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
- 格式:doc
- 大小:16.33 MB
- 文档页数:6
5.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秦岭—淮河线
1.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两侧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秦岭横亘于中国中部,呈东西走向,为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3.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南北分,自然人文差异大;北为旱地种小麦,两年三熟一年熟;北河量小会结冰,汛期短来变化大;落叶阔叶冬寒干,湿润半湿暖温带;秦淮以南多水田,水稻年熟二或三;南河量大汛期长,沙少水位变化小;亚热常绿阔叶林,一月零度线以上。
二、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
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
2.划分的区域名称: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3.区域界线及确定因素
地理区域分界线主导因素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大致与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
降水(或夏
季风)
青藏地区与其
他地区
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形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 毫米年
等降水量线一致
气候(气温
和降水) 青藏地区完全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西北地区全部位于地势
的第二级阶梯上,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均跨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根据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通常被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
以下是对这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比较。
一、自然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等,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平原和高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南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和岭南等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
3、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4、青藏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等地区,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植被以高山草甸和高寒荒漠为主。
二、人文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历史上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同时,北方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海派文化、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等。
3、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丝路文化、伊斯兰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等。
4、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藏族、羌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等。
中国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都各具特色。
北方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著称;南方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而闻名;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景观而引人注目;青藏地区以其神秘的高原山地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而令人向往。
这些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地理多样性。
中国,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广阔地域的国家,其自然地理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令人惊叹。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
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
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
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
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中国四大区域划分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
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
“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
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
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
通常简称“西北”。
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四大区域板块名词解释中国的四大区域板块是指“东北地区板块”、“华北地区板块”、“华东地区板块”和“华南地区板块”,这四个区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地理特点的代表。
下面将对这四个区域板块进行详细解释。
一、东北地区板块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组成。
这个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物资质料的主要供应地。
东北地区板块的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尤其是重工业。
这里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等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东北地区板块的工业部门以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为主,曾经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和资源枯竭等问题,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二、华北地区板块华北地区位于中国的北部,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个省市组成。
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华北地区板块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里是中国的首都北京所在地,也是中国最大的直辖市天津的所在地。
华北地区板块的经济以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拥有着发达的金融、科技、文化等行业。
此外,华北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拥有优质的农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成为了中国粮食供应的重要区域。
三、华东地区板块华东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由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六个省份组成。
华东地区板块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海洋,拥有着众多的港口和沿海城市。
华东地区板块的经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尤其是信息技术、金融、物流等行业发达。
这个地区产业链较为完整,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产品销售,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华东地区板块的经济中心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这里拥有发达的金融机构和国际化的商业氛围。
四、华南地区板块华南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由广东、广西、海南三个省份组成。
这个地区是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最活跃的地方之一。
【导语】⽆忧考整理《⾼⼆地理:我国四⼤区域划分及特征》,供⾼考考⽣参考,希望对考⽣有所帮助。
北⽅地区 范围:⼤兴安岭、贺兰⼭脉、巴颜喀拉⼭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积⼴⼤,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的平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成,⼟层深厚;黄⼟⾼原是世界上最⼴、最厚的黄⼟堆积区,⼟质疏松,直⽴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原区的河流含沙量⼤。
太⾏⼭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原、兴安岭⼭地、长⽩⼭地、⼭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有:"东岳"泰⼭(⼭东)、"西岳"华⼭(陕西)、"中岳"嵩⼭(河南)、"北岳"恒⼭(⼭西)。
