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54.04 KB
- 文档页数:3
医院医疗质量检查表医院医疗质量检查表,质量检查是对安全的保障,下面是带来的医院医疗质量检查表,欢迎阅读!医院医疗质量检查表【1】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和规定,我院立即进行医疗质量大检查并作出如下总结:一、严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1、严格按照流程和诊治指南开展临床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严格执行医生查房制度,并需要在病情记录上进行详细的查房记录:病情分析、医疗处理和下一步的诊疗计划记录等。
3、严格落实执业医师管理制度。
4、严格执行医生值班制度,5、做好“晚查房”的工作。
“晚查房”包括对新收患者、危重患者、白天的医疗处理后的结果跟进、验单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特殊检查结果、知情同意的沟通(特别是将要进行手术或者有创检查患者)、明天将要出院的患者安排、会诊患者的处理等。
并跟值班医师进行交接班工作。
6、做好交接班工作。
上午的交班和下午的下班前的交接班特别重要,危重患者必须床边交班。
每天值班的医师在接班后必须把本科的患者的验单详细查阅一次,并对异常结果进行处理和复查。
7、落实会诊制度的执行。
8、科室设立专门的病历质控检查负责医师,随机抽查病历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及时修改错漏地方。
9、针对查房的各项回馈信息,并提出的意见,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整改,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10、每月由科主任牵头,进行业务学习,更新诊治方面的新知识和新进展。
11、对科进行不定期、不提前通知的质量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帮助落实12、设立疑难病例会诊讨论制度,目的是在解决疑难病例诊疗的同时,提高各科的整体学术水平并同时对医师进行培训和提高他们的临床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落实各项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理解1、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做好入院时的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目前的病情,危重患者要医师详细交代病情,必要时签署病(危)重通知书。
要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医师和护士的名字,并知道病情沟通的时间。
(2)住院时的沟通:病情的变化、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特别是诊断和治疗出现重大更变化时,更要及时沟通。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督导检查表第一部分:机构概述1.机构基本情况(1)医疗机构名称:(2)地址:(3)医疗机构类型:(4)医疗机构级别:(5)执业许可证号:(6)机构电话:(7)法人代表:(8)主办单位:(9)组织架构:2.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1)是否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3)医疗质量安全章程是否得到领导班子的认可?(4)医疗质量安全章程是否在医疗机构内部实施?(5)医疗质量安全章程是否经常性地进行修订完善?(6)医疗质量安全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月度工作计划、周度工作计划是否及时编制和落实?第二部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绩效考核(1)是否建立医疗工作绩效考核制度?(2)绩效考核指标是否囊括医疗质量安全评价、医疗服务满意度、医疗经济效益等方面?(3)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是否规范、公正?(4)是否建立了奖励和惩罚制度?2.医疗质量与安全(1)医疗质量管理是否严格按照《医疗质量管理规范》执行?(2)医疗安全管理是否按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规定》、《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健康科普宣传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执行?(3)临床随访、病案管理是否规范?(4)药物管理、输血管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5)护理管理是否规范?(6)医疗巡回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控制、手卫生、放射卫生等工作是否规范、有效?(7)是否存在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如何防范和处理?3.医疗设备管理(1)医疗设备管理是否符合《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标准?(2)设备台帐、维修记录、巡检记录是否齐全?(3)设备保养、维护是否及时有效?(4)废旧设备管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4.医疗信息化管理(1)是否建立医疗信息化管理制度?(2)是否有完善的信息系统,能够支持医院日常工作?(3)电子病历是否具有可追溯、可查询、可打印等特点?(4)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是否得到保障?第三部分:持续改进1.质量管理持续改进(1)是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2)是否进行过内部审核、外部审核?(3)是否建立持续改进机制?(4)持续改进措施是否得到落实?2.医疗服务持续改进(1)医疗服务是否符合患者需求?(2)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是否得到重视?(3)医疗服务持续改进措施是否得到落实?3.专业人员培训和发展(1)是否制订了专业人员培训计划?(2)专业人员的职业水平是否得到提高?(3)医师、护士、技术人员等专业人员是否有升迁、晋升机会?(4)是否建立了科研机制,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以上是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督导检查表,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
相应条款:4.2.1.1 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持续改进措施。
【C】 1办法、质量指标。
2.有医疗质量管理考【B】符合“C”,并 1.落2.对方案执行、制度落实、考核结果等内容有分析、【A】符合“B”,并4.2.1.2 有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
【C】 1.有医疗质量(如危(wei)险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
2.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导管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 的3.有主管职能部门【B】符合“C”,并 1.相关人员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及措施,并落实。
2.主管部门履行施的落实情况有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4.2.2 建立与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诊疗指南。
4.2.2.1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及时更新,切实保证医疗质量。
【C】 1律法规、规章规范及相关标准,且符合本院实际。
2.有完善的,并有明确的核心制度。
【B】符合“C”,并 1.能够覆盖本院医疗全过程。
2.对制度的管理规范,对制定、审核、批准、发布、【A】符合“B”,并对制度能够4.2.2.2 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
【C】 1.落实各项医疗2.有医院及科室的岗位相关制度。
3.有主管【B】符合“C”,并【A】符合“B”,并4.2.2.3 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
【C】 1.有各专业临床技2.对医务人员进行遵循本专业岗位相关规范和指南开展医疗工作。
【B】符合“C”,并对规【A】符合“B”,并根据医学发展和本院实际,对规范和指南及时进行。
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
4.2.3.1 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
医疗质量检查表检查项目1. 医院设施- 卫生环境- 病房设施- 隔离措施2. 医疗设备- 手术器械- 医疗设备维护- 检测仪器3. 医护人员- 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素质- 随访服务4. 病案管理- 电子病历- 病案存档- 病案质量5. 治疗程序- 临床路径- 诊断与治疗准确性- 用药合理性检查标准1. 医院设施- 卫生环境:无垃圾堆积、无异味、地面清洁、床单换洗干净、洗手间清洁整洁。
- 病房设施:设施安全可靠、设备完好、照明明亮、通风良好、床位舒适。
- 隔离措施:针对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措施是否到位。
2. 医疗设备- 手术器械:器械清洁无污渍、无细菌、器械完整无损坏。
- 医疗设备维护:设备维修记录完整、设备定期维护、设备正常运行。
- 检测仪器:仪器准确度高、仪器校准及时、结果稳定可靠。
3. 医护人员- 职业资格证书:医护人员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 专业素质:医护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高度的责任心。
- 随访服务: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并提供必要的跟进服务。
4. 病案管理- 电子病历:电子病历记录准确、完整、规范。
- 病案存档:病案材料合理存放、保密性好、易于查阅。
- 病案质量:病案质量评价合格,符合相关规定。
5. 治疗程序- 临床路径: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的临床路径进行治疗,确保治疗程序合理。
- 诊断与治疗准确性: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诊断准确、治疗方法科学、效果显著。
- 用药合理性: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的用药原则进行用药,避免不合理用药。
检查结果及改进措施1. 医院设施:卫生环境符合标准,病房设施完好,隔离措施到位。
- 改进措施: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加强卫生管理,确保环境整洁。
2. 医疗设备:手术器械清洁、完整,医疗设备维护良好,检测仪器准确可靠。
- 改进措施:建立设备维护制度,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具备相应职业资格,专业素质高,提供良好的随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