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二)容积法(4-4)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22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二)容积法(4-2)2.油层有效厚度(1)基本概念概念:油层中具有产油能力部分的厚度,概念:油层中具有产油能力部分的厚度,即工业油井中具有可动油的储集层厚度。
工业油井中具有可动油的储集层厚度。
两个条件油层内具有可动油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可供开采一类有效厚度:油层中达到有效厚度标准的厚度二类有效厚度:油层中含油情况稍低于有效厚度下限的厚度。
教材P282教材有效厚度----生产层净厚度美国有效厚度生产层净厚度一级:一级:标准界限前苏联三级标准二级:下限二级:三级:三级:绝对界限标准界限:具可动油,开采时经济上盈利;标准界限:具可动油,开采时经济上盈利;具可动油,开采时经济上不合算;下限:具可动油,开采时经济上不合算;绝对界限:界限之上,存在石油,但不流动;绝对界限:界限之上,存在石油,但不流动;界限之下,界限之下,不存在石油教材P282教材教材P282教材方法:测试法经验统计法1)有效厚度物性标准)含油产状法钻井液侵入法(孔隙度、渗透率的下限值cutoff)(3)有效厚度的标准储层----有效储层储层有效储层油层----有效油层油层有效油层A.测试法米采油指数法单层测试试油物性法教材P283教材每米采油指数法概念:每米、每天、每兆帕压力下的采油量每米采油指数为零时所对应的渗透率单位厚度采油指数与渗透率关系曲线教材P283教材试油物性法确定产层与干层的孔、确定产层与干层的孔、渗下限值试油与物性关系图教材P283教材气10.00藏储层下限值研究1.00Equation:log(Y)=0.739457某某+-7.08154R=0.812188图气例层层层K干水0.106.008.0010.0012.0014.00PORE丘东气田试油物性法图K(某10-3µm2)(10000.00油藏储层下限值研究10.0016.00100.001000.00Equation:log(Y)=0.260056某某+-0.672979R=0.837122图例油层点层点层点层点20.0024.0028.00油(φ)φ(%)32.00(K))图B.经验统计法中低渗油田:渗透率下限为全油田平均渗透率乘于5%。
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1. 原始油储量计算公式原始油储量是指油田中可采储量的总和。
根据容积法,原始油储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原始油储量(OOIP) = 面积× 厚度× 孔隙度× 饱和度× 体积系数其中, - 面积:指油藏的地面范围面积,通常以平方米(m²)为单位; - 厚度:指油藏的有效厚度,通常以米(m)为单位; - 孔隙度:指油藏中的孔隙空间所占的百分比,常用百分比表示; - 饱和度:指孔隙空间中被油填充的百分比,常用百分比表示; - 体积系数:指原油的体积增加系数,常用表示。
例如,某个油田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厚度为15米,孔隙度为10%,饱和度为80%,体积系数为,则该油田的原始油储量可计算为:原始油储量= 1000m² × 15m × 10% × 80% × = 120,000立方米2. 可采油储量计算公式可采油储量是指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可以提取出的原始油储量。
可采油储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可采油储量(OIIP) = 储量导数× 原始油储量其中, - 储量导数:指对原始油储量进行调整,考虑开采效率、油藏压力等因素得到的调整系数,通常为~之间。
例如,某个油田的原始油储量为100,000立方米,储量导数为,则该油田的可采油储量可计算为:可采油储量= × 100,000立方米 = 30,000立方米3. 采收率计算公式采收率是指油藏中可采集的油与原始油储量的比例。
采收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采收率 = 可采油储量 / 原始油储量例如,某个油田的原始油储量为200,000立方米,可采油储量为60,000立方米,则该油田的采收率可计算为:采收率 = 60,000立方米 / 200,000立方米 =总结容积法是一种常用的储量计算方法,通过考虑油藏的面积、厚度、孔隙度、饱和度和体积系数等因素来估算油田的原始油储量。
论述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储量计算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油气储量是指地下储存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是评估油气资源量的重要指标。
正确的储量计算方法对于油气勘探和生产的规划和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静态计算方法和动态计算方法。
静态计算方法是指通过采用测井、地震等勘探技术获得的地质资料来估算储量,主要依据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岩性等因素进行计算。
动态计算方法是指通过油气开发生产的数据来计算储量,主要依据井底流体压力、温度、含油气层的渗透性、储层孔隙度等因素进行计算。
在静态计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面积法和容积法。
面积法是根据勘探区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岩性等因素,通过测定勘探区面积和厚度等参数,计算出勘探区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
