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计算中的几个相关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2.73 MB
- 文档页数:34
关于资源储量估算中常见问题的讨论资源储量估算的问题,作为煤田地质勘查单位、每一个煤炭地质工作者经常会遇到的,也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不成问题的问题。
之所以在这里占用大家一点时间来讨论它,是由于我最近几年在看煤炭资源勘查报告和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报告)过程中见到一些关于煤炭资源储量估算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大家重视和探讨。
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和讨论。
既然是讨论,就说明我要说的问题仅仅是个人的看法和理解,难免存在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我想谈谈资源储量估算的“估算”。
在“86规范”以及以前的煤田地质勘查规范中和相关教科书中,煤炭资源储量的估算都称为“储量计算”。
为啥“02规范”以及相关的矿产资源勘查规范中里都改称为“资源储量估算”?我的理解是:计算、估算一字之差,恰恰反映了矿产资源储量,的“量”所特有的属性。
与工业产品的产量,农业粮油产品的产量不同,由于矿产资源的赋存和勘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资源储量计算所需要的参数,客观上存在不确定因素,一般很难用常规的方法准确地度量、计算。
人们在勘查、测量过程中所取得的数据与矿产资源的实际会存在一些差距,目前人们只能尽可能地接近实际,但是还不能全面地、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实际。
比如一个勘查区或某个煤矿中煤层厚度,客观上是有变化的,即使在矿井下用很密集的测点测量,每一个测点的数据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在勘查报告中,我们采用钻孔测量的“一孔之见”代表“一块”煤产地的厚度,本身就与实际存在误差。
由于资源储量估算采用的参数并不是准确无误的,估算的结果就必然与实际存在误差。
不能做到像工业产品的统计数据那样准确。
所以,对勘查资源量用估算而不是计算,更接近反映矿产资源的特性。
估算,就是承认有误差。
我理解,“02规范”往往要求的是估算参数的合理性而不是强调准确性,其道理就在这里。
其次,煤炭资源/储量估算,首先应弄明白资源/储量的分类。
煤炭的资源/储量分类遵守“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原则。
储量计算问题某地区为估计某矿物的储量,在该地区进行勘探,得到如下数据(如下表)。
请估计出此地区内(51,41≤≤≤≤yx)该矿物的储量。
该地区勘探数据表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x坐标/km1 1 1 1 12 2 2 2 2y坐标/km1 2 3 4 5 1 2 3 4 5矿物提厚度H/m13.7225.88.4725.2722.3215.4721.3314.4924.8326.19编号1112131415161718192x坐标/km3 3 3 3 34 4 4 4 4y坐标/km1 2 3 4 5 1 2 3 4 5矿物提厚度H/m23.2826.4829.1412.0414.5819.9523.7315.3518.0116.29储量初步估算将其划分为1*1的网格,分别以四角的高度做网格高度,计算网格内的体积得(*10^6立方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240.32 250.94 244.1 242.46可见差别较大,容量在240左右。
初步改进1*1的网格,以四边的平均值为高度,求每个方格体积,求和得储量:244.4550*10^6立方米。
再次改进(见程序拟合次数确定)每个点都属于横纵两条线上,可以通过拟合得到每条线的曲线函数,可以进一步提高估算精度。
拟合次数的讨论:定义分别横纵两个方向拟合结果差值绝对值之和为拟合精度,分别采用不同拟合次数计算拟合精度结果如下:拟合次数1 2 3 4 5 667.152 34.7016 5.51E-13 9.57E-13 6.98E-13 1.08E-11一到六次拟合三到六次拟合1 1.52 2.53 3.54 4.55 5.56102030405060703 3.54 4.55 5.560.20.40.60.811.2x 10-11所以3次拟合结果最好。
1*1的网格,以四边的平均值为高度,求每个方格体积,求和得储量:243.9161。
进一步改进(以后见程序结果)根据拟合结果将网格进一步划分(0.01*0.01),分别计算每个网格体积求和。
一、煤炭资源储量报告中的常见问题1.可采煤层包括全区可采、大部分可采、局部可采煤层三种,报告中却出现了零星可采煤层。
2.探明的和控制的资源储量以推定边界(包括向外无控制控制或未见煤的外扩地段)为界不妥,推至风氧化带边界、火烧区边界也不妥。
3.煤层对比基本可靠和不可靠的,只能圈定333资源量。
不可采煤层也可能对比可靠。
4.煤层的平均厚度不能用各煤层中所有钻孔的厚度直接相加平厚。
应该先用一层中的钻孔平均出这一层的平均厚度,然后再用各煤层的平均厚度求总煤层的平均厚度。
5.报告中夹矸剔除与煤层厚度的计算方法与小柱状图煤层厚度不一致。
6.极不稳定煤层不参与算量。
7.根据地层的总厚度(各段之和)算含煤系数。
8.老硐有无积水?是否已查明?9.以往报告估算面积上次报告是用坐标法,本次是用GPS重新量的,误差是多少?引起多少量的变化?10.平面图上采空区标高是顶板标高?底板标高?还是中线标高?11.采出量是来源于企业的报表还是根据图上算出来的?报告中的采出量一律采用测量计算出的方法。
二、金属矿资源储量报告中的常见问题1.按规范规定,仅有铜、铅、锌、银、镍、钼矿以米.克吨值圈定的薄脉型矿体可以外推。
