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CTA成像【精品荟萃】
- 格式:ppt
- 大小:13.93 MB
- 文档页数:2
冠状动脉CTA(双源CT冠脉成像)
1、检查意义: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尤其对无症状的冠心病高危者,可以做出早期诊断,便于早期干预治疗。
2、优点:与冠脉造影相比,创伤性小,不需要常规住院检查,易为患
者所接受。
(协和医院冠脉CTA准确率高达96%,检查报告阜外医院认可)。
3、检查大致过程:检查当日不吃主食;检查之前和之后需要大量饮水、排尿,使造影剂尽早排出;检查时间大约10分钟,期间需要憋气10-15
秒钟,大约做2-3次。
4、检查禁忌: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者(需停用48小时)、对含碘造影
剂过敏者、肝肾功能不良者、甲亢限碘治疗期间、重症肌无力者不宜
做此项检查。
因听力问题或年老体弱无法配合指令憋气15秒者不适合
检查。
CTA检查技术你了解多少?CTA技术的发展是医学领域的一大突破,它的出现为医生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血管成像方法,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CTA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用于检测和评估各种血管疾病,如动脉狭窄、动脉瘤等。
通过CTA技术,医生可以非常清晰地观察到病变的位置、形状和大小,辅助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接下来,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CTA检查技术吧1.CTA检查技术的原理1. 1CT扫描原理:CT扫描是一种通过利用X射线成像原理进行体内断层成像的技术。
它通过旋转式X射线源和探测器固定在扫描装置内,逐层扫描人体,获得大量关于身体内部结构的图像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可以生成高分辨率的断层图像,供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CT扫描在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和诊断各种疾病,如肿瘤、骨折、感染以及心血管疾病等。
1.2造影剂的使用:CTA检查中,医生通常会使用一种叫做造影剂的药物,将其注射到患者的血管中。
造影剂能够通过CT扫描显示出血管内的结构,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造影剂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血液流动情况,检测血管狭窄或阻塞等问题。
这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无需手术,对患者来说更加安全和方便。
1.3.数字重建:数字重建处理是CT扫描的重要步骤,它将扫描得到的断层图像转化为连续的三维立体图像。
这为医生提供了全面观察和分析血管立体结构的能力,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治疗血管相关疾病。
这一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2.CTA检查技术的应用2.1血管疾病诊断:CTA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多种血管疾病,如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和动脉瘤等。
通过观察血管的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血管壁的异常等特征,医生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除了血管疾病的诊断,CTA检查还可以用于指导血管介入手术。
在进行血管介入治疗之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血管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你了解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的患病,患病数量持续增长,患病群体日趋年轻化,进而引起关注。
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越发成熟,临床使用较普遍,其作为操作简便、有效、安全的检查手段,在冠脉重要血管重度狭窄病变患者、桥血管及开口畸形患者中应用均可最大程度确保诊断的效果的准确。
通常可将其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检查、冠脉支架术后随访的辅助方法,遵循各流程要求完成扫描及图像处理,以保证图像的质量。
1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方法64层螺旋CT时间分辨率较高、空间分辨率较高,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造影MSCTA作为多排探测器技术、多种重建算法、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心电门控心动周期采集容积相关数据后在R-R间期重建心脏图像,且及时传输心脏图像数据至工作站实行系统处理。
通过心脏软件容积及冠脉树重建的方式、血管分析方法,完成综合分析工作有利于全面评判病变影像学的主要特征。