容积法是根据勘探区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岩性等因素,通过采用测井和采样技术等,计算出勘探区石油和天然气的体积和密度等参数,并据此计算出储量。
在动态计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物质平衡法和物理模拟法。
物质平衡法是通过分析油气流动过程中的物质平衡关系,计算出储层中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
物理模拟法是通过模拟地下油气藏的物理过程,分析油气流动的规律,计算出储层中的储量。
以上是油气储量计算方法的简要论述,不同的计算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勘探数据进行选择和应用。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从油气田发现直至油气田废弃的各个勘探开发阶段,油气田的经营者,应根据勘探开发阶段,依据地质、工程资料的变化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分阶段适时进行储量计算、复算、核算和结算。
储量核算是指储量复算后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各次储量计算。
储量结算指油气田废弃前的储量与产量清算,包括剩余未采出储量的核销。
标签:勘探开发;储量;计算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196-011 概述从油气田发现直至油气田废弃的各个勘探开发阶段,油气田的经营者,应根据勘探开发阶段,依据地质、工程资料的变化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分阶段适时进行储量计算、复算、核算和结算。
储量计算,应包括计算地质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
储量复算指首次向国家申报储量后开发生产井完钻后三年内进行的储量计算。
储量核算是指储量复算后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各次储量计算。
储量结算指油气田废弃前的储量与产量清算,包括剩余未采出储量的核销。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油气储量的简单计算和分类,为油气储量的分类和管理和油气田的开采可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地质储量分类2.1 探明地质储量探明地质储量的估算,已查明了油气藏类型、储集类型、驱动类型、流体性质及分布、产能等,具有较高的地质可靠程度。
含油气面积在合理的井控条件下,主要以评估确定的油气藏边界或计算边界为圈定依据,其中流体界面或油气层底界是由钻井、测井或测试以及可靠压力资料证实的。
2.2 控制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的估算,初步查明了构造形态、储层变化、油气层分布、油气藏类型、流体性质及产能等,具有中等的地质可靠程度。
2.3 预测地质储量预测地质储量的估算,初步查明了构造形态、储层情况,预探井产量达到储量起算标准或已获得油气流,或钻遇了油气层,或在探明或控制储量之外预测有油气层存在,经综合分析有进一步评价勘探的价值。
3 储量计算单元划分储量起算标准即储量计算的单井下限日产量,是进行储量计算的经济条件,各地区及海域应根据当地价格和成本等测算求得。
天然气储量计算及其参数确定方法张伦友1 张向阳2(1.中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中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摘 要 文章以我国最新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为依据,以四川天然气储量计算为线索,详细介绍了容积法储量计算中有效储层下限的确定标准、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资料录取要求。
对于有效储层下限应按岩性、物性、含油气性和电性“四性”标准划分;对于含气面积应针对不同类型气藏的特点选用不同的确定方法;对有效厚度的取值应以气水界面或气层识别为基础,综合测试成果,以测井“四性”关系划分为依据;用测井解释资料确定有效孔隙度时,必须用岩性分析资料进行标定;对原始含气饱和度、原始天然气体积系数等其他计算参数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还对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
主题词 天然气 容积法 储量计算 储量评价概述储量计算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类。
静态法是用气藏静态地质参数,按气体所占孔隙空间容积计算储量的方法,简称容积法;动态法则是利用气藏压力、产量、累积产量等随时间变化的生产动态资料计算储量的方法,如物质平衡法(常称压降法)、弹性二相法(也常称气藏探边测试法)、产量递减法、数学模型法等等。
文章主要介绍在评价勘探期应用最多的容积法。
地质储量计算方法G=0101AhφS gi/B gi(1)或 G=AhS gf(2)式中 G—天然气地质储量,108m3;A—含气面积,km2;h—有效厚度,m;Φ—有效孔隙度,f;S gi—原始含气饱和度(1-S wi),f;B gi—原始天然气体积系数,f;S gf—单储系数,108m3/(km2・m)式中B gi用下式求得: B gi=P sc Z i T/P i T sc(3)式中 Z i—原始天然气偏差系数,f;P i—原始地层压力,MPa;P sc—地面标准压力,(01101)MPa;T—气藏地层温度,K;T sc—地面标准温度(293),°K储量的起算标准按照我国现行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的界定,当单井稳定产量达到储量起算标准规定指标时才能计算储量(表1)。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计算石油与天然气储量:是指埋在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数量。
