瘾,如赌博障碍和游戏障碍。
6. 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认知功能障碍(6A1Y):包括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的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
总之,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型目录为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系统和标准的分类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诊断精神和行为障碍。
这有助于提供针对特定障碍的有效治疗和支持。
常用的物质滥用及相关障碍评估量表常用的物质滥用及相关障碍评估量表(一)GAME问卷该问卷一共有四道题,其中被试若有三道题回答“是”,则就很有可能有酒精或药物依赖的问题,若只有一两道题回答“是”,也有一定的酒精或药物滥用的可能性。
(二)酒精使用障碍识别测验该测验共10道题,每道题共有5个选项,每个选项的分值范围为0—4,被试的得分超过8分或8分以上则与有害的或危险的饮酒有关,若女性的得分在13或13分以上,男性的得分在15或15分以上则表明可能有酒精依赖。
目前AUDIT是唯一用于筛查危险饮酒和有害饮酒的量表, 此量表在世界进行过多中心的信度、效度测定,证明可靠性较高,已在世界上广泛应用。
(三)密执安酒精依赖筛选表该量表是由赛尔泽1975年编制的,主要用途是在人群中筛选出可能有酒精滥用及酒精依赖问题的对象。
MAST共25道问题,要求回答“是”“否”,可以自评也可以他评。
MAST有两个作用:一是测量与饮酒有关的问题,二是用于诊断及筛选。
Skinner曾对MAST用大样本做过广泛的临床研究,发现MAST的内部一致性为0.90,不同的计分系统的一致性为0.93—0.99,JacoDson也做过类似的研究,认为MAST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四)法克斯特朗烟碱依赖量表该量表是目前公认的评价个体对烟碱依赖程度的量化评定方法。
该量表包括6个问题,最终根据分数来判定被试对烟碱是属于轻度依赖、中度依赖还是重度依赖。
该量表还可以作为选择治疗手段的参考。
(五)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物质滥用该量表由童辉杰教授编制,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他是在一年内对131名大学生进行了多种测量,从而取得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资料。
物质滥用分量表与MMPI中的变态、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与CPI中的自我控制、好印象、内外向;特质焦虑;贝克抑郁测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EPQ中的各分量表进行了相关系数的比较。
患者滥用处方干预记录表
患者信息
- 姓名:
- 年龄:
- 性别:
- 联系方式:
处方滥用情况
1. 滥用药物
- 药物名称:
- 服用频率:
- 服用剂量:
- 滥用原因:
- 滥用期间:
2. 滥用症状
- 物理症状:
- 心理症状:
- 社交关系影响:
- 研究或工作能力受损程度:
3. 滥用行为引发的问题
- 家庭问题:
- 经济问题:
- 社会问题:
- 健康问题:
干预措施
1. 目标设定
- 滥用药物的减少目标:
- 康复计划目标:
2. 急救干预
- 如有急救需求,请详细记录急救过程及结果。
3. 康复干预
- 康复辅导计划:
- 康复辅导师信息:
- 康复辅导进展情况:
4. 支持措施
- 家人或朋友的支持计划:- 社区资源的利用计划:
5. 药物管理计划
- 药物用量管理:
- 药物使用监测:
后续跟进
1. 随访计划
- 随访频率:
- 随访方式:
2. 随访记录
- 随访日期:
- 患者状况:
- 康复进展:
- 出现问题及处理:
请将此表格填写完整,以供滥用处方干预记录和后续跟进。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及时与我联系。
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2009版)使用手册用鼠标点击“操作导航”下的“资料信息管理”目录,下拉出“监测调查表录入”与“监测调查表维护”子目录图标,点击“监测调查表录入”子目录图标,系统即刻打开一个全屏的数据资料录入窗口,其界面布局与《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版面格式基本一致,参见下图。
“监测调查表录入”录入界面对《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各项调查数据的输入操作及要求如下:表格编号:为必须填写和录入项目。
输入填写本份调查表的表格代码。
表格代码由12位数字组成,前4位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码,后8位是表格的编号。
表格在印刷制作时自动赋予表格的编号。
例:编号为040100000001的表格,前4位0401代表北京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码参见附录一),后8位00000001代表该份调查表的编号。
病历号:为必须填写和录入项目。
病历号应与填写单位的存档病历号相一致。
病历号最多可录入12位数字。
填表日期:为必须填写和录入项目。
日期格式为“yyyy-mm-dd(年-月-日)”。
录入时需要注意,‘年’为4位数字,‘月’为2位数字,‘日’为2位数字,要按照规定格式录入。
如果日期格式录入错误,将不能完成向系统“提交表单”的操作。