⽓候特征:以温带⼤陆性季风⽓候为主,其中⼤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霜期4-8个⽉,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年降⽔量400-800毫⽶,主要集中在7-8⽉,⼤部分属于半湿润、半⼲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东北较短),冬季寒冷⼲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旱多沙暴、夏季多暴⾬。
⽔⽂特征:⽔⽂特征南北差异⼤。
⽔量北丰南⼩,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南⼤,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龙江及其⽀流松花江、乌苏⾥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头⼭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比较中国可大致划分为四大地理区:东部沿海,中部山地,西部平原,北部草原。
1、东部沿海区东部沿海区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国的重要的工业集群地区,包括江浙沪、珠江三角洲、福建闽江三角洲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其他地区。
江浙沪三省一市是我国经济发达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地区,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3以上。
其冬少夏多的气候季节比较适宜人类居住,而且地势较低,大部分地区是沿海平原、沿江地带或造山带,土壤储蓄充足,水源丰富,极具发展价值。
2、中部山地区中部山地是我国山水秀丽的地方,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云南、西藏等地区。
这里地势为丘陵复杂,急峻起伏,高山苍茫,溪流险要,峡谷流淌。
茶园和果园、竹林时而装饰深山,森林时而披山头,云雾缭绕,历史遗迹纵横,百态秀丽,气势磅礴。
中部山地气候温和,山水景色优美,主要是农田和草地,物产丰富,森林资源可观。
由于地势险要,交通不发达,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
3、西部平原区西部平原区是我国西部平原地区,包括塞尔维亚、黄河河谷、川渝地区等。
这里地势较低,地形特点是大片特大平原,气候较温和,水、土壤肥沃,古老的河流,为西部数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蜀汉、新疆乌鲁木齐盆地。
西部平原地区经济发达,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旅游区。
4、北部草原区北部草原区是我国三大草原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甘肃和西北其他地区。
温和的气候,行季雨富饶的土壤,坝子地区的开阔草原景致绚丽,形成了草原文化。
北部草原区有春泥、草原草鱼、兽皮等受欢迎的特产,也是重要的牧业区,驯马、养牲畜比较发达,且有大片的森林资源和景观,是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综上,中国各地区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资源禀赋、交通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各有特色,是一个具有丰富多样性的地理区域。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和划分依据1、北方地区:(1)位置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2)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3)划分依据: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位于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北。
(4)主要特征:A、面积占全国的20%,人口占全国的40%,人口密度大,汉族占绝大多数,主要少数民族为朝鲜族和满族。
B、平原广阔,主要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农产品丰富,以旱作作物为主,如冬小麦、棉花、花生、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C、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铁、石油。
2、南方地区:(1)位置范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南部临东海、南海。
(2)主要省区: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的全部或大部。
(3)划分依据: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位于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
(4)主要特征:A、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占全国的55%,人口密度大,汉族占大多数。
B、平原、丘陵交错分布,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西部有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C、农作物主要是水稻,盛产淡水鱼、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如蚕丝、甘蔗、柑橘等。
D、矿产资源种类多,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
3、西北地区:(1)位置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主要省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大部、宁夏北部和甘肃西北部。
(3)划分依据:是我国的非季风区,深居内陆,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
(4)主要特征:A、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占全国的4%,其中汉族占2/3。
B、地形以高原、盆地、山脉为主。
有大兴安岭、天山、昆仑山、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C、降水量少,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这里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以灌溉农业为主,作物有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长绒棉等。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
摘要:
一、中国地理分区的划分
二、七大地理分区的简介
1.北方地区
2.南方地区
3.西北地区
4.青藏地区
5.东北地区
6.华北地区
7.华东地区
正文: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民族众多的国家。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四大地理区域进行简单介绍。
1.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
这个地区地形主要包括平原、丘陵和盆地,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北方地区的重要河流有黄河、长江和松花江等。
2.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
这个地区地形复杂,有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地。
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南方地区的重要河流有长江、珠江和闽江等。
3.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干燥少雨。
西北地区的重要河流有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等。
4.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这个地区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气候以高原气候为主,寒冷干燥。
青藏地区的重要河流有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
综上所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各具特色,自然景观、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八(下)地理第一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练习题1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o C ________河流封冻状况________ 不封冻年降水量<800毫米________植被类型_________________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_、玉米________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茶叶、油桐主要运输方式____________ 公路、铁路、水运1、AB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该线是()A.青藏高原边缘线B.秦岭-淮河一线C.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D.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2、下图中能反映丙.地区气候特点的是()3、读右图,图中秦岭-淮河线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不.属于该线的是()A.800mm年等降水量线B.1月份0o C等温线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旱地、水田分界线4、下列数据中,有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A. 5o CB. 8o CC. -4o CD. 16o C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限的划分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A.纬度位置B.夏季风的影响C.地形地势D.