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信息题
- 格式:ppt
- 大小:1011.50 KB
- 文档页数:23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练习—信息提取与概括解析版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感恩节前夕,某报社联合网站邀请网友参与“和父母的距离”的问卷小调查,共有数百位网友投票。
调查显示,有7成以上网友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距离1000公里以上的有1/4。
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见到父母,他们大多是远离家乡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有35%以上的网友说,一年中陪父母的时间不到10天;1/3的网友则只在黄金周或小长假才会回去陪父母。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宁市空巢老人约8万户,35%的老人感到生活孤独,对他们来说,节日送东西不在礼物多少,重在心意。
材料三:天猫对11月22日至11月28日在天猫上购买鲜花速递、美容保健、首饰等各类感恩节产品的消费数据统计,做了排行。
其中,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以购买感恩节类产品总体金额最高,排行“最舍得给妈妈花钱”省份前三。
材料四:初三学生李平与父母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
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父母亲下跪吧,至少他们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答:(2)结合前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3)研读材料四,假如你是李平,回家后,你会怎么对父母说。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个字左右)。
答:【答案】(1)不少人常年在外地工作,无法照顾父母,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精神上很孤独。
(2)向父母表达孝心不在于花费多少金钱,而重在心意,应该多陪伴,多交流。
(3)示例:我会说:“爸爸妈妈对不起,我错了。
我不该为点小事离家出走。
离开你们的日子,我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迷失了方向。
我再也不会这样了,永远不会离开这个温暖的港湾。
”【解析】(1)考查学生对材料主要内容的概括。
作答时要抓住材料中的中心内容,根据材料一“有7成以上网友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距离1000公里以上的有1/4。
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见到父母,他们大多是远离家乡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方法技能分类评价6.提取有效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小题4分,共16分)1.1张和4张合起来是()元。
2.二(1)班男生有26人,女生比男生多5人,二(1)班共有学生()人。
3.买5块蛋糕需要()元。
36元可以买()个面包。
4.果园里有45棵苹果树,平均分成5行,每行有()棵。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5分,共20分)1.妈妈把一些饼干全部分给小丽和她的3名同学,每人7块,一共有()块饼干。
①21②28③182.今年妈妈32岁,蓝蓝4岁,妈妈今年的岁数是蓝蓝的()倍。
①4 ②28 ③83.有18个桃子,每盒装6个,________________?横线上补充哪个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①几个装一盒②可以装几盒③还剩几个4.二(3)班课外社团活动中篮球队有13人,足球队比篮球队多18人,________________?13+18+13解决的问题是()。
①足球队有几人②篮球队和足球队一共有几人③篮球队比足球队少几人三、聪明的你,答一答。
(共64分)1.二(2)班开展“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下面是三个小组3月12日植树情况。
(1)快乐小组植树多少棵?(15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18分)2.购物。
(1)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5分)(2)王阿姨买了同一种物品,正好花了48元,她可能买了什么?买了多少?(16分)答案一、1.222.573.3594.9二、1.②2.③3.②4.②三、1.(1)86-28-34=24(棵)答:快乐小组植树24棵。
(2)(答案不唯一)雏鹰小组和阳光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28+34=62(棵)答:雏鹰小组和阳光小组一共植树62棵。
2.(1)(答案不唯一)问题一:买一架玩具飞机的钱可以买几条毛巾?32÷8=4(条)答:买一架玩具飞机的钱可以买4条毛巾。
信息提取题信息提取题是近年来中考试卷中出现的新题型,往往通过文段、图表设题,伴之以一定的字数限制,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领悟能力、信息筛选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表格分析例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
国家军人死亡数平民死亡数国家军人死亡数平民死亡数中国28,000,000 30,000,000 日本 1,850,000672,000苏联13,700,000 13,000,000 德国 3,500,0001,600,000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7,500153,000(1)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①_____②_____(2)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解析:这道图表题的选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的理念。
问题的拟设富有探究性,突出了对考生整合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查。
要解答好此类题目,学会“读表”是关键。
对表格中的数据需要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力求用简洁连贯的语言概括出表格所反映的信息。
如对图表进行纵比,我们会发现: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
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民死亡人数均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算。
横比后会得出:③在战争中,大多数被侵略国家平民死亡人数多于军人死亡人数。
④侵略国军人死亡人数一般多于平民死亡人数。
同时还要善于挖掘出图表中的隐含信息:如,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根据要求,我们只需要选择其中两点即可。
谈看法,说感想,则要结合信息,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如:①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②让和平永驻人间。
③让战争远离人类。
④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⑤让世界充满爱。
二、信息概括例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信息。
四年级信息提取能力练习题1. 阅读理解(问题 1-5)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篮球运动员小杰喜欢和朋友们一起踢足球。
他喜欢跑动、传球和射门。
小杰和他的朋友们每周六下午都去踢足球。
他们一起训练,变得越来越好,打进了很多球。
1. 小杰喜欢和谁一起踢足球?A. 家人们B. 朋友们C. 老师们2. 小杰最喜欢在足球比赛中做什么?A. 看比赛B. 跳舞C. 跑动、传球和射门3. 小杰的训练时间是什么时候?A. 每周日上午B. 每周六下午C. 每周五晚上4. 小杰和他的朋友们去踢足球每周多少次?A. 一次B. 两次C. 多次5. 小杰踢足球变得越来越什么?A. 富有B. 高大C. 好2. 表格填空(问题 6-9)根据表格内容,填写所缺信息。
