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7
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
相应条款:4.2.1.1 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持续改进措施。
【C】 1办法、质量指标。
2.有医疗质量管理考【B】符合“C”,并 1.落2.对方案执行、制度落实、考核结果等内容有分析、【A】符合“B”,并4.2.1.2 有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
【C】 1.有医疗质量(如危(wei)险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
2.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导管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 的3.有主管职能部门【B】符合“C”,并 1.相关人员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及措施,并落实。
2.主管部门履行施的落实情况有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4.2.2 建立与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诊疗指南。
4.2.2.1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及时更新,切实保证医疗质量。
【C】 1律法规、规章规范及相关标准,且符合本院实际。
2.有完善的,并有明确的核心制度。
【B】符合“C”,并 1.能够覆盖本院医疗全过程。
2.对制度的管理规范,对制定、审核、批准、发布、【A】符合“B”,并对制度能够4.2.2.2 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
【C】 1.落实各项医疗2.有医院及科室的岗位相关制度。
3.有主管【B】符合“C”,并【A】符合“B”,并4.2.2.3 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
【C】 1.有各专业临床技2.对医务人员进行遵循本专业岗位相关规范和指南开展医疗工作。
【B】符合“C”,并对规【A】符合“B”,并根据医学发展和本院实际,对规范和指南及时进行。
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
4.2.3.1 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
麻醉科医疗质量安全督导检查表麻醉科室医疗质量督导检查表
项目:
1.符合麻醉科管理规范
执行工作制度,包括术前、术后访视记录、麻醉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麻醉知情同意签字制度等。
核心制度、“三基”培训、研究。
合理用药,使用原则、指征把握,药物经济学。
麻醉方式的正确、合理选择;麻醉意外及时正确处理。
2.诊疗情况
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分级负责制,及时、规范。
及时、真实规定化书写。
首诊负责、危重抢救、会诊、交接班、死亡讨论、“三基”培训、业务研究等。
病人知情同意告知率100%;符合医院“知情同意签字制度”规范。
考核方法:
查看排班表,查看病历和病人调查,抽查病历、现场检查,查看病历和现场检查。
病历检查,相关记录,现场查看。
存在的问题:
严密监测、严谨记录、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合理治疗,包括手术分级管理、围手术期管理、毒麻药品管理、风险预警管理。
科室质控情况,包括每月质量自查情况、会议记录、整改报告。
医疗质量督导检查表介绍医疗质量督导检查表(Medical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Form)是一种用于检查医疗机构质量管理情况的工具,包括医疗设施、人员、服务等多个方面。
该表格包括了多项指标,通过检查表格内容,可以全面了解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情况。
表格内容医疗质量督导检查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医疗设施检查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包括诊疗室、手术室、病房等,以及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情况等。
2.人员培训检查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是否经过专业的培训,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具备一定的救治能力,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能否服从管理制度并遵守职业道德。
3.服务质量检查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包括门诊、住院、急诊等服务环节中的工作流程、服务标准、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多个方面。
4.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流程是否合规、各项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并对医疗质量监管、危机处理、医疗纠纷处理等重要方面给予重点评估。
检查方式医疗机构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疗质量督导检查,对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并评出质量排名。
医疗机构可根据医疗质量督导检查表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估,也可以由相关医疗监管机构组织专业的人员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效果医疗质量督导检查表是一种帮助医疗机构评估服务质量及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
对于提高医疗机构工作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及保障患者安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医疗质量督导检查表的出现,使得医疗机构能够通过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