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6、下列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7、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地形D.地势8.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地理景点,两处景点所在地理区域分别是()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青藏地区9.下列山脉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巫山 B.南岭 C.武夷山D.太行山10.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 C.土壤 D.水源1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南方地区不相符的是()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较薄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D.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12.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13.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在于()A.交通便利、人口众多B.热量充足、降水丰富C.历史悠久、技术先进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14.南方地区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是()A.煤炭和石油资源B.煤炭和铁矿资源 C.石油和铁矿资源D.水能和有色金属如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5.四大地理区域中跨经度范围最大的是()A.区域①B.区域②C.区域③D.区域④16.如图传统民居中,主要分布于区域②的是()17.传统民居特色与南北气温差异有关,下列叙述未体现这种关系的是()A.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 B.北方房屋墙体较厚C.南方房屋高大宽敞,注重通风透气 D.南方屋顶坡度较大18.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A ,B ,C ,D 。
(2)C区域与B区域相比,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___(填字母);A区域与D区域相比,地势高的是___(填字母)。
(3)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的是_______(填字母,以下同),全部位于湿润地区的是______,位于季风区内的是_____和________地区。
(4)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②是。
该线与我国1月份_______℃等温线及我国年降水量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大致接近。
(5)诗句“大漠孤烟直”说的是________地区的景观,地势最高的区域是(填名称)。
(6)主要的粮食作物:C ,B ;耕地类型:C_______,B________。
(7)导致B地区与C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导致C地区与D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导致A地区与其他地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8)B地区发展农业的优越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作物的熟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沙漠之舟”主要位于我国的地理分区是_____(填字母),本地多_____(内流、外流)河。
(10)四大地理分区中,水热条件最充足的是(),耕地面积最广的是(),我国煤铁石油资源都很丰富的地区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以上填字母)。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练习题2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____地形为主。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丘陵地形为主。
气候类型以____________气候为主。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
河流特点水量______,汛期______,_______结冰,含沙量______。
水量______,汛期______,_______结冰,含沙量______。
耕地类型___________ ___________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__为主。
以____________为主。
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金属为主。
(1)写出地形区的名称:地形区: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山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2)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
以长城为界,A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____;B地区的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作物是熟制是________________。
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_,C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读南方地区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方地区是指_____、__________以南,_______高原以东的地区。
(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地形区:A____________盆地、B__________平原、C__________高原。
河流:a_____________河、b_____________江、c___________江。
(3)南方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_阶梯,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泊1是____________湖,近年来该湖的面积逐渐________________,因为该湖_______________问题严重。
洞庭湖平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分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就矿产资源而言,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丰富的是()A.有色金属B.煤炭C.铁矿D.石油2.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有阻隔作用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①③②3.宁夏平原农业用水主要来自()A.雨水B.地下水C.黄河水D.高山冰雪融水4.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呈现“南尖北平”的特点,其影响因素是()A.气温B.传统习惯C.地势D.降水5.下列语句,描写A地区景观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6.我国太阳辐射最高的地区是()A.A地区B.B地区C.C地区D.D地区7.右图该地区有被称为“聚宝盆”的地形区是()A.准噶尔盆地B.唐古拉山脉C.柴达木盆地D.湟水谷地8.下列能源中,该地区不具备优势的是()A.太阳能B.地热能C.水能D.煤炭9.青海省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就位于该区域,其中三江,除了澜沧江外,另两条是()A.长江,黄河B.长江,雅鲁藏布江C.额尔齐斯河,金沙江D.塔里木河,印度河10.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A.湿热B.干冷C.干旱D.高寒11. 读我国西北地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山脉:A_________,B_________,D_________。
沙漠:F_________,盆地:G_________。
(2)新疆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E和F两地降水多的是_____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
(4)从东到西,西北地区的植被景观呈现出从______到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的变化。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练习题3【知识梳理】西北地区思维导图青藏地区思维导图1.读西北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是指沿长城、⑤___________山脉、阿尔金山脉、③__________山脉一线以北的地区。
面积占全国的_______%,人口占全国的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地形区: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山脉: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新疆的地形特点可以概括为“三_____夹两_____”。
(3)西北地区以____________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在________毫米以下;本区自然..的突出特..环境点__________。
(4)读下面两幅地图,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条)。
(5)西北地区河流稀少,大多数是___________(内流/外流)河,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_。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水源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水。
(6)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植被景观有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