姓名:为必须填写和录入项目。
可以录入10个汉字或者20个数字/字母。
身份证号:为15位或18位的数字字符串。
该项为基本调查项目,可以为空。
性别:为必须填写和录入项目。
用鼠标点击下拉列表进行男、女性别选择。
民族:为必须填写和录入项目。
下拉列表框中包含了56个民族和穿青人、未识别民族及外籍人员共60个选择项。
对填写为56个民族和穿青人之外的其他民族,录入时请选择“未识别民族”。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请选择“外籍人员”。
出生日期:为必须填写和录入项目。
“出生日期”格式与“填表日期”格式一致,录入时注意事项与“填表日期”相同。
户籍、现居住地:根据调查表的填写内容对逐级下拉的列表单进行选择录入。
录入选择顺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州/市、县/市/区三级。
物质滥用评估
物质滥用评估是指对个体或群体进行的一种评估,旨在评估个体或群体是否存在物质滥用问题,以及滥用程度和滥用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物质滥用主要指个体对药物、酒精、毒品或其他有害物质的过度使用或滥用。
物质滥用评估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面谈、问卷调查和生理检测等。
面谈是最常用的评估方法之一,通过与被评估者进行深入的交谈,了解其滥用物质的种类、频率和用量等信息,以及与滥用物质相关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因素等。
问卷调查是另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通过让被评估者填写相关的问卷,了解其滥用物质的情况和滥用的影响等。
生理检测是评估个体是否存在物质滥用问题的客观依据,通过对尿液、血液或唾液等样本进行检测,可以了解被评估者是否存在滥用物质的问题。
物质滥用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个体或群体认识到物质滥用问题的存在,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常见的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咨询、康复治疗和社区支持等。
心理咨询是通过与个体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帮助其认识到滥用物质的危害性,从而改变其滥用行为;康复治疗是一种系统的治疗方法,通过医学治疗和心理干预等手段,帮助个体戒除滥用物质的依赖和恢复身心健康;社区支持是指为滥用个体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和帮助,使其能够重新融入社会,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物质滥用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及早发现和干预物质滥用问题,帮助个体摆脱滥用物质的困扰,避免滥用物质对身
心健康造成的损害。
因此,我们应重视物质滥用评估的工作,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和相应的干预措施,为需要帮助的个体提供支持和援助,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常用药品不良反应评定量表有哪些?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的避免或减轻潜在的ADR,减少药品对人体的损伤,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用药依从度。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介绍一下临床上常用精神科药品不良反应评定量表。
(1)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国内一般简称为:“副反应量表”。
由美国NIMH编制于1973年。
它在同类量表中,项目最全,覆盖面最广,既包括常见的不良症状和体征,又包括若干实验室检查结果。
TESS原版本要求对每项症状作三方面的评定:严重度、症状和药物的关系以及采取的措施。
其中“症状和药物关系”栏分为:无关;基本无关;可能有关;很可能有关和肯定有关等5个等级(国内删除了这一栏,规定只有可能或肯定和治疗有关的症状才予以评定)。
评定注意事项:1.评定员应为经量表训练的精神科医生。
2.评定员应根据病人报告,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报告作出评定,有些项目,还应向病人家属或病房工作人员询问。
3.有些项目无具体评定标准,可按前述严重度的评定原则评定。
4.评定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和6周各评定一次。
5.用于评定各种精神药物引起副作用的成年病人。
6.有些症状较轻,难以判断是否系治疗所致,为谨慎,宜将可能与治疗有关者也加以评定,并在表格中注明,分析时再取舍。
7.在评定中发现B栏——与药物的关系,颇难评定,且带主观性。
8. 缺点为内容过于庞杂,缺乏针对性,故有些研究者宁可在具体研究中采用更加专用的副反应量表。
(2)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A Rating Scale for Extrapyramidal Side Effects,RSESE)由G.M.Sampson等人提出。
(详细版)ICD-10物质滥用障碍诊断标准ICD-10物质滥用障碍诊断标准 (详细版)