选用64排螺旋CT仪器,在检查前需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主要告知患者MSCTA检查过程及操作方法,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检查前测定患者的心率其中心率较快者可使用25mg 倍他乐克处理。
采取患者平卧位并做好心电门控装置连接工作,实行钙化积分平扫操作,增强扫描时使用350ml对比剂及同层动态法,对动脉循环时间测定主要需要在钙化积分序列图像确定左主干开口层,通过双通高压注射器以每秒5ml速率注射20mg的对比剂和生理盐水,这时可对患者的升主动脉密度曲线、降主动脉密度曲线测量,从而获取使用对比剂~升主动脉增强峰值所用的时间。
最后,完成冠状动脉扫描操作,对气管隆突下1.5cm~心尖下方3cm位置循环时间扫描,分别注射60ml对比剂、40ml生理盐水。
2冠状动脉CTA成像分析情况参照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相关冠状动脉阶段划分法完成MSCTA分析,冠状动脉共有15节段需对冠状动脉不同阶段百分比计算,目的为客观评判管腔狭窄度。
图文解析冠状动脉CT解剖及变异“冠脉CTA 是一种无创、方便的检查方法,与冠脉造影诊断的符合率较高,是临床上筛查冠心病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次我们以图文形式来介绍冠状动脉 CT 解剖及变异。
”冠脉 CTA 动脉名称冠状动脉 CT 解剖部分图 1 冠状动脉示意图▲下面依次介绍重要结构:主动脉瓣有三个瓣叶,形成三个主动脉窦(左冠窦 L、右冠窦 R、无名窦 N),左冠状动脉主干 LM 起自左冠状窦。
图 2 CT 显示三个主动脉窦,左冠窦 L、右冠窦 R、无名窦N▲图 3 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 LM,为左前降支 LAD 和左回旋支 LCX (OM 钝缘支,D 对角支)▲图 4 人群约 15%可见 LAD 和 LCX 中间的中间支,一般与 LCX 血供区域相同▲图 5 左前降支 LAD:LAD 走形在室间沟内,至心尖。
主要发出室间隔支 S 供应室间隔,发出对角支 D 供应左心室▲图 6 左回旋支 LCX 走行于左房左室间,发出钝缘支 OM 供应左室侧壁。
10%的患者为左侧优势型冠脉,即 LCX 发出后降支PDA▲图 7 右冠状动脉 RCA 发自右冠状窦,穿过右房室沟至室间隔下部。
发出较大的分支锐缘支AM,走行于右室边缘。
65%的人群为右侧优势型,即 RCA 延续为后降支 PDA,供应左室下壁及室间隔下部▲图 8 侧位和正位示意图,可见重要三支血管 LAD、LCX、RCA▲图 9 冠脉 CTA 轴位图像▲冠状动脉变异部分:冠状动脉变异的发生率约1%,早期发现和评价冠脉变异很重要,因部分变异与患者心肌缺血及猝死相关。
冠脉变异可分为起源异常、走行异常、终点异常。
图 10 冠脉变异:A 图,左冠状动脉起自右冠窦,走行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患者因左冠脉主干受压产生心肌缺血。
B 图、C 图的变异不影响血流动力学。
D 图左冠状动脉发自肺动脉。
▲图 11 冠脉变异,患者左主干 LM 发自右冠窦,走形在主肺动脉之间,这类患者有猝死风险。
心脏血管造影(CTA )简介2009-3-18冠状动脉CTA 是一种安全无创的冠状动脉检查,此种方法是将造影剂通过肘静脉以3-5ml/s 的输速输入患者体内,利用人工智能软件控制造影剂跟踪技术及心电门控,对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心脏室壁运动等进行清晰显示,可对心脏进行三位重建和对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进行曲面拉直重建直观显示个分支全程,并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行钙化积分扫描,使之成为了一种简单有效而无创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早期预测和诊断的方法之一,对于冠心病支架放置术后的随访,冠脉搭桥手术术后的随访,有一定的优势。
冠状动脉CT 造影(冠状动脉CTA ):适应症:1、中年以上原因不明胸通货劳力后绞痛者。
、2、中年以上静息心电图ST-T 改变,考虑心肌缺血者。
3、中年以上无症状而心电图异常,负荷试 3 验阳性或可疑阳性者。
4、CT 平扫发现冠状动脉钙化,分值超过年龄组预计分值者。
5、冠状动脉插管困难或患者拒绝有检查者。
6、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如夹层、壁内血肿的诊断与复查。
7、冠状动脉异常和(或)冠状劝脉支架或搭架手术后的随访。
8、急诊患者急性胸痛鉴别诊断,主要考虑冠心病、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
9、小儿心梗、心脏扩大、左心衰竭,怀疑先心病者。
禁忌症:1、碘过敏者为绝对禁忌症。
2、严重心肾肺功能异常者为相对禁忌症。
3、对于心率不齐者如通过药物仍无法控制心律至70 次以下者。
冠脉CTA 检查前准备事项检查前准备事项冠脉 1 检查前 4 小时不吃固体食物,鼓励饮水。
2 检查前12 小时内不服含咖啡因饮料。
3 不作任何运动,提前到检查室静坐,稳定心率。
4 过度紧张:口服镇静剂(安定),做检查前半小时服用。
5 窦性心率,心率w 65BPM。
> 66BPM需使用3 —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或心得安),服用2 —3天,把心率控制在w 65BPM,做检查前半小时舌下含服一次(当天上午不用常规口服)。
冠脉CTA 检查前准备事项检查前准备事项冠脉6 心律失常患者(如房颤、早搏等)不宜行此项检查,建议选择其他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