2.特高品位的处理:先对副样做二次(内检)分析,当二次分析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确定为特高品位时,用第一次的结果。
处理时其影响范围不宜过大,以用特高品位所影响块段的平均品位或工程(当单工程矿体厚度大时)平均品位代替。
特高品位下限值一般取矿体平均品位的6-8倍。
品位变化系数大时采用上限值,变化系数小时采用下限。
3.小体重样在混合矿、氧化矿中的分布、平面分布、垂直分布情况,是否有代表性?4.钼矿氧化矿尚难以利用,回收率一般在10-20%之间。
5.金的成色一般为900‰以上,低了说明不纯,里面可能含有Ag(主要)、Cu等。
要结合组合分析结果看Ag、Cu的含量。
6.包体金被包于黄铁矿、黄铜矿中可以通过浮选的方法选出,但在石英(密度2.6)等晶体之中就难以选出,应结合选矿回收率看(金跟着硫化物走,浮选是选硫化物)。
煤矿储量核实面临问题与解决方案一、压覆问题:(1)将收集来的压覆报告中煤柱拐点投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后发现,绝大多数煤柱压覆储量没有尊重原始勘查或矿井地质报告储量属性且存在重叠部分(图1),这样直接造成了3个问题:①压覆面积的重复计算②压覆储量的简单与重复计算③核查块段的划分及其储量的分配图1(2)解决方案:清除所有压覆块段的重叠部分(图2),按照原储量块段、压覆块段边界重新划分核查块段(图3),将原块段1分成核查压覆块段1-1核查块段1-2;原块段2分成核查压覆块段2-1、核查块段2-2,既可以避免压覆储量重复计算,也保证储量核实中关心的压覆储量与保有储量属性的可靠。
图2 图3(3)由于原报告上块段面积与MAPGIS上计算面积存在15%的差距,这样直接导致在计算核查块段储量时与原块段储量、压覆块段储量不一致,本课题组建议严格依照原块段储量、面积为依据,通过在mapgis上量取核查块段的面积比来推断核查块段的储量。
例如:原报告中:原块段1面积为110m2,储量为100万吨,原块段2面积为119 m2,储量为120万吨,在mapgis中量取核查块段1-2面积为60 m2、核查块段1-1面积为40 m2,核查块段2-2面积为80 m2,核查块段2-1面积为40 m2,则核查压覆块段1-1储量=40万吨核查压覆块段2-1、核查块段1-2与核查块段2-2储量计算同上。
二、小煤窑采空区问题:由于较多勘查区尤其是矿区存在大量采空区,本次核查工作主要根据从昊华四大国矿08年矿井地质报告、北京市国土局煤矿矿权范围统计表这两方面资料来核查采空区。
由于小煤窑很少有矿井地质报告,且09年底全北京市所有小煤矿都已关闭,考虑到安全,不能下井进行核实,小煤窑采空区如何确定?方案是将北京市国土局煤矿矿权范围统计表中所有矿权的范围与开采上下限投到相应煤层底板等高线储量计算图上,其圈定范围视为采空区。
分别遇到以下2大问题(1)单个孤立小采空区对块段划分的影响单个孤立小采空区在兼顾原块段边界、采空边界的基础上将原块段1分为核查块段1-1;原块段2分为核查块段2-1,核查块段2-2。
浅析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摘要]近些年,对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报告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对矿产资源新的规范不够了解,尤其对资源储量估算的计算、矿体的圈连以及矿产数位的取舍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这就导致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准确度的降低。
[关键字]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矿产新规范矿体圈连在我国的地质勘查中,所勘探到的资源储量是其成果的集中体现,矿产资源储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矿山开发与建设以及矿床价值潜力的重要依据,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可靠性关系到一个矿山开发与发展的成本,此外对矿产资源的储量是否能正确的估算,以及估算精度怎么样,对矿产资源储量可靠性有直接性的影响,因此,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全过程一定要做到精确。
但是,在目前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对矿产资源新的规范不够了解,尤其对资源储量估算的计算、矿体的圈连以及矿产数位的取舍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
所以,要对这些问题加以注意,确保其估算的精确。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估算,若为垂向,则要对其埋藏的深度以及起止的高度进行估算,若为平面,则要对对拐点的坐标以及起止的剖面进行估算,同时还要注意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过程中的矿体号机矿体数[1]。
如果对其估算的范围比矿权的范围大,那么,就要矿产分别进行分内与外的资源储量估算。
2 对矿产工业指标的储量估算对资源储量估算和对矿体圈定的经济技术指标,就称之为矿床工业指标。
对工业指标的确定一方面要对定量规模的、圈定的工业矿体进行考虑,另一方面还要涉及到国家监督管理矿产资源的方向,所以在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估算时,必须与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及矿产实际情况相适应,要做到这些,就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2],具体确定方法如下:(1)类比法若邻近矿床的地方有类型相同的、而且具有可比性的其它矿床,那么就可以对这个矿产的工业指标加以使用,同时对相对类型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准确的估算。