学生信息表| 姓名 | 年龄 | 爱好 ||:-------:|:------:|:------:|| 小明 | 9岁 | 足球 || 小红 | 8岁 | || 小华 | | 篮球 || 小杰 | 10岁 | |6. 小红的爱好是什么?7. 小华几岁了?8. 小杰的爱好是什么?3. 图片描述(问题 10-12)根据图片内容,回答问题。
图1:[插入图片]图2:[插入图片]图3:[插入图片]10. 图1中的动物是什么?11. 图2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12. 图3中的花是什么颜色的?4. 短信回复(问题 13-15)根据短信内容,回复简短话语。
短信内容:明天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吧!13. 回复表示同意的话语。
14. 回复表示不同意的话语。
15. 回复表示暂时无法确定的话语。
答案:1. B2. C3. B4. C5. C6. 画画7. 9岁8. 足球10. 猫11. 踢球12. 红色13. 好啊,我很想去!14. 很抱歉,我有其他安排。
15. 我还不确定,等我看看时间再回复你。
中考"信息提取题"训练题1、能反映下面文段的全息内容的一个句子是: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
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在绕地球环行14周后,16日6时23分,我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
继在上海、青岛、大连、杭州开办多家建材连锁超市后,世界上最大的仓储式装饰建材商百安居日前又将建材连锁超市开到了深圳;并计划以深圳市场为中心挺进中国整个华南市场。
与此同时,欧洲第二大、德国最大的建材商欧倍德也加快了向中国市场进军的步伐,在抢占了无锡、上海市场后,近日又计划在广州市场“跑马圈地”。
已在上海安营扎寨的美国最大建材超市THE HOMEDEPOT也有意将市场的触角向南北延伸。
3、概括下面文段的基本信息。
目前世界上已鉴定的生物物种有170多万种。
本世纪80年代地球上平均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从1990年开始,平均每小时消失一个物种,到2000年,估计有100万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速读下文,找出表达关键信息的语句。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信号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卫星系统。
目前由美国国防部发射的24颗卫星组成。
它们在距离地面大约12000英里高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
每颗卫星都不断地向地面发出表示时间和位置的信号。
地球上任何地方的接收器随时都可以收到4个以上卫星的信号。
中考信息提取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信息提取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提取关键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中考中的信息提取题得分率。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提取题的概念与重要性2. 信息提取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3. 常见错误分析及避免方法4. 针对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策略5. 专项练习及解答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信息提取题在中考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该课题的重视。
2. 新课内容:介绍信息提取题的基本概念、类型及解题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题目,讲解解题步骤和技巧。
4. 常见错误分析: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提出避免方法。
5. 专项练习:布置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提取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6. 解答分析:对学生的练习答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错题分析:分析学生的错题,找出学生的知识盲点和解题误区。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
2. 练习题库:收集各类信息提取题,供学生进行专项练习。
3. 答案解析:提供详细准确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中考信息提取题案例,让学生了解题目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解题心得,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提取题的解题技巧。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评价他们的练习成果,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
七、教学实践:1. 课堂练习:每节课安排一定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当场完成信息提取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信息提取题作为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题型02 提取信息类材料题【题型特点】随着各地新高考的出台,各种新颖的考查形式也随之产生,传统全国卷的思维与题型应该有所改变。
2020年山东高考重点考察了提取信息类材料题,通过对图片的分析提取必要的历史信息,从而归纳该现象所处的时期与阶段,这就要求提高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对地图、图片的观察分析能力。
【满分技巧】阅读图片,提取信息并回答问题,是基本考查形式。
1.明确材料类型,人口类,地点变迁与分布等;2.充分利用题干信息,明白可选选项;3.严格区分时间变化,思考在当下时期内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4.完成上述的信息提取,多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广角度(中外古今)回答事件所产生的影响;【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20·山东卷)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答案】图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
据此判定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
图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
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
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
图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
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
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天宝元年)。
【详解】图五中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差异明显,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说明此时政治经济中心应该位于北方,而南方地区开发程度不高,由此判断图五应该是东汉时期,此时经济重心尚未南移,人口分布符合此时的社会状况。
图六中人口分布密度发生变化,人口密度最高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且南北人口分布较为均衡,南方隐隐多于北方,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与明代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江南经济发达有关,且此时政治中心也位于南方的南京,由此可判断图六应该是明代洪武年间;图七相较图五在人口分布上南方开始增多,人口密度较高的是关中地区和长江中下游,这种情况应该与唐代首都位于长安,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得到开发有关,因此形成了南北两个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