对于促进医疗机构的长期稳健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放射科医疗质量与安全自查记录年月日检查人:检查内容评分相关责任连续改进措施检查情况人及办理诊诊断报告及时,急诊半小时内,一般 1 小时,书写内容全面4诊断报告要求规范:依照确诊(做出定性、定量诊断)、基本确5断诊(能做出定性并建议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不能够确诊(但能应 X 线征象列出 2-3 个可能诊断,并提出做相关检查随访观察时限)。
不能够主观臆断或捏造印象。
报告签字要吻合要求,及时保存,有审察医师签字。
3对于不合格胶片,严格把关,不吻合要求不出报告3做好造影前准备工作,包括病人造影前准备和工作人员的准备2工作。
严格依照各种造影老例进行。
造影达到诊断要求后方可停止检查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吻合率≥ 90%3技认真批阅影像检查申请单正确,确定投照部位及投照地址,4采纳合适的胶片尺寸及张数术做好登记、编号工作3按各种机器操作规程开始检查,选择检查条件及参数3左右标志正确、日期正确、影像学编号与登记吻合3胶片质量评定:(甲片率≥ 55%)3对于急危病人要及时与诊断医生或临床医生获取联系4设设备保护人员应坚持岗位责任制,专人负责,保证本科室设备5运行正常,设备圆满率≥ 95%备做好设备维修记录和设备零部件保存4严格机房管理,如期设备保护保养并记录,严禁设备带故障继5续操作;护病人款待热情、登记、窗口服务满意、健康宣教3急、危重病人的检查与抢救,过敏反应的观察与抢救记录4理抢救物品、药品、器材完满;环境消毒、个人监控等记录完满3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及质量管理员拟定相关制度并督查执行,3每个月准时检查计记录,做好计划及相关培训等。
室图像质量谈论小组能够准时检查督查并做好记录3管X 光检查阳性率≥ 50%, CT检查阳性率≥ 60%3集体阅片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制度,病例随访制度健全并严格4理执行并做好记录。
专人负责,疑难病例谈论参加人员≥80%每个月 1 次的业务学习及三基及技术操作合格率100%3安科室环境与防范吻合相关标准,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完满4全受检者防范制度及防范用品,防范措施完满执行。
医疗安全专项检查表最新版
一、医疗设施和设备
1.医疗设施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2.医疗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3.电气设备是否接地良好?
二、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是否分类妥善处理?
2.医疗废物的存放和运输是否符合规定?
三、用药管理
1.药品储存是否安全可靠?
2.药品管理是否规范?
3.药品过期是否得到及时处理?
四、医疗器械管理
1.医疗器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医疗器械是否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五、医疗操作规范
1.手术室操作是否符合规定程序?
2.感染控制措施是否到位?
3.医疗操作过程是否进行严格记录?
六、医患沟通
1.医患沟通是否顺畅?
2.医务人员是否尊重患者的权益和隐私?
七、医疗安全事件反馈
1.是否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
2.过去一年内是否发生医疗安全事件?
以上是医疗安全专项检查表的最新版内容,用于检查医疗机构的各项管理工作。
请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查,并及时整改不符合要求的环节,以确保医疗安全的高质量服务。
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督查记录表科室:签收:检查日期:检查者:检查结果及存在问题:1、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知晓情况资料是否齐全,必要时抽查科室2位医师18项核心制度知晓情况。
知晓率不高,抽查1名医师仅能回答9项。
2、首诊负责制度:履行首诊负责制,转科、转院流程执行到位,未推诿病人、危重病人派专人护送、书写门诊病历。
执行较好,未见首诊医生推诿病人现象,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
3、三级查房制度:抽查2份运行病历和住院病人:及时查房并书写查房记录、记录规范。
执行较好,各级医师按规定查房,查房内容符合要求,记录及时。
4、会诊制度/会诊记录本:院内会诊按规定时限到位、规范书写会诊单及会诊记录、邀请外院专家会诊覆行相关手续、有会诊资质。
运行病历有会诊,但记录本登记至何时?5、分级护理制度:抽查2份运行病历和住院病人,了解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情况,级别护理落实情况。
执行较好。
6、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及时交接班;对于急、危、重症、二级以上手术及特殊患者,必须做好床前交接班;有交接班记录本,要求每班有记录且书写规范(查看记录)。
执行较好,交接班记录规范。
7、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有疑难病例讨论本;(2)参加疑难病例讨论的人员应有三级医师;(3)讨论记录是否规范(记录发言人具体意见、讨论总结意见、字迹潦草清晰、记录医师签名等);(4)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应另立专页,且内容应与记录本内容一致。
执行较好,疑难病例讨论本记录规范。
8、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抢救病人、抢救记录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口头医嘱据实补记、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无漏登,或有登记病历中也有记录、书写病危通知书,且内容规范。
执行较好,抢救记录和医嘱及时完成,需补记的内容应在抢救后6小时内完成,医嘱与记录保持一致。
9、术前讨论制度:抽查2份运行手术的病历和住院病人,查术前进行讨论、术前讨论内容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