第21卷第6期收稿日期:2014 ̄08 ̄17;改回日期:2014 ̄09 ̄06。
作者简介:陈元千,男,1933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长期从事油气藏工程、油气田开发和油气储量评价工作。
电话:010 ̄62398212。
0引言由国家能源局于2010年12月15日批准发布中、英2种版本的《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国家行业标准(下简称新版标准),至今已近4a 了,使用情况如何让人关心。
在对新版标准阅读、思考和分析之后,深感问题之多,错误之突出,让人吃惊而不安,促使我这位年逾八旬,深受眼疾困扰的老者,在三伏之夏,动手撰写这篇比较棘手的文章。
目的在于正本清源,能使标准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减少评估的失误,降低投资风险。
1新版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新版标准中,有关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存中国新版《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陈元千,张霞林(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新版《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标准,是由国家能源局于2010年12月15日发布实施的国家行业标准,至今已近4a 。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是该标准的核心部分,它将影响到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可利用性和投资的风险性,因此,应当非常重视标准中计算方法的研究和选用。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包括:物质平衡法、弹性二相法、产量递减法、改进衰减法、预测模型法和水驱曲线法。
新版标准中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存在的不正确性、不可靠性和明显的错误值得非常重视。
文中对物质平衡法、产量递减法和改进衰减法存在的不正确性和不可靠性,以及弹性二相法和预测模型法存在的明显错误,进行了简要的评论,并分析水侵替换系数的不正确术语和表达式。
同时,对该标准的修改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新版标准;行业标准;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TE33+2文献标志码:A引用格式:陈元千,张霞林.中国新版《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 ].断块油气田,2014,21(6):735 ̄741.Chen Yuanqian ,Zhang Xialin.Existed main problem and recommendation for new edition standard of "The estimated methods of natural gas recoverable reserves"in China [J ].Fault -Block Oil &Gas Field ,2014,21(6):735 ̄741.Existed main problem and recommendation for new edition standard of "The estimatedmethods of natural gas recoverable reserves"in ChinaChen Yuanqian,Zhang Xialin(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Development,PetroChina,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It has been nearly four years since the new edition standard of "The estimated methods of natural gas recoverable reserves"was issued and implemented by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on December 15,2010.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natural gas recoverable reserves is a core part of the whole standard,and it will affect the reli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evaluation and the risk of investment.Hence,it should be focused on how to study and choose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standard.We should concern on the inaccuracy,uncertainty and obvious mistakes which exist in the new edition standard of calculation method of natural gas recoverable reserves.For the inaccuracy of material balance method,production