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区划

  • 格式:pdf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3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自然地理区划
• 1963年侯学煜提出中国自然生态区划 • 1990年代郑度等、傅伯杰等分别进行了 生态(地理)分区 • 2007年傅伯杰等完成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1、中国自然地理区划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 1959年,黄秉维主持,中科院地理所
把握:一图、一表、一说明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区 划 方 法 论
等级系统
区域
划 区 过 程
区划图
二、中国地理区划方案例析
1、中国自然地理区划
• 1908年张相文首次提出“秦岭-淮河线” 确定了中国南 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之一) • 1931年竺可桢研究中国气候区划 • 1940年黄秉维首次对我国的植被进行了区划
1、中国自然地理区划
二、中国地理区划方案例析
2、中国农业区划
根据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 相对一致性,农业生产特征和进一步发展方 向的相对一致性,农业生产关键问题和建设 途径的相对一致性,基本保持县级行政区界 的完整,划分了10个一级农业区和38个二级 农业区
甘新区
内蒙古及长 城沿线区 黄土高原区
东北区
黄淮海区
2、地理区划的方法论
区划原则 “从源”指必须考虑成因、发生、发展和共轭 关系,“从众”是指必须考虑综合性和完 整性,“从主”是指应考虑其典型性、代 表性
一般性原则和应用性原则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地理区划的方法论
区划指标
• 气候+地貌+土壤+植被
• 人均GDP+产业结构+经济增速
区划方法
• 自上而下的划分(Top-down)
甘新区 青藏区 光热资源丰富,以水定地,农牧兼营 高原农牧业
长城是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 气候上是季风区向非季风区、暖温带向中温带、 半湿润向半干旱/干旱的过渡带; • 地形上是高原向平原过渡的丘陵、低山地区; • 植被上是森林草原、干草原和荒漠草原、荒漠 的分界线; • 在土壤上是黄土的北界; • 在农业土地利用上,是农牧业分界线;长城地 带是半农半牧地带。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说明简表
命名
体系
自然地区/ 亚地区 (18个) 一级
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地带(湿润) 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地带(湿润)…… 中温带草原地带淡栗钙土亚地带(半干旱)…… 暖温带落叶落叶林地带(湿润)…… 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湿润)…… 青藏高原高寒荒漠、半荒漠地带(干旱) 自然地带/ 三江平原 亚地带 伊犁盆地 (28个) 贵州高原山地 二级 海南北部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说明简表 区域 划分依据 意义及说明
综合特征 体现非地带 以色相表示 背景
体系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3个), 西北干旱区 零级 青藏高寒区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说明简表 区域 划分依据
≥10℃积温
体系
热量 寒温带 带与 中温带 亚带 暖温带 (6个) 0级 亚热带 热带 青藏高原
1、地理区划的定义及内涵
区划体现为区域划分的结果,即区划方案 与区划图
区划重在划分的方法与过程,即建立区划 方案的过程 区划是认识地理特征和发现地理规律的一 种科学方法,即地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论
五等

六等

一等

兖 徐
三等 二等
四等 七等
梁 荆

禹 贡 九 州 图

八等
九等
1、地理区划的定义及内涵
体系
自然地区/ 亚地区 (18个) 一级
热量带为基础,水热组合 大致相同 干燥度:湿润<1 半湿润:1-1.2(1.5) 半干旱:1.2(1.5)-2 干旱:>2 自然地带/ 水热组合为基础 亚地带 土壤(亚类)、植被(群 (28个) 系纲)及土地利用相同 二级
区划基本单元 确定土地利用结构、 作物品种、复种指数 数字1-3(色块)表示
• 1950—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 由竺可桢、黄秉维等主持 中国地貌、气候、水文、潜水、土壤、 植被、动物、昆虫区划 综合自然区划(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之四) • 20世纪60年代初周廷儒揭示了 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形成的影响 (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之二十八) • 20世纪60年代周立三、邓静中、钟功甫等提出 《中国农业区划》方案(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之十三)
<1700 1700~3200 3200~4500 4500~4800 >8000 耕作上限海拔
最冷月平 均温度 <-28 体现非地 带 -28~-8 景观与农 -8~0 业熟制 0~16 以Ⅰ~Ⅵ 表示 >16
意义及说 明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说明简表
划分依据 意义及说明
水热网格概括 确定土地利用及大农 业方向 以A-D表示
二、中国地理区划方案例析
3、中国灾害区划
中国自然 灾害区划 方案(1996)
• 自下而上的合并(Bottom-up) 部门叠置法 地理相关法 主导标志法 聚类分析法 遥感分析法
划分方法, 确定界线
带/大区/全国
地带/地区/省
自 上 而 下 划 分
亚地带/亚地区/市县
次亚地带/小区/乡镇
自 下 而 上 合 并
2、地理区划的方法论
地域分异 理论 目的 原则 指标 方法
按主导要素 的多少
部门区划 综合区划 区域区划 类型区划
按分类单位 体系的不同
一、地理区划的理论与方法
2、地理区划的方法论
能吗?为什么能? 为什么要划? 区划理论基础 区划目的 /对象 区划原则 区划指标 /等级 区划方法 区划结果
依据什么准则、 标准划?
怎么划?
划出什么?
2、地理区划的方法论
区划理论基础 地理区域所存在的内在相似性或差异性。 形成和控制这种区域相似性或差异性的背景 是地理地带性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域 分异规律
人口-聚落
农业-土地利用
经济地域 分异规律
贸易-交通
经济社会发展
区位论
2、地理区划的方法论
区划原则 自然区划的主要原则:发生学原则、地带性 与非地带性相结合原则、综合分析与主导 因素相结合原则、地域共轭原则 经济区划的主要原则:服从国家地域分工的 原则、中心城市与腹地相结合的原则、尽 可能与行政区划界线一致的原则
青藏区 西南区 华南区
长江中 下游区
海洋水产区
农业区 东北区
特 点
土地、水、森林资源丰富,热量不足,人均粮 食产量高 内蒙古及长城 雨量少而变率大,产量较低而不稳,农牧兼营 沿线区 黄淮海区 耕地多,水热条件较好,受旱涝碱的制约 黄土高原区 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不高不稳,粮林草兼作
长江中下游区 人多地少,水热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农林渔 发达 西南区 水热条件好,光照条件差,山地丘陵占优势, 生产类型复杂多样 华南区 粮经多种经营,水热条件好
08级 中国地理
分 区
中国地理区划
一、地理区划的理论与方法
1、地理区划的定义及内涵
区划是根据地理条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的程度,对地域进行逐级的划分或合并, 从而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
区划,是从区域角度观察和研究地域综 合体,探讨区域单元的形成发展、分异组 合、划分合并和相互联系,是对过程和类 型综合研究的概括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