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资源分区共40页
- 格式:ppt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40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简单来说,全国水资源可以分为五大特征区:东部、中部、西部、南部和北部。
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长江流域北源多,干流明显,有“江南百钱水”的美誉;台湾流域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黄河流域水库数量多、水量丰富;韩国海岸地区海洋水质一般较好,水资源丰富。
中部地区水资源贫乏:冯萌流域向下游的湖泊和河流数量较少,水源不足,地表降雨量少,夏季干旱现象较为严重;恒河流域支流较少,水量也较少;黄河支流数量少,水源不足,地表降雨量少;林芝地区流域面积较小,河流和湖泊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湖泊水深浅不一,释放水量极少。
西部地区水资源大致分布有:青藏高原、新疆、西北等地区,干旱程度大,年均降水量较少,覆盖率小,水资源的整体分布上多分布在青藏高原及青藏高原北部及东部的交界河流及其附属湖泊中,水资源较为稀缺,湖泊河流数量较少;新疆地区多为高原,流域位置较低,水源不足。
南部地区水资源密布:湄公河流域河流分布比较集中,湖泊个数较多,有“万湖之国”的美誉;海南岛沙滩与湾湖共存,水资源丰富;珠江三角洲多河入海,水域通道交汇,水资源开发利用最为充分;长江三角洲近海沿岸淡水源较为丰富,河流众多,港口密布,以及太平洋边缘洋流,水源较为丰富。
北部地区水资源丰富:黑龙江流域河流数量较多,有“欧洲河川”美誉;太平洋沿岸地区海水物质含量较高,水源较为丰富;马兰古拉河谷河流密布,水质良好;漠河流域冻土厚度较厚,积水密布,湖泊密布,水源充足,水质优良。
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就是存在不同的特点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中部区域较贫乏,西部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南部地区水资源密布,而北部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
它们随着空间不同,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综合管理和保护机制,有利于统筹分配、提高利用率,有效保护、保存地表水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大陆水系分布图(31省)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
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500余条,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河流达5万余条。
北京市北京地区,主要河流有属于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和属于蓟运河水系的泃河。
这些河流都发源于西北山地,乃至蒙古高原。
它们在穿过崇山峻岭之后,便流向东南,蜿蜒于平原之上。
其中泃河、永定河分别经蓟运河、潮白新河、永定新河直接入海,拒马河、北运河都汇入海河注入渤海。
天津市天津地跨海河两岸,而海河是华北最大的河流,上游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支流有300多条,在中游附近汇合于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河又在天津金钢桥附近的三岔口汇合成海河干流,由大沽口入海。
流经天津的一级河道有19条,总长度为1095.1千米。
还有子牙新河、独流减河、马厂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还乡新河6条人工河道,总长度为284.1千米。
二级河道有79条,总长度为1363.4千米,深渠1061条,总长度为4578千米。
河北省河北省境内最大的两个河系:海河水系和滦河水系,海河水系:海河水系是河北省最大的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76亿立方米,流域面积达26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河北省14万平方公里。
海河水系中还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白洋淀。
滦河水系:滦河水系是流经河北省的第二大水系,滦河是河北省国家级旅游城市承德和全省重要工业基地唐山的母亲河。
水系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0.3亿立方米,流域面积达5万多平方公里,其中在河北省4.58万平方公里。
山西省山西省四周都为山河所环绕,有'表里山河'之称。
崇山峻岭、千沟万壑的地形条件,使得山西拥有众多的河流,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使山西成为黄河与海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省内黄河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2.2%,海河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37.8%。
除了流经省界西、南两面长达695km的黄河干流以外,全省流域面积大于10 0000平方公里的较大河流有5条,分别是黄河流域的汾河、沁河,海河流域的桑干河、漳河、滹沱河。
我国的水资源水是自然界一切生命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又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据统计,地球上水的总量为亿Km3,但大部分是不能直接用于生活、工业及农田灌溉的海水,占总量的%。
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淡水量仅为亿Km3,占总水量的%,它包括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我们称这部分淡水为水资源。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造成水质恶化;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局限及地理因素使某些水资源在目前条件下还得不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由此可见,水资源是极其珍贵的。
(一)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亿m3,其中河川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亿m3,居世界第六位。
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水资源量为m3,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列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水资源贫乏的国家。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相差悬殊,使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合理。
东南沿海七省区(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年均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量的%,雨水充沛。
而西北五省区年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年均水资源量的%,地区内干旱少雨。
同时,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年际及年内汛期和枯水期的水量相差很大。
在汛期(北方6~9月份为汛期,南方为5~8月)内可集中全年雨量的60%~80%,而枯水季节或枯水年雨量又很小,雨量的偏多或偏少往往造成洪涝或干旱等自然灾害。
如黄河流域1877年~1879年连续三年大旱,使晋、冀、鲁、豫四省因饥饿而死者达1300万人。
1931年夏,湖北沙市出现63600m3/s的洪峰,水灾遍及湘、鄂、浙、赣、豫、皖、苏七省206个县,淹没农田5000余万亩,800多万人受灾,被洪水夺去性命者达万人,死于饥饿、瘟疫者不计其数。
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使国家遭受20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
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布局不相适应。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年水资源总量占全国年水资源总量的81%,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人均年水资源量4170m3,为全国平均值的倍,亩均年水资源量4134m3,为全国平均值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