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经营决策分析-管理会计
- 格式:ppt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109
《管理会计学》作业答案第一章总论思考题:1.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什么?答案要点:1.预测职能、2.决策职能、3.规划职能、4.控制职能、5.评价职能具体内容见教材第4-5页2.管理会计的内容核心是什么?答案要点:1.预测决策会计、2.规划控制会计、3.责任会计。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形态分析、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等重要内容,贯穿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责任会计之中。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5页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是么?答案要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两者目标一致;2.两者基本信息来源相同同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具有如下特点:1.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服务2.管理会计不受公认的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严格限制和约束3.管理会计侧重于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评价4.管理会计无固定的核算程序,计算方法比较负责5.管理会计的会计报告无固定的编报时间,内容不确定,可采用非货币计量单位。
6.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与财务会计不同详细内容见教材第7-8页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计算方法思考题:1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案要点: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固定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性:⑴固定成本总额具有不变性。
⑵单位固定成本(a / x)在业务量变动时,具有反比例变动性固定成本的分类⑴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经营能力成本)。
是指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⑵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3.变动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成本总额会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性⑴变动成本总额(bx)的正比例变动性⑵单位变动成本(b)的不变性变动成本的分类变动成本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⑴技术性变动成本。
任务五经营决策分析作业答案现拟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A或新产品B。
若开发新产品A,老产品甲需减产三分之一,并需追加专属成本8000元;如开发新产品B,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该公司作出以开发哪种新产品较为有利的决策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编制利润总额分析表如下。
利润总额分析表单位:元根据计算结果,应当开发B产品,因为开发B产品的利润总额大于开发C产品的利润总额,可使企业多获利3000元。
2、榕华公司每年采购零件20000件,单位购买价格为10元,每次进货费用为800元,单位零件每件仓储成本2元,要求:计算经济进货批量、经济进货批量的总成本、,年度最佳进货批次,每次订货的间隔天数。
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分析如下:经济进货批量Q=√2×20000×800÷2=4000(件)经济进货批量的总成本T C=√2×20000×800×2=8000(元)经济进货批量的平均占用资金W=4000×10÷2=20000(元)年度最佳进货批次N=20000÷4000=5(次)每次订货的间隔天数T=360÷5=72(天)一、填空题1.决策是在现实的客观条件下,根据确定的目标,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和(方法)等做出决定的过程。
2.决策分析具有(预测性)、(目标性)和(评价性)等特征。
3.按决策影响所涉及的时间长短,可以将其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
4.机会成本是指从备选方案中选择某项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可能丧失的潜在利益)。
5.差别成本分析法是指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当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时,通过比较各方案的(相关成本),以(成本最小化)为优的原则,作出最终决策的一种方法。
6.把价格下降后增加的销售量所增加的收入称为(边际收入)。
7.投资报酬率定价法是在考虑(资本投资)的前提下,实现目标投资报酬率的一种定价方法。
第五章经营决策W■怙未口鼻丸京忙'里.*xx*xx****x四、计算题1 I 1 •甲企业有一设备,可加工 A 、B 、C 三种产品中的任一种,生产这三种产品都不需要追加固定成本,该设 备最大机器工时为6 000小时,其它有尖资料如下表。
解答:(1)知识就是力量单位工时贝献毛益 2 2.4 2.5生产C产品。
根据剩余贡献毛益大小,应选择A乙企业所需用的某种零件的自制单位成本及外购单价资料如下:自制方式下,单位零件耗用直接材料4元,直接人工2元,变动性制造费用2元,固定成本总额1600元;外购方式下,600件以内单价为12元,600件以上单价为10元。
要求:确定在生产能力不能转移时该零件全年需用量在何种情况下采用外购方式?何种情况下用自制方式?自制成本•Y 11600(4 22)X 1600 8X外购成本:12X X60010X X600,2令Yi=Y2得成本无差别点分别为:X i=400 (件),XF600 (件)经分析得知:当0vXv400时,选择外购;当400<X<600时,选择自制;当600<X<800时»选择外购;当X>800时,选择自制。
丙企业生产C产品2 000件,在完成第一道工序后即可销售,单价30元,单位变动成本22元,固定成本总额40 000元。
如果继续加工再出售,单价为38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9元。
要求:(1)当剩余生产能力不能转移时,该产品是否要进一步加工?(2)假如半成品继续加工的话,需增加专属成本8 000元,问该产品是否要进一步加工?(3)如果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可获得委托加工净收益5000元,请问是否应该进一步深加工?解答:(1)解法1差量收入二2 000 X (38 — 20)二16 000 (元丿差量成本=2 000 X (29 — 22)二14 000 (元丿差量收益二16 000 — 14 000= 2 000 (元丿可见,进一步加工该产品比销售半成品可增利2000元,因此,应进一步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