1.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ICD-10物质滥用障碍的详细诊断标准。
ICD-10是国际疾病分类系统第十版的缩写,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一套全球范围内共同使用的诊断标准。
2. 诊断标准
根据ICD-10的要求,物质滥用障碍诊断必须符合以下标准之一:
- 有持续或反复使用物质的行为。
- 无法控制物质的使用频率和剂量。
- 物质使用导致了明显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 物质使用引发了个人、社交和职业功能的明显下降。
- 物质使用导致了急性或持续的问题或损害。
此外,以下标准也要考虑进诊断:
- 物质的种类、频率和剂量。
- 物质使用行为的持续时间。
- 物质滥用对个体的影响程度。
3. 附加指南
在进行物质滥用障碍的准确诊断时,以下事项需要额外注意:
- 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特定症状。
- 物质滥用可能会伴随其他心理和行为障碍,需要进行综合评估。
- 需要识别和评估滥用物质可能导致的身体并发症。
4. 结论
ICD-10物质滥用障碍诊断标准是国际医疗界共同使用的诊断工具。
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诊断标准对于准确判断患者的物质滥用问题至关重要,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支持。
以上是对ICD-10物质滥用障碍诊断标准的详细介绍。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考ICD-10官方文档或咨询专业医疗人员。
精神病患者攻击感知量表(POPAS)
1、言语上的攻击(喊叫,惊呼,咒骂、挑衅等)
2、侮辱性的攻击行为(骂人、提名谩骂、做出侮辱性姿势或手势等)
3、被动攻击性行为(易激惹、抵抗)
4、威胁性身体暴力(被感知受到威胁的行为)
5、破坏性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已经造成破坏)
6、身体暴力(行为引起伤害或受伤)
7、患者对自身轻微的暴力(用头碰墙、划伤等)
8、企图自伤9、性方面
程度从1-5(从来不---经常)
暴力风险评估HCR-20
Historical scale:(暴力风险因素)
H1(既往有暴力行为史)H2(第一次发生暴力行为时年纪轻)
H3(社会支持系统差)H4(失业)H5(物质滥用)H6(精神疾病)H7(心理疾患)H8(适应不良)H9(人格障碍)H10(管教不善)
Clinical scale:(临床量表)
C1(无自知力)C2(消极态度)C3(精神症状明显)C4(冲动)
C5(治疗效果差)
Risk management scale:(风险管理量表)
R1(计划不易实施)R2(环境不安定)R3(缺乏支持)R4(缺乏依从性)R5(压力)每条1分,计算类积分。
最新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附表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序号项目完全独立需部分帮助需极大帮助完全依赖1 进食10 5 0 —2 洗澡 5 0 ——3 修饰 5 0 ——4 穿衣105 ——5 控制大便10 5 ——6 控制小便10 5 ——7 如厕10 5 ——8 床椅转移15 10 5 —9 平地行走15 10 5 —10 上下楼梯10 5 0 —Barthel指数总分:分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每个项目对应的得分上划“√”。
评分标准:最高分100分。
1、重度依赖:≤40分,建议一级/特级护理,全部需要他人照护;2、中度依赖:41-60分,建议一级/二级护理,大部分需他人照护;3、轻度依赖:61-99分,建议二级/三级护理,少部分需他人照护;4、无需依赖:100分,建议三级护理,无需他人照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构成物质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案设计隆回九龙学校罗安一、【教材分析】《原子的结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 第1课时的内容。
本节教材将视野放到了微观的世界,它沿着发现问题(矛盾)——实验现象分析——建立模型——解释现象的思路进行编写,可以弥补学生直接经验不足的局限,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防止学生死记硬背。
可以这样说,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它将贯穿化学学习的始终。
二、【学情分析】初中生易于接受宏观的感性认识,而对于微观的抽象知识则难以理解。
本课题之前学生对微观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对原子的构成认识起来将十分困难。
因此要用模型、图片、表格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架起从宏观到微观的桥梁。
三、【设计理念】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教师重在引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以理论为基础的合作探究式教学。
力求做到两个体现和三个突出。