decline method and modified decline method,as well as the obvious mistakes of elastic two -phase method and forecasting model method,this paper carries out reviews,and analyzes the incorrect term and expression of water influx displacement coefficient.At the same time,it is also proposed that some revised recommendations concerning standard in this paper.Key words:new edition standard;national industry standard;natural gas;recoverable reserve;calculation method;problem;recommendationdoi:10.6056/dkyqt2014060122014年11月断块油气田FAULT -BLOCK OIL &GAS FIELD断块油气田2014年11月在的问题简要评述如下。
储量计算中的名词解释及相关问题一、名词解释1.储量分类编码编码:采用(EFG)三维编码,E、F、G分别代表经济轴、可行性轴、地质轴(见图l)。
E经图1 储量分类三维编码示意图编码的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代表经济的,2M代表边际经济的,2S代表次边际经济的,3代表内蕴经济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代表可行性研究,2代表预可行性研究,3代表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代表探明的,2代表控制的3代表推断的,4代表预测的。
变成可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储量,在其编码后加英文字母“b”以示区别于可采储量。
具体含义见表1。
表1 储量分类编码及含义表2.储量分类的经济意义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经过不同阶段的可行性评价,按照评价当时经济上的合理性可以划分为经济的、边界经济的、次边界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1)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计算的。
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
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2)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
3)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万能变为经济的。
4)内蕴经济的: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末做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
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其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
3.经济储量1)可采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是指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治试验成果,己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
一、矿体外推圈定矿体圈定,可按某矿种在勘查过程中所确定勘查类型的基础上,以规范中规定的工程间距(结合地质研究程度、开采技术条件、查明程度及矿石选冶试验程度等因素)进行控矿工程间圈连矿体。
矿体外推圈定要在可靠地质研究基础上,充分考虑矿体赋存形态、空间产出的地质规律条件下进行。
当矿体赋存有规律条件下,即矿体长度与厚度呈正相关关系时,在有一定数量控矿工程和数据统计的充分依据情况下,可科学地确定外推长度。
当矿体赋存无规律可循时,无限外推一般按相应网度的二分之一尖(楔)推或四分之一值平(板)推为宜。
当有限外推时,对有色和贵金属矿产,由于矿体特征复杂,当边缘控矿工程存在大于边界品位的二分之一矿化时,可做三分之二尖推或三分之一平推;当边缘工程未见矿时,同无限外推处理,即二分之一尖(楔)推或四分之一平(板)推;上述有限外推和无限外推中的二分之一尖推和四分之一平推、三分之二尖推和三分之一平推的结果都是等值的,可兹证明。
在沿矿体走向或倾向方向上,常按一定间隔进行取样。
当相邻样品工程有一工程样品达不到工业要求,相邻样品之间各种边界点的确定和界限的圈定方法常用插入法进行;当矿体厚度变化比较规律,有用组分分布比较均匀情况下,可采边界线基点计算用内插法、印格法、图解插入法圈定。
对厚度较薄(达不到可采厚度)、品位较高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体采用米.克/吨值之品位、厚度之综合工业指标圈定矿体。
此时,当矿脉厚度有一定变幅,品位变化不均匀时,矿体(脉)不能进行外推圈定。
而对厚度较稳定、品位相对均匀的较稳定的薄脉型矿体采用米.克/吨值圈定矿体边界时,可参照前述矿体外推原则进行。
1、矿体外推圈定的起点问题矿体外推不论是沿矿体走向抑或矿体倾向外推,均应以控制矿体的样品工程为起点进行外推。
在已评审的报告中,已发现几例将矿体外推起点置于没有工程控制的矿体(块段)边界上;这种外推相当于对矿体的连续外推,是不允许的。
2、关于外推距离问题⑴、当实际控矿工程间距小与规范网度时,矿体外推可以实际工程间距为依据,按前述规定比例确定矿体外推距离,不论是矿体倾向抑或矿体走向。