第一节 工业油气流标准工业油气流标准:包括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和储集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指油气井的产油气下限。
储集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指工业油气井内储集层的产油气下限,也就是有效厚度的测试下限。
表8-1工业油气流暂行标准(1988)第二节 油气储量的分类与分级一、 分类:⎩⎨⎧)(:)(:R N N 量下可以采出来的石油储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可采储量储量地下油层中油气的实际地质储量 采收率≈N N R二、 远景资源量及储量的分级1.远景资源量:根据地质、地震、地球化学等资料统计或类比估算的尚末发现的资源量。
(1)推测资源量:根据区域资料,结合盆地或凹陷物探普查或参数井的储集层物性和生油岩有机化学资料估算的资源量。
(2)潜在资源量:(圈闭法远景资源量)1. 预测储量→预探是在地震详查以及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的有利地区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
2. 控制储量:→详探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
3.⎪⎩⎪⎨⎧→探明已开发储量末开发探明储量过渡基本探明储量开发阶段探明储量)( 第三节 石油储量计算法—容积法一、 原理及公式: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实质是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的体积,然后用地面的重量单位或体积单位表示。
oio o e B S he F N ρϕ⋅⋅⋅⋅= N ——地质储量,万吨;F ——含油面积,km 2He ——平均有效厚度,mφ——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S O ——含油饱和度,ρO ——平均地面脱气原油密度,B Oi ——平均地面原油体积系数。
二、 参数的确定:1. 含油面积:⎪⎩⎪⎨⎧--过渡带油水界面储层尖灭线油层顶面构造图 (1)油水界面的确定1) 打到油水界面上的井(取芯资料)判断;2) 测井(SP 、Rt )3) 油井、水井深度判断4) 压力值:1口井获得工业油流,另一口井打到油层的含水部分。
第八章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计算主要内容一、工业油气流标准二、油气储量分类三、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四、储量参数的确定油气勘探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落实油气资源的探明程度,预算油气储量的大小。
油气储量计算非常重要,它是综合评价油气田勘探成果的一项主要工作,也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确定油田建设规模和国家投资的重要依据。
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地算准油气储量。
为了准确地计算油气储量,我们必须全面掌握油气田的地质情况,以大量可靠的资料为依据,只有第一性资料齐全准确,间接资料充分,才能取得可靠的储量计算成果,来客观地反映地下油气资源量。
但是,由于地质,工艺技术方面的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地下储量都能全部被开采出来。
所以,油气储量可分两种: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
一般讲油田储量的多少指的是地质储量。
地质储量(Qoi):储集层内,呈原始状态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
是一个地质-物理概念。
可采储量(Qr):在现有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地质储量中开采出来的储量。
它是用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的:Qr = Qoi·η(采收率:η = Qr/ Qoi × 100%)Qr是一个地质-工程-经济的综合概念。
表内储量: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表外储量: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当原油价格提高或工艺技术改进后,某些表外储量可转变为表内储量。
油气田投入开发后,需计算剩余可采储量。
剩余可采储量:油气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与累积采出量之差。
第一节工业油气流标准为了评价油气田,需要制定统一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工业油气流标准: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一口井具有实际开发价值的最低油气产量。
据此可判断油、气井是否具有工业开采价值:高于这一标准,具工业开采价值;低于这一标准,不具工业开采价值。
一、确定原则这是一个经济指标,是以单井日产量为标准,通过成本核算来确定的。
例如:某油田从开始钻井到钻完第一批生产井为止,算出总的投资额及总进尺,以总的投资额为成本,算出每米成本费,然后对不同井深的井算出单井成本费,再按当时的原油价格,要求十年回收成本应有的油气产量,从而计算出每天应有的油气产量(日产量),即为最低工业油气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