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ADL项目完全依赖1级最大帮助2级中等帮助3级最小帮助4级完全独立5级修饰洗澡进食用厕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上下楼梯床椅转移平地行走坐轮椅*112222223313355555588344888888121245510101010101015155注:*表示仅在不能行走时才评定此项评定结果:正常100分;≥60分,生活基本自理41-59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21-40分,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20分,生活完全依赖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标准(简体中文版)基本的评级标准:每个活动的评级可分5级(5分),不同的级别代表了不同程度的独立能力,最低的是1级,而最高是5级。
级数越高,代表独立能力越高。
1.完全依赖别人完成整项活动。
2.某种程度上能参与,但在整个活动过程需要别人提供协助才能完成。
注:“整个活动过程”是指有超过一半的活动过程。
3.能参与大部份的活动,但在某些过程中仍需要别人提供协助才能完成整项活动。
注:“某些过程”是指一半或以下的工作。
4.除了在准备或收拾时需要协助,病人可以独立完成整项活动;或进行活动时需要别人从旁监督或提示,以策安全。
注:“准备或收拾”是指一些可在测试前后去处理的非紧急活动过程。
5.可以独立完成整项活动而毋需别人在旁监督、提示或协助。
每一项活动的个别评分标准:(1) 进食进食的定义是用合适的餐具将食物由容器送到口中。
整个过程包括咀嚼及吞咽。
评级标准:0分:完全依赖别人帮助进食。
2分:某种程度上能运用餐具,通常是勺子或筷子。
但在进食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别人提供协助。
5分:能使用餐具,通常是勺子或筷子。
但在进食的某些过程仍需要别人提供协助。
8分:除了在准备或收拾时需要协助,病人可以自行进食;或进食过程中需有人从旁监督或提示,以策安全。
10分:可自行进食,而无需别人在场监督、提示或协助。
先决条件:病人有合适的座椅或有靠背支撑,食物准备好后放置于病人能伸手可及的桌子上。
简述临床常用心理评定量表
1.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于测量各种常见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
2.焦虑自评量表(SAS):专门用于评估焦虑情绪及其严重程度。
3.抑郁自评量表(SDS):专门用于评估抑郁情绪及其严重程度。
4.康奈尔医学指数(CPI):用于全面了解个体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识别常见的健康问题。
5.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用于评定社会功能缺陷程度,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6.抑郁量表(D):测量情绪低落、焦虑的问题。
7.痛病量表(D):反映对心身症状的关注和敏感、自我中心等特点。
8.病态人格量表(Pd):测量社会行为,反映被试冲动、社会适应差、无视法规和权威,敌意和攻击性的倾向。
9.男性一女性倾向量表(Mf):测量男性或女性气质差异及同性恋倾向。
10.妄想量表(Pa):测量异常思维特征,如怀疑,甚至妄想。
11.精神衰弱量表(Pt):测量强迫恐怖等神经症等特点。
12.精神分裂症量表(Sc):测量怪异思维和行为等精神分裂症
的特点。
常用的物质滥用及相关障碍评估量表
(一)GAME问卷
该问卷一共有四道题,其中被试若有三道题回答“是”,则就很有可能有酒精或药物依赖的问题,若只有一两道题回答“是”,也有一定的酒精或药物滥用的可能性。
(二)酒精使用障碍识别测验
该测验共10道题,每道题共有5个选项,每个选项的分值范围为0—4,被试的得分超过8分或8分以上则与有害的或危险的饮酒有关,若女性的得分在13或13分以上,男性的得分在15或15分以上则表明可能有酒精依赖。
目前AUDIT是唯一用于筛查危险饮酒和有害饮酒的量表, 此量表在世界进行过多中心的信度、效度测定,证明可靠性较高,已在世界上广泛应用。
(三)密执安酒精依赖筛选表
该量表是由赛尔泽1975年编制的,主要用途是在人群中筛选出可能有酒精滥用及酒精依赖问题的对象。
MAST共25道问题,要求回答“是”“否”,可以自评也可以他评。
MAST有两个作用:一是测量与饮酒有关的问题,二是用于诊断及筛选。
Skinner曾对MAST用大样本做过广泛的临床研究,发现MAST的内部一致性为0.90,不同的计分系统的一致性为0.93—0.99,JacoDson也做过类似的研究,认为MAST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四)法克斯特朗烟碱依赖量表
该量表是目前公认的评价个体对烟碱依赖程度的量化评定方法。
该量表包括6个问题,最终根据分数来判定被试对烟碱是属于轻度依赖、中度依赖还是重度依赖。
该量表还可以作为选择治疗手段的参考。
(五)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物质滥用
该量表由童辉杰教授编制,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他是在一年内对131名大学生进行了多种测量,从而取得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资料。
物质滥用分量表与MMPI中的变态、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与CPI中的自我控制、好印象、内外向;特质焦虑;贝克抑郁测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EPQ中的各分量表进